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河南日报:给移民一个“精神家园”

河南日报:给移民一个“精神家园”

2014-01-05 23:18 作者:尹海涛 来源:河南日报 编辑:常磊

  游客在南阳丹江移民民俗馆参观。刘海波摄

  ●2013年12月25日,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主体工程胜利完工,将于今年汛后通水。

  ●作为中线渠首的淅川县,曾为此移民16万多人,如何为离开故土的他们守住一个“精神家园”?

  ●在淅川县,南阳丹江移民民俗馆等场所的建成,为移民留住了“根”。


  一段视频令两个汉子哭了

  2013年12月3日,年逾四十的陈宝洲和陈玉米再次回到了家乡——淅川县盛湾镇鱼关村。

  虽然暮色已晚,但两人都去了自家的祖坟上拜祭。

  鱼关村是淅川县南水北调丹江口库区10个试点移民村之一,2009年8月22日,鱼关村188户居民893名移民全部搬迁到唐河县。

  陈宝洲告诉记者,当年搬迁时,他没有回来,家里亲戚帮忙把家搬到了唐河移民新村。虽然已经过去4年多,但对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他仍然很怀念。吃着晚饭,这个在外打工多年的汉子一直给记者讲述着关于家乡的故事,一棵树、一头牛、一条狗……言语中满是对过去的留恋。

  令他意外的是,当地一个朋友告诉他,有人将当年搬迁时的场景用摄像机给记录了下来,还可以送他一张光盘。

  晚饭后已是22时,陈宝洲和陈玉米坐在了电视前,鱼关村移民搬迁的场面一幕幕出现在他们眼前:熟悉的村庄,流泪的乡亲,不舍的亲戚……两个汉子控制不住了,半个小时的视频,他们不住地抹着眼泪。

  这段视频的拍摄者是一个叫王行的小伙子。2009年,出于对南水北调移民的关切,毕业于北影的他拒绝了湖南卫视的高薪聘请,自费用镜头记录淅川移民大搬迁,帮助移民留下他们搬迁之前的生存状态,而鱼关村的这个视频只是他众多记录中的一段。

  王行说,他在鱼关村记录搬迁时,亲眼看到一户移民家的狗不愿离开这里,一直守在主人家的房屋废墟上,像是在等待主人的归来,多日不吃不喝,最后饿死在那里。

  不少搬迁的移民,还会回到这个地方,走访亲友、祭奠祖坟、看看大树,寻访他们生存了千百年的“根”和“魂”。

  满载移民记忆的民俗馆

  “依山傍水、山明水秀、世外桃源”,这是记者对鱼关村的第一印象。

  “鱼关村位于淅川县盛湾镇东,距镇政府所在地10公里。”从小在这里长大的村民王建基告诉记者,鱼关人为了南水北调工程,等得太久也太苦了。特别是2003年鱼关村被确定为移民搬迁试点村后,他们不能盖房修路,不能办工厂搞企业,不能搞庭院经济……在搬迁前,鱼关百姓可谓是“一贫如洗”:村里没有企业,常年有154人外出打工,“打工经济”成为村民生存的依靠。

  移民搬迁后,按照淅川县南水北调丹江口库

  区试点移民村消落地生态建设规划,从2009年开始,盛湾镇对鱼关村进行封山育林,在鱼关村原址上修建移民纪念基地。

  如今,呈现在记者眼前的鱼关村则是另外一幅景象。

  山水怀抱里,绿树掩映中,南阳丹江移民民俗馆、丹艺苑、中国报告文学南阳创作研究基地等几座青砖灰瓦的别致建筑坐落其间。鱼关村移民搬迁后,为记录展示移民生产生活原貌,讴歌传承移民精神,河南日报(农村版)驻南阳记者曹国宏,多方筹资,高标准建设了移民民俗馆。

  移民民俗馆主体工程位于原鱼关村小学校内,占地面积500平方米。移民纪念林占地3000余亩,其中新栽植林木1000余亩2万余棵。纪念碑由大理石雕刻而成,主体为六柱小亭形,中间为碑文,刻有鱼关村简介和鱼关村893名移民以及原村两委班子成员及党员、村组干部名单。

  推开位于村子高处的南阳丹江移民民俗馆大门,一个个大水缸让人动容,丹江口水库被称为京津的大水缸,移民正是为了这缸清水背井离乡,远离故土。村民们曾用过的水缸也在这里整齐摆放,他们为了“大水缸”,舍弃了“小水缸”。墙壁上一张张鱼关村民告别故土时拍的全家福,让记忆凝固。

  院内一圈儿低矮的小房子,是搬迁前村民们

  房屋的再现,纺车、织布机、风箱、鱼篓等物品,都是移民曾经使用过的工具。

  馆内移民资料展厅,以图片文字相结合的形式,介绍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由来和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淅川移民搬迁的历史;陶器灯具、移民民俗实物展厅内,木鎏金柜子门、雕花方桌、清代透花窗、吊油灯、水烟袋、旱烟袋等10000多张移民图片和2000多件移民实物,展示了移民的历史和民俗文化。

  “看到馆内的物件总想摸摸,就好像回到了以前的生活。许多外地客人来这里,都被我们移民的精神感动。”民俗馆管理员王建基说,民俗馆再现了一部生动的南水北调大移民搬迁史,弘扬了舍小家为国家的移民精神,也成了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民俗馆的创建者曹国宏本是一位记者,他为淅川移民做了大量的报道,作为移民迁安的亲历者,感受到了移民的牺牲和奉献精神,进而产生了让移民回来不感到遗址荒凉的愿望。于是,他呕心沥血苦干4年,终于建成了如今的南阳丹江移民民俗馆。

  为了把这块移民纪念基地建成移民村的样板,曹国宏带着一群年轻人在这里挥汗流血,他的三哥三嫂舍下了对两个正在镇里读书的女儿的照顾,不远百里,来到这里绿化荒山,看护设施。2010年11月27日凌晨3点,三嫂因病猝死,年仅36岁……

  移民物品收藏热起来

  南阳丹江移民民俗馆对移民文化的传承与关注,带动了当地移民物品收藏热潮,一大批收藏者开始出现,万振红就是其中一位名气较大者。

  万振红本是一个以修车为生的中年汉子,5年前,开始自费收藏移民家中淘汰的房屋构件、古旧家具和生活器物,并在家中免费展览。很多收藏大家和民俗学者看过他的藏品之后,纷纷说“老万是在做造福后代、保护历史的义举”。万振红“民间收藏家”的名号因此不胫而走。

  万振红说,移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丹江库区,这里凝结了他们太多的情感,有他们永远的记忆和牵挂。眼看着乡亲们一户户搬走,总想收藏点东西,给移民、也给子孙后代留个纪念。

  随着他的名气越来越大,不少移民都主动给他打电话,让他去看看一些物品是否值得收藏,外地的收藏爱好者也会慕名而来与他交流。

  万振红说,如今在淅川,移民收藏已经很热火了,经常和他联系的收藏家就有七八个,而企业搞收藏的也不在少数,大家热衷于此道,除了经济效益外,对移民文化的传承也很有好处。

  “我去一个乡镇,见到了一个陈氏家谱的石碑,记录了淅川陈氏从山西迁徙过来后的变迁,很珍贵。”万振红说,对于移民收藏,他很注重收集最

  能展现淅川居民各个时期生产、生活的民俗文物。大到门窗、床柜、桌椅板凳,小到筷子般粗细的秤、笔墨砚台、随身配饰等,历史跨度涵盖从秦汉到明清、民国的各个时期。

  由于万振红收藏的物品门类齐全,价值较高,最能反映移民的生活状态,湖北省十堰市举办丹江口库区民俗展览时,还派人专程赶赴淅川,同他商议借用展品之事。想到自己收藏的东西还能派上用场,万振红感到非常欣慰,于是,就让自己收藏的“宝贝”到外地“逛”了一趟。

  只有小学文化水平的万振红,请书法家在自己家中题写了四句话,作为对自己的激励:“收藏的不仅是记忆,传承的不仅是文明,保护身边的文化遗产,守望共同的精神家园。”

  万振红说,在南阳丹江移民民俗馆的影响下,他要用收藏为移民们树一座最平实也最真切的丰碑,向世人全面展示渠首移民文化。

  为了留住移民的“根”

  2013年4月4日,“首届南水北调移民寻根文化节”举行,700多名移民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了淅川的古树园。他们一进园就转个不停,急切地寻找儿时村庄的那棵大树。每每找到自己村庄的树,就即刻喊来同村的人,或给古树培土,或全家、全村人站在树前留影,他们给古树鞠躬、磕头,他们在古树前长跪不起……

  移民搬走了,可是他们的“根”如何留住?

  淅川县副县长冀建成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明年就要通水了,虽然移民搬迁工作基本完成,但目前为保证水质合格,清水送京津,还有很多重要的工作要做。但对移民文化的传承,县里也一直有规划和考虑,比如修建移民广场、移民博物馆、古树园等,希望能将移民的精神家园留住。目前已有不少民间人士在做这方面的工作,这是好事,当淅川的重点工作完成之后,移民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工作也会随之启动,到时会建更多的设施与纪念馆,让移民的文化生生不息,传承下去。

  曹国宏说,南阳丹江移民民俗馆保留了不可再生的文化遗存,只有如此,宝贵的人文传统才能继承,不能让移民迁走后,文化也随之断代。他们就是想给移民建一个寻根的地方,让他们和子孙后代在多年以后回到家乡,还能找到以前的“根”。

  2013年12月6日,曹国宏从省城请来规划专家对移民民俗馆做了一个全面的规划,并多方奔走,争取资金,力争使之早日成为国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好地展示南水北调移民文化遗产和移民精神。

  “目前主要的问题还是缺少资金和项目支持。”曹国宏说,做这么一项意义重大的工程,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支撑,希望能得到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共同给移民建一个“精神家园”。(记者 尹海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