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黄宇鸿:《说文解字》与民俗文化研究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黄宇鸿:《说文解字》与民俗文化研究



《说文解字》与民俗文化研究 [平装]
~ 黄宇鸿 (作者)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0月1日)
丛书名: 北部湾学人文丛
平装: 303页
正文语种: 汉语
开本: 16
ISBN: 7563399364, 9787563399369
条形码: 9787563399369


内容简介
  《<说文解字>与民俗文化研究》内容简介:2008年春天,一个特大喜讯从北京传到北部湾:国家正式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对于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这标志着北部湾经济区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一时间,这湾安卧在南海西北部的弧形臂弯里的海域,重拾起远古时代它曾作为我国最早对外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与热闹,成为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开放开发的新亮点而喷薄而出。

  编辑推荐
  《<说文解字>与民俗文化研究》是北部湾学人文丛之一。
  作者简介
  黄字鸿,男,1957年5月生,广西钦州人,教授,硕士生导帅。现任钦州学院院长助理、教务处长。系中困文字学会会员,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会员,广西语高学会副会长,广西儒学学会副会K.
  主要从事汉字学、训诂学和民俗文化学等方面研究。先后出版著作3部:《(说文解字)与民俗文化研究》、《汉字学导论》、《古汉语修辞简论》(合著)在《语言研究》、《古汉语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40多篇,4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转载。论著获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1项,广西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三等奖1项,广西高等教育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全国高师教育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广职首届语言科学学术成果一等奖1项。主持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广西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等项目及广西教改工程项目等12项。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汉字民俗学的定义及其功能
第二节 汉字构形与汉民俗心理
第三节 《说文》中的民俗文化因素
第四节 汉字民俗学的构建意义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说文》中的物质民俗
第一节 《说文》与服饰民俗
第二节 《说文》与饮食民俗
第三节 《说文》与居住民俗
第四节 《说文》与交通民俗

第三章 《说文》中的精神民俗
第一节 《说文》与宗教崇拜
第二节 《说文》与民间禁忌
第三节 《说文》与阴阳五行

第四章 《说文》中的社会民俗
第一节 《说文》与宗法制度
第二节 《说文》与姓氏名字
第三节 《说文》与婚姻习俗

第五章 《说文》中的礼仪民俗
第一节 《说文》与文身蓄发
第二节 《说文》与生育礼俗
第三节 《说文》与成丁礼俗
第四节 《说文》与丧葬礼俗

第六章 《说文》中的生产民俗
第一节 《说文》与采集树艺
第二节 《说文》与渔猎畜牧
第三节 《说文》与农耕水利

第七章 《说文》中的岁时民俗
第一节 《说文》与古代时间观
第二节 《说文》与天干地支

第八章 《说文》中的游艺民俗
第一节 《说文》与音乐舞蹈
第二节 《说文》与游戏娱乐
第三节 《说文》与体育竞技

第九章 《说文》中的科技民俗
第一节 《说文》与数学民俗
第二节 《说文》与天文地理
第三节 《说文》与医药民俗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2008年春天,一个特大喜讯从北京传到北部湾:国家正式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和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重点地区,对于国家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这标志着北部湾经济区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一时间,这湾安卧在南海西北部的弧形臂弯里的海域,重拾起远古时代它曾作为我国最早对外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与热闹,成为中国沿海地区经济开放开发的新亮点而喷薄而出。
  风生水起的大好形势为钦州学院提供了绝好的学术氛围。为更好地利用这个平台,融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之中,学院决心抓住机遇,努力实现筹建北部湾大学的奋斗目标。学院领导深知“大学之大,不在于大厦也,而在于大师也”.早在2007年,学院就整合了各方力量,成功地申报了广西区重点学科建设基地“北部湾人文研究基地”.基地拟用四年时间,培养高水平的学术骨干和带头人,提高学院的科研质量,推出一批标志性的学术成果,以打造北部湾人文研究的学术品牌,将其建成区内知名的研究基地,为推动北部湾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后记
  经过5年多的努力,拙著终于脱稿付梓了!
  首先,我应该感谢诸位业师对我的教育和培养之恩。
  1977年,我由一名下乡知识青年考入钦州师专(前身为钦州地区师范学校)中文系,在陆善采先生的谆谆教诲下,我对古汉语产生了极大的兴趣。1980年春,我在书店花了一块五毛钱买下了这本陪伴我走上学术之路的《说文解字》。毕业后我留校担任陆善采教授的助教,主要讲授《古代汉语》课程,后来又上《训诂学》、《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和《(说文解字)研究》等课程,我的成长无不渗透着恩师的心血。现在,我师虽已仙逝,但他那崇高的人格和严谨的学风却永远激励着我。
  1981年至1982年,我到中山大学中文系进修,主要聆听李新魁先生讲授《古代汉语》课程,同时还去旁听了容庚先生和商承祚先生给研究生上的《古文字学》课程。当时除了上课,一天到晚都泡在学校图书馆和中文系的资料室里,读书、查资料、做笔记,我对专业学习简直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1993年至1994年,我又到广西师范大学汉语史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班进修,跟随毛毓松、刘村汉等先生学习文字学、训诂学和方言学,受益匪浅。期间撰写的两篇拙作《试论(说文>中的“声兼义”现象》和《<说文>与(释名)声训比较研究》发表后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全文转载。
  2000年至2001年,经广西大学林仲湘先生的引荐,我有幸赴北京师范大学做了王宁先生的国内访问学者,跟随王先生从事“说文学”研究。
  文摘
  第二节汉字构形与汉民俗心理
  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里最重要的东西,是不同民族的重要标志。具有悠久历史的汉字,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因此汉字不仅是汉民族语言的形象符号和思维载体,而且通过汉字的产生、发展、成熟和运用过程,可以勾画出我们这个民族民俗心理发展的过程,尤其是可以从中领略到我们这个民族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内涵。
  民俗作为一套具有规范性的较为稳定的社会文化惯制,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必然会反映在文字的形体之中,它的形成和演进,也必然会对文化系统内部各部分起协调的作用,成为文化发生发展的标志。汉字是据义构形的,汉字(尤其是古汉字)的构形大多带有理据性。这种理据是人类生活经验的反映,它体现了人类对事物的观察,也体现了人类的民俗文化心理与观念。从汉字那一笔一画中间我们可以依稀辨认出祖先们生活中存在过的民俗和观念。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汉字在其发展过程中,表述民俗的范围越来越广,民俗事项也越来越多。从远古的图腾崇拜,发展到大量的民间禁忌;从源于农业的岁时节日,发展到围绕人生的重大仪礼,如婚嫁生育、寿丧殡葬等方面。随着民俗本身发展的繁缛,表现它的汉字也日益精当。通过汉字所表示的概念和所表述的意义,可以看出民俗心理的多层面的内容。这些汉字的形体构成虽有多方面的来源,但它们却使民俗文化现象得到具体的呈现,为我们探索和了解中国古代民俗的表现及其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汉字的构形有许多与民族心理直接相关。除了在意义上系统表现各种民俗事项和活动外,在字形结构上也以不同方式表现出汉民俗心理趋向。

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