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聆听大自然天籁之音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聆听大自然天籁之音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聆听大自然天籁之音
2008-3-24 19:15  来源:腾讯娱乐



  2008年3月1、2日,将有数十名来自民间的艺术家走进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为广大观众献上两场精彩的“天籁之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选萃”音乐会。届时,观众将欣赏到来自中国多个少数民族和地区的优秀传统音乐表演。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中国传统音乐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了劳动人民最本真的情感。这台荟萃了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间艺术家的“天籁之音”音乐会也将展现与众不同的风格。




  民间艺术家:传递大自然的本真音色

  此次“天籁之音”音乐会的表演者全部来自民间,他们完全运用祖先口传心授的方法来呈现自己地区的古老音乐。这些人大多居住在远离现代文明的山野乡村,也包括少部分居住在城市和城市边缘的群体,平时与大自然为伴,拥有最纯朴的本质以及最本真的歌唱技艺和演奏技巧。

  在3月1、2日的两场音乐会上,观众不仅能够欣赏到李祥霆、石占明、田隆信以及新疆的玉苏甫•托合提老人等众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精彩表演,还将会有许多不知名的农民艺人展现他们的艺术风采。石占明就曾是陕西左权一名地道的羊倌,在全国首届南北民歌擂台赛中以纯属“野路子”的歌喉赢得了“十大民歌歌王”之一的桂冠。表演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歌舞的是来自新疆莎车县•卖盖提县的农民艺术家,其中有8位是当地的农民,他们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最西部,也是中国的最西部远道而来,年纪最大的老人已经73岁了,最小的也有53岁。56岁的玉苏甫•托合提老人说:“我的爸爸也是木卡姆民间艺人,我是听着木卡姆音乐长大的。这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在音乐会上,还有一群身着侗族民族服饰的小演员倍受关注,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13岁,由57岁的老歌师带领,来国家大剧院一展歌喉。此外,音乐会中不乏在央视青歌赛原生态唱法中获奖的选手。演唱朝鲜族民歌《阿里郎》的卞英花就是2006年央视青歌赛原生态组银奖得主,演唱彝族海菜腔的李怀秀、李怀福姐弟也曾在2006年央视青歌赛上夺得原生态组金奖。

  对于能够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表演自己本民族的传统音乐,众多民间艺术家都显得很兴奋,演唱侗族大歌的16岁女孩吴秋月说:“我们平时在农村,难得出来一次。在我们那里,几乎人人都会唱侗歌。我们几个人能代表村民们来到大剧院演出,大家都非常兴奋。虽然我们也去过日本和巴黎,但一走进国家大剧院,感觉还是像做梦一样。” 玉苏甫•托合提老人虽然汉语说得不算流利,但言语之间还是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他说:“这里是国家级的音乐殿堂,大家都没想到能来,我们在有生之年能够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真是太高兴了。”



  中国传统音乐:来自现代城市之外的无限风光

  本次音乐会的曲目都是来自蒙古族、土家族、朝鲜族、侗族、彝族、维吾尔族等多个少数民族以及汉族民间的优秀传统音乐,涉及民歌、民间器乐、民间歌舞等多个类别,其中不乏古琴、南音等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开场的泉州南音至今仍保留着唐代横抱琵琶的遗制,而古琴早在《诗经》中就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的佳句千古流传。在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的表演中,观众们将会看到平时见不到的各种形状各异的乐器,卡龙琴、艾捷克、弹拨尔等乐器一齐奏响,伴随着手鼓多变的节奏和动听的歌声,美丽的新疆姑娘翩翩起舞,火热而富有激情。侗族大歌《蝉之歌》则来自于对自然界生物“蝉”的模仿。此外,在一个叫“华阴老腔”一个节目中,观众们还将看到前所未见的乐器,一条农民平时坐的条木凳,一块方木,在民间艺术家手中也变成了奇妙的打击乐声部。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谢克林说:“这次音乐会的节目和艺人都是各地区、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代表,他们在演出中全部保持了其原汁原味的本色。组织这次音乐会,就是为了告诉世人,中国的传统音乐博大精深,其价值以及在音乐领域所达到的高度可以与当今世界最好的音乐相匹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