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悠悠话八和
岁月悠悠话八和
佛山市博物馆 申小红
周恩来总理称粤剧为“南国红豆”,作为粤剧发源地的佛山,诞生了粤剧艺人的称谓——“红船子弟”,成立了粤剧最早的戏行组织——琼花会馆;“私伙局”的民间粤剧演唱是佛山戏曲文化的一大特色,经久不衰;一年一度的琼花艺术节,使佛山呈现出“红船泊晚沙,万人看琼花”的盛况。
“八和会馆”是粤剧艺人的行会组织,名为“八和”,乃取“和翕八方”之意,它的前身是"琼花会馆"。琼花会馆原位于佛山大基尾(现佛山市红强街135号对面),相传建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公元1619),而且广州八和会馆最后一任会长黄君武先生曾亲眼目睹佛山大基尾有“大明万历琼花水埗”字样的石碑,这也是一个极好的左证。
(图1:琼花会馆遗石)
我们先看看有关史料中关于琼花会馆的描述:
乾隆版《佛山忠义乡志》中记载:“(佛山)镇内有会馆凡三十七,琼花会馆建筑瑰丽,为会馆之最。”“梨园歌舞赛繁华,一带红船泊晚沙。……万人围住看琼花。”“优船聚于基头,酒肆盈于市畔”“九月廿八日,华光神诞,……购古器,罗珍果,荤备水陆之精,素擅雕镂之巧,集伶人百余,分作十余队,与拈香捧物者相间而行,璀璨夺目。”
道光年间杨懋建在《梦华琐簿》中记载“佛山镇琼花会馆为伶人报赛之所,香火极盛……”。
光绪版《广州府志》中记载佛山民谣:“行乐乡中羡佛山,肯将螺髻换云鬟。优场亦罢香花供,唱出清词菩萨蛮。”当时琼花会馆的盛况可见一斑。琼花会馆的建立,以本地班为基础不断发展,形成规模,这也是佛山戏行组织趋于完备的重要标志。
(图2:灌录于清末的最早的粤剧唱片)
在粤剧戏行,素谓“未有八和,先有吉庆;未有吉庆,先有琼花。” 佛山琼花会馆是本地班艺人最早的行会组织。明清时期,佛山镇为南北水路交通的重要枢纽,著名的工商业、手工业行业如陶瓷、纺织、铸造等十分兴盛,呈现出百货山积、商贾云集、会馆林立的繁荣景象,是全国“四大名镇”和南北贸易的“四大聚”之一,各种酬神演戏活动此起彼伏,琼花会馆是本地各戏班集众酬愿和伶人报赛之所,也是各乡为庆贺神诞及吉庆节日买戏演出之处。
(图3:华光大帝--粤剧行业的保护神)
(图4:琼花宫的香炉)
据广东粤剧博物馆展厅内的有关文字记载,李文茂起义失败后,清廷下令焚毁佛山琼花会馆,禁演粤剧,劫后余生的部分粤剧艺人只得改投外江班,或挂“京班”名衔,后由独脚英、梁清吉、林三等在广州首开慎诚接戏寓,次设吉庆公所,悬“承接大小京戏”招牌,依琼花旧例接戏买卖,并租用一歇业茶箱行作艺人集散歇息之所,名为“八和公寓”。同治六年(1867),以吉庆公积金及众筹之款在黄沙购置空地以奠基业。光绪十年(1884)始,历五年时间,在邝新华、崩牙启(张启)、小生伦(杨伦)等艺人的共同努力下,一座规模宏大的八和会馆屹立于黄沙河畔,从此粤剧便呈现出一派中兴景象。
八和会馆馆内组织,据粤博馆的文字介绍,是由八个以“和”字命名的堂口组成,它们分别为:
1、 慎和堂——由负责接戏等经营管理事务者组成。
2、 永和堂——由生行中以演武戏为主的武生、小武组成。
3、 新和堂——由丑行中的男丑、女丑组成。
4、 兆和堂——由演文戏为主的总生、小生、正生、公脚等组成。
5、 德和堂——由五军虎等武打演员组成。后改为銮舆堂。
6、 福和堂——由旦行中的花旦、武旦等组成。
7、 庆和堂——由净行中的花面、六分等组成。
8、 普和堂——由棚面音乐人员组成。
(图5:粤剧演奏人员所用的乐器)
八和会馆的建立,给粤剧及粤剧艺术家搭建了一个展示的平台,粤剧名伶的层出不穷,艺人队伍的不断壮大,粤剧发烧友的鼎力追捧,侨居海外艺人的不遗余力,使粤剧的影响力从东南亚波及到欧美各地,八和会馆也遍及世界各地,粤剧艺术深入人心,从而使粤剧文化跨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文化领域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