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音乐
来源:http://www.chiyou.name/page/whyz/mzyy/zhuangzu.htm
壮族传统音乐主要是各种山歌调。在壮族地区,每一个区或乡都有好几个调子,其中有叙事用的平调;有抒发欢快情绪的喜调,等等。据粗略统计,各地不同调子加起来达1000种以上。这些山歌调虽然是固定的,但它能表现不同的思想感情。其旋律与歌词相结合,能在听众中产生强烈的感染力。除了单声部民歌,还有双声部和三声部民歌。各部之间围绕着主旋律,时而平行,时面交叉,高低相衬,跌宕起伏,悦耳动听。
山歌调的演唱方法,有独唱、重唱、领唱、合唱等方式,无论是支声式、和声式或者复调式,都丰富多彩,别具一格。其中富宁皈朝山歌调、靖西马隘及汉隆山歌调、田阳古眉山歌调、马山山歌调、环江山歌调,尤其著名。
壮族有自己独特的乐器。外形略似板胡的弹拨乐器“天”琴,声音清脆。集弹拨乐和弦乐于一身的形如瓦的瓦琴,既能弹又能拉。马骨胡是用马的大腿骨做琴筒的弦乐器,声音清亮柔各。蜂腰鼓用陶做鼓身,蒙羊皮,为师公戏的重要伴奏乐器。有一种螺笛,用大海螺磨去尖端做成,声音浑厚,别有风味,最有特色的是合欢箫,它是用一节竹子破开为两半,绕上薄藤皮做成的。唱山歌时,气流使藤皮发出震动,可以使山歌声更加优美嘹亮。据统计壮族乐器约有50余种,这些乐器,表现了壮族人民的聪明才智。
在历史上壮族是有自己的乐队的。这就是土官时代的八音乐队。土官出入衙门,举行庆典,都要演奏一番。土官时代的吹手田、鼓手田,就是拨给农奴耕种的份田。种了这种田的农奴,世世代代都要给土官服劳役——吹吹打打。改土归流以后,八音乐队散入民间,为百姓的婚事或丧事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