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周民良】兴边富民行动应注重发展中小企业

【周民良】兴边富民行动应注重发展中小企业

  

兴边富民行动应注重发展中小企业

  □ 周民良


  作为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与重大部署,作为促进边境地区加快发展、帮助边民致富、巩固边疆的重要策略,兴边富民行动自实施以来对推动边境地区发展、促进民族地区共同富裕起到了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明确提出,将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内容,兴边富民行动当然也有继续推进的必要。继续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必须考虑到“十一五”时期兴边富民行动实施的基础,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与稳定性,同时也应考虑创新思路,赋予其新的内容。笔者认为,突出扶持发展中小企业,将会有助于边境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富民、兴边、强国、睦邻”目标的实现。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兴边富民的重要途径

  “十一五”时期,兴边富民行动偏重于基础设施与生态建设、扶贫与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建设方面,同时,中央实施了西电东输、西气东送、西煤东运等重大项目,这对西部包括沿边地区的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在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程度改善、经济发展瓶颈问题得到解决以后,边境地区经济发展问题的关键就转向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基础设施,实现可持续发展。

  笔者认为,中小企业在边境地区存在较大的发展潜力,是实现边境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首先,中小企业可以面向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可以就近优化资源配置。我国周边一些国家的重化工业在其经济体系中所占比重较大,轻纺工业基础不牢,当地的产业发展满足不了居民对消费品的需求;我国轻纺工业发展的基础较好且技术成熟,但从沿海地区运输到周边国家,运输成本高,影响到产品的竞争力;在边境地区发展轻纺工业,既存在较大的市场空间,又可以维持较低的生产成本,经济效益比较明显。其次,中小企业投资规模不大,技术要求不高,不存在进入壁垒,易于从低起点起步,适合于资金有限的边疆居民和外来投资者发展。第三,中小企业一般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劳动力就业作用明显,能够在增加就业机会的同时把致富效益外溢到大量居民家庭,起到以创业带动就业进而帮助边民致富的效果。此外,中小企业可以充分挖掘当地的特色资源,推动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能够形成较长的产业链,实现边境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是兴边富民的重要途径。通过兴办中小企业,可以更好地把企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结合起来,把资源开发与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结合起来,把改善边民生产生活条件与致富奔小康联系起来,实现兴边富民行动的目标。

  加快发展边境地区中小企业的条件已经具备

  经过多年建设,我国边境地区的各方面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加快发展中小企业的基础已经具备。

  一是边境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基础设施的改善有利于企业的正常经营。多年前,边境地区发展的突出问题是人员进不去,产品出不来,不适合企业投资设厂。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后,边境地区基础设施满足企业投资与发展要求的能力逐步增强。一方面,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得到改善,要素流动的通达性大为提高,便于原料运进和产品输出;另一方面,水、电、气、电信等供应条件得到改善,企业发展的各类要素可以得到满足。

  二是沿边各地政府具有强烈的发展意识。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使边境地区的干部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学到了沿海地区发展的经验,也懂得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和加快培育企业来实现地方发展的道理。中小企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内生性,可以与政府的中长期发展思路结合起来。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可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提供众多就业机会,使在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生态移民过程中产生的剩余劳动力资源得到利用,对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有积极作用。

  三是边境地区正面临着国内产业转移加速的机遇。沿海地区因为土地、劳动力、水电等方面的成本上升,正在向内地包括西部地区转移产业。根据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的信息,2000年到2007年上半年,沿海地区在西部投资经营的企业约有20万家,投资总额接近1.5万亿元,过去那种“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要素单向流动模式正在发生改变。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沿海地区的企业面对国际市场需求下降、价格下降的影响,进一步考虑将产业转移到西部成本洼地。而边境地区具有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土地及水电成本和运输成本,是西部地区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区域。利用好国内产业转移的机遇,在沿边地区植入沿海地区转移过来的中小企业,有助于推动边境地区迅速发展。

  四是国家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机遇。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日益重视发展中小企业。2009年8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问题,随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这对推动边境地区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贯彻落实国务院的相关政策,把兴边富民行动、边境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有机结合,将会有力地促进边境地区中小企业的大发展。

  “十二五”规划应突出发展中小企业的内容

  从发展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来看,做大做强沿边地区中小企业在理论上与实践上都具有重要价值,因此需要做好发展规划。规划是发展的龙头,是推动发展的基础。做好“十二五”兴边富民规划,应该突出以下内容:

  一是制定好产业发展规划。由于市场信息的有限性与社会分工的需要,产业发展规划可以由一些专门从事产业发展研究的人员根据当地资源状况、产业特点、市场需求状况来制定,在全面深入研究内外资源配置的基础上,科学地确定区域产业发展方向与重点,提出产业发展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措施;地方政府可以据此制定招商引资项目目录,以吸引具有投资意向的潜在投资者;企业家可以对不同地区的产业规划、招商引资目录和产业配套条件、政策优势进行比较,最终确立符合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要求的投资区位与投资方向,并在适当的时机果断投资,以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二是做好园区发展规划。边境地区具有发展各类园区的现实基础,可以兴办开发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边境贸易区、互市贸易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各类园区,为中小企业发展搭建起平台。做好园区发展的规划,应设计好园区的功能分区,集约利用园区的基础设施与环保设施,设计规划好园区内产业之间的分工合作,提高产业协作配套水平,不断提高园区的产出效率。在园区规划中,尤其应该注意加强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在放宽创业经营条件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在园区建设多层标准厂房,作为小企业创业基地;也可以盘活存量土地,把园区的闲置场地、厂房改造为小企业基地。

  三是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在以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兴边富民行动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完善区域性基础设施,满足中小企业“七通一平”(通给水、通排水、通电、通讯、通路、通燃气、通热力,场地平整)甚至“九通一平”(通市政道路、给水、排水、通讯、天然气、电力、宽带网络、热力及有线电视管线,土地自然地貌平整)的需要,促进中小企业集约、集聚、集群式发展。为此,应把中小企业集中区的规划作为城镇规划的重要内容,做好基础设施与基础条件的建设规划,提高配套设施的供给水平。

  四是注重改善投资环境。应在各类规划中明确对中小企业的正常发展加以保护的内容,建设服务型政府,兑现对企业给予优惠政策的承诺,树立重诺守信的政府形象,把善待企业家作为地方发展思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借鉴沿海地区的发展经验,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有助于形成吸引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正效应。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