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论中国第三极文化:对东西传统思维模式反思修正

论中国第三极文化:对东西传统思维模式反思修正

论中国第三极文化:对东西传统思维模式反思修正

2010年07月11日 00: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7月10日电 题:“第三极”能否拯救中国文化

  中新社记者 马海燕

  中国的著名城市被称为“东方威尼斯”、“东方巴黎”,中国的楼盘广告遍地是“罗马风情”、“加州小镇”,中国的电影节要冠以“东方奥斯卡”,中国的快餐自主品牌也要与西方挂钩“加州牛肉面”,中国的婚纱影楼都取名“米兰”、“纽约”……如此见怪不怪的现象背后是:西方文化大量涌入极大改变了中国的文化生态,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相比较,中国文化的发展仍然相对滞后。

  正因如此,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黄会林近日提出了一个“第三极”的概念,引起了文艺界的极大反响。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从中看到了许多新的思考“生长点”,看到了“中国梦”实现的希望;电影导演霍建起、苏小卫看到了“第三极电影文化”将成为创作的自觉追求;著名影视理论家仲呈祥从中看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结缘”的出发点。


  一种并不成熟的文艺理论的提出,在当下能引起这样的热议实属罕见。对于中国文化能否构成“第三极”的质疑,黄会林举出了两个现代化进程中司空见惯的例子:亿万中国农民工拿着美国和欧洲发达国家工人几十分之一的薪水,每天完成几倍于他们的工作量,“如果没有中国人的坚韧、勤劳和奉献精神,谈什么中国崛起”;美国人挣钱主要给自己花,甚至提前花未来的钱,而绝大多数中国人挣钱不是为了给自己花,而是为了赡养父母和抚养子女,“这不是简单的消费观和家庭观的差异,我们从中看到中国文化所蕴含的奉献精神”。而这都是“第三极文化”的精髓。

  传统思维将世界文化版图划分为二元格局“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西方被看作是现代和进步的象征,东方则成为一种充满东方学偏见的想象性图景。因此,黄会林说,“‘第三极文化’的概念就是尝试对东西这一传统思维模式进行反思和修正”。

  “第三极”能否帮助中国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美好世界,尚需时日检验;而“第三极”能否进入西方的学术主流、甚至能否为国内学术界完全认可也不得而知,但这种中国学术界建立自己话语表达体系的努力还是得到了回应。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颜纯钧撰文说,“文化‘第三极’的提出,不是为了自我陶醉,不是为了妄自尊大,而是为了更清晰地刻画现实与目标之距离,是从文化发展战略的高度来提出问题。”

  黄会林自己说,提出“第三极文化”就是要重视中国文化传播,重视中国价值、伦理、思维方式和文化产品的输出,让中国不仅为世界物质文明、同时也为世界精神文明发展做出贡献。(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