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英国早期人类学家四人传略

英国早期人类学家四人传略

英国早期人类学家四人传略 2011-01-13

人类学理论,人类学家介绍,人类学基础知识

英国早期人类学家四人传略

魏忠 2008年01月21日《中国民族》
   民族学家泰勒
  泰勒(Edward Burnett Tylor,1832-1917),英国最杰出的人类学家,英国文化人类学的创始人。他出身于伦敦坎伯韦尔一个富有的家庭,父亲是铸铜厂主。因其家庭是公谊会的教友成员,泰勒一直在公谊会的学校读书,一直没有进入大学学习。年轻时泰勒本来准备从事工商业活动,后因身体不好,家人建议他去一个温暖的地方休养。1855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古巴结识了英国的考古学家和人种学家克里斯蒂。1856年,他们一起赴墨西哥,考察托尔特克文化遗址。在克氏指导下,泰勒掌握了考古学和人类学实地调查的大量知识,并激发对学问的巨大兴趣。泰勒返回英国后又曾多次外出旅行,收集人类学资料,进行研究。1858年,泰勒婚后漫游欧洲,并出版了在墨西哥探险时的第一部著作《墨西哥和墨西哥人的过去与现在》(1861)。此后又出版了3部主要著作,其《人类早期历史和文明发展研究》(1865)又译为《人类古代史研究》的出版,为他确立了权威人类学家的地位。

  泰勒最为有名的代表作是《原始文化》(1871),这部著作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在书中追溯了人类从野蛮状态到文明状态的进化过程,描述了原始人如何运用理性去解释他们尚不能了解的自然和人类事物。全书展示了泰勒关于原始生活与现代生活关系的中心思想,即“野蛮和文明作为一种类型的低级和高级阶段是互相联系的”。该书完成后,获得广泛社会影响,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泰勒本人也于1871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泰勒的最后著作《人类学:人类和文明研究导论》(1881),则较为完整概括了当时这一学科的全部知识和思想,而且在许多方面对《原始文化》作了补充,成为作者进行人类学研究的总结。这部《人类学》在20世纪中叶以前,曾为英美高等学校有关科系长期使用的教材。以上两书在我国有连树声翻译的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译本。

  泰勒的进化理论可分为蒙昧、野蛮和文明三个阶段。每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产物,又对未来阶段的形成起着巨大的影响作用。泰勒通过收集大量资料,分析全世界数百个不同社会的情况,最后得出结论,即人类社会的进化与体质的进化相似,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泰勒的思想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有以下几点:万物有灵论。在各种文化现象中,他主要注意的是精神文化,特别是宗教信仰的产生与发展;文化残存说。即旧有的文化既可以保留在较新的文化中,同时又是过去的见证;提倡文化科学。以丰富的民族志资料,运用文化比较作为研究的基础;统计研究法。在民族学的调查上,他是最先主张使用统计方法的,并使这一研究趋向科学的手段。

  泰勒非常勤奋,一生写了250多种著作,涉及人类学各个领域。他于1875年在牛津大学获得法学博士学位,1880年泰勒负责组建牛津大学民族学博物馆,并任该馆第一任馆长。1881年以后,泰勒主要进行教学活动,他培养了很多民族学者,包括后来写出世界名著《金枝》的弗雷泽等。1896年牛津大学组建人类学系,泰勒成为该系第一位人类学教授。泰勒于1909年退休,1912年受封为爵士。

   进化学派的社会人类学家弗雷泽
  弗雷泽(Frazer, Sir James George 1854-1941),英国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宗教史学家、英国进化学派的代表人物。1854年出生于英国西北部的工业重镇格拉斯哥,1869年进入格拉斯哥大学,1874年转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弗雷泽早年的专业是研究古代文化史,后来因看到民族学家泰勒《原始文化》一书而深受影响,转而开始进行人类学和民俗学研究,他的一生都以泰勒的比较法为手段从事研究。1907年,他应聘为利物浦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期间首次使用“社会人类学”一词,此后英国各大学也将民族学课程叫做“社会人类学”,从此“社会人类学”成为英国民族学的正式名称。在利物浦大学任教一个学期后,弗雷泽回到剑桥大学,以后一直在那里度过余生。弗雷泽非常勤奋,他经常在牛津大学的图书馆里工作12小时,风雨无阻,节假日亦复如此。弗雷泽曾对宗教信仰仪式和社会风俗制度进行广泛的比较研究,并收集了丰富的资料,他特别重视从民俗学角度收集、整理各种土著民族和古代原始民族的资料,以对巫术、禁忌、图腾等原始宗教现象的研究而享誉学术界。

  弗雷泽在人类学界有重大影响,主要是由于他的巨著《金枝:对巫术与宗教的研究》(1890-1915),该书前后有4个不同版本。最新一版中译本是2006年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书中主要阐明宗教和巫术的起源、进化过程,以及两者的区别。他论述宗教信仰和仪式与社会政治组织及各种制度之间的关系,被誉为民俗学和原始宗教研究的宝库。该书的基本观点是:人类思想方式的一般发展过程是从巫术到宗教,最后发展为科学。他指出巫术揭示了一种原始理性,是原始社会曾经流行的“准科学”,巫术活动在其认识自然的发展过程中或因求诸超自然的神灵力量而走向宗教,或因依靠人的经验观察而走向科学。他的这种宗教进化观为后来许多人类学著作所采纳。

  弗雷泽还因向他同时代的欧洲思想家介绍了大量原始习俗而具有广泛影响。虽然他本人很少外出旅行,但他一直与传教士及殖民地官员保持着密切联系,这些人为他提供各种材料,并对他的研究作出评价。他的主要著作还有《图腾崇拜和族外婚》(3卷,1910),《不朽信仰和死者崇拜》(3卷,1913),《旧约中的民俗》(3卷,1918),《自然崇拜》(2卷,1926),《火的起源神话》(1930),《原始宗教中对死的恐惧》(2卷,1936),《澳大利亚的土著种族》(1939)。他于1914年被封为爵士。

   民族学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和拉德克利夫-布朗

  20世纪20年代初,英国人类学界出现了一个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的学派——功能主义学派,也称功能学派。1922年,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和布朗,分别发表了实地调查的专著《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和《安达曼岛人》,他们最早把功能主义思想贯彻到民族学著作上,人们因而把两篇专著发表的这一年定为功能学派创始的年代。1935年,中国学者吴文藻也撰文介绍说:“二书之长,使完善的理论观点与精细的实地调查打成一片,这在人类学的研究史上是别开生面的,已成为人类学文献中的重要典籍。”其后二人又在他们的其他论文和著作中进一步发展了功能主义理论。他们的理论与前人不同之处在于,早先的人类学受进化论影响,兴趣大都在于摸索搜寻一些社会的原始状态,认为这些非西方文化,皆为野蛮或半开化文化。研究带有傲慢的殖民色彩。后来历史学派兴起,注重繁琐考据博引,其理论也不足以确立科学的基础,以往学派多认为文化是自生自长,自有目的的实体。功能学派开始确认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手段,尽管其形式上有种种变异,但为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功能是完全相同的。

  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Kaspar Malinowski 1884-1942),也译为马凌诺夫斯基,伦敦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英国社会人类学的奠基人,并以对大洋洲诸民族所做实地考察的成果为世人所重视。社会人类学的概念是英国功能学派用以替代“文化人类学”的,1929年第14版《大英百科全书》中“社会人类学”一文即为马林诺夫斯基所写。

  马林诺夫斯基为波兰裔,1884年生于奥匈帝国统治下的波兰克拉科夫。父亲是文学教授,母亲是一名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1902年考进亚盖沃大学读物理和数学,并对哲学具有浓厚兴趣,1908年他获得物理学和数学博士学位。期间他曾偶尔读到弗雷泽的《金枝》一书,便对人类学产生了浓厚兴趣,为日后结交弗雷泽和投身人类学研究埋下了种子。

  马林诺夫斯基于1924年重返伦敦大学任教,1927年成为教授。他是当时学术界最有活力的社会科学家之一。

  现代人类学特有的学术活动是在长期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写作一部民族志,完成某种理论证明。马林诺夫斯基成功地把这三点结合起来,确立了现代人类学的学术规范。影响较为深远的是他的成名作《西太平洋的航海者》(1922),这是一部民族志的经典,基本内容是记述新几内亚东部的南马辛区域所特有的库拉活动。这本书在中国有华夏出版社出版的梁永佳和李绍明的译本。

  马林诺夫斯基其他著名的人类学著作还有《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1927),《原始社会的性与压抑》(1927),《野蛮人的性生活》(1929),《珊瑚园艺及其巫术》(1935),《文化论》等,他的著作大都有中文译本,其中《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1930年在我国即有译本,到2007年法律出版社还曾修订再版,该书在中国成为长盛不衰的作品。《野蛮人的性生活》更是被多次翻译再版,拥有多种中文译本。他的《文化论》(1936),表明了功能派的立场,1940年即被费孝通译为中文。

  说起《文化论》一书,还有一个小故事。1936年,我国早期人类学者吴文藻先生得到罗氏基金会的奖学金,游学欧美各国,在伦敦得以结识马林诺夫斯基教授,并建立了友谊。当时马教授的学生遍布各大洲,唯独没有中国,马氏说:比较文化论,不能缺少中国,正如世界文化之大成不能缺少中国一样。马林诺夫斯基对东方文化抱有很大的期望和兴趣,当他听到中国学界也采用与他相近的观点研究社会时,非常高兴,当即组织座谈会,请吴文藻介绍讨论研究中国文化的问题。吴文藻离开伦敦时,设宴辞行,马林诺夫斯基为分别纪念,席间赠送《文化论》初稿一部,经约定由在座的费孝通将其译为中文。当时这部《文化论》的原稿尚未刊行,很多人都没有读过,首先进行汉译,表达了马林诺夫斯基对中国读者的一片心意。这部书稿先是在燕大《社会研究》周刊上随译随登,后因抗战事起,一度耽搁。后来吴文藻与费孝通迁往昆明云南大学,辗转四年,终于在1940年完成翻译校订工作,使全书得以出版。这是中外人类学史交流的一段佳话。

  功能主义的第二个奠基人拉德克利夫-布朗(A. R. Radcliffe-Brown 1881-1955)布朗1881年生于英国伯明翰,幼年丧父,家境并不宽裕。小时他天资聪颖,学习勤奋。18岁中学毕业后,在伯明翰图书馆找了份工作,后来得到在南非谋事的哥哥的鼓励和资助,得以继续学习。1901年,布朗进入剑桥大学著名的三一学院攻读精神与道德科学,并获得奖学金,1904年成为W. H. 里弗斯第一个人类学专业的学生。为了研究法国社会学大师涂尔干的理论和方法,他曾两次赴法留学。1906-1908年,他去印度的安达曼群岛作实地考察,这一工作使他获得了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研究员的资格。1909年,开始在三一学院讲授社会人类学。1910-1912年去西澳大利亚考察,着重研究亲属和家庭组织。1916年任汤加王国的教育处长。1920-1925年,他曾担任南非开普敦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并在该校创办了非洲生活和语言学院。1925-1931年在悉尼大学任教,曾就理论人类学和应用人类学的研究工作提出了详细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的同时,他还对澳大利亚、南非、美拉尼西亚群岛以及东南亚等地进行过多次田野工作和访问。1931-1937年拉德克利夫-布朗在芝加哥大学任教,曾将社会人类学介绍给美国学者。1935年,布朗应燕京大学的邀请,曾来中国讲学,在燕大呆了3个月,期间“对学生的报告建议,一一指导,批评得失,鼓励学业”。他还撰写了《对于中国乡村生活社会学调查的建议》,并计划对中国的中原文化进行田野工作,后因日本侵略中国,研究计划被迫中断。布朗1937年回到英格兰,在牛津大学任教,并担任人类学系主任,直至1946年退休。

  布朗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个讲求科学、注重效率的人。他的穿着像一个无可挑剔的学者,他很在意自己的每一个姿势,甚至是睡觉的姿势。他不爱搭理那些他认为肤浅的人,他们和他说话时,他只是目视远方,据说这是为了节省时间。

  布朗所写《安达曼岛人》(1922,新版1948)一书,即是在他当年调查的基础上完成的,书中着重阐述了他的功能主义思想和方法,被认为人类学圭臬的著作。该书有梁粤的中文译本,2005年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布朗的早期著作还有《民族学方法和社会人类学》(1923)、《文化的历史解释和功能解释》(1929)、《人类学研究的目前状况》(1931)等。布朗的理论在《澳洲各部落的社会组织》(1931)一书中得到精辟的阐述和应用。这部著作涉及当时所知的澳洲所有土著民族,并对有关亲属、婚姻、语言、风俗、土地的所有权、两性关系的模式和宇宙观的大量资料进行了编目、分类、分析和综合。书中力图把社会诸现象解释为诸种因素相互适应、融合及整合的体系。布朗的后期著作有《原始社会的结构和功能》(1952)和《社会人类学方法》(1958)等。前者有潘蛟等人的中文译本,1999年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后者有夏建中的译本,2002年由华夏出版社出版。在《社会人类学方法》一书中,除了论述社会人类学的方法之外,也包括布朗对这门学科的性质、构架及理论范畴和概念的见解。
  来源:《中国民族》
本文转载自http://www.face21cn.cn/renleixue/lilun/article_2011_01_13_4550.html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