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让民歌回到原生之地

让民歌回到原生之地

——记第七届中国原生民歌大赛

中国民族报 2014年7月4日     □ 本报记者 牛锐 文/图

  6月26日至30日,第七届中国原生民歌大赛在甘肃省和政县松鸣岩风景区举行。本届大赛由文化部主办,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甘肃省文化厅、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政府等单位联合承办。在5天时间里,来自全国各地21个民族的167名歌手同台竞技,在青山怀抱中唱响了天籁之音。

  发掘新人,振兴民歌

  6月26日,天刚蒙蒙亮,家住甘肃省和政县松鸣镇的王琼就抱着两岁的女儿,和家人挤上了前往松鸣岩风景区的客车。“今天有全国的民歌大赛,我们要来听听和花儿不一样的歌。”王琼说。当天,松鸣岩汇聚了上万名像王琼这样从十里八村赶来的村民。大家像迎接盛大的节日一般,期待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民歌手开唱。

  大赛第一场,登场的是独唱及重唱、对唱组选手。青海花儿、蒙古族长调、藏族山歌、朝鲜族盘索里……各民族歌手身着传统服饰,在松涛声中、在当地百姓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唱起了传统民歌。

  来自湖南湘西的苗族姑娘吴廷翠唱了一首苗歌《苗家边边场》。她用一串漂亮的高腔,惟妙惟肖地模仿了公鸡打鸣、蜜蜂嗡嗡的声音,博得满堂喝彩。

  吴廷翠爱唱苗歌。她小时候跟长辈学,长大了又去拜了师父,如今在德夯苗寨工作,天天都要唱苗歌。虽然参加过不少湖南省内的比赛,但是走上全国性的舞台,这还是头一回。为了参赛,她的妈妈花费十天时间,专门为她制作了传统的苗家衣裳,而吴廷翠也开始试着独自把一米多长的黑布头带整齐地缠绕在脑袋上。“能参加决赛,和各民族歌手交流、学习,我已经很满足了。”吴廷翠说。

  中国原生民歌大赛是一个发掘优秀民间艺术人才的舞台。“对于散落在民间的歌手而言,比赛改变命运。”大赛评委、东北师范大学教授金勇说。在这个舞台上,走出了石占明、李怀秀等一批广受欢迎的民歌手。他们不仅通过比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为他们所传承的民歌带来了生机。“羊倌”石占明获封“歌王”,他的家乡山西左权也以此为契机,迎来了左权民歌急速复兴时代。李怀秀成为国家一级演员,她唱响的彝族海菜腔也成为红河乃至云南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

  “我们注重在比赛中发掘新人,同时密切关注这些新人的发展情况。一方面是他们内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是他们所承载的民间文化对外传播扩展的能力。”大赛评委、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说。

  继承传统,贴近生活

  6月27日,多人组合组决赛中,来自新疆木卡姆艺术团的演员们演唱的《刀郎朱拉木卡姆》荡气回肠,场边的观众纷纷把双手拢在嘴边呼喊着:“再来一个!再来一个!”

  这样的激动情绪,同样弥漫在评委席上。“这是我这些年来听到的最棒的木卡姆!”中国音乐学院前院长樊祖荫、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长乔建中的评价惊人的相同。

  说起木卡姆,人们往往会把它与十二木卡姆等同。其实,十二木卡姆只是木卡姆的一种,在维吾尔族社会中,还存在着刀郎木卡姆、哈密木卡姆等充满生活气息的木卡姆。

  “近年来,木卡姆艺术面对城市观众,舞台表演难免雅化。但是木卡姆艺术原本的形态不是这样的,它生发于老百姓的生活。新疆木卡姆艺术团这次首选刀郎木卡姆曲目参赛,出彩了!”乔建中说。

  贴近生活,贴近泥土,是本届比赛的一个重要特色。比赛期间,来自四川的白马藏族歌手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演唱的《白马民歌》、《白马铁甲沙啦啦》朴实动人、天然去雕琢。

  “我们平时就是这样唱的。这是我们民族的传统,一定要继承下去。”白马藏族歌手杨腊女说,她整理出近200首白马藏族民歌,还收了几十个学生,最大的70多岁,最小的只有三四岁。作为一个躬耕于田间的民歌手,她最大的愿望是有人把她整理出来的民歌科学记谱,最好能出版,好让这祖传的宝贝传承下去。

  中国原生民歌大赛是一个弘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舞台。“原生民歌大赛,比的是谁唱得好,能打动人。比的是尊重不同民族的音乐理念、审美习惯的音准,以及对音乐要素的把握。”樊祖荫说,“比赛的目的,就是激发民间的活力,保护和弘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

  院校参与,教育传承应成为主要途径

  6月28日,山里下了一天一夜的中雨,气温不足10度。雨中,8位稚气未脱的女孩子唱起了侗族大歌。她们是院校组决赛选手。

  作为贵州师范大学黔东南侗族音乐文化传承项目的受益人,这几个年龄在14岁上下的女孩子,走上了系统接受民歌教育之路。

  “这些孩子都是我们从黔东南榕江县栽麻乡宰荡村挑选出来的。”项目负责人、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孙鹏祥说,她们将在项目资助下完成中学至大学阶段的音乐专业学习,在接受国家级侗歌传承人指导的同时,学习现代音乐理论知识。“她们将是侗歌传承人,也将是下一代侗歌传承人的老师。”

  在本届大赛上,院校组的表现可圈可点。曾经,音乐院校是中国原生民歌大赛的缺席者。随着社会认识的提高、“非遗”工程的推进,民歌开始走进音乐院校的课堂。本届报名参加比赛的院校达48所。

  “前几年,我们刚办民歌班的时候,就像过街老鼠。如今,整个社会宽容多了。”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主任徐寒梅说。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系自2010年开始招生,那时没人报名,系里的老师只好到乡下找学生。如今,整个社会形势发生了变化,当人们开始重拾传统的时候,民歌也获得了新生。今年,报考该系的学生达235人。而该系的毕业生也走进各行各业,广泛传播着民族传统艺术。

  “民歌以往是以家族方式自然传承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教育传承应成为主要途径。音乐院校不能把自己的审美愿望强加给民歌,保留民歌的本真韵味,融合院校的技巧优势,才能使民歌得到更好地传承。”徐寒梅说。

  正视变迁,以改编促保护

  6月29日,雨后初晴。民歌改编组决赛,第一个登场的是4位帅气的白族小伙儿。绣花的对襟坎肩、黑色的阔腿长裤、健康黝黑的肌肤,4个大男孩敲着牛皮鼓,弹着龙头琴,吹着柳树叶,为观众献上了一首劲爆的《小河淌水》。

  当他们退场走到后台时,面对的是几十部照相机的镜头。男孩子们落落大方,把心爱的白族乐器抱在怀里、扛在肩上,自信地微笑。“来到这里,我们就是要把白族传统的东西展示给大家看。”白族小伙儿李佐斌说。

  这几位小伙子的家乡在云南大理,其中有3人来自石宝山,那里是出白族“歌王”、“歌后”的地方。很难想象,几年前他们还是对传统音乐毫无兴趣、痴迷于周杰伦的少年。转变始于领队杨爱东的指点和他的龙头琴。

  有一次,杨爱东回家乡大理采风,发现当地只有老人会弹龙头琴。龙头琴的传统节奏缓慢,重复的地方多,但是很好听。于是,杨爱东就带了几把琴回北京练习。他在白族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对节奏、旋律进行了适当的改编,动听的旋律让这4位在北京中华民族园白族风情园工作的年轻人听得入迷了。“你们要想弹出这些旋律,就得去学《泥鳅调》这些白族传统音乐。”杨爱东神秘一笑。

  4位小伙子就此走进了白族传统音乐世界。2013年,4人成立了“白人兄弟”音乐组合。在2014年北京网络春晚上,他们演唱的白族歌曲《古道情韵》反响热烈。

  “民歌的传承与传播,纵横交错。在传播过程中,民歌不可避免地会被改编。发挥作曲家的积极性,以利于传播,是本届大赛首次设立改编组的原因所在。”樊祖荫说。

  “文化是条河,永远不停留。”如李松所言,文化保护不是为了封闭,我们应当正视变迁。树立文化自信的价值体系,才是文化扶持的关键所在。

TOP

松鸣岩本来就是传统的花儿会场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