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王巨川]“感悟”之悟:如何寻找现代中国特色

[王巨川]“感悟”之悟:如何寻找现代中国特色

“感悟”之悟:如何寻找现代中国特色
王巨川



《感悟通论》 杨义  著  人民出版社  2008年9月

     世间有两种真理,一种是表面的真实,与它相反的说法显然是错误的;但另外一种则是深层的真理,与这样的真实相反的说法却是对的。正如庄子所言“无用之用”,看似矛盾,实则一致。问题在于学者能否如鲲鹏展翅一样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总揽人类文化的多元创造,深入泱泱国学的本质,不甘于做埘笼里啄食的母鸡,也不甘于做随风飘荡的飞絮。
    阅读《感悟通论》的过程是对中国的哲学、文化、文学的一次对话之旅,在这个对话过程中,笔者感悟出杨义先生思想体系的“通”与“不通”。
    初看《感悟通论》是很“通”的,这个“通”首先体现在古今贯通,中西贯通,文学与艺术、宗教、哲学的贯通。这说明融通创新需要在积学深功的丰厚知识上站稳脚跟,唯此才能实施作者自《中国叙事学》始就已经创立的四点原则:回到中国文化的原点,参照西方的现代理论,贯通古今的文史,融合以创造新的体系。
要“回到了中国文化的原点”,必须面对古史辩派提出的“层累造成古史”的命题。古史既是层累造成的,又是在史料严重缺失下层累的。层累有缺失处的添油加醋,也有在原缺失处添砖加瓦。必须在辨伪的时候,非常审慎地还原存真,才不至于落入虚无。发现思想的生根处,发现思想进程的复杂曲折处,正是《感悟通论》的功力过人之处。它由此而主张“理论的创设,何妨在风中吹拂三年,在火中烘烤三年,在水中浸泡三年,吸取多重知识和智慧的磨炼,以增加其深度的韧性”。
    作者的独到之处是具有强烈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他善于作思想文化的战略性思考,从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中举纲张目,敏锐地发现牵系到中国思想文化和思维方式的根本所在,发现数千年的思维实践,使中国感悟式的思维经验和智慧异常发达,渗透到哲学、宗教、文学艺术以及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中,沉积为中国精神文化最具神采、又极其丰厚的资源。“感悟,不仅是探寻体系,消化理论,解释经典和理解隐语背后的文化密码的一种非常独到的思维方式,而且也是对文本进行细读的出奇制胜的思维方式和精神状态。”也就是说,“感悟思维”是把一切穿成珠链的那根绳子,没有了这根绳子,一切都只能是零散的珠子,虽有光彩,但不成体系。从这一点上说,是“感悟思维”使得“大文学观”的思想理论在本书中得到了合理的展示。
“通”的另外一层含义,就是“融”,融而通之,始为不隔。在这里新的文化立足点,新的学术视角的建立,显得异常重要。有新的立足点和角度,才能深入汗牛充栋的材料而往返自如,别开生面。正如文艺复兴时代,破除了“地心说”的传统观点,我们才找到了我们所生存的这个星球在宇宙中的真实位置。也如同道家提到的只有放弃小我,放眼宇宙,才可能认识到人类的真实处境,进而追寻灵魂的合理栖息地。破固有之“执”,才能达到新境界上的“通”。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有一个萦绕不去的感受始终伴随,那就是,作者只是在向我们展示每一个阶段“感悟”最主要的思想层面和表现形式,却自始至终都没有像教科书那样解释到底何为“感悟”,应该如何去“感”、去“悟”。只是不停地说明现象,不停地举典型的关乎“感悟”的例子。这真的令人不解,直到读到本书内编的最后一个部分“在中西融通中开拓感悟思维的新空间” 时,看了当中举到的朱光潜和闻一多的学术研究道路和他们最优秀的成果,才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在作者看来,思想的过程比思想的结论更有生命力。过程以及过程所展示的思想层次、方向、形态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不是靠一个简单的定义就囊括得了的。过分地依赖简单的定义,容易掉进逻各斯中心主义的陷阱。联想《庄子》内篇中典型的表现方式,几乎没有直接枯燥地向我们讲过什么宏大的道理,他只是不停地讲故事,但是我们从中得到了意兴勃发的没有穷尽的启示,这些启示滋养了我们数千年,直至如今还活在我们的灵魂当中。也就是说,最佳的说理方式不是作者来完成整个讲述过程的言不尽意的简单结论,而是最后的那个“灵犀一点”要由读者来完成,需要读者自己来“悟”才能有“得”。此时方知,先生接触“感悟”久了,无形中这种思维模式已深深地植入了他的脑海,进而植入了本书的每一个创作环节。
    “悟性是介于情感的形象思维和理智的抽象思维之间的特异的思维形态,它是理论与材料之间的桥梁。”这不仅仅是一句话,而且是实实在在的流淌其中的血液,这座“桥梁”是有生命的、能思想的。因此“悟”在本书担当的角色,就不仅仅是表面材料的介入,而是精神实质的融入。正如此书封面所显示的,“感悟”自身应是一个浑通的圆,但是这个圆的完满有赖于读者这个环节的“悟”来完成。因此,这个圆还有一个缺口,还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从西学的理论体系来看,感悟是一种“边缘哲学”;从国学的角度来把握,感悟又牵连着东方思维方式的根。如何从边缘进入中心,建构中国特色的现代理论,就要求我们解读的过程就是要以“感悟”读“感悟”。
首先,感悟来自于作者。苏轼诗有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近代学者王国维有所谓“可怜身是眼中人”之谓。可见,以己观己或反求诸己是所有的智者追求的理想境地,同时也是所有智者的烦恼,因为,唯有认清自己才能真正认清包含自己在内的这个世界,而恰恰认识自己是最难的。
    第二,感悟来自于读者,由感到悟的过程需要的不仅仅是接触材料也就是文本本身的“感”的过程,更加重要的是由此通透的“悟”的过程。“感悟”需要的是中间过程的无法言说、无法说尽,并由识者填补。悟悟互补,放在绘画、诗歌、书法当中,放在生活当中都会增添无限的韵味或是乐趣。
    作者在文中言明:感悟而联系哲学二字,是非常陌生的,可能有人会认为它“不通”。但是不通中求通,乃为“大通”。只有钻坚研微,凿破鸿蒙,开辟原创,才可能建立起一个泱泱大国的现代思想学术体系。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本网发布时间:2008-12-23 20:35:2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