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濒临绝响的音乐音响文献的倡议
作者:齐江
中国音乐学网 2008-5-14
由于党对民间音乐的重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至今的这段时间里,各艺术院校、研究机构、群艺(文化)馆、文化站等单位的音乐工作者们深入到塞外草原、南海渔村去采录原汁原味的传统民间音乐。从天山之麓到东海之滨, 从北国雪原到浩瀚南疆到处都留下了他们跋涉的足迹。他们录制了大量传统民间音乐的各式录音资料。这些音响资料有一部分已经公开出版发行,也有一部分没有出版发行,它们是非常宝贵的传统音乐资源,凝聚着当年演唱(演奏)者们的艺术智慧和才华,同时也凝聚着当年的采录者们的辛勤汗水。然而这些音响中的很大一部分,已经开始陈旧,甚至其中有些已经无法再发出声音,成为绝响。
这些音响资料,有些录制于文化大革命之前。演唱他们的民间艺术家们有很多已经去世。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发展相对落后一些,因而这些艺术家的演唱可能更原始、更古朴一些。或者简单地说,更接近过去音乐的样子。而现在的民间艺术家的演唱,在演唱的韵味和风格方面无疑已经有所改变。因而,这部分资料无疑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这类音响资料,有一部分在个人手中。有些音乐工作者,在参与做当地民间音乐集成的过程中,录制了大量的当地音乐。传统音乐五大集成,确实功不可没,其意义显然是非常重大。在此不过多展开评价。集成的一个最大遗憾,是没有配套音响。当时编集成的时候,大家都是按照音响记谱的。然而呈现给读者的,却只有乐谱和文字。书面的记录与实际音响相差甚远,就如同植物学教科书上刻板绘制的插图无法取代鲜艳芬芳的花束那样。录音技术的发明,对民族音乐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正是从爱迪生发明了录音机这一神奇的技术之后,研究非西方音乐的学者,开始能够保存实际演奏的音乐,用这些音响作为分析工作的重要材料。
这个遗憾现在能不能弥补?回答是肯定的,应该能,最起码是能够收集到部分音响。现在如果不补,以后就真的补不成了。就会成为千古遗恨!怎么补?首先要搞清楚,集成的音响都在哪?集成的音响,很多都在各地搞集成工作的音乐工作者们所在的单位或者个人手上。这些音响,应该是国家所有的。任何人都不应该将其视为个人的私有财产。因为集成毕竟是国家出钱做的,不是任何人的个人出资。当时,很多人做集成,是专职做的,国家给工资,国家给报销往返路费,国家给买设备。有关部门,应该将集成的音响资料尽快集中,转录成数字格式,与书面集成配套发行。否则,集成的使用价值将大打折扣。那些宝贵音响资料也会在不知不觉中佚失。我们会给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后的后人留下深深的遗憾。
这类音响资料,还有一部分在一些学院、研究所、群众艺术馆站等单位。大部分静静地躺在仓库里,无人问津,默默老化。应该抓紧抢救!否则,这些资料就将会成为绝响。现在技术很先进,经济条件也很好,主要是需要有人上心,有人肯下功夫。
河北省群众艺术馆,有二十几盘钢丝录音机所录制的大的开盘盒式带。该馆仅仅有一台钢丝录音机可以播放这些盒式带。笔者曾经竭力地向馆领导呼吁,应该尽快将这些盒式带转成CD格式保存。还有,河北民间器乐曲集成是河北省群众艺术馆负责搞的。笔者曾经在河北群艺馆寻找河北器乐集成的音响资料,但是最后未能如愿。后来在一位研究馆员的个人那里找到了1盘盒式带,听了一下。其他部分均未得见。不知道北京有关部门是否有河北民间器乐曲集成的音响。我还曾经听一位中央音乐学院的同学说,某省一群艺馆中的大量磁带,由于受潮而致损害,其中大量音响是50年代采录的民间音乐录音。
中央音乐学院的周青青教授,最近几年来,组织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专业的研究生把中央音乐学院所存的钢丝录音机录制的开盘盒式带,在电脑上通过CoolEdit软件转录成数字格式,并重新编目在图书馆保存起来,抢救了一大批珍贵的音响资料。这样的做法值得赞扬,值得推广。因为在各个院校,都有大量类似的资料需要以新的数字格式加以保存。
我们很有必要联合有关单位和部门,建立国家传统音乐音响档案。美国在1890年就已经在大学建立了音响档案室,随后1900年维也纳科学研究院也建立了音响档案室。1各地区、各部门应该群策群力,通力合作,抢救濒临绝响的音响资料。2003年萧梅教授曾经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主持相关的课题——国家年度课题“‘世界记忆’音响档案管理系统研究”。该课题采用特定音响与人文背景资料、录音背景资料并重的方法原则,通过音乐学研究人员、音响和计算机技术人员、资料人员的通力合作,以中国艺术研究院所藏大量实地采录的珍贵音响档案为对象,重新进行研究和整理。这样的工作应该进一步全面的展开!
在时间的流逝中,曾经很美的、值得我们留意的音乐留下了痕迹,留下了录音,而他们却在我们的手上消失或即将消失,这难道不是遗憾?这难道不足于引起我们以音乐为职业的人注意吗?
--------------------------------------------------------------------------------
1董维松 沈洽编:《民族音乐学译文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6月第一版,第44页。
文章录入: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