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李毓珊:民族艺术要“系着土风升华”

李毓珊:民族艺术要“系着土风升华”

中国民族报 2012-6-5

□ 本报记者王珍

  民族艺术如何在保持民族属性的基础上创新?会演前夕,本报记者就这一问题专访了中国舞蹈家协会顾问、中央民族歌舞团原团长、国家一级编导、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评委会音乐舞蹈组组长李毓珊。

  土风是民族文艺的根基

  记者:你们在挑选和评价一个少数民族文艺作品时,主要的标准是什么?一个优秀的作品应当具备哪几个要素?

  李毓珊:我认为,一个优秀的作品,至少必须具备三个特点:浓郁的民族风格、强烈的时代气息和鲜明的地域特色。

  著名舞蹈家吴晓邦先生曾评价杨丽萍的作品是“系着土风升华”,就是说,一个好的作品,一方面要保留泥土的气质和朴实的品格,贴近生活,另一方面又要在此基础上有所升华,进行艺术再创作。“土风”是民族艺术的生活根基,保留的“土风”有多少,你的艺术根基就有多深厚。现在,有很多作品冠以“大制作”的名头,用绚丽夺目的灯光、震撼耳膜的音响和奢华阔气的舞台来吸引观众的眼球,这种“大制作”往往意味着大场面、大投入,能在短时间内给人以一种视觉震撼,但却很难在观众的脑子里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就是艺术根基不深、缺乏艺术感染力的缘故。

  鲁迅曾经说过,“文学就是人学”,文学展示的是人性之学、人情之学。对艺术来说,同样如此。尤其是舞蹈作品,它的强项不是讲故事,而是一种情感的宣泄。舞者用舞蹈语言不断向观众传递符号讯息,像电波一样刺激观众的想象,让观者与舞者一起完成作品的展示。一个好的编导,应该是展示七分,留三分给观众想象。这在创作上叫“完形”。大制作却把这种想象都抹杀掉了。

  由于资金的限制,基层文艺团体很难跟风搞“大制作”,只能在内容上下功夫,反而出现了很多可圈可点的作品。这次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就有很多作品还保留了“土风”的特点,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事实上,艺术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没钱很难出好作品,但是有钱不一定就能出好作品。

  一个好的作品,仅有土风还是不够的,还需要升华。艺术来源于生活,但一定要高于生活,才能给观众带来触动、震撼和美的享受。

  记者:现在有一种提法,叫“原生态”,这是不是跟升华原则相背离的?

  李毓珊:现在,“原生态”的提法很普遍,事实上,我认为“原生态”只是一个代名词,是指不脱离生活、不脱离其民族属性的艺术形态。真正的原生态艺术是不可能搬上舞台的。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有一个广受欢迎的作品叫《飞弦踏春》,它是用西藏拉孜的弦子改编而来的,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但不能说它就是一个纯粹的“原生态”作品,在搬上舞台之前,编创人员对它进行了很多改良和再创作,因此只能说在艺术性和原生态之间,它更偏重于“原生态”,更贴近生活。

  升华不能脱离民族属性

  记者:当前,有一些少数民族文艺作品出现了模式化、同质化的趋势,民族属性不突出,如何才能实现“浓郁的民族风格”?

  李毓珊:了解和学习一个民族艺术,首先要学习这个民族的文化底蕴。比如说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是不同的。在辽阔的草原上,相对于人而言,牛、马、羊等都是低于人类的牲畜,人处于主宰地位,因此,草原文化具有开阔、奔放、傲视群雄的气势,农耕文化中却比较少见。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造就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底蕴和心理素质。要把握民族艺术的原汁原味,就要准确把握住该民族的心理素质、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

  记者:现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传统少数民族文艺的生活土壤在不断消失,在这种新形势下,如何把握民族艺术的原汁原味?

  李毓珊:每一种文化都有其历史渊源。社会变迁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少数民族的现代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但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文字、图像资料,尽可能地追溯这种文化的根源。现在,我们对民族艺术所产生的生态环境、文化环境、动作体态的研究还不够。有句话说得好:“欲做舞蹈家,置身舞蹈外”。除了舞蹈本身,我们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把握民族艺术的神韵。

  此外,创作者还要深入生活,从现实中汲取养分,加大本地人才的培养力度。这次西藏代表团的创作人员和演职人员都是当地的,没有外聘人员。这些本地创作者熟悉当地的生活,了解当地群众的心理,所创作出来的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会演是少数民族艺术的展示平台

  记者: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对于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发展起到什么作用?

  李毓珊:会演将全国各地的民族文艺工作者集中到北京来演出,为少数民族艺术展示搭建了一个绚丽的舞台,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文艺的重视,有助于宣传、推广和提高少数民族文艺的总体水平,是促进少数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举动。

  记者:第四届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设立了一些新奖项,你们的评奖原则是什么?

  李毓珊:会演的关键在“会”字,其目的主要在于互相观摩、学习、交流,不过分强调奖项。当然,适当的评奖也是必要的,是对各代表团的精心准备和精彩演出的一种表彰和鼓励。因此,我建议各团要做到以下三点:来之前要做好拿金奖的准备,来之后要盯着别人的长处,回去后要反思自己的短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记者:此次会演也进行了一些商业化的尝试,每场演出都是对外公开售票的。您认为少数民族文艺演出的市场化前景如何?应当在哪些方面着力下功夫?

  李毓珊:毫无疑问,市场化是少数民族文艺演出的必由之路。杨丽萍的《云南映象》就是少数民族文艺演出的成功典范。但是,在打开少数民族演艺市场之前,要有一个过渡阶段,需要一些时间来培养观众的欣赏习惯。

  我个人认为,在诸多艺术门类中,民族艺术是真正有价值的。目前,民族艺术的发展,一是需要在创作上下功夫,不能以大制作来代替创作。二是需要加大宣传的力度,充分调动观众的兴趣,刺激他们走进剧院欣赏演出的欲望。我坚信,此次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将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