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国文字博物馆建设纪实:为中国文字立传

中国文字博物馆建设纪实:为中国文字立传

  

2009年11月17日 09:43 来源:光明日报 

    经过近三年的场馆建设、文物征集和陈列布展工作,11月16日,中国文字博物馆在河南省安阳市正式开馆,迎来探询中国文字历史、向往中华文明的海内外参观者。甲骨文的发祥地安阳,以一座状如古代城堞的现代建筑,承载起中国文字的久远血脉,书写着一个民族的新的传奇。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先后有二十个朝代建都或迁都河南;安阳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甲骨文的发祥地,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有文献可考的、并被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殷墟所在地。这些仿佛是中国文字博物馆天赋的文化“基因”。

  2001年4月,安阳市启动了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在殷墟申报过程中,鉴于殷墟出土的文物中,有大量甲骨文和许多镌刻文字的青铜器、石器、玉器等,使安阳在展示悠久中华文字历史和灿烂中华文明方面具有显著的资源优势,安阳向省里请示,希望筹建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

  这个想法,得到了当时河南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的高度重视,2002年8月,领导同志要求文字博物馆建设尽快立项,并作为河南省的重点项目予以全力支持。翌年,中央领导同志在安阳考察时明确指出:建立中国文字博物馆这个创意好,建这个馆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明、增强民族自豪感都是必要的,要办成国家水准的博物馆,不能仅限于安阳和河南,要成为国家级的博物馆。

  随后,中国文字博物馆作为一座全面反映中国文字发展历程的国家级博物馆,被列为“十一五”期间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于2006年底开工建设,河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为中国文字博物馆奠基,并多次莅临建馆现场指导工作。同时,在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关怀下,经河南省委、省政府积极申报,中国文字博物馆历经两次更名,最终于2007年10月由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函确定为中国文字博物馆。该馆是我国首座、也是世界唯一的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馆藏文物涉及甲骨文、金文、简牍和帛书、少数民族文字等,犹如一部让世人领略中华文明的景观式文字大典。

  中国文字博物馆造型取材于象形文字的“墉”(即城墙)字,占地143亩,建筑面积34500平方米,总投资53751万元,其主体建筑采用殷商时期的饕餮纹、蟠螭纹图案浮雕金顶,是一组具有现代建筑风格和殷商宫廷风韵的后现代派建筑群。金碧辉煌的建筑外观与错落雅致的外部环境融为一体,显示了人文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哲学内涵。内部空间的合理分配与声、光、电设施的合理配置,代表了我国当前建筑技术和陈列展示的最新水平与发展方向。

  中国文字博物馆建设始终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或视察正在建设的中国文字博物馆,或作出重要批示,或听取汇报,了解工程进展情况。中宣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协调和部署建馆工作。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在工程建设、资金投入、陈列布展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

  在文物征集方面,中国文字博物馆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克服了零起点文物征集和拟征集文物涵盖面广、数量大、时间跨度长等种种困难和问题,取得丰厚成果。今年3月,国家文物局已将国家征集的8件带铭文的珍贵青铜器移交中国文字博物馆收藏。10月,由国家文物局协调借展的司母戊鼎等16件国宝级珍贵文物也全部到位。日前,中国文字博物馆获得文化部赠送的珍贵文物《中华再造善本》全套共计758种、8990册。截止到目前,中国文字博物馆共入藏文物4123件、辅助展品1058件,其中一级文物305件,满足了隆重开馆要求和循环布展的基本需要。

  本报记者 谌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