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宗教对早期医疗保健的推动

宗教对早期医疗保健的推动

《中国民族报》  2009年7月21日      


宗教对早期医疗保健的推动

□ 张志鹏



  医疗保健是保护身体健康的一个主要途径,更是帮助人们改善体质、增强劳动能力的基础条件之一。当一个社会中的医疗保健体系比较完善时,平均预期寿命通常会得到提升,社会中可用于生产的劳动力资源数量也会随之增加。目前,各国政府在建立医疗保健体系上扮演了重要角色,提供了大量的社会服务。然而,在早期,推动医疗保健事业的主要力量却来自于宗教组织,宗教的信条和活动推动了现代医疗保健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尽管佛教、伊斯兰教和道教都曾经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推动了医疗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但现代医院的发展却与基督教具有更为紧密的关系。在基督教的福音书中,展示了耶稣对病人的怜悯和治疗,表明耶稣既是人灵魂的医治者,也是人身体的医治者。马太指出:“耶稣走遍加利利,在各会堂里教训人,传天国的福音,医治百姓各样的病症。”(《马太福音》4:23)耶稣医治了眼瞎的、腿瘸的、耳聋的、瘫痪的,甚至是被社会所弃绝、隔离的麻风病人。不仅如此,耶稣还差遣他的12个门徒去宣传神国的道,医治病人。

  为了照料被迫害的信徒,早期的基督教会提供了一些被称为“救济院”的地方来看护、治疗病人。据说,直到公元369年,第一所基督教医院才由凯撒利亚的主教圣巴西尔在卡帕多西亚建立。之后,基督教医院的建设一直在继续。到公元6世纪,医院成了修道院的一个常规组成部分。此时,基督教世界的大部分地区,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医院都已经有规划地建造起来。不仅如此,随着基督教对阿拉伯国家影响力的加强,公元8世纪起,穆斯林也开始在阿拉伯国家建造起医院。

  时至13世纪,欧洲绝大多数医院都是由基督教会监督管理的,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的基督教会各自拥有的医院数以百计。英国人常常把医院叫做“上帝之家”。在美国,医院在19世纪才开始普及,这些主要由当地教会和基督教各教派建造的医院从名称上反映了各自所属的宗派。例如,浸信会医院、路德宗医院、圣约翰医院等。

  事实上,医疗领域中的一些创新之举也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联。医疗护理界的“英雄”弗罗伦斯·南丁格尔体现了基督的爱与怜悯;国际红十字会的创立者让·亨利·杜南特的基督教信仰使他能够在最初建立一个安慰受伤士兵并为他们包扎伤口的组织。为此,医疗医学史学家菲尔丁·加里森甚至认为:“中世纪医学史上的主要功绩无疑是建立医院、护理病人,其基础正是基督的教导。”

  宗教组织热衷于推动医疗保健体系的发展,既是其慈善精神的体现,也有传播教义、吸引民众的考虑。不仅基督教,中国的道教和许多民间宗教在发展初期,都曾经借助治病救人的方式来获得信众的认可。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立医疗机构取代了教会医院,医院的宗教含义和功能已日益减弱。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宗教承担的医疗功能依然存在。例如,中国台湾的佛教慈济综合医院就是一个奇迹。证严法师为了解除病患者的痛苦,涓涓滴滴,聚沙成塔地建造了这所医院。该医院首开了不收保证金的制度,从一个方面改变了台湾医疗的旧制度,也改变了医院在人们心中的“冷漠”形象。在救助了大量的病患者的同时,慈济综合医院也使佛教慈善、关爱的声名远扬。这也表明,政府在推动覆盖全社会的医疗保障体系的同时,也应当注意发展宗教组织的补充作用,从而使更多的人能够获得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为社会积累更丰富的人力资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