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藏文版《圣经》:讲述西藏盐井藏族信仰故事

藏文版《圣经》:讲述西藏盐井藏族信仰故事

《中国民族报》 2011年11月22日

□ 本报记者 周芳/文 谢洋/图


藏文版《圣母玛丽亚传记》


藏文版《圣经》正文

  近日,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官方对相关媒体透露,该地区芒康县盐井天主教堂发现了两部上世纪30年代的藏文版《圣经》和《圣母玛利亚传记》。昌都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副主任谢洋说,8月25日,由昌都地区古籍普查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地区文物局局长永忠达瓦带队的古籍普查督导小组一行4人,在芒康县盐井天主教堂开展普查试点,发现了藏文版《圣经》和《圣母玛利亚传记》各1部。藏文版《圣经》成书于1931年,共45册(函);藏文版《圣母玛利亚传记》成书于1932年,有489册(函),两部经书均采用油墨印刷技术,保存较好。昌都地区古籍普查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表示,目前已经对这两套经书进行妥善保管,并正在申报古籍保护。

  记者电话采访了盐井天主教堂的教职人员。教职人员证实了这一事实,并介绍说,鉴于芒康县盐井天主教堂为西藏境内唯一的一座天主教堂,此次发现的藏文版《圣经》及《圣母玛利亚传记》应该为西藏唯一保存完整的藏文版天主教经书。自从盐井天主教堂发现藏文版《圣经》及《圣母玛利亚传记》的消息传出后,周边藏族教区都向教堂提出申请,要求重新印刷这两部经书。

  盐井天主教堂位于澜沧江畔芒康县纳西乡上盐井村,国道214线旁,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典范。在大多数人眼里,藏传佛教是西藏自治区藏族群众普遍的宗教信仰。但在上盐井这个小村子里,陪伴许多藏族同胞一生的神,不是东方的释迦牟尼,而是西方的耶稣。

  据盐井天主教堂教职人员介绍,盐井是西藏唯一的纳西民族乡,分为上盐井村和下盐井村。虽然仅有一条沟相隔,两个村却存在不同的宗教文化。其中,下盐井居住的主要是纳西族同胞,他们通用藏语,大部分人信仰藏传佛教,只有少数人信仰天主教。上盐井则不同,全村共有122户藏族人家,其中有75户信仰天主教,其余的信仰传统的藏传佛教。整个盐井乡不到1000人的村民中,信仰天主教的有600多人,小小的盐井成了西藏唯一一处信仰天主教的藏族聚居区。“每天清晨和傍晚,都有许多信仰天主教的藏族同胞来到盐井天主教堂做弥撒,用藏语诵经、唱赞美诗,严格遵守着天主教的教规。这种习俗延续至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盐井天主教堂教职人员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盐井天主教堂始建于1865年(清同治五年),当时规模很小。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在四川巴塘土司的资助下,由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正式购买土地扩建教堂。其后,教堂经多次改(扩)建。如今的教堂是1998年由当地政府拨款和信徒自发集资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自1865年(清同治五年)至新中国成立前,先后有毕天祥、丁成莫、吕伯恩、彭茂美、蒲德元、穆宗文、叶葱郁、杜仲贤等17人任盐井天主教堂的神甫。其中大部分来自法国、德国和瑞士,也有的来自四川康定、巴塘,云南维西、德钦等。

  “这些神甫当时都很重视藏文版《圣经》的印刷、传播,很多还亲自翻译,留下了一些手稿。‘文革’时期,很多珍贵典籍和手稿都被毁或被烧,这次发现的上世纪30年代的藏文版《圣经》和《圣母玛利亚传记》能够被保存下来,确实不易,非常珍贵。”盐井天主教堂教职人员深有感触地说。

  据了解,当年,西藏以及云南部分地区天主教堂的《圣经》并不是在当地刊刻印刷的,其来源有二:一是四川打箭炉(即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的康定县),二是香港。打箭炉是当时内地印刷藏文版《圣经》的主要基地。每一批经书印好后,由信徒们用马骡或牦牛沿着古老的茶马古道驮运到西藏、云南等地偏远的教堂,可以想见每一本《圣经》所花费的成本之高。

  如今,盐井天主教堂有一位神甫、一名老修女、两名小修女和一位修士。平时他们主持宗教活动、看管教堂及周围园林,并时常组织学习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向信徒宣传遵纪守法、爱国爱民爱教的道理,并在如何使宗教适应社会主义社会方面做了组织性的工作。他们还经常深入社会,了解信徒及村中佛教徒的疾苦。教堂也经常出资为天主教信徒死者举行葬礼,或捐助佛教徒死者的家庭。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除了盐井天主教堂此次发现的藏文版《圣经》,在与盐井毗邻的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庆县燕门乡茨中村茨中天主教堂,也曾保存着部分藏文版《圣经选译》和一些传教士手稿。目前,这些弥足珍贵的资料都保存在德钦县图书馆。

TOP

作家范稳的长篇小说《水乳大地》就是讲盐井的故事,藏、纳西、汉族的文化碰撞和基督教、佛教、东巴教的宗教交织在小说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