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雷晓丽】在家学佛者的婚姻抉择

【雷晓丽】在家学佛者的婚姻抉择

江苏无锡灵山大佛脚下的一场佛化婚礼。 资料图片

佛教,不仅是一个“出世的宗教”,需要解决彼岸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人的宗教”,需要处理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衣、食、住、行等问题,而婚姻问题就是关涉其中的。事实上,常人眼中“削发出家、不娶妻生子”、“摒弃一切俗事欲望”的佛教也并非否定一切肉欲、完全拒绝婚配。那些在家居士和非佛教信仰者如何看待佛教的婚姻观?那些在家学佛者又有着怎样的婚姻选择?带着这个问题,笔者特地走访了北京佛教居士林,并调查了北京高校的一些大学生。  

  居士群:两种观点,两种选择
  一个周日的早上,笔者来到北京市西城区西安门大街129号,推开一扇绿色的铁门,这里便是北京唯一获得政府批准的佛教在家信众宗教活动场所——北京佛教居士林,白色的影壁前供奉着维摩诘居士的坐像。院落不大,整洁幽静中透着佛的气息。
  成长于皇城根下的王居士,信仰佛教已经40多年了,他坦言自己结婚之前对佛教一无所知,甚至将佛教等同于迷信。后来经家人介绍,认识了现在的妻子。由于对方信仰佛教,在交往之初,王居士一直认为,两人结为终生伴侣很不合适。但最终,感情战胜了观念,两人走到了一起。在对方的影响下,王居士也慢慢开始接触佛教,了解佛教教义,并且接受了佛教。王居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经过40多年的学佛经历,他已经领悟到,佛陀提倡一切众生平等,有教无类,普度众生,从来没有种族歧视或宗教歧视的观念。因此,一般而言,一个正信的在家佛弟子,不但不要求配偶首先放弃原有的宗教信仰,甚至可以先去投合对方的宗教信仰,结婚之后再来潜移默化,转变对方的宗教信仰。这就是先使自己同于他,再使他来同于己。这其实也是先入世、再出世的功夫。
  与王居士同行的一名李居士也认为,作为一个在家学佛者,选择婚姻对象的条件与信仰佛教与否没有关系,只要对方能够理解自己的信仰、尊重自己的信仰就可以了。而且,据他了解,很多非佛教徒与居士们结婚后都倾向于愿意接受佛教,甚至信仰佛教。“因为佛教是劝人为善的宗教,是告诉人们怎么培养一颗纯净的心的宗教,很具有号召性。”李居士如是说。
  在采访居士们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了一个为大多数人持有的观点——不管有无信仰,也不管信仰异同,感情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当然,其中也不乏持相反意见的。笔者通过内观QQ群(一个居士群)采访到的李某就表示,自己要找的终生伴侣必须是佛教徒。因为信仰是一辈子的事情,不能因为一时的感情冲动而为以后的生活带来种种冲突。另一位居士张某也认为,信仰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两个人信仰不同,以后难免产生矛盾,而且由于生活习惯不一样,两人很难步调一致地一起生活。
  在前往北京佛教居士林的途中,笔者也随机访问了一些路人。有人表示自己根本不了解佛教,也不认识信仰佛教的人,所以坚信不存在与佛教徒通婚的可能性。有人则认为,对方信仰什么不重要,关键在于要有个度,不能影响正常生活,而且也不能强求自己去跟着信仰、跟着参加宗教仪式。
  大学生:关键是道德规范和相互尊重
  在家佛教徒到底应该怎样选择结婚对象?他们又该如何对待婚姻家庭生活?对于这一问题,有着一定宗教知识背景的大学生们也有自己的观点,笔者为此采访了身边的一些同学。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易某表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佛教本来不是家族化的宗教,而是佛陀的教育。佛教教义里虽然要求出家弟子守“五戒”,不可婚配,但佛陀并不阻碍他人信仰外道,也不反对他人供养外道,佛陀甚至还对弟子说:“汝当随力供养于彼”。
  “我们中国人家庭观念很强,在家弟子建立家庭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要的。在家弟子应当坚持信仰是信仰,夫妻是夫妻,寺院是寺院,家庭是家庭。不过,作为一种宗教信仰,对于婚姻,佛教教义中也有严格的道德规范,太过于自由不利于佛教的自身发展。”易某的见解很专业。
  “作为佛弟子的一方,如果没有把握感化对方,最好选择有着同一信仰的配偶,如理组成佛化的家庭,否则,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导致婚姻的悲剧,那是很不幸的。组成佛化家庭,虽是在家佛弟子的应有责任,但万一由于配偶的信仰不同而坚持他(她)的不同信仰,一时之间又无法改变他(她)的信仰,那么,宗教的容忍,应该能使双方互相尊重各自的信仰。”一位信仰佛教的朱同学这样告诉笔者。
  此次采访对象主要是一些在家居士和专业与佛教相关的在校大学生,考虑到这两个群体与调查的问题关系更为密切一些,参考他们的意见具有一定的现实性。但采访中,笔者也发现,对于同一个问题,大家的观点各异,可以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蒙娜丽莎的微笑”。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