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是互为依存、互为促进的, 民族文化是民族教育的源泉, 民族教育是民族文化得以保留和传承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对民族教育的概念、政策和实践进行了审视和思考后发现, 针对少数民族的民族教育并没有或很少对本民族文化进行选择和传递, 民族教育其实成为民族地区的现代性教育。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贯彻民族教育的“多元一体”的教育理念, 培养出具有本民族文化特点, 又能适应普遍文化和全球化发展需要的人才? 为此, 我们需要在理念上进行争鸣, 获得共识。
关键词] 民族教育; 现代性教育; 双语教育
[
作者简介] 钱民辉, 男,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北京100871
什么是民族教育?《教育大词典·民族卷》所下的定义是: “民族教育是中国少数民族教育的简称, 特指除汉族以外, 对其他55 个民族实施的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的定义是: “少数民族教育, 就是在多民族国家内对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实施的教育,简称民族教育。在中国指对汉族以外的其他民族实施的教育。”这两部权威词典为民族教育定了调也定了位, 我正是根据这样的理解, 多年来一直从事民族教育的研究。当你带着理论和各种假设走进少数民族社区时, 实际的情况并不是你所预设的那样。但有一条是不变的, 那就是不同文化通过接触总是相互影响并发生变化的。对我来说, 几年来与少数民族成员的交往也许就是能够用“群内人”的眼光看问题。在民族教育的问题上, 我与他们一样, 都有一定的疑虑和困惑。这些疑惑既是学术问题, 又是实践问题, 需要我们共同去思考。在此仅提出自己的一隅之见。
一、民族教育是少数民族教育?
从理论上讲, 民族教育的对象是少数民族成员, 民族教育的功能是培养能通晓本民族历史、文化, 具有“不同文化接触”能力, 特别是具备普遍文化(注1) 社会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心理品质、道德素质的民族成员。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民族教育强调民族性与现代性的和谐统一。我这里所指的民族性是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现代性是以科学、理性为代表的统一性。在当今世界各国, 民族性都是少数的, 却是多样的, 现代性是普遍的, 却是统一的。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仅表现在教育中, 也表现在社会、文化等领域, 而且常常以冲突的形式存在。从我国的情况看, 现实中的民族教育已经逐渐失去多样性的特点, 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就是民族地区的现代性教育。学校教育制度是现代化运动的产物, 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现代社会意识、现代科学知识和素质的现代人。学校教育的功能是对不同文化群体进行整合, 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现代社会不同于各个民族社区, 也不是各个民族社区的总合。它是一个标准化的可测量的社会, 所有的方面, 包括教育以及人的发展, 都是可用数据测量的。(注2) 个体在学校教育中的逐级而上, 职业生涯的流动, 都是通过标准化考试才能实现。在这种大的背景下, 民族教育也不可能是少数民族教育, 其实已经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现代教育体系中。说句实话, 要使当今社会的多样性与现代社会的统一性平衡起来, 对民族教育来说是个最大的挑战。
目前, 世界各国都卷进了现代化运动和全球一体化的趋势, 这就使多民族社会和多元文化面临着历史上最重大的选择, 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也必须在这一趋势中做出反应。人们知道, 当代社会的现代化运动已经使人们加快了社会流动速率, 教育是促进社会流动的最重要资本。过去, 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反映了本民族的需要, 因此, 教育有着承载、传递和发扬本民族文化的重要功能。现在, 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反映的是现代化的需要,因此, 少数民族教育也就必然纳入到现代化的进程中。教育现代化的表现就是迅速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起现代的学校教育体系, 它对社会起着整合多元文化的功能, 对每一个个体来讲, 使个体成为具有现代意识、现代知识和技术以及现代生活方式的现代人。
不难看出, 民族教育最初是少数民族教育, 现代化运动使它成为大民族教育, 即国家教育, 全球化运动将它推向了世界一体化的教育潮流中。于是, 有学者提出民族教育应是“多元一体化教育”。(注3)下面我们进行讨论。
二、民族教育是多元一体化教育?
我们国家的少数民族文化是多样的, 其历史也是悠久的。之所以能保留到今天, 就是靠着家庭、族群、社区和学校这些文化载体的教育功能。由于各个少数民族社会正在进入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中, 教育的功能和责任都交给了学校。我们所说的民族教育虽然包括学校以外的教育, 但主要还是以学校教育为主。这种学校教育对文化的选择是统一的,从教学大纲到具体的教材都是以整个中华民族和世界的文化遗产为主, 因此从形式到内容上都是现代性的。学校教育虽然也重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但把它们降到了辅助性的或第二课堂的选修课上。在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 民族文化只能在一些民族节日或仪式上可以看到, 就是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 也更多地是以实用科学技术和现代文化为主。很多人的民族意识也仅仅是民族身份而已。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和家长都希望通过这种学校教育获得普遍文化资本, 实现向现代社会流动的目的。学校考试的标准并没有把少数民族文化纳入进去, 学生一般也是不会主动选择一些与考试无关的课程的, 因为这会影响到他们对学校课程的学习和安排, 所以一些很有民族特色的活动课程也常常流于形式。我在访问了许多家长后发现, 为了让孩子能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 有的家长在家庭里也会限制孩子讲本民族语, 有条件的家庭会让孩子从小上汉语幼儿园和小学, 因为汉语(普通话) 讲得好是在学校学习成功的重要基础。为此, 我调查了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些小学和中学, 发现能讲三句以上本民族语的小学生在全体被调查的小学生中仅占3 % , 能知道点本民族起源和习俗的中学生在全体被调查的中学生中仅占5 %。看到这种情况, 我们知道, 民族教育同样也受着“高考指挥棒”的指挥, 同样也受着“劳动力市场规则”的制约。民族教育要选择少数民族文化, 也只有体现在学校教育统一的课程和考试中。由于没有这样做, 在大多数少数民族社区已经出现了本民族文化的代际“断裂”。而且学校教育年限越长, 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被遗忘或丢失得就越多。我们不禁要问: 在新的一代人身上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一致性东西, 这样下去由谁来保留少数民族文化? 如果只是作为“知识考古学”的卷宗留下来, 对这个民族意味着什么?
这里我们需要思考: 现代化是不是一定要去多元而成一体? 在现代化的世界潮流中,如何保留多民族文化? 反映在教育领域中, 就是如何处理多民族语言、文化与汉语、现代文化之间的关系? 无疑, 这些问题是我们不能回避的争论焦点之一。对于许多不发达社会来说, 正在建构中的民族国家在现代化潮流中越来越倚重文字——符号文化, 越来越倚重信息沟通, 你需要了解别人, 同样别人也需要了解你, 因此, 本民族语言不能舍弃甚至不能弱化, 教育在这方面有着重要的责任。现代化和生活方式的变迁, 即便是被动的、外发的、后起的, 也一定要借助原有传统文化资本。这是因为少数民族在学习、适应、掌握和利用现代化物质和文化资本的同时, 一定要求助于自己的传统文化, 只是在现代化进程中, 要对传统文化的边界、政治经济的边界、人格心理边界作重新调整, 以求得在国际文化、国内普遍文化和各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某种“生态平衡”。(注4)在这种倾向下, 也有学者提出,“双语教育是促进民族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和实现这种“生态平衡”或“多元一体化教育”的主要手段。如此等等, 也引出了我们议论的第三个话题。
三、双语教育是提高民族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
可以认为, 民族教育实行双语教育有着一定的社会背景和民意基础。据有关文献统计, 全国有13 个省、自治区21 个民族的中小学生使用29 种文字进行学习。双语教育从用意上看是合情合理的, 它符合各民族保留本民族文化的需要和感情交流的需要, 也有助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但实际的效果是, 学生既不能完全掌握好本民族语言, 又不能学习好汉语, 特别是学习同一内容时, 用本民族的语言思维习惯去思考他文化的内容常常是不成功的, 或用本民族语言表达的意思与汉语的意境相去甚远。
从世界范围看, 实施双语教育的理论基础是文化多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 其理论假设是所有的文化不分先进与落后, 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其实, 文化差异性与多样性是人类生活的现实, 人类学家揭示的人类生活存在着“蒙昧、野蛮和文明”三种形态。然而文化多元主义和文化相对主义者们忽视了人类社会的历史文化发展确实存在着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阶段性。那么, 作为使用简单的语言交流的族群是否有必要在正规的学校教育中学习和传递他们的语言呢? 从双语教育的研究和论证看, 也缺乏科学的依据, 例如: 两种语言采用两种思维方式, 这两种思维方式的转换是否比一种思维方式好? 两种思维间是一种“抑制”或干扰呢, 还是一种协调或促进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家们并没有真正搞清这些问题, 也没有提出双语教育的科学根据。
在我国, 双语教育走过了五十多年的历程。实行双语教育的立意和政策是非常好的,但一直缺乏研究, 所以会出现双语教育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困境。我在所调查的少数民族社区中发现, 双语教育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三: 一是用本民族语学习汉语并不成功。举个例子, 一位保安族的小学生在写作文时, 用保安族语言的习惯写出来的汉语句子主谓宾的顺序不对。(注5)一位语文老师说: “在我们大西北, 经常风沙弥漫, 让学生用我们的语言去理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根本想像不出是什么样的景色。用汉语就不一样了, 所以汉语学习应当提前到幼儿园。”(注6) 二是缺少双语教师和双语教材。其原因是复杂的, 主要是双语教育比单语教育花费高, 而且经费总体不足, 教师无法定期外出培训, 教材编写和出版有经费困难。三是实施双语教育, 学校不按双语考试, 社会招工也是汉语水平考试。在这种情况下, 民族教育采用双语教育遇到了空前的挑战。我们在甘青两省的一些少数民族社区作调查, 选择了几所学校, 按学生成绩排名挑出了同一民族身份的优秀生和差等生各几位进行了访谈。我们发现, 优秀生的汉语水平好, 不太接受双语教育, 在家里和学校都很少讲母语, 有的几乎不会讲, 没有或很少有固定的本民族伙伴; 差等生的汉语水平一般不好, 但接受双语教育, 他们经常讲本民族语, 有固定的本民族伙伴。这两组学生尽管学习成绩有差异, 但他们的智商都差不多。我心里清楚地知道, 这两组学生今后的去向是明显的。如果学校换个标准去考他们, 也许会得出另一种结果。
注释:
注1:在这里我想用普遍文化代替主流文化的说法。我认为, 少数民族文化可以是部分的、特殊的, 但不可以说成是边缘的, 我们应当平等地看待多元文化。现代性可以是普遍文化, 但不能说成是主流文化, 那样的提法本身就意味着把多元文化全部边缘化。全球化应当是多元文化的融合, 而不可能是单一文化的全球传播。对于人类来说, 文化的多样性与生物的多样性一样重要。关于这方面的阐释请阅读[美] 欧文·拉兹洛编辑, 戴侃、辛未译1 多种文化的星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专家小组的报告[M] 1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注2:参考伊万·伊利奇著, 吴康宁译 非学校化社会[M] 台北: 桂冠图书公司,1997.40~41.
注3:民族教育学者滕星教授曾经在他的博士学位论文中指出:“本人曾在国外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和费孝通教授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启发下,提出在一个多民族国家实施‘多元文化整合教育’,也可称为‘多元一体教育理论’。”在叙述中,他倾向于民族教育既能体现“多元”又能实现“一体”,但实际上他也承认,“全球一体化与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冲突与和谐,国家一体化与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冲突与和谐,是21 世纪全人类和多民族国家面临的不可回避的两大挑战。”详见滕星著 文化变迁与双语教育——凉山彝族社区教育人类学的田野工作与文本撰述[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57. 156.
注4:参见高丙中、纳日碧力戈等著 现代化与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M] . 天津: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7.359~362
注5:国家民委干部菅志翔在保安族社区进行了多次的调查研究, 并对民族教育现象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她的调查报告对保安族教育的发展情况和存在的现实问题作了分析。文中有许多个案, 生动地说明了一些问题。详见菅志翔. 甘肃保安族社会经济与教育的初步研究报告. 未刊
注6:2003 年, 为了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点项目“多元文化与现代性教育之关系”, 我和我的课题小组成员, 对甘肃青海的裕固族、保安族和撒拉族聚居区进行了专门的问卷调查和访谈。文中所谈的是访谈内容之一。
原文出处:《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第3期
文章来源:社会学人类学中国网
www.sachin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