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重视魏源文献语言研究
钱毅
光明网 刊发时间:2010-02-28 08:00:00 光明日报
近年来,关于魏源(1794-1857)的研究可谓成果丰硕、成绩斐然。但这一研究一般都侧重予魏源的政治主张、思想意识、文学艺术等方面,而其文献语言的研究却很是寥寥。其实,魏源文献语言研究内涵丰富,大有空间,概括起来,至少包括“说文”学研究、《海国图志》语言研究、诗文用韵研究等三个方面。
“‘说文’学”研究
“‘说文’学”,可以说是传统小学中的显学之一。东汉以降,历代学者对《说文》倾注了大量精力,取得了丰硕成果,尤其是清代“《说文》四大家”的研究成果更可谓登峰造极。对“‘说文’学”,魏源亦投入了很大的精力,有许多新见。这些新见主要集中于文本《会意谐声指事象形释例》、《转注释例》、《假借释例》、《说文拟雅》之中,尤以《转注释例》、《假借释例》二文论证详实,观点独到。如对于“转注”,魏源认为应“以部类建首转注为六书之纲领。其纲领或在上下,或在左右”,即以部首偏旁为转注原则,“偏旁在左者,皆左为转注,右为谐声。”“偏旁在右者,皆右为转注,左为谐声。”“偏旁在上者,皆上为转注,下为谐声。”“偏旁在下者,皆下为转注,上为谐声。”同时,魏源对小学专家戴震、段玉裁的“互训说”进行了批驳,“毕生不知转注之义,可谓求之千里,失之睫前。”(见《魏源全集》第8册672页,岳麓书社,2004年;李汉武《魏源传》第216页,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张其昀《说文学源流考略》第242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我们可以将魏源与其他清儒的“‘说文’学”观点作比较,分析其异同,以总结出魏源“‘说文’学”的特色。
《海国图志》语言研究
《海国图志》既集中体现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伟大思想,又是一部语言大作。其一,它集中反映了魏源的翻译观。《海国图志·职方外纪》中说:“凡天下方言,过千里必须传译”。这虽是基本的语言常识,但可以看出魏源重视语言的“传译”;《海国图志·西洋器艺杂述》说:“华人视外夷国地、人名,多嫌其俚。不知试以外夷转翻中土对音之字,亦犹是也。如西洋称广东曰谏党……其间有对音者,有不对音者,总之以异国之音,翻本国之字,欲其雅驯,必须如《汉书》、《唐书》、《西域传》之稍加润饰乃可。”(见《海国图志》第2173页,岳麓书社,1998年)魏氏意识到要准确翻译外夷国地、人名有难度,因为“有对音者,有不对音者”,于是他强调翻译时要注意文字的“雅驯”即润色。
其二,由于受到时代的局限,同时又受文章内容的影响,《海国图志》中存在大量的西洋语言的借词和译词,如“火轮舟”、“火轮车”、“铁辙”、“银馆”等。此外,还有“量天尺”、“千里镜”、“自来火”、“千斤秤”等新词,这些新词是汉语里原来不存在的,到后来,虽然有些改变了名称,但含义并没有改变(王力《汉语史稿》第514-515页,中华书局,1980年)。西洋语言的借词和译词是汉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词语,不仅能够反映出魏源的某些翻译观点,同时也可以显示当时汉语外来词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其与汉语其他外来词作比较,可以进一步探讨汉语外来词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
魏源诗文用韵研究
据《魏源全集》第12册(岳麓书社,2004年)著录,魏源的已见存世诗歌和韵文共900余首(篇)。古代韵文(如诗、词、曲、文等)是研究古代语音的重要材料之一。一定时期一定区域的韵文用韵,不仅可以反映出当时汉语通语的语音面貌,而且可以反映当时当地的方音特点。因此,魏源诗文用韵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晚清汉语通语语音状况,还可以通过对诗文用韵中与《平水韵》以及当时汉语通语用韵不相符合的韵例分析,勾稽其中的方音信息,窥探晚清湖南方音的特征。通过系联,笔者得到魏源诗歌用韵18个韵部,其中阳声韵7部,阴声韵7部,入声韵4部。其中阳声韵之间存在大量后鼻韵尾的韵字押入前鼻韵尾的韵字,说明后鼻韵尾向前鼻韵尾的转化,今湖南方言乃至其他南方方言仍然如此;阴声韵部之间同样存在一些跨部的通押,且与今湖南方言相对应,如尤、豪两部混押达9例。这里试举1例:杂古《钱塘观潮行》第7韵段的韵脚字为“桡讴涛高潮”,“讴”字句为:“越女唱,吴儿讴。”(见《魏源全集》第12册619页,岳麓书社,2004年)“讴”字在《广韵》中属流摄侯韵字,在魏源诗歌韵部系统中应归入尤部字,而其他4字均属豪部字,可见,这两部韵字的主元音应是不同的,魏源将二者押韵应该是有其语音依据的。笔者认为,这一语音依据就是他自己的方音。“诗人用事,有乘语意到处,辄从其方言为之者,亦自一体,但不可为常耳。”“句法欲老健有英气,当间用方俗语言为妙。如奇男子行人群中,自然有颖脱不可干之韵。”(释惠洪《冷斋夜话》第16、38页,中华书局,1988年)可见诗人写诗不避方言。魏源的这一韵例所反映的方音现象在清代湖南民谣中亦存:《沅湘耆旧集》(卷二百·清·民谣):“头小尾小,耕田了口;头大尾大,耕田有卖”,“小”、“口”押韵。《(民国)湘阴县志·民谣》:“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无人走”,“表”、“走”押韵。同时在清代湖南地方志中也有相应的记载,如《(嘉庆)宁乡县志》、《(同治)宁乡县志》:“尤韵楼呼辽,愁呼樵,钩沟呼交,谋呼苗,彪呼标,……”《(乾隆)益阳县志》、《(嘉庆)益阳县志》、《(同治)益阳县志》:“投曰桃,斗曰倒……浮曰匏,走曰早,狗曰槁。”《(嘉庆)沅江县志》:“呼狗如居考切。”
(作者单位:邵阳学院,本文为湖南省魏源及湘西南文史研究基地招标课题、邵阳学院重点学科招标课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