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 跨学科系列讲座”之一——余舜德教授“从感官人类学到身体感的研究”综述

“ 跨学科系列讲座”之一——余舜德教授“从感官人类学到身体感的研究”综述

    “ 跨学科系列讲座”之一——余舜德教授“从感官人类学到身体感的研究”综述
  • [url=]2012-4-5[/url]
  • 来源:[url=]本站原创[/url]
  • 作者:佚名
  • 人气:[url=] 58[/url]
  • Emus论坛
    时间:2012327日(星期二)1330-1500  
    地点:上海音乐学院教学中楼217  
    文字整理:张晓林  
       
    201232729日,应上海音乐学院“仪式音乐研究中心”和音乐学系的邀请,来自台湾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的余舜德博士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吴乔博士为在校师生带来了三场精彩的讲座。本文即第一场讲座之综述。  
    文化人类学  
    在此次讲座开始, 余 博士首先对“文化人类学”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人类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一支,用来翻译、诠释文化的差异,并将较为奇特的文化现象用现代人可以理解的概念翻译过来;“文化”这一概念被人类学家来解释差异,并用来解释社会和历史。  
    方法论  
    在方法论上,学者们通常都十分强调田野调查。 余 博士提到,要理解我们的日常生活,就需要花很长的时间从日常生活中了解。第二,我们的方法论提到参与观察,除了要了解对方的语言、仪式等,还需要长期的参与,才能深入的了解当地的文化。第三,土著观点,即我们要从当地人的概念、眼光去了解他们所呈现的文化现象。我们对土著观点有所了解之后,要进行解释。对于参与经验, 余 博士提到,过去的人类学家虽然花很长的时间去了解当地的文化,但当时的研究都比较客观并符合科学的概念,从而将自己的经验与文化隔离开。作为人类学家,会对当地有很多非常深入的经验性了解,这些经验性的了解能否成为资料的一部分?还是一定要以客观的方式得到的资料才能作为资料?这几个问题在最近的人类学研究中有很多的反省。  
    两个文化理论的观点  
    另外, 余 博士在此次讲座中,还提到了以下两个文化理论的观点:  
    人类学文化的理论之一——象征人类学,强调文化是一个意涵的体系,而文化的差异正是依靠这种意涵的体系。  
    理论之二——认知人类学。文化像一套知识体系,做研究时最重要是要了解宇宙观及文化是如何分类的。所以,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是人们将文化的体系附加于外在世界的结果,所以强调文化的建构。  
    从以上理论来看,都在强调身心二元的概念,都是从“心”出发来定义文化。这种想法在80年代开始受到挑战,并逐渐意识到不应该用“身心二元”的偏见来认识世界。对人类学家来讲,我们需要去寻找“身心合一”的概念或者从身体出发来对文化进行定义。  
    接着, 余 博士切入了身体研究的话题。  
    身体研究的兴起  

    ——“good to thinkvs.good to eat  
      博士提到:怎样去了解身体的主体性,身体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是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是在身体研究中非常重要的题目。  
    ——“体现”(embodiment)的概念渐入人类学  
    因此,现象学的“体现”逐渐引用到人类学研究中。但人类学在使用现象学的专有名词时会遇到很多问题,因此在身体人类学研究中,很多学者想方设法去寻找之间的桥梁。但感官人类学则直接用很有趣的例子告诉人们我们的感官经验跟文化、社会、跟历史有密切的关系。  
    感官人类学的主张  
    在讲座中, 余 博士以“拿筷子”、“抹布擦碗”、“你愿意与谁共享口水”等话题,列举了自己在田野过程中的亲身经历,指出“洁净/肮脏”是内化人身体的感官,提出感官人类学不只是生理的范畴,更属于文化、社会历史研究的范畴。接下来, 余 博士举例说明了以下几个问题:  
    ——不同感官的重要性因社会与历史而异  
    ——不同社会成员以不用的方式感知这个世界  
    ——感官经验的内容与价值常是社会沟通(长期发展)的结果  
    ——感官经验和知识的发展有密切关系  
    ——感官经验与训练有密切的关系  
    针对西方社会“视觉”优先的这一中心议题,出现了“强调西方社会【视觉】成为强势的感官,相对味觉、触觉被列为【非理性】的感官知觉”这一【大分流】理论。  
    于是, 余 博士在从感官经验到【身体感】的研究中,提出了几个问题:  
    ——多重感官同时发生,有些经验难以划归任一感官  
    ——难以区融单一感官进行研究  
    ——研究主题集中与单一议题  
    身体感的概念  
    【身体感】乃一理论概念,非身体经验的另一名词。身体感是以身体作为经验的主体来感知内在与外在世界的项目,就如人们经由认知的项目与项目之间所形成之分类体系来理解所面对的事物的展现。  
    在讲座的最后, 余 博士提到了身体感研究的意义问题。之所以用“身体感”的概念进行研究,是希望可以从身体感的概念来研究历史、社会和文化,可以通过文化的因素在社会和历史中扮演的角色,来了解世界。他举了两个研究实例:  
    ——一个新身体感项目的出现(创造):普洱茶的陈年风味  
    ——身体感项目的历史性转变:臭味的历史、舒适的历史  
      博士在结语中指出:身体感的理论性概念提供了一个身心合一的文化理论。身体感的取向要求我们【从经验能力的身经由身体感的网络面对这个世界】的方向,来思考何为文化的议题。  
       
     萧梅 教授:  博士用很短的时间将整个感官人类学的议题、概念、历史发展及其相关研究进行了精炼的阐释。接着 萧梅 教授以民族音乐学中就“当我看到乐谱之前我什么都不能说”的讨论,引申出将听觉转换成视觉文本,亦是隐含着身体感所包含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乐谱作为视觉文本,是一种历史性建构的知识。我们依靠这种知识来进行归纳和判断,这是音乐学家历来引以为豪的工具和知识。这种听觉与视觉的转换亦已经建构了我们音乐学发展的历史。另外,讨论身体经验演变的历史是很有意思的。当下的社会是一个受到极度感官挑战的世界,我们亦面临如何通过感觉去认知文化的问题。  
    提问环节:  
    提问1作为心理学研究,有些刺激对于任何文化背景的人来说,其在刺激下的反应是一样的,具有相同的内在反应的人,应怎样去解释其文化性?  
      博士:有关北美及日本更年期妇女的研究中,其实两地妇女都经历相同的身体过程,但对于同样身体过程,两地的妇女感受是不同的。感官的经验其实与  
    能力有关,对于不舒服的感觉的定义,导致同样的生理、心理的数据测量,会出现不同的身体感受,就是因为我们历史跟文化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提问2:在我们从感官角度做研究时,我们如何论证历史与社会与当时的感官之间的关系,这种联系是否必然?能否量化?人类学家做田野时的微观研究,是否具有集体的代表性?  
      博士:这不是个人的单一行为,而更多是从集体行为来看一个现象。当这些行为形成一些模式之后,这些模式其实是与成长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这是心理学家强调的一点。另外,我们很多部分是学习、内化而来的,因此,对人类学家来讲,必然性是希望从文化的历史中寻求解答。对于第二个问题,人类学文化的概念中,刚才讲到的象征人类学时,所提到的意涵的体系,其实是大家共享的。人们之所以可以沟通,是因为人们具有很多共识。  
    提问3:在我的研究中,曾将人们对于声波振动后会出现情绪性的体验,也称为身体感受,我提到的这种身体感受与您的身体感是否有重叠还是有区别?  
      博士:身体感这个词是一个理论感念的词,而不是身体经验的代名词。而“身体感受”是一个日常用词。这种身体感不是一种感官就能够体现的,“身体感”其实是一种文化项目(category)。  
    提问4:“身体感”是作为一个新的概念的提出而不是“身体经验”的代名词,请问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博士:我们所讲到的文化,其实是用文化来代替一种现象本身。另外,人类学家也会提到文化也是一种理论的概念。我们利用文化概念来解释差异性的存在。因此文化不是一种实体,是一种分析用的概念。我不希望将“身体感”作为“身体经验”这一实体的代名词,相反是希望“身体感”作为理论概念,将其作为一个理论概念性的定义来进行研究。第二,很多经验,不在感官这个范畴中,很多研究我们无法用感官人类学的方式去研究,因此,可以借助“身体感”的概念来帮助我们进行研究。  
    提问5:身体感可以在身体内部储存多长时间?是否会因为后天的影响而容易改变?  
      博士:从小在一种环境中长大,会有很多惯性和习性,当生活的环境无法与适应的环境相适应时,这种惯性和习性会引起很多情绪性的反应。从小生活的文化环境会内化一种习性,但这种习性是有可能改变的,并可以重新建立的。环境的改变也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身体习性。 


     
       
  • 文章录入:zoujing0086责任编辑:admin

http://musicology.cn/institutes/institutes_7545.html
中国民俗学网志愿者工作团队诚邀您的加盟:CFNgroup@qq.com;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