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亚雄:为音乐母语大声疾呼
作者:杜亚雄 文章来源:浙江社科网
当今的世界潮流是经济方面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带来了文化方面的求同,因此也引发了某种文化危机,于是有的国家便提出了“经济全球化,文化要除外”的口号。
香蕉和鸡蛋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地球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外国人来到中国,中国人走出国门,人与人、国和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加深,传统的民族地域界线已被打破了。
在美国我所居住的村子里,有来自45个国家的、不同民族的人。随着传统的民族地域被打破,有不少人便丢失了本民族的母语。上世纪80年代,我去美国讲课,看到一个女学生长得像中国人,就跟她说中国话,结果她用英语跟我说:“Don’tspeakChinesewithme,Iam‘banana’。”(不要跟我说中国话,我是一个“香蕉”。)我心想这么漂亮的一个小姑娘,怎么会说自己是“香蕉”呢?她解释说:“我是一个ABC(即美国出生的中国孩子),在ABC中有不少‘香蕉’,皮是黄的,剥开之后,里面是白的,我看起来像中国人,但是我不会说中国话啊。”她还告诉我加拿大还有一本杂志的名字就是《BANANA》,里面的文章大都写那些在美国出生的中国孩子的事情。我还学了一个单词“EGG”,它本来的意思是“鸡蛋”,和“BANANA”正好相反,鸡蛋剥壳后,外面是白的,里面是黄的,大家熟悉的加拿大人大山,中文说得特别溜,比许多土生土长的中国人都说得好,在北美就会被称为“EGG”。
经济全球化促进了国际间的交流,也就产生了更多的“BANANA”和“EGG”。民族的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可能会消失,而传统的共同经济生活将来恐怕也会消失,现在中国人穿衣打扮和国外没有大的区别,外国人吃麦当劳、肯德基,我们也吃。欧洲人、美国人吃匹萨,杭州的匹萨店前也排起了长队。那么,共同文化便成了维系一个民族的心灵纽带,如果最后连共同的文化这个心灵纽带没有了,共同的心理素质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一个民族还能不能存在下去,便是问题了。
所以许多有识之士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提出了“文化多元化”的口号,指出经济可以全球化,但是文化不能变成一体化,如果全世界都成为一种文化,穿一样的衣服,听同一种音乐,这将是人类的不幸。
世界音乐学界的新观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高科技的兴起,信息技术的革命,资本的跨国、跨地区联合以及世界上原来各种处于政治边缘的群体的兴起,世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这一时期在文化方面的特点是:消解中心,复苏边缘,反对同一,追求多元,不屈从权威,不满足现状,创造新模式,冲破旧框框。反映在音乐学的发展趋势方面,出现了一个批判、一个树立、一个否定、一个肯定和7个讨论热点。即批判了音乐文化进化论,树立了音乐文化相对论的价值观,否定了音乐是全人类共同语言的观点,肯定了各民族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有不同的音乐价值观,也有不同的音乐审美观。讨论的热点是:音乐文化的认同作用、他者的音乐文化、音乐传统的变化、音乐工业和大众传媒、城市民族音乐学、流行音乐、多元化音乐教育。
中国音乐与西方比较
1860年~1880年期间,以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为标志,进化论成为一种时代思潮。西方的音乐学家们受到生物进化论的启迪,提出了音乐文化进化论,认为人类的音乐文化也是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
根据“由简到繁”的原则,他们试图从共时存在的人类文化中抽理出音乐文化变迁的年代学顺序。如他们认为五声音阶比七声音阶“简单”,从而断定“五声音阶体系是一切民歌中一种原始的特性,代表原始人民中歌曲的原始时期”。根据他们的观点,单音风格比复音风格落后;单乐段比复乐段落后,构造简单的乐器比构造复杂的乐器落后,因此产生的年代也更为古老,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按照他们的观点,两根弦的二胡比不过四弦的小提琴,中国的单声部民歌不如欧洲的多声部合唱,西洋的乐队也较中国的乐队进步。
19世纪和20世纪前80年,音乐文化进化论对中国影响很大,如果结合中国音乐史,认真地想一想,音乐文化进化论能站住脚吗?
早在2400年前的春秋晚期,我们的祖先就制造出由64个钟组成的编钟,音域有5个八度之宽,它的构造比在宋代才引进的二胡“复杂”多了,我们怎么能说复杂的就是现代的,简单的就是原始的呢?
音乐作为一种文化,不能用简单和复杂来衡量其价值的高低,一首结构简单的歌曲并不一定比一首结构复杂的交响乐价值低。作曲家采用了复杂技术,不一定能写出好的音乐。批判了音乐文化进化论很重要,因为以前一直宣传这种错误理论,使得不少国人产生了自卑心理,觉得中国的音乐就是不如外国的,这种自卑感的形成,对于发展中国音乐来说极为不利。
《流水》代表人类水平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其实不具有可比性。是《二泉印月》好听还是贝多芬的交响乐好听?没有可比性。并不是外国音乐就是高雅的、了不起的,而中国音乐就是落后的、原始的。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人要把“旅行者号”飞船送到外太空去,需要选出能代表地球上人类最高水平的音乐录一张60分钟的黄金唱片。当时报了德国的巴赫、贝多芬,俄国的柴可夫斯基等西方古典音乐家写的作品。一位美籍华人推荐了中国的古琴曲《流水》。参加评选的专家们一首首地听,在27首选出来的乐曲中,最先确定入选的是《流水》。专家们一致认为《流水》可以代表全人类最高水平,因为它表现的是人和自然、宇宙交融的思想,而不是征服世界、驾驭宇宙。这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体现。
能最先确定《流水》入选,中国人值得引以为荣,也说明在20世纪70年代末,音乐界已经肯定了不同音乐具有不同价值的观点。
父亲耳中的《命运》
过去音乐学界一直流行一种理论,说“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其实音乐语言也有民族性的,而不是共通的。一个音乐家到了语言不通的外国,不可能通过音乐来问路。
各民族音乐有不同的特点,各民族也有不同的音乐审美观。我父亲喜欢京剧,时常听京剧唱片,我小时候学西方音乐,也给他在唱机上放过贝多芬的第五交响乐,他说不好听,因为其中的音是“直”的,没有京剧唱腔的韵味。西方古典音乐中的“音”为什么是“直”的,中国音乐中的“音”为什么带“腔”?为什么讲究“字正腔圆”?这是由于西方的语言没有声调,但是汉语有声调,“妈、麻、马、骂”有不同的意思。不同文化背景就产生了不同的音乐,产生了不同的音乐审美观。音乐学界已经否定了音乐是全人类共同语言的观点,肯定了各民族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有不同的音乐,也有不同的价值观、审美观。
关于音乐的热点讨论
音乐的认同作用。今天杭州的孩子忙着学钢琴、小提琴,但在温哥华的华裔小孩,学得最起劲的是浙派古筝。在国外,华裔小孩有可能变成“BANANA”,父母想叫他们认同中国文化,意识到自己是中国人,就学中国音乐,弹古筝,拉二胡。为了认同中国文化,许多生活在海外的中国人,唱家乡戏,奏家乡的音乐。
他者的音乐文化。因为各民族的文化不同,价值观不同,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可能会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沟通和理解显得特别重要。通过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可以帮助我们与不同的民族增进了解。此外,我们也需要学习其他民族的音乐,以丰富我们自己。
音乐传统的变化。一方面,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它在传承中变化;另一方面,音乐传统有变化才能传承。社会生活在变,作为社会生活反映的音乐,也不可能固定不变,音乐如何在保存传统风格的同时也要与时俱进,是音乐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
音乐工业和大众传媒。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这也是一个讨论的热点,学者们见仁见智,有很多不同意见。有人认为音乐工业把不同的音乐推广到世界各个角落,是大好的事情;也有人认为由于商业需要向尽量多的人销售同样的作品,音乐工业扼杀了传统音乐的多样性。但音乐学家们一致呼吁大众传媒应把握好导向。
城市民族音乐学。现代化的城市中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和来自农村的不同群体,他们不同程度地保持原来的习俗和价值观念,同时相互之间又有交流和冲突。民族音乐学家研究这些群体的音乐,其风格和曲目、音乐行为,关于音乐的思想和它们如何适应新的环境等问题成为城市民族音乐学的主流。
流行音乐。对于流行音乐,音乐学家不能视而不见,因为它不光在中国,也在全世界范围内流行着。音乐学对流行音乐的研究起初的兴趣在于美国黑人音乐,在美国黑人音乐中非洲和欧洲音乐的风格混在一起,表现出文化上和风格上的结合与混杂,随着流行音乐在世界各地的发展,民族音乐学家们也开始研究其他地区和其他风格的流行音乐,如半古典音乐、轻音乐、各国的电影音乐等。多元化音乐教育。音乐学在另一方面的发展是其研究成果在音乐教育中得到了推广和运用。在欧美一些国家中,已经实行了多元化的音乐教育,对不同民族音乐的实践与欣赏,正在被引进到中、小学的音乐教育及日常的音乐生活中去,许多大学开设了以学习演奏和演唱各民族音乐为主要目的的“世界音乐”课。
反省百年音乐之路
中国音乐的发展方向,概括起来应该做到:跟上步伐,找出差距,站稳立场,面向多元。
跟上时代步伐,应该对过去一个世纪的中国音乐作深刻的检讨和总结。19世纪末,当时的中国正处于亡国灭种的危险下,国人认为是中国文化出现问题,音乐也有问题。当时的音乐家引进了很多欧美的歌曲为教材,想借此改变中国落后的国民性。大家熟悉的李叔同的《送别》,就是用了美国人写的曲子填的词。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和专业的音乐教育,都受到西洋音乐的影响,却缺少母语音乐教育。如今音乐学院学生,都识五线谱,却很少有人识我国传统的工尺谱和古琴谱;他们了解西洋音乐,却不了解昆曲;都会弹钢琴,却很少有人学古琴。这值得我们深思。
要学习传统音乐的精华,但是怎么学,通过什么途径学比较好?这是个问题。为什么在欧美,许多外国人能连续看7天,看完用昆曲演的连台本戏《牡丹亭》,并大赞妙不可言。在杭州连演7天,有没有人看?如果没有人看,我们的音乐教育体系有没有问题?
时至今日,还有许多中国人认为中国民族音乐就是不如西方音乐先进,这种观点的普遍存在,是说明我们先进,还是说明我们落后呢?我以为说明我们落后,没有赶上世界潮流!一定程度上还受到音乐文化进化论和“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等错误理论的影响。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两批47个“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中国音乐就占了昆曲和古琴两项。但中国学音乐的人对这两种音乐,又有多少了解?
每年有一个剧种在消失
亚洲国家对西方音乐持有3种不同的态度和做法:第一类是以印度和阿拉伯等国家为代表的,他们在本国不教授西方音乐,认为贝多芬是好,你要学可以去德国学。第二类是以日本、韩国等国家为代表,推行双轨制,在他们国内有邦乐和洋乐两种音乐体系,两者各行其道,互不干涉。第三类就是以中国为代表的,采取中西结合的模式,主张洋为中用。我们暂且不讨论哪种态度比较好,但不可忽视的是,在中国必须要加强音乐母语教育。
早在1964年,周恩来总理就亲自批示建立中国音乐学院,专门从事中国民族传统音乐教学和研究,2004年12月3日,我国政府正式向联合国提交中国加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批准书,这标志着具有5000年不间断文明的我国,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升为国家意志和政府行为。
但是仅有国家意志和政府行为远远不够,保护文化遗产应该成为全民觉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没人听,没人喜欢就不可能保护。据1983年统计,山西省有49个剧种,到2004年,只剩下28个剧种还在演出,平均每年有一个剧种消失。浙江省的形势也不容乐观,有没有剧种消失?杭州的杭剧还存在吗?睦剧还演得出来吗?据我所知,浙江特有的历史比昆曲还悠久的新昌调腔,近年来已名存实亡,年轻一代对它知之甚少。因此,除了教育上的改革,我们要呼吁全民对传统音乐文化遗产的爱护和重视。
朱载堉是“音乐的爷爷”
由于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自古提倡“礼乐治国”,正如民族音乐学先驱王光祈先生在1924年指出的那样,我国“数千年以来,学者辈出,讲求乐理,不遗余力”,“乐理一项,犹可列诸世界作者之林,而无愧色”。
西方乃至中国有许多音乐家都称创作了《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的德国作曲家巴赫为“音乐之父”,但很多中国人都不知道“十二平均律”是朱载堉在1581年发明的,如果用十二平均律作曲的巴赫能被称为“音乐之父”,那我想,发明了十二平均律的中国人朱载堉应当被称为“音乐的爷爷”。
中国不是一个在音乐上碌碌无为的国家,每个中国人都应当知道古琴、昆曲是全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否则我们将会失去自己的立场。
我们在音乐上应该建立多元化,应该吸收世界各国的音乐优势,来补充自己的营养,丰富自己的音乐。我们还是个多民族国家,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只有建立多元文化,才有中华民族独特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