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杨德明】曼春满佛寺——傣家伊甸园

【杨德明】曼春满佛寺——傣家伊甸园

                                                  曼春满佛寺——傣家伊甸园
                                                        [ 来源:中国民族报 | 更新日期:2010-01-22]

杨德明





曼春满佛寺



泼水节



节目表演



  曼春满佛寺坐落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罕镇傣族园内,始建于公园583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当地有名的佛寺之一。民间传说这座佛寺是佛教传入西双版纳后修建的第一座佛寺,但原先的佛寺在20世纪60年代被毁,现在人们看到的佛寺是20世纪70年代末修建的。

  曼春满是傣语,意为花园寨。传说景洪宣慰使曾经派人到此栽花,后来发展成为村寨,故名曼春满——花园寨。以曼将、曼春满、曼乍、曼听、曼嘎5个傣族村寨组成的傣族园。曼春满佛寺在东南亚享有盛名,每年的重大佛事活动期间,斯里兰卡、泰国、缅甸、老挝等国及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等地的僧侣和信教群众都要云集曼春满佛寺举行朝拜和诵经活动。因此,这里的香火旺盛,这里的佛寺、佛塔、飘渺的香火和小和尚的诵经声,增添了幽静和神秘。屹立于中央的大殿是建筑群的主体,占地490平方米,大殿长23.5米,宽21米,呈长方形。屋脊端有吉祥鸟卧立,中间是若干陶饰品。室内佛殿高大宽阔,44棵直径分别为0.4米和0.6米的圆形水泥柱分排在殿宇两旁。圆柱高的12米,矮的也有四五米,所有圆柱都以红色为基色,用金粉绘制图案作饰品,显得金碧辉煌。

  大殿正前方是一座多棱角佛坛,正中央供奉着一尊4米多高的释迦牟尼金身塑像,释迦牟尼金身塑像前并排供有5尊小佛。佛坛之前设有一座小巧供台,供奉有泰国和缅甸国家领导人送的佛像。供奉佛像的佛坛四周,陈列着竹制的长矛、长鞭、刀剑等古代兵器,悬挂着无数长幡。这些长幡有的是生者献给死者的登天梯,祈盼已经作古的亲人凭借长幡升天,进入天堂。有的是绘有各种佛教典故的经幡,是殿堂中的纪念品。殿内还设有几个坐坛,供拜佛的僧侣坐在上面诵经。

  大殿两侧的经房和僧舍比大殿要低矮些,经房内收藏着贝叶经和其他手抄的佛教经典及傣族文化古籍。僧舍设有客厅和佛爷卧室、和尚卧室,内部结构比传统的僧舍有所变化。

  佛寺西北侧屹立着一座金身佛塔,称为曼春满金塔。这座塔由1座主塔和4座子塔组合而成,5座佛塔共立于一个正方形基座上,高10多米的主塔立于中央,高四五米的子塔分布在四周。5座佛塔的塔身都呈多棱形,逐台向上,渐上渐收缩,最高处形成圆锥体。塔尖有风铃杆,系有铜铃,风吹铜铃动,经常有悦耳的叮当声传出。5座佛塔全部涂有金粉,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烁,令人眩目。漫步于佛塔、佛堂、佛舍的浑然一体间,一幅幅壁画奔来眼底:《召米爹转世》、《释迦牟尼的故事》佛教壁画生动逼真地再现了傣族先民的生产、生活场景和对佛的形象化理解与无限敬仰。一个个优美动听的传说故事,令人百听不厌,回味无穷。

  佛寺四周的菩提树、贝叶棕、缅桂花等奇花异草簇拥着佛寺古塔。铁刀木、椰子树、槟榔树、酸角树、芭蕉树、芒果树、荔枝树、三丫果等各种热带果树环抱着竹楼,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神奇的佛教文化吸引中外游客纷至沓来。

  傣族园是西双版纳最能集中展示傣族历史、艺术、宗教、体育、建筑、生活习俗、服饰、饮食、生产活动及特色旅游商品的景区,它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立足多彩多姿的傣族文化,发展多元化的傣家民俗旅游,展示原汁原味的民风民俗。主要活动内容有佛寺和傣族民居参观、旅游购物、赶摆、赕佛、天天欢度泼水、大型民族歌舞表演、傣民族生活劳动和民俗活动展示、篝火晚会以及吃傣家饭,穿傣家衣,做傣家人的“傣家乐”等。

  2008年10月31日,由泰国外交部、泰国皇家事务局和泰国驻昆明总领事馆一行19人组成的泰国布施团,在景洪市勐罕镇曼春满佛寺举行了泰国国王御制袈裟布施活动。布施团向勐罕镇曼春满佛寺布施了泰国国王恩准的皇家御制袈裟、佛寺修缮金及礼佛用品。随着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加强,昆明—曼谷高速公路的建成与完善,西双版纳已经成为云南省及中国通往东盟各国的重要门户和通道。西双版纳与泰国人民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傣族人民,在语言、风俗文化、宗教信仰方面与泰国十分相似,曼春满佛寺的布施御制袈裟活动,将进一步加深中泰两国人民的深情厚谊。

  曼春满佛寺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期以来,傣族园始终坚持“保护就是发展”的理念,采取“公司+景区+农户”的模式,让傣家竹楼和傣族原生态文化得以完好保护,开创了旅游企业带动村民共同发展、共同致富的新路子,成为云南省旅游业的典范。

  2009年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罕镇傣族园景区建园十周年。在10年旅游经营发展中,他们始终遵循特色性、保护性、参与性、乡土性原则,不断丰富和挖掘傣民族文化特色及内涵,力争把傣族园建成国家AAAAA级风景区。10年来,该园共接待中外游客50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亿元,上交税金500余万元,上交利润2276.5万元,安排就业岗位1180个,创造就业机会2000余个,景区5个傣族村寨的村民年人均旅游收入4000多元。

[ 本帖最后由 代启福 于 2010-2-25 21:37 编辑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