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反思中国文艺研究三十年

反思中国文艺研究三十年

反思中国文艺研究三十年
——“纪念《文艺研究》创刊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何方



       为总结改革开放30年我国文学艺术研究历程,着眼文艺理论与文艺批评的未来发展,中国艺术研究院于2009年6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反思与发展:中国文艺研究三十年暨纪念《文艺研究》创刊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
    1979年到1986年,《文艺研究》首发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陈毅、邓小平、陈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文艺问题的13篇重要谈话和报告,对于新时期文艺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这些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献,为新时期文艺创作和文艺理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使刚刚创刊的《文艺研究》站在了一个较高的历史起点上,对于开创新时期思想解放及文艺理论建设的新局面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文艺研究》有意识地组织学术争鸣、思想讨论、观点商榷等系列学术活动,如“文艺与政治的关系问题”、“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讨论”、“西方现代派问题”等专题研讨,在全国文艺理论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在20世纪80年代“拨乱反正”的实践中,《文艺研究》或亲身经历,或直接组织了美学、文艺学的重建工作。在新时期的特定历史阶段,《文艺研究》对于廓清文化观念和学术思想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后,《文艺研究》开始关注当代文艺思想的建设,从理论和批评的角度探索文艺的一般规律与现实问题,从90年代初到2000年,主要围绕以下专题进行研讨:“意识形态与文艺”、“当代审美文化论”、“后现代主义文化研究”、“‘现代性’研究”、“美学、文艺学、艺术学学科建设”、“艺术与市场经济”以及“美学研究”等。这不仅意味着当代学术思想在观念形态、论题、理论话语、研究范式及学术风格的改变和转换,更意味着学术本体的回归。
    21世纪以来,文艺学学科史的研究成为显学,文化研究热潮依然未退。根据当下的文艺现状,《文艺研究》主持了“文艺学学科”反思和“日常生活审美化”等学术问题的讨论,推进了文艺学学科本体命题的反思,促成了文化研究理论命题的深入,以其支持理论探索的立场和态度,赢得了广大学者的欢迎。
    在这次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就《文艺研究》30年历史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围绕文艺繁荣与科学发展、新时期文艺思潮、文艺研究中的本土经验、文艺理论与美学的当代性、文艺批评的标准与社会功能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北京大学阎国忠教授反思王国维之后作为哲学分支的美学所存在的缺陷,认为中国美学缺少关注现实的情怀,缺少对人的整体的把握与爱的维度,缺少对终极关怀的追问与信仰的支撑。山东大学曾繁仁教授对生态美学的中国本土化探索作了总结。生态美学观念是中国美学家在生态问题成为国际学术热点的形势下率先提出的,它借鉴西方当代生态哲学的成果,尤其是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哲学的资源,同时立足本土,从中国当代社会与理论的实际出发,吸收中国古代固有的生态智慧资源,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学观念。北京大学彭锋以视觉艺术为例探讨跨文化美学的可能性问题,认为无论文化冲突论还是文化欣赏论,都以多元文化为基础,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无法克服,因此在全球化时代保持文化身份是至关重要的。但他同时注意到中国当代艺术界中由维持文化身份向追求国际风格的发展趋势。在全球化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唤一种具有国际风格的新文化。
    苏州大学鲁枢元教授从方法论的角度思考文学的跨界研究问题,在他看来,学科之间的分界并不是截然分明的,而对于文学研究来说,学科的开放及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跨越、交流与沟通既是常见的现象,也是十分必要的。暨南大学蒋述卓教授认为社会文化转型期各种矛盾激化、文艺政策的引导不得力、商业与娱乐因素的过度渗透等诸多因素使培育文艺繁荣的生态环境堪忧,应调整国家文艺政策,提高批评的地位,为文艺繁荣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国艺术研究院王列生研究员认为,对于中国目前所面临的种种学术生态问题,如学术泡沫、学术腐败等,应从文化制度上寻找根源及解决的对策。中山大学高小康教授从另一种意义上提出理论生态的概念,主张从理论文本的研究转向理论话语活动的研究,在理论所依存的各种理论话语的关系中讨论中国文艺理论生态问题。
    研讨会既是对中国文艺研究30年来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对于今后文艺研究的走向,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CASS网发布时间:2009-6-23 17:46:4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