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刘琦的故事
□ 海宁
《中国民族报》 2008年12月9日
刘琦塑像(资料图片)
在著名的佛教圣地青海塔尔寺,有一座名为“祈寿殿”的汉宫殿式建筑,这是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塔尔寺僧众为了祝愿七世达赖喇嘛健康长寿而建。而在这座殿堂柱廊左侧的一间小佛堂内,供奉着一尊头戴乌纱帽,身穿朝服,白须飘于胸前的老者像。另外,在距塔尔寺1公里远的金麟山(当地百姓称其为“西山”)山腰上,有一座精致的小寺,与塔尔寺遥遥相望。而在小寺的大殿正中,同样也供奉着这样一位老者塑像。
这位慈祥的老人正是护佑这方土地的山神,人们称他为阿米刘琦山神。而金麟山山腰上的小寺,当地人则称其为“刘琦拉康”,意为“刘琦庙”,是塔尔寺的附寺。
刘琦拉康仿照塔尔寺祈寿殿而建,由六世班禅指示四世赛多活佛与鲁沙尔民众于1856年共同修建而成。1958年,刘琦拉康被毁,只留下院内菩提树经历着岁月。1984年,在十世班禅大师的关爱下,众信徒自发集资,刘琦拉康被修葺一新,当世西纳活佛为阿米刘琦重塑金身,辉煌气势不减当年。如今,沿着蜿蜒的山路拾级而上,穿过华丽的金殿山门,一座雕梁画栋、精巧玲珑的汉藏风格兼具的建筑跃然眼前。门前照壁浮雕图案精美明晰,院内菩提树竞相生长,正对着大殿的香炉香烟袅袅,正中大殿内供奉着阿米刘琦的塑像。塑像左边,一手挥矛一手端盘的是玛钦山神;而另一边那个骑白马、拨念珠,手持一剑的是白马山神,也叫扎拉山神。他们的两边分别是宗喀巴大师和佛祖释迦牟尼的唐卡画。大殿左右两边的墙壁上是根据刘琦的传记、传说绘制的精美壁画:大师送却(“却”即“却尼”,藏语,意为灯)遇恩公、神泉水映菩提树、十世大师捐德款、敕封神位金麟山、刘琦显灵送酸奶等等,这些画面向来此参观膜拜的人们讲述着这位老人的所有传奇。据佛经记载,刘琦手中的神物是经常吐宝吐财的。所以,如今我们见到的塑像,刘琦左手持一白鼠,手捏鼠腰,鼠口常张,不断吐宝,施与人间。
据《河州府志》记载,刘琦系甘肃省河州府大河家刘家集(今甘肃省积石县)人,为明朝永乐九年(1411年)的辛卯科进士,善骑射,声亮如铜钟。永乐十七年(1419年),刘琦奉命前往西藏,任交际联络官,藏语称“通哲斜巴隆保”,即明王与西藏政府间互通友好往来的交际官员。刘琦进藏后,感觉到西藏地处边陲,交通闭塞,生产不发达,人民生活贫困。他便决心做好自己的工作,使当地民众生活富裕安康,让这片土地永远安定繁荣。刘琦进藏时正值宗喀巴大师修身创教成功之时,于是,他主动皈依格鲁派,努力学习藏文,精心研究佛学经典,并同时在当地大力推行内地农、工、牧、商等先进生产技术,改进生产工具,促进生产发展。经过20多年的艰苦努力,西藏地区农、工、牧、商兴旺发达,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大改观,刘琦也被西藏政府聘任为“环居日隆保”,即财贸官。刘琦仙逝后,西藏藏王为追念他的功绩,特封为“业斗侯”(地方护法神),绘制画像,在各寺院供奉膜拜,护佑地方安宁,西藏牧民号称刘琦为“阿米刘琦藕藕目拉(财神爷)”,与太上鲁班老祖同时敬奉、膜拜、相沿成习。
这样一位西藏的护法神怎么会供奉在塔尔寺的祈寿殿,又怎么会安身于金麟山呢?
关于阿米刘琦的传说,在甘肃鲁沙尔地区不断流传,版本盛多。其中最为当地人耳熟能详的当属“刘琦显灵送酸奶”的故事。据说,塔尔寺三世赛多活佛阿旺丹贝坚赞从西藏请来刘琦真容绘像,供奉于祈寿殿中,同时,也在塔尔寺各经堂内供奉刘琦护法神像,以庇护塔尔寺及四方安宁。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六世班禅罗桑丹贝意希进京朝觐,为乾隆皇帝祝寿,途经今青海省海西州都兰县,在都兰香日德地方驻锡的夜里,大师梦见一位头戴乌纱,身着朝服的白须官员,怀抱一桶酸奶向他敬献,并恳求在能看见塔尔寺的地方建寺让其栖身。是年冬,六世班禅抵达塔尔寺,并到各经堂佛殿点灯巡礼。在祈寿殿西头的一间小佛堂内,大师看到了与自己梦中官员容貌无二的刘琦画像,联想起梦状,即指示身边的四世赛多活佛阿旺嘉贝多杰为其建寺,把“业斗侯”刘琦安置在能看见塔尔寺的地方。翌年,金麟山山腰上的刘琦拉康建成。自此,刘琦便被请进其中。从此,这位老人便长住此地,朝听丛林风响,暮闻古刹梵音,跌坐诵经,受塔尔寺僧众供养,成为护佑这方水土和百姓的山神。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七月十五和九月初九,刘琦拉康都要举行盛大的庙会,人们云集此处,观看诵经祈福仪式,热闹非凡。
农历三月十五的法会为纪念阿米刘琦而进行,数位塔尔寺活佛及僧人前来诵经。其中有盛赞刘琦功绩的经文,同时也祈祷是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农历七月十五举行的法会被称为财神会,共举办两天,盛会从七月十五早晨五六点钟开始,一直到第二天午夜12点才结束。这两天,鲁沙尔地区及周边的善男信女们蜂拥而至,络绎不绝,整个刘琦拉康整日香火不断,人头攒动。来参加财神会的大多是生意人,他们对阿米刘琦极其崇拜。特别是塔尔寺附近的生意人,除了重大纪念日,他们也会经常到刘琦拉康烧香磕拜,虔诚地祈盼阿米刘琦保佑他们财源滚滚。其间,刘琦庙内有丰盛的饭菜供来者随意食用,人们排队品尝香甜的馒头和羊肉熬饭。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各地都有登高的习俗,鲁沙尔地区也不例外。九月初八午夜12点一过,人们就携带柴禾、食物、酒水,结伴出门。顺着山路行至刘琦庙前,人们总会在此逗留一会儿,有人点灯,有人煨桑,进进出出,异常热闹。尔后人们才会登上山顶,放飞鹿马(按青海当地习俗,在高处放飞鹿马,相当于一次祈祷,神圣而灵验),点燃篝火,围坐一起,猜拳喝酒,直到清晨。
阿米刘琦的故事世代传颂,他将继续护佑这片土地繁荣昌盛,保佑这里的人民幸福安康。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