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潘涌]拯救母语表达力成为母语教育当务之急

[潘涌]拯救母语表达力成为母语教育当务之急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09月15日第223期  作者:潘涌

  由世界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举办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是基于迎接未来挑战而对学生学习质量作全面评价的一项国际研究项目。PISA以其前瞻性、战略性和为各国政府教改决策提供有力依据而在全球产生了广泛影响力,更兼上海学生去年首度参与PISA阅读测试且取得“全球第一”的佳绩,故引发大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对得分情况的分析表明,上海学生夺冠的原因是:均分高、差异小,低端平均成绩分别远超排名靠前的新西兰、新加坡各73分和60分。数据反映出上海学生在基础性认知方式各方面的平均成绩都位居第一,但访问和检索信息资源能力,自己选择、判断和反思阅读材料的重点和难点能力,阅读图表、清单等非连续性文体能力三者均偏弱。这三种能力的偏弱,暴露了上海乃至整个大陆母语教育的问题和缺陷,凸显出中国学生在语言世界中的现实危机和发展瓶颈。因此,如何拯救母语表达力,已然凸显为母语教育的当下急务。

  阅读理念凸显立人价值

  PISA 指出:阅读能力是为了实现个人目标、发展知识和潜能、参与社会活动而拥有的理解、使用、反思书面文本的能力。此定义凸显了 “个人语用能力本位”,强调母语教育的本质是练就每个学习主体全面、完整、积极的“语用能力”而非承纳固化的“语知语识”,即为了养成未来公民立足社会而独立思考、自主选择的价值评判能力。PISA将阅读精熟度水平分为7个等次。从低到高,PISA益趋重视语用主体自由思考、独立评论的能力。与传统阅读能力比较,PISA “阅读能力”分级标准具有明确价值指向:前者测评学生已经理解并接受了什么,后者测评学生能够利用已有的知识在特定情景、语境中能够解决什么,如何解决;前者重在再现昨天、复制既有,后者旨在拓展未来、追求创新;前者的价值是回归已知,后者的价值是超越既定。PISA阅读理念凸显出鲜明的立人价值指向,注重现代公民的思维力和表达力——而这正是构成国际“语言软战争”的核心竞争力。

  以思考为主宰、评论为指向

  PISA项目从2000年以来持续展开了国际阅读能力的进展研究,在引领学生养成认知、理解、评判、筛选和推断诸能力上逐渐予以深度化推进。PISA已经具备特色化的阅读题型。

  首先,题干和题枝及其新意。作为题干的各种形式的文本提供特定情境或背景,其中包含诸多现象或观点,引导学生各自独立获取信息、理解诠释、反思评价、深入拓展,给学生提供掀起“头脑风暴”、迸溅思维活力的开放平台,理性梳理各自观点并作出相应抉择。

  其次,PISA阅读测试题在选材对象上关注与学生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当下真实问题。呈现真实的生活情境问题,包括日常应用性阅读材料,以拉近阅读主体与阅读对象的距离,使两者尽可能保持高度相关性,从而使阅读活动能顺利切入学生的思想现实。

  再次,评分标准的开放和亮点。评价标准不封顶甚至可以忽略错别字,重在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过程以作出自己独立、圆满的评论;重在“反思”基础上主动从文本中收集、分析、取舍信息和综合评判的能力,摒弃机械认知或单向接受的传统阅读技能及其隐含的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这是PISA阅读题最大的亮点所在,也是上海学生最高级得分比低于新加坡的原因所在(在最高等级上海占2.4%,低于新加坡的2.6%)。

  总之,PISA阅读测试的核心理念在于着力洞开阅读者由接受到思考、由筛选到评判、由反思到立论这样广阔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由“浅层阅读”转向“深度阅读”和“创意评论”,从而使阅读题的测试元素由传统意义上单一的阅读认知性技能趋向立体、综合、以独立评论为核心的全面语用能力,即以思考为主宰、评论为指向,以人格提升、表达力强化和思维品质优化为目标的“新阅读能力”。

  从“立言”到“立人”再到“立国”

  以PISA阅读题对比大家谙熟的大陆母语阅读测试,将会发现:各级各类的“现代文阅读”测试题,常常以 “标准选项”供给学生“抉择”(且无需论证),这难免是一种表面和狭隘的“浅层阅读”——封堵思维空间、钝化评论能力,最终致使接受性的阅读与输出性的表达两相剥离,从源头上弱化了作为智慧生命存在价值之印证的表达力的健康发展,其后果必然导致阅读教育在“被阅读”→“被思考”→“被体验”→“被表达”的消极范式中日渐沉沦。

  阅读过程就是青少年的精神发育史,无论如何倾重对学生基于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评论能力之锻打,都不为过。今天,面对PISA所兀然横悬的阅读高度,环顾世界各国的母语教育,展望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深度博弈,中国教育界理当自醒自励:置身于全球化语境中的“语言软战争”,亟须拯救母语表达力——阅读,必须以自由思维为内核、以独立评论为形式,实现表达为本的哲学元命题,从而走向以“立言”来“立人”、以“立人”来“立国”的教育高境界。正如德国语言哲学家威廉·冯·洪堡特所言:“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 国家与民族的衰落肇始于母语语用之弱势,而其复兴亦同样发轫于母语语用重拾活力四溢之强势——中国阅读教育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