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新乡土中国[030] 参考文献——后记

本帖已经被作者加入个人空间

新乡土中国[030] 参考文献——后记

参考文献

一、著作:

001.徐杰舜:《汉民族历史和文化新探》,广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12月。

002.陈华文:《文化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11月。

003.张冠生选编:《费孝通散文》,浙江文艺出版社,1999年4月。

004.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1月。

005.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4月。

006.王景新、李长江、曹荣庆等著:《明日中国:走向城乡一体化》,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1月。

007.李培林:《农民的终结》,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1月。

008.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编:《三农中国》,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期。

009.孟德拉斯著,李培林译:《农民的终结》,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010.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011.孙达人:《中国农民变迁论——试探我国历史发展周期》,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012.雷国强:《畲乡越韵》,炎黄出版社,2002年。

013.孙振玉主编:《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014.徐春:《人类生存危机的沉思》,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015.《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

016.萧俊明:《文化转向的由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

017.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018.王水雄:《结构博弈——互联网导致社会扁平化的剖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

019.列维•吉登斯:《社会的构成》,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020.费孝通:《江村经济》,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年。

021.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022.【美】施坚雅主编,叶光庭等译、陈桥驿校:《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

023.【美】施坚雅:《中国历史的结构》,见〔美〕施坚雅著,王旭等译,《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城市研究 施坚雅模式》,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

024.武雅士主编:《中国社会的宗教与仪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

0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224页。

02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0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028.《列宁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

029.《斯大林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030.埃比尼泽•霍华德著,金经元译:《明日的田园城市》,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031.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与前景》,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

032.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一卷,北京:三联书店,1992年。

033.赵树枫、陈光庭、张强:《北京郊区城市化探索》,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034.朴振焕(韩)著,潘伟光、郑靖吉(韩)、魏蔚等译:《韩国新村运动——20世纪70年代韩国农村现代化之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

035.康晓光:《中国贫困与反贫困理论》,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年。

036.石山主编:《中国生态农业建设》(上卷、下卷),人民日报出版社,2002年9月版。

037.费孝通主编:《社会学概论》,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第181页。

038.[美]爱德华·A·罗斯《社会控制》,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第267页。 

039.[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第204-232页。

040.施嵩、陈振声主编:《足迹——浙江省武义县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2006年6月

二、论文:

001.徐杰舜:《法国尼姆苗族考察》,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增刊(社会科学专辑)。

002.《贫富差距到危险的边缘——2010后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载《贵阳晚报》,2005年8月25日,24版。

003.余姝:《赵本山:活着的人要快乐》,载《羊城晚报》,2005年8月25日,B2版。

004.林敏霞、徐杰舜整理:《聚焦发展与不发展――第二届人类学高级论坛海峡两岸原桌论坛实录》,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005.张有隽:《吃了一山过一山:过山瑶的游耕策略》,载《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006.张占仓:《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四点论”》,载《经济经纬》,2004年第5期。

007.沈地:《正确处理富民与富县的关系》,载《发展》,1995年第6期。

008.甘阳:《<江村经济>再认识》,载《读书》,1994年第10期。

009.刘晨阳等:《重庆都市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模式分析》,载《长江流域资源与坏境》,2005年第6期。

010.徐杰舜:《中国农民守土与离土的博弈》,载《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011.魏清泉:《城乡融合发展的动态过程——经济结构与城乡关系的改变》,载《城市研究》,1998年第2期。

012.陈大鹏:《城乡融合的区域发展战略与大西安都市区的构建》,载《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013.赵庆海、任德会:《谈城乡的空间分离与空间融合中》,载《岱宗学刊》,2006年第1期。

014.罗新阳:《城乡融合:和谐社会的根基》,载《中国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4期。

015.李培祥、李诚团:《论城乡互动解决“三农”问题的机制与对策》,载《地理科学》,2003年第4期。

016.王二红,《论集聚经济规律对我国城乡互动的影响》,载《农业现代化研究》,2005年第4期。

017.范海燕、李洪山:《城乡互动发展模式的探讨》,载《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3期。

018.朱孔来:《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理性思考》,载《金融经济》,2006年第2期。

019.李水山:《韩国新乡村运动》,载《小城镇建设》,2005年第8期。

020.王家东:《加速推进县城经济工业化进程》,载《决策探索》,1995年第7期。

021.《中国记者》评论员:《从强化以农为本的价值观开始》,载《中国记者》,2006年第1期。

022.刘以安、宁宣熙:《县域经济增长:非经济因素分析》,载《经济学研究》,2005年第5期。

023.胡凤英:《论构建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保障机制》,载《镇江高专学报》,2004年第3期。

024.王力东:《加强和改善农村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载《西藏发展论坛》,2006年第3 期。

025.胡凤英:《理解“重中之重”中的农村成人教育》,载《中国农村教育》,2005年第1-2期。

026.转引自胡凤英:《论构建农村教育重中之重的保障机制》,载《镇江高专学报》,2004年第3期。

027.翟义波:《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载《新疆财经》,2006年第3期。

028.孙宝强:《壮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推进新农村建设》,载《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029.高长印:《文化产业:北京新的经济增长点》,载《城市问题》,1997年第3期。

030.龚维斌:《韩国新村运动评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031.武鸿钧、陈雪阳:《对韩国农业发展经验的借鉴》,《社科纵横》2005年8月第4期。

034.马学亮:《韩国“新村运动”初探》,《临沂师专学报》 1995年第2期。

035.黄学平:《韩国“新村运动”的做法及启示》,《新农村建设》2006年第2期。

036.杨豪:《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科学决策月刊》2006年5月。

037.张雯、侯立白、许文娟、贾燕:《韩国“新村运动”农民教育培训经验及其借鉴》,《中国农业教育》,双月刊2006年2月。

038.郑新立:《韩国“新村运动”启示录》,《西部大开发》,2005年第4期。

039.武鸿钧、陈雪阳:《韩国“新村运动”农民教育培训经验及其借鉴》,《社科纵横》2005年8月第4 期。

040.宗和:《韩国的“新村运动”》,《学习月刊》,2006年第1期。

041.许宝芳:《韩国的新村运动》,《农业经济》,1998年6月。

042. 赴韩国“新村运动”联合考察团:《韩国“新村运动”考察报告》,《政策》,2006年第2期。

043.韩立民:《韩国的“新村运动”及其启示》,《中国农村观察》,1996年第4期。 

044.宋英:《韩国的新村运动》,《中国农机化·农机大广角》1996年5月。

045.李水山:《韩国新村运动:对环境亲和型农业及新农村建设的借鉴(续)》,《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年第3期。

046.金英姬:《韩国的新村运动》,《当代亚太》,2006第6期。

047.金吉龙:《韩国的新村运动和中国农村的脱贫致富事业》,《外向经济》,1994年第4期。

048.温景文:《韩国的新村运动经验及对我国开展农民技术教育的启示》,《高等农业教育》,1994第5 期。

049.许玉粉:《韩国的新村运动与农业发展》,《经济与科技》,2006年02月。

050.刘胜洪、廖起彬:《韩国农业教育对发展我国农村教育的启示》,《科技资讯》2006年第18期。

051.张利:《韩国日本经验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052.刘培棣:《韩国新村运动26年》,《世界农业》,1997年4月。

053.李水山、黄长春、李鹤:《韩国新村运动的核心》,《教育与职业》,2006年1月第3期。

054.李水山:《韩国新村运动的精神实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4期。

055.华兴顺:韩国的“新村运动”及其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第3期。

056.李水山:《韩国新村运动对环境亲和型农业及新农村建设的借鉴》,《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年第2 期 。

057.李水山:《韩国新乡村运动》,《小城镇建设》2005年8月。

058.寻广新:《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示》,《中共云南省委学校学报》,2006年1月第1期。

059.陈昭玖、周波、唐卫东、苏昌平:《韩国新村运动的实践及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农业经济问题》(月刊)2006年2月。

060. 李晶晶:借鉴韩国“新村运动”经验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视角》,2006年第6期。

061.于恒魁、王玉兰:《韩国新村运动的经验及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启示》,《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062.李水山:《韩国新村运动的精神实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第4期。

063.李水山:《韩国新村运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当代韩国》,2001年第2期。

064.徐洁、韩莉:《加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3年6 月第2期。

065.马冬梅:《论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6月第3期。

066.李秉东、咸永、朴淳永:《新村运动的发展与方向》,《中国农学通报》1997年第13卷第1期。

067.陈昭玖、周波、刘小春:《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3月第1期。

068.王晓慧:《以管理民主为核心的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7期。

069.王明:《走进韩国新村运动》,《农家参谋》,2006年第5期。

070.韩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前车之鉴”》,《理论建设》,2006年第2期,27页。

071.张青:《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国际经验借鉴》,《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5期,75页。

072.张敬华、戴其根、项复民《西部大开发中的农村开发》,《财经科学》,2001第1期。

073.蒋建忠:《新农村建设韩国的经验与借鉴》,《决策》,2006年1期。

074.李水山:《新时期韩国政府扶持农业和农村社会的具体政策》,《中国农村教育》,2005月5月。

075.尚洁澄:《欲速则不达新农村建设如何借鉴韩国新村运动》,《农业环境与发展》,2006第2期。

076.王慧、方天堃:《法律手段对农村工业化发展的作用》,《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077.刘志仕:《韩日经验带给中国的思考》,《人民论坛,》2006年1月。

078.郭冬梅:《日本国家与农村社会关系的近代化――近代町村自治的形成》,《日本学论坛》,

079.王鹏:《日本农村面临的课题》,原载[日]《我们与农业协同组合》,1991年。

080.杨海水:《日本推进农村城市化的》,《企业管理》,2006年1-2。

081.刘志仕:《日本新农村建设的启示》,《北京观察》,2006年第7期。

082.张学英:《政府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职能定位》,《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第2期。

083.陈春英:《富有特色的日本农村建设》,《城乡建设》,2005年第10期。

084.陈磊,曲文俏:《解读日本的造村运动》,《当代亚太》,2006年第6期。

085.曹俊杰、徐俊霞:《日本和韩国农业多功能性理论与实践及其启示》,《中国水土保持》,2006年第6期。

086.林德明:《日本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发展历程及现状》,《世界农业》,2004年第5期。 

087.刘志仕:《日本推进农村城市化的经验》。《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3月。

088.王慧:《日本政府在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的作用――兼与中国比较》,《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12月。

089.郭冬梅:《日本国家与农村社会关系的近代化——近代町村自治的形成》,《日本学论坛》,2004年第4期。

090.张玲玲、徐亮:《中日农民发展之比较》,《北方经济》,2006年第4期。

091.曲文俏:《日本的造村运动及其对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世界农业》,2006年第7期。

092.张利庠:《韩国、日本经验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生产力研究》,2006年第2期。

093.孙茂辉:《日本“新食科·农业·农村基本法”的历史透视与经济分析》,《世界经济文汇》,2000年第1期。

  094.王汉民:《现代化的日本农业、农村、农民》,《河南农业科学》,2004年第8期。

095.王慧:《日本政府在农村工业化过程中的作用——兼与中国比较》,《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12月。

096.刘健:《日本农协发展对我国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启示》,《农村经济》,2005年第7期。

097.方天堃:《法律手段对农村工业化发展的作用――日本农村工业化的法律与我国农村工业化立法》,《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098.熊学萍:《日本农村合作金融动作模式及其对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启示》,《科学·经济·社会》,2004年第4期。

099.车秀文:《日本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经验与教训》,《贵州农机化》,2004年第5期。

100.施晓琳:《论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从日本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看》,《理论探讨》,2004年第3期。

101.马克继:《日本经验与我国劳动力转移途径》,《农村经济》,2004年11月。

102.青海:《日本如何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河南国土资源》,2004年第7期。

103.施晓琳:《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从日本农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看》,《理论与改革》,         2004年2月。

104.黄维民:《借鉴日本经验探索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农业经济》,2003年12月。

105.陈育宁:《日本山区农业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启示――日本岛根县农村问题考察》,《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8期。

106.张季风:《战后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其特点》,《日本学刊》,2003年第2期。

107. 冯开文:《借鉴与反思――日本农协近况及其对中国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启示》,《农村经营管理》,2003年6月。

108.陈静:《日本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对我省的启示》,《经济视角》,2002年12月。

109.高强:《日本城市化模式及其农业与农村发展》,《世界农业》,2002年第7期。

110.李景明:《日本农村可再生能源印象》,《可再生能源》,2002年第3期。

111.李子蓉:《日本农村工业与泉州乡镇企业比较研究》,《世界地理研究》,2001年第2期。

112.赵国如、刘雪姣《“县域经济”破解“三农”新思维》,《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5.10第四期。

113.朱孔来:《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理发思考》,《金融经济》。

114.殷树荣、李新颜:《发展县域经济,统筹城乡发展》,《特区经济》,2006年3月。

115.王彦武:《发展县域经济的分析与思考》,《江汉论坛》,2004.08。

116.龚涛、沈梅、李雄平:《发展县域经济的模式与方向探讨――以姚安县为例》,《农村经济》,2005年第10期。

117.李玉峻:《发展县域经济的途径》,《北方经济》2006年第1期。

118.孙晓燕、孔岩、侯雪临:《发展县域经济关键在于核心效力的培育》,《商场现代化》,2006年3月(下旬刊)。

119.张庆传、滕帆:《发展浙江县域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商场现代化》,2005年12月(中)。

120.李小三、徐鸣:《关于县域经济的理论思考》,《江西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121.邹家明、刘彦:《关于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研究》,《商业研究》,2005/17。

121.刘慧敏:《关于用“大战略观”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考》,《商场现代化》,2006年1月(上旬刊)。

122.陶晓燕、朱九龙、王世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商业研究》,2004年第22。

123.县域经济课题组(成员:刘润葵、王世凤、周红芳,彭仕平、季涛、左文):《科学发展观下的县域经济发展与对策》,《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新时代论坛)》2005.4。

124.付廷臣:《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11月第25卷第6期。

125.蔡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县域经济的发展》,《商业研究》2005/24 总第332期。

126.江激宇、叶依广、许多:《区域集群战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一种思路》,《农业经济问题》(月刊)2005年第8期。

127.周金堂:《试论工业化与县域经济的发展》,《南昌大学学报(人社版)》2003年1月第1期。

128.朱孔来、倪书俊:《试论县域经济的特点和发展》,《宏观经济管理》2006年第1期。

129.魏秀芬、于战平:《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农村经营管理》2005.3。

130.杨荫凯、韩冬梅:《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经济纵横》2005年第8期。

131.熊冬洋:《系统的环境适应性对发展县域经济的启示》,《经济论坛》,2005-20。

132.蔡坚、龙潭:《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竞争力及其评价模型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11月。

133.刘霖、秦宛顺:《县域经济的判别分析与聚类分析――兼论政府层级效应与“温州模式”》,《统计研究》,2005年第1期。

134.王朝彬、王力:《县域经济的系统论分析》,《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6年第26卷第1期。

135.谢豪斌:《县域经济的运行特征及战略定位》,《企业改革与管理》2006第1期。

136.许宝健:《县域经济发展:本质、关键和措施》,《农业经济问题》(月刊)2005年第4期。

137.谢小康:《县域经济发展的政府行为选择》,《南方经济》2005.11。

138.欧阳功林:《县域经济发展与地方政府职能转换》,《决策参考》2004年第4期。

139.廖婴露:《县域经济发展与二元结构转化的互动机制》,《经济纵横》2006年第1期。

140.郑学、孙健敏:《县域经济发展与县级党政领导正职的胜任力模型研究――以广东省为例》,《学术研究》2006年第1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