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诺思洛普·弗莱:《世俗的经典:传奇故事结构研究》
《世俗的经典:传奇故事结构研究》为弗莱在哈佛大学的讲座成书,探讨的核心是传奇故事的结构。作者一直将文学视为一个整体——“神话的世界或者想像的宇宙”,擅于从最古老的文学——神话原型人手,把握文学结构上的相似性。通过弗莱对传奇故事文本的精妙分析,读者将会发现,那些美妙的传奇故事其实都可以从《圣经》、古希腊罗马神话中找到它们的原初形态。
作者简介
作者:(加拿大)诺思洛普·弗莱(Northrop Frye) 译者:孟祥春 丛书主编:李欧梵 刘象愚 季进
诺思洛普·弗莱(Northrop Frye,1912-1991),20世纪最杰出的文学批评家、文学理论家之一。著有《批评的部析》、《伟大的代码:圣经与文学》、《神力的语言:圣经与文学研究续编》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神话”与人类世界
第二章 传奇故事的语境
第三章 苦难小姐:传奇故事的男女主人公
第四章 无底的梦境:堕落之主题
第五章 “这是何地?”:上升之主题
第六章 神话的复兴
注释
译后记
序言
西方的文学理论,是一项专门的学问,甚至有人认为:理论本身就是一种“文本”,应该精读。然而中国学界近年来对于这门学问却是一知半解,有的人往往从译文中断章取义,或望文生义,自作主张“演义”一番,因此错误百出,贻笑大方。这个“乱成一团”的现象,必须由行家和有识之士一起来补救。
我并非西方文学理论的专家,只能把个人经验诚实道出,公诸同行。记得多年前初人此道时,也的确痛苦不堪,买了大堆理论书回来,却不知如何着手。我本来学的是历史,后来改行教文学,时当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学界刚开始吹“法国风”——福柯和德里达的著作逐渐被译成英文m版,而“解构”(Deconstructon)这个词也开始风行。不久又听到有所谓“耶鲁四人帮”的说法,其中除希利斯·米勒和哈特曼等人外,尚有一位怪杰保罗·德·曼(Paul de Man),他的那本反思理论的名著《不察与洞见》(Blindness and Insight)人文学者几乎人手一册。
后记
半年前,我着手翻译弗莱的大作《世俗的经典》,这颇有些喊着号子过坟冈的味道。正如《华盛顿邮报》的书评所说的那样,该书“肌理丰盈、创见良多、涉猎广泛、旁征博引”,不消说,对译者而言,玄妙精深意味着荆棘密布、陷阱重重,可季进先生的邀请诚恳可人,弗莱的大作又缥缈迷人(尚未深入,只能缥缈),我掂量一下自己贫瘠的大脑与滞塞的秃笔,只能硬着头皮、喊着号子过坟冈了。
弗莱的原型理论与以此为核心的宏大理论体系对世界文论界(包括中国文论界)的影响与贡献不可估量,这使我在翻译时诚惶诚恐。更让我惴惴不安的是,众多前辈对弗莱的译介和研究已经非常深入和成熟。叶舒宪教授二十几年前就编译出版了《神话一原型批评》,后来陈慧教授等翻译的《批评的解剖》、吴持哲教授翻译的《神力的语言》等书陆续出版,让我有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感觉。因为我必须考虑弗莱思想体系“互文式”的统一性。
文摘
这意味着赋予小说家道德尊严的并不是他讲述的故事,而是他在文学中体现的跟文学以外的世界有关联的智慧和视角。正是这一点区分开了乔治·艾略特和玛丽·科雷利(Marie corelli),区分了约瑟·康拉德和约翰·巴肯(John Buchan),区分了劳伦斯(D.H.Lawrence)和埃莉诺·格林(Elinor Glvn)。整个19世纪和20世纪到现在也有传奇和奇幻的繁荣发展,如威尔基·柯林斯(wilkieCollins)、布尔沃一林顿(Bulwer.Lytton)、刘易斯·卡罗尔(Lewis Carroll)和威廉·莫里斯等人的作品。这些作家在当时都大受欢迎,如卡罗尔等几人从来没有失去他们的受欢迎程度。但他们似乎不符合伟大的现实主义者所界定的小说史,他们仅仅是“其他作家”。司各特和狄更斯处在严肃小说与传奇的交界地带,他们的声望也在这二者之间摇摆。我们注意到,小说《威弗利》的背景是真实的事件,也就是1745年大起义,书中充满了注脚,这表明了文学作品的严肃性。但最终司各特被认为是一个传奇作家,不值得深入研究。狄更斯运气好一些:虽然他本人也被怀疑仅仅是一个供人娱乐者,但他还写了《艰难时世》。这本小说乏味沉闷,因此他肯定有创作这部小说的非文学的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