打印

毛巧晖:《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思想史论》

毛巧晖:《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思想史论》



基本信息
书 名:《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思想史论》
作 者:毛巧晖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第1版)
出版时间:2010年3月1日
平  装: 219页
正文语种: 中文
开本: 32
ISBN: 9787807405016

内容简介
  《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思想史论》内容简介:用历史描述和逻辑演绎相结合的方法,辅以实地访谈与个案研究:以基本问题为视点,对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思想史进行思索与考量。探析其发展变化的历程,揭示民间文艺学思想的内容及其与社会思潮的互动,从而推动民间文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发现其产生危机的症结与根源。

编辑推荐
  《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思想史论》获华东师范大学985社科规划《汉语与中国文化国际推广》子项目资金资助。
   在新世纪,民间文艺学不能像以往那样对西方或者民俗学、作家文艺学简单复制和移植,仅仅作为其他学科的资料系统或者注解,而应立足于本土与自身的研究本体,使得中国民问文艺学对中国问题具有解释效力,并产生中国民间文艺学自身的问题、话语与理论体系。

作者简介
  毛巧晖
    女,副教授,1975年12月出生,山西襄汾人。2005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获得文艺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艺术人类学与民间文学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民间文艺学学术史。


目录
导论/1
第一节 解题/1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9
第三节 论题的研究历史和现状/10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15
第一章 1949-1957年:民间文艺学体制内的独立/19
第一节 民间文艺学的独立/20
第二节 学人和团体的思想脉络/34
第三节 政治因素的建构性意义/45

第二章 1958-1966年:民间文艺学的高扬/60
第一节 新的民间文艺学/60
第二节 学人的思想内容/74
第三节 历史情境与学人价值取向/92

第三章 新时期:民间文艺学的恢复及文化学走向/106
第一节 科学民间文艺学的恢复/106
第二节 学人的思想应对/114
第三节 学人与时势互动平衡/128

第四章 90年代:民间文艺学的本位缺失/134
第一节 民间文学的学科归属/135
第二节 民俗学派的民间文艺学思想/143
第三节 学术发展与学科本位缺失/151

第五章 依附性与自主性:检讨和反思/162
第一节 民间文艺学发展综论/163
第二节 民间文艺学思想的依附性与自主性/174
附件/189
附一:表格/189
附二:参考文献/199
后记/218



序言

  《文艺民俗学文库》在华东师范大学985社科规划<汉语与中国文化国际推广子项目资助下面世了。
  文艺民俗学,英文名Folklore in Literature,是经过学界众多专家权威认可的一门中文类新学科。1987年列入林骧华、朱立元等主编的《文艺新学科新方法手册》。1999年该条目被收入新版《辞海》。
  本文库选择“文艺民俗学”作为研究领域,是为了能在当代全球化浪潮中,用现代意识、多元化文化眼光、交叉学科理念,对一国固有文艺和本土文化的关系进行更全面深入的学理及应用的研究,从而认清文化多元化语境下中国文艺的本色,以便进一步更扎实和有效地推动中国文化在世界的传播。
  多元文化的发现和传承是当代全球化现代化进程中,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文化的多元化是指各民族大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依旧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和精神特质,并在全球化中汲取营养,实现自身的创新与发展。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文化包括文艺的发展,从来都是依附在该国家和民族固有的精神文化的基础上实现的。因此不同的文艺总是有相对应的本民族的思想文化基础。由此而言,文艺是文化的产物和结晶,文艺本身也是多元文化的显现与展演。中国文化的国际推广,就是适应了包括中国文艺在内的这一全球多元文化传播的需求。
  民俗作为传承性生活方式,是一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层,也是多元文化中特定民族的精神基因。它是一国文学艺术形成的基石,奠定和规范着一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和流向。

  
后记
  我从博士期间就关注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本课题是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上的延伸,虽然对该课题的研究告一段落,但感到对20世纪下半叶民间文学的了解才刚刚开始,并越来越感觉到了它的独特魅力,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我对民间文学学术史、思想史的兴趣。“研究思想史首先要求自己成为一个深邃的思想者”,但由于本人才疏学浅,能力有限,书中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只好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进一步改进与完善。书中观点和思想我虽意犹未尽,但不想借后记杀个“回马枪”,没有讲完的只能留待以后再做详细考究。至于研究过程中的苦衷,讲出来唯恐被人斥为“无病呻吟”。本书的写作和修改历时近三年,三年来几经搁笔,个中滋味,的确难以与外人道。因此,在后记中不“呻吟”也罢。

 
插图:

 
文摘
  由于其写作言词和形式上的历史性和情境性,使得研究者割裂了它的历史沿袭性,将其视为另类,笔者用“新”来概括。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钟敬文从事民间文学研究已经比较成熟,并具有一定的学科意识。他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就介入这个领域,最初主要采集、记录民间歌谣等,同时开始探索和谈论,用文学的眼光进行思考和评论。之后,他迎来了学术生命中的高潮,特别是到日本留学后,他开始接受日本以及欧洲民间文学的学术思想,视野逐步开阔,尤其是受到西村真次教授的影响,接受了人类学和传播学派的思想,他对民间文学的研究突破了纯文学的视角。就在这个时期,他意识到民间文学研究的独特性,写作了他学术生涯中重要的篇章《民间文艺学的建设》①(以下简称《建设》)。对《建设》一文,几乎所有涉及钟敬文研究的文章都会提到,对其评价大致分为两类,即他个人学术的里程碑和民间文学学术研究的标识,以历史、客观的眼光来看,前者更符合历史事实。对这篇文章的评价不能超越当时的历史情境,更不能从当前作者在中国民间文学领域的学术地位出发。这篇文章的写作时期为钟敬文在日本留学期间,也就是他的学养迅速扩展和充实的一个时期,尽管杭州时期从有组织的活动方面说,钟敬文实际已经身居国内民间文艺学的倡导地位,(《民间文艺学及其历史·自序》提到“杭州中国民俗学会,一时成了中国这方面新的学术中心”。)②具有“青年领导者的身份”。③但是他这篇文章在当时的影响却不能过于夸大。对这篇文章细读的学者非常多,笔者从自己的视角出发对其重新阅读。作者在这篇文章中特别强调一点,将民间文艺“作为一个对象,而创设一种独立的系统的科学之前从没有过”。

TOP

师姐又出新书了

TOP

【民文所青年学术论坛】
毛巧晖:《20世纪下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思想史论》

  本书的研究思路和框架为:民间文学在民间大众中产生与传承,是依靠其审美的形式与功能,所以它的第一性应该是文学性与审美性,这在前一部分关于民间文学与民俗学、俗文学的关系论述中已经提及。但它们又区别于作家文学,这样民间文艺学就是对这种特殊的文学性与审美性的理解与阐释,然而民间文艺学的研究现状与其相差甚远。这种现象造成了民间文艺学的学科危机和生存困境,对这种现象的反思必须回复到“元民间文艺学”的层面,对民间文艺学的理论框架和基本概念进行重新审视,而其有效性渠道就是对民间文艺学学术史中的基本问题、基本话语和基本理论之梳理和重建。本书选取了基本问题作为切入点,按照民间文艺学学术史中的基本问题构建历史脉络,对这段时期的民间文艺学思想史进行阐释。民间文艺学的基本问题就是要阐释民间文学的文学性与审美性,这种阐释存在着三个层面:自相关、有关相关和无关相关[1];在民间文艺学思想史的推进中,这三个层面彼此转化。本书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将20世纪下半叶分为四个不同时期,在对民间文艺学基本问题的演化和推进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探析不同时期学人或学派(含一定的学术机构、学术团体)的主要思想;同时这些问题及其思想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产生、演化,福柯认为“对陈述的分析是一种历史分析,是一种避免一切释义的分析:它不去问那些被人说过的话里深藏着什么意义,什么是那些话里非自觉的‘真正’意义,或者什么是含而未露的因素……与此相反,它要知道的是这些话语的存在形式……它们——只是它们而不是别种话语——在某时某地的出现究竟意味着什么。[2]按照这一逻辑,重点不是要探析这些问题以及学人思想的真理性与合法性,而是从其中得出他们意味着什么以及这些思想彼此勾连的主要原因。
  根据上述思路,本书的框架大致设计为:
  导论部分阐释文中所涉及的概念,综述20世纪下半叶民间文艺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同时兼论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第一章1950-1958年:民间文艺学体制内的独立。新中国成立后承继了延安时期重视的民间文学思想和政策,通过对民间文学的思想性和社会历史价值、民间文学的基本体系、民间文学的口头性等基本问题的探讨,凸现出解放区学者的“为人民大众的文艺”之思想和钟敬文的民间文艺“新”论,尽管由于学科基础和专业素养的影响,他们的内在取向在统一的表面下有着较大的差异,但是他们的思想彼此勾连,形成一个整体,在政治因素的积极建构中,彰显了民间文学的文学特性,逐步实现了民间文艺学在学术体制与文学领域内的学科独立。
  第二章1958—1966年:民间文艺学的高扬。1958年,随着全国展开新民歌搜集运动,民间文学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民间文艺学获得一个良好的发展契机。民间文艺学领域通过对民间文学的范围、民间文学在文学领域的位置、民间文学搜集整理以及民间文学的人民性四个基本问题的讨论,构建了作为独立学科的民间文艺学的问题体系,周扬、何其芳、贾芝不同身份之学人的民间文艺学思想推进了它的建构与发展,它们与当时的具体情境吻合,使得民间文艺学在跃进与夹缝中有了一个较为成熟的发展期,有利于自主性民间文艺学思想的出现与推进。但由于学人的价值取向,民间文艺学领域对于基本问题的讨论遵循一般文艺学模式的轨道,通过四个基本问题的讨论最后只是成为作家文学理论在新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注脚与旁证。民间文学是一种文学,这是不可质疑的,它与作家文学共同分享着文学的特性,民间文艺学通过基本问题研究的推进,应该从自己的视野对文学性有一个新的解读,从而促进整个文学研究的发展。1958-1966年这一阶段的学术条件、学术环境和学术思想在20世纪民间文艺学的学术发展历程中是一个关键时期,但是学人的价值取向某种程度造成了这一阶段学术研究的偏差。
  第三章 新时期:民间文艺学的恢复及其文化学走向。新时期首要的任务就是恢复民间文学的学术研究,同时重新审视新中国成立后的民间文艺学,它紧随当时的政治与学术形势,处于恢复与转折的时期。通过对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民间文学的范围、资料搜集的方法三个民间文艺学基本问题和对钟敬文、贾芝、毛星主要思想的论述,可以看到问题本身直接指向民间文艺学的特性之解析,但是在具体的探讨与推进中,出现了偏差,主要因素就是民间文艺学思想对于作家文艺学的长期依附,缺乏自主性;某些自主性因子,如关于民间文学基本特征中立体性、搜集整理、整体文学观等,由于80年代中期民间文艺学的文化学转向后,其逐步被纳入民俗学的资料体系,转向依附民俗学理论,这样在民间文艺学思想的发展史中它们并没有得到承继和深化。
  第四章90年代:民间文艺学的本体缺失。在文化热的浪潮中,民俗学得到迅速发展,90年代开始,民间文艺学归属于民俗学的趋势更加明显,从学界关于民的演化、科学田野作业的全面张扬的探讨,可以看到民间文艺学与民俗学之民间文学处于合一的状态,成为民俗学的资料体系。但是由于长期的历史积淀,民间文艺学自身的独立体系已经确定,它的学科地位也勿庸置疑,学界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学科的交叉研究并不意味着放弃民间文艺学学科的独立性。新世纪学人开始挽回这一局面,积极呼吁和促进民间文艺学范式的转换以及推动立足于本体的理论体系建设。
  第五章 依附性与自主性:检讨和反思。新的学术概念和思想的传入,为近代中国学科门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民间文学即是其中之一。它的研究和理论自然而然地从属于西方学术,很多时候,特别是西化潮流强劲时期,可以说除了研究对象是中国的以外,其余从指导思想、研究方法、价值标准甚至到研究结论,几乎都是西方的;为了能更科学地构建它的基本问题、基本话语和基本理论,必须对20世纪中国民间文艺学的思想发展历程进行检视。
  经过前四章的论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民间文艺学整个学术历程和思想脉络中的两个层面,即自主性和依附性。主要从以下三个层次解析:首先是民间文艺学思想相对于西方相关学术理论而言的依附性与自主性;其次为对作家文艺学思想显著的依附性以及一定意义上的自主性;再次民间文艺学相对于民俗学思想的依附性与自主性。主要从民间内涵的演化、资料搜集与整理的发展历程、文学性阐释之变化等核心问题进行论述。
  在对民间文艺学思想研究与反思的基础上,可以看到它的单薄,我们不能仅仅将其归属到学科问题,它自身思想推进中对作家文艺学和民俗学的依附则是更重要的因素,同时对于中国民间文艺学思想推进中若隐若现自主性之忽视与缺乏反思也是一个缘由。新世纪,民间文艺学的发展必须摆脱这种依附,走向自身的独立,产生中国民间文艺学自身的问题、话语与理论体系,为学科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纠正作家文艺学之偏颇,构建完整的文学理论。
  [1] 郑元者:《文学理论精读》(讲义),即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详见郑元者:《中国艺术人类学——历史、理念、事实与方法》,载于《BI(美)》2007年第1卷。以下文中出现此类论述不再注释。
  [2] 参见[法]米歇尔·福柯著,谢强、马月译:《知识考古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版,第109页。

作者:毛巧晖
作者讲座PPT链接:http://iel.cass.cn/news_show.asp?newsid=8774


-------------------------------------------------------------------------
资料来源: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 ... C%CF%EB%CA%B7%C2%DB

TOP

毛巧晖:《涵化与归化》,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文艺民俗学博士论文,指导老师陈勤建教授。
(主要是研究延安时期解放区的“民间文学”)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269-2005086234.htm

TOP

此外,相关的学位论文还有:
1、赵龙:《论新时期民俗学的发展阶段》,山东大学 2007年民俗学硕士论文,指导老师叶涛教授。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422-2007086191.htm

2、刘波:《20世纪上半叶中国民间文艺学基本话语的嬗变》,复旦大学 2007年文艺学博士论文,指导老师郑元者教授。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246-2007168854.htm

3、徐新建:《民歌与国学——民国时期“歌谣运动”的兴起与演变》,四川大学2002年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博士论文,指导老师曹顺庆教授。
http://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610-2002121772.htm

TOP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TOP

学术史是研究的基石。好书

TOP

回复 8# 的帖子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里指出了一些民俗学研究中某些基本观念的不足或者偏差。

TOP

各人观察角度不同,我从这本书看到的是民俗学在49年到90年代的发展,当然是从民间文学的角度来看。这里还是能够看出一些有趣的东西,特别是从一个槛外人的视角来看。民俗学为自己的学科合法性焦虑,而民间文学则更焦虑,甚至暗示民俗学侵害了民间文学的独立性。而观看民俗学的表述,则暗示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对民俗学独立性的干扰。真是家家都有难念的经。有点像国际政治关系的纠缠。

TOP

书看过一遍。资料很充实。特别对延安派的补充很详实。不过貌似延安派在民俗学界内部还是很边缘化,我个人以为也是和学科建设路径有关系,即49年后的民间文学是依附意识形态和国家需要而产生的,因此延安派的影响可想而知。但90年代后,民俗学与国际接轨,且延安派的老一代基本在大学体制外,似乎主要在出版社和文联系统,没有在大学形成师承体系。随着体制扭转,民间文学被边缘化,或者如该书所说成了民俗学的依附,延安派在民间文学的精神一脉自然也就被边缘化或者被迫转换话语。这可能也是民间文学内部缺乏强烈反弹的重要原因?该书特意指出,钟敬文的意见还是主导了80年代以后民间文学和民俗学的学科关系。可见钟敬文和延安派在大学体制内话语权是不成比例的,尽管官方可能更信任延安派,但由于人事安排,在大学里没有有分量的延安派代表来削弱钟敬文的话语权。至于背后形成的原因,有待学界内部的人来调查。这应该也是很有趣的知识社会学的话题。

TOP

回复 11# 的帖子

其实钟老的话语权没有那么夸张,他不过是在学科点建设上可以给教育部提供建议罢了。应该看到,以张文勋先生为核心的,包括李子贤、朱宜初、傅光宇、秦家华、张福三、段炳昌、黄泽、李道和、秦臻、木霁宏等诸位教授在内的昆明学派;以刘守华先生为核心的,包括陈建宪、林继富、王丹等诸位教授在内的武汉学派;以张振犁先生为核心的,包括吴效群、陈江风、程健君、高有鹏诸位教授在内的开封学派;以陈勤建先生为核心的,包括仲富兰、田兆元、郑土有、耿敬等教授在内的上海学派;以郝苏民、柯杨先生为代表的兰州学派;以叶春生先生为代表的广州学派;以段宝林、刘锡城、马昌仪先生为代表的北大学派;以陶立璠先生为代表的中央民大学派;以车锡伦、顾希佳先生为代表的江浙学派……他们在1980——1990年代,都为中国民间文艺学的开拓做出了巨大贡献。并非只有钟门和延安派。。。

即便1997年学科调整,但上述各校依旧保留着民间文学的学科点或方向,依旧在培养从本科到博士的各层次学生。

学科调整是一种暂时的策略,民俗学和民间文学在学理上是不分彼此的,但是将来理想的学科格局是恢复民间文学二级学科,与民俗学二级学科并列。。。就像人类学与民族学、马克思主义与马哲的学科格局一样。这样会更有利于学科发展。

[ 本帖最后由 张多 于 2015-9-4 19:08 编辑 ]

TOP

在当代学术脉络里,恐怕并不太有这么明确的门户之别。不过,在学者主导的各地学科设置之下确实有不同的学术立场(民俗学、民间文学、文化研究)、学术知识结构(偏向文艺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历史学)和方法论(西方理论、古典文献学、田野调查、文本研究等等)的差别。
延安派的提法也更多是跟特殊历史阶段、政治地理相关,与学术本身的直接关联性并不大呀
大王派我来巡山啰~~~~~

TOP

难怪读概论的时候觉得有几本书是和北师大的系列的有一点杂音。一类是上海滩的,一类是武汉地面的,还一类是中央民大的,还有是中山大学的。只是这其中错综复杂的关系,槛外人无法参透。多谢二位指点,可谓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TOP

另外不同学者的叙述多少一种过滤,即只关注自己视野或视角中的事物,,但对于在下而言,这本书是一本补充说明49-90年代民俗学生存的空白的一个文献。列位身在学界内,耳闻目睹,自然了解的信息更加全面。期待有更多这个时段的著述面世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