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李向平:《信仰但不认同—当代中国信仰的社会学诠释》

李向平:《信仰但不认同—当代中国信仰的社会学诠释》



   内容简介
中国人有信仰吗?中国人在信仰什么?中国人的信仰是如何建构起来的,如何以信仰为纽带获得社会的信仰认同、进行信仰的社会实践?《信仰但不认同:当代中国信仰的社会学诠释》从宗教-信仰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入手,着重讨论和分析了这些中国社会、中国人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书中对中国信仰的社会特征、宗教信仰与其他信仰的复杂关系及其在当代中国社会的演变、实践等情况,进行了宗教-信仰社会学的深度诠释,进而讨论了信仰社会学理论的建构问题。



媒体推荐
李向平教授从宗教一信仰社会学的角度,以普世现代性为参照视野,以本域信仰史为基本脉络,全面展示和分析了当代中国从神圣到世俗的各种信仰关系,以及共享时代历史条件与精神困境。
这本充满历史忧患和当下关怀的论著,警示每一位中国人:作为一个脱代社会的公民,服从的有仅是国家的法律,更要紧的是内在的道德信念与绝对律令。对宁宙、自然与神圣的人类价值,始终怀有敬畏之心,这样的社会才是和谐社会,这样的公民方为有信念的公民。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许纪霖教授点评
在其跨历史的视野与论述之中,李向平教授让我们打通了现代与传统。就传统而言,在儒救及其天命概念中,中国人无法从强大的宇宙秩序、道德语境,剐家实践以及天子的砷圣光环中,构成自已独立的信仰与宗教生活。丽住传统变迁的当下,该书论述了中国毛泽东崇拜以及近年来佛教、道教、民间宗教和基督教的复兴,国家对古圣先贤、传说英豪的祭祀。以至于30年过去,当信仰变得多样化、“信仰自由”不再是问题之时,李教授进而注意到,“宗教危机”乃足当前中国面临的问题。因为正式的宗教组织和机构已变得衰弱和停滞,既缺独立性,亦乏公共合法性。
该书对于中国社会政策,提Ⅲ了很重要的建议。与此同时,对于中国社会的叙述与分析,该书亦堪称上乘之作。
  ——美国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校区,宗教研究系杨美惠教授点评

目录
序1 从宗教理解到信仰理解
序2 游荡的信仰,空灵的社会
序3 宗教是一个有用的跨文化概念吗?

1 中国信仰的时代变迁
1.天命?圣王?神灵
2.60年中国人的信仰变迁
3.从“信仰危机”到“宗教危机”
4.“臣民宗教”与“公民宗教”
5.宗教与灾后社会重建
6.宗教与金融危机的联想
7.个人信仰与身体政治
8.信仰与身份的冲突
9.宗教信仰属于谁
10.儒教复兴,谁来埋单?
11.我们都被信仰了!?
12.当代中国人的信仰重建

2 信仰与中国现代性的兴起
13.国家认同与私人信仰的互动
14.民主与“迷信”的新冲突
15.大寨造大庙,信仰大转型
16.国家在场的文化再生产
17.后改革时代的正当性冲动
18.国家祭圣祖:政治认同的象征性建构
19.毛泽东与现代中国的全能型革命模式
20.传统信仰的现代复制
21.中国信仰的现代性难题

3 信仰认同与信仰区隔
22.儒教宗教论的再讨论
23.中国人的信仰认同模式
24.信仰认同与宗教模式
25.佛教信仰及其认同模式
26.中国佛教的后信仰时代
27.缘分?功德?共同体
28.伦理?身份?认同
29.当代中国“老板”的信仰与信仰实践
30.新教伦理与社会信任的中国建构
31.合法与非法:基于信仰-关系的权力实践

4 信仰社会学的基本建构
32.信仰与宗教的空间分割
33.“公民信仰”如何可能?
34.私人信仰与社会结构的变迁
35.中国人的“关系-信仰”模式
36.中国信仰的关系主义模式及其重建之路
37.私人信仰与中国宪政建设 3
38.从信仰到宗教的“实践逻辑”
39.信仰不是问题,关键是如何信仰


序言
在系统、深入地探究了当代中国的宗教社会学之后,李向平教授为自己立了一个新的课题,即对当代中国的信仰加以社会学的诠释,并尝试勾画出一种“信仰社会学”的基本建构。这是一项颇为艰难的任务,因此我也非常钦佩李向平教授迎难而上的勇气。其实,李向平教授思考这一问题已有较长的时间,我们之间对之亦有过简单的交流,因而对其思路略有了解。但现在拜读这些经过系统梳理的文章,大概悟出其言中深意之后,我仍有着眼中一亮、耳目一新的震动。
当前中国人所经历的“信仰危机”是不言而喻的。人们在讨论宗教问题时的巨大分歧、鲜明对比,实质上也触及对信仰的理解。20世纪初中国新潮知识分子对“中国无宗教”的断言迄今在中国社会仍有颇大影响,不少人在心中也同意他们所说的理由。有人甚至为之更进一步,宣称正确的思想、科学的观念应该是“信念”,而不是“信仰”,认为信念关涉价值观,从而与关联世界观的信仰本质不同,主流意识形态所追求的政治主张及其科学理论体系,因而只能是信念而不是信仰。与在价值观上对“宗教”较为普遍的贬低相呼应,已有人开始对“信仰”的积极评价产生动摇。因此,不能说我们当今社会没有或已摆脱正在影响着中国精神、文化命运的“信仰危机”。
不过,对于中国“无宗教”的认可,尚没有扩展到对中国“无信仰”的承认。值得庆幸的是,许多人在不自觉地接受上述20世纪初新潮思想家的观点,感到中国人或许不属于有作为“人类学常数”之“宗教性”的“另类”之际,内心仍在挣扎、翻腾、反抗。其无可奈何,却仍要守住底线的说法是:可以说中国人没有“宗教”,但绝对不能说中国人没有“信仰”!

后记
自拙著《信仰、革命与权力秩序——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中国当代宗教的社会学诠释》两书在2006年出版之后,我心中总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特别是关于宗教信仰与中国社会的复杂关系,常有一种欲说还休、难以说透的问题诱惑。
一百年前,人们争论的是中国有无宗教的问题,其后有儒教是不是宗教的讨论,直至当代中国,甚至浮现了是否能够以儒教为中心重建中国信仰的问题;半个世纪之前,学术界讨论的是,中国宗教作为制度宗教还是扩散宗教的中国特征,以解决中国宗教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及其方法;1980年代之后,困惑中国人的则是一直悬而未决的信仰危机问题,以至于国内学术界出现有“信仰学”等概念,以至于有中国人讲信仰,而难以厘清究竟什么是信仰,什么是宗教信仰、什么是文化信仰、政治信仰、民族信仰、国家信仰。中国宗教的问题尚未解决,尚未能够研究清楚,中国人的信仰问题又接踵而至。它们与宗教纠结,似宗教非宗教。
所以,本书集中讨论的是宗教社会学语境中的信仰社会学问题,把信仰视为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来加以研究。我希望能够把不同的信仰进行分类,做一信仰类型学的研究。这种信仰类型学不仅仅是依宗教体系的不同,而分成不同宗教体系的宗教信仰,如所谓的佛道教信仰、基督教信仰、伊斯兰教信仰等等。

文摘

信仰自由,归属一统。此乃人心问题与前30年不一样的地方。自由的信仰,不一定等同于人心问题的自由解决方法。30年之后,在社会变迁方式、经济增长方式都面临着新的变革之时,中国人今日如果重提思想解放或信仰危机,禁不住就会小心问询:这是要延续固有的改革模式,‘还是要改革固有的改革模式?
如果继续强调人心问题,中国人将会担心过度偏重于人心问题,忽略了当前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其他主要问题,如市场错位、贫富差距、权力腐败等等。
最后回到中国的人心问题,究竟如何是好?总结来说,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中国的人心问题或信仰问题,缺乏一个真实的神圣基础值得挂靠,缺乏一个真实的社会实践基础,缺乏一个构建信仰认同的社会共同体。多少年来,这些问题忽左忽右,忽上忽下,不知所从。如果说,人心挂靠在经济发展,市场总不稳定;人心挂靠在某种权力,权力却不很权威;人心挂靠在文化,文化却在产业之中被消费了;人心挂靠在民族主义,这是一把双刃剑,有点慌兮兮,说不定什么时候伤了自个;人心挂靠在宗教,宗教却又不主流。它与中国问题的关系,似乎还是整合一体。人心依旧,依赖于中国问题。
就此而言,源自于思想解放、信仰危机而引发的改革开放等等相关问题,将涉及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这些重大问题,涉及权力民主化、信仰社会化、宗教社会化、思想多元化。它们四位一体,或许就会成为中国发展的新动力。依此而言,权力得到了认同,思想有了实践,人心、信仰有了挂搭之处。
60年前,中国人把人心问题挂靠在中国问题之上;30年后,中国人打破固有神圣,引领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使中国的改革开放成为可能。虽然是人心依旧,但这无疑是一场新形势下的人心问题。依据中国人的信仰惯习,唯有解决了这一人心问题,才能意味着中国问题的最后解决。故此,我把它们称之为“人心依旧的中国问题”,以此来说明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任重而道远,非一发展而人心自足。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