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余画洋】尧舜及其族群考论

【余画洋】尧舜及其族群考论

尧舜及其族群考论

——读中国远古史札记

余画洋




       

  内容提要: 本文是作者研读中国远古史的札记,通过考察尧舜及其族群的源流,将商汤革命以前的中国历史贯串起来,从中探索中国文化的规律。论文破解了濮阳西水坡蚌图、临汝鹳鱼石斧图和东北考古之谜,弄清了所谓五帝的本来面貌,并用八卦讲解了舜的一生。




一、濮阳之战

  1987年5月,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发现了仰韶文化的遗存,之后出土了三组用蚌壳摆塑的图案。在一处土塘墓中,下葬了一位壮年男子,头朝南而足朝北。他的左右两侧,分别是蚌壳铺塑的虎和龙。另两组图在墓塘以南,即男子头朝的方向。我们按从南(头)到北(足)的顺序来观察这三组图形。

  第一组图:在一条灰沟里,“又有一蚌壳摆塑的龙,头朝东,背上骑一人。这龙以北近处还有一蚌壳摆塑的虎,虎头朝西,作奔跑状。”(白寿彝总编《中国通史》修订本,第二卷,2004年)“在龙虎的西面还有一舒身展翅的飞禽……在飞禽与龙之间还用蚌壳摆一个圆圈。”(《1988年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简报》,《考古》1989年第12期)

  第二组图:在第一组图南面约25米远的一个浅地穴中,“其图案有龙、虎、鹿和蜘蛛等……龙虎蝉联为一体;其鹿卧于虎的背上,特别像一只站立着的高足长颈鹿。蜘蛛摆塑于龙头的东面……在蜘蛛和鹿之间,还有一件制作精致的石斧。”(《1988年简报》)此外,“正对龙的前方摆塑一圆球”。(《中国通史》)

  第三组图:即墓塘之图。在墓室东、西、北三面各设一小龛,小龛内为三具骸骨。北龛里的遗体是一十六岁左右的男性,头朝东;西龛为一十二岁左右的少女,头部有刀砍痕迹;东龛内骨架保存不好,性别不明,其年龄大致也在十二岁上下。北龛深1.1米,西龛深0.8米,东龛深0.6米。西龛旁边有蚌壳散落在地,“比较乱,不规则,没有一定的形状,里面还杂有一些石片”。(《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掘简报》,《文物》1988年第3期)

  墓主身体两侧的龙、虎均背对着他,虎身朝向西龛,而龙身朝向东龛。在壮年男子足部和少年遗骸之间,发现了两根人的胫骨,其西紧挨一蚌堆,呈三角形。

  第三组图隐含了道教中龙虎丹法的起源。东龛里的疑为一男孩,龙虎相斗,则男女不及于乱。人走路的时候支撑在胫骨上,所以胫骨比喻途径。三角形蚌堆在胫骨旁,暗示途径为三家相见。墓主足部对着十六岁少年,表示通过这个途径,年长者将返还少年的青春。

  鹿形态优美,行动矫健,或可与少年人联系起来。鹿在虎背之上,鹿和虎都是兽类,似乎是以虎比喻一个族群,而鹿代表这个族群的领袖。墓主是当时的领袖,则鹿应指将来的领袖。

  龙喻指惊雷,即这个族群遇到的大灾难,反映了震怖的心理。龙背上有一人,表示人我之分。龙和鸟之间有一圆,暗示大灾难来自鸟所代表的族群。鸟在西边,龙头向东,虎头向西,可能是说本族西进,异族东扩,发生激烈战争。虎在龙之北,说明本族大败亏输。

  灰沟为西南-东北走向,墓主遗体从头到足仔细看也指向东北方向,可能是说墓主将逝,让本族逃往东北边去,到那里培养下一代的领袖,希望他像鹿一样。

  鹿还有什么特点呢?在“以《老子》观点略释《周易》四组卦”一文中,曾指出鹿可以比喻“无为”。在《老子》里,“无为”有以下几种意思(辞句后面括号里的数字是拙著《老子寻绎》中的章节数):

  (1)谦虚柔和,不为私利,不突出自己。“上德无为,而无以为。”(1.11)“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35.2)“爱民治国,能无为乎?”(43)

  (2)秉要执本,知人善任,不事必躬亲。“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7.2)

  (3)清静无欲,不扰乱人心,不过于苛察。“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15.31)“为无为,则无不治。”(36)

  (4)慎为,不恣意而为,不超越阶段,不违背事物自身的规律。“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能及之矣。”(5.2)“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20.1)“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20.24)

  墓主的期望不见得有《老子》的“无为”这样丰富,但鹿性温驯,的确近于“无为”。虎性暴烈,可谓有为之极;鹿在虎上,即是说族群要有为,领袖既要有为又要无为,这就是墓主在惨痛战争中积累的经验教训,也是他留给未来继承者的宝贵遗嘱。

  濮阳西水坡属于考古学上的后冈一期遗存。后冈一期文化从磁山(河北武安)文化、北辛(山东滕县)文化而来。“磁山文化的年代在公元前5800年左右,是该地区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以磁山为代表的一类遗存,目前还只发现于河北南部地区。”(《中国通史》)而北辛文化“遗址早期堆积的年代为公元前5875年……晚期遗存中的相当多的因素,文化面貌很接近后冈一期文化,年代在公元前4550-4350年间,早于此地的大汶口文化……北辛文化主要分布在黄河下游、淮河以北的鲁中南及苏北地区。”(同上)

  后冈一期文化分布的地区:“东至山东半岛,西越太行山而达晋中及长治盆地,南逾黄河,北达河套、桑干河-永定河沿线”。在后冈一期之后与之相衔接的早期大汶口文化,“分布地区较前者缩小,基本上龟缩于山东及苏北地区。”

  在西水坡遗址那条灰沟中,“在龙的南面、虎的北面、龙虎的东面,还各有一堆蚌壳,龙南面的蚌壳面积较大,高低不平,成堆状。虎北面和龙虎东面的两堆蚌壳较小,形状为圆形”。(《1988年简报》)从以上考古证据来看,虎北面的蚌堆可能代表河北南部地区(磁山文化),龙虎东面的蚌堆可能代表山东及苏北地区(早期大汶口文化)。南面的蚌壳堆积可能表示南方的重山阻隔。河北南部是虎族(暂且不妨这样称呼吧)的兴起之地,山东及苏北地区是眼下的剩水残山。墓主叫身边族人往东北方向走,叮咛他们,到了东北那边以后,不要忘记族群的来历,也不要忘记了留在中原的同胞。

  后冈一期文化和早期大汶口文化存在的时间约当公元前第五千纪前叶后段至公元前第四千纪中期,它们同一时期的对立面是半坡文化及其后继者庙底沟文化前期。半坡文化分布的地区是:“以渭河流域为中心,东起太行山西侧及郑州左近,西止渭水之源,南至武当山北侧,北达河套及熊耳山地带。”庙底沟前期分布的地区“较前者向东推进了,至少达到太行山东麓。”(《通史》)因此,是庙底沟文化的东侵,造成了虎族的败退。濮阳之战是势力消长的转折点。

  1978年河南临汝出土了庙底沟类型的《鹳鱼石斧图》。这幅画绘于陶缸上,大约占陶缸一半面积。一只白鹳眼睛很大,扬着头,身体丰满,腿轻捷而有力,长喙尖端衔着一条鱼,已经僵直不能动弹。这俨然是一个得意洋洋奏凯的将军。旁边竖立一柄石斧,刃口厚实,说明不是平常使用的斧子,联系鹳鸟的姿态,则很可能代表杀伐的权力。鹳鸟衔鱼和石斧画在盛敛尸骨的陶缸上,那么这幅图“很可能是墓主人生前事功的写实。”(《通史》)



  什么事功值得这样宣扬炫耀呢?庙底沟类型和后冈一期敌对,我推测鹳鸟衔鱼表现的正是濮阳之战,鱼代表被击败的虎族,而鹳鸟代表另一族(不妨称为鹳族)的领袖。

  虎族和鹳族的领袖历史上有记载吗?

  我们知道,“庙底沟类型……总体风格……和半坡类型截然不同”,“鱼纹是半坡类型的标志”,“至庙底沟时期……陶器上增加了泥塑鸟头装饰,彩绘纹饰的变化是鱼纹没有了,鸟纹大量增多”。这使人联想起《天问》中说禹是从已死的鲧的腹中出来的。(转引自刘起釪《古史续辨》,以下多处利用了刘先生汇集的资料。)鲧字的形状不正像鱼纹吗?所以鲧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一个阶段。鲧就是共工,所以读音为滚。共工之声像惊雷阵阵,即西水坡龙所代表的含意。对虎族来说,鹳族无异于晴天霹雳,故呼之为共工。鹳族领袖去世之后,族人绘图勒功,禹字正像鹳鸟得志之形,因为战胜了虎族,且蔑视虎族为鱼,故谥之曰禹。鲧的阶段过去了,禹横空出世了。

  禹,过去也称为“戎禹”,即戎族之禹,所以鹳族就是戎族。濮阳之战后,戎族势力炽盛,大举东犯,犹如妖龙,所以虎族呼之为蚩尤。蚩尤二字像妖龙张牙舞爪的样子,其读音有强烈的憎恶之意,就如近代中国人把西方人叫做鬼子一样。戎族善战,后世蚩尤竟被误奉为战神,“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便出于此吧。

  戎族蔑称虎族为鱼族,后来在史籍中记为虞族,吴表音,带虎字头,仍存虎族之意。相传舜是虞族即虎族人,那么西水坡墓主是谁?《天问》在讲舜的故事的同时,还讲了尧和女娲。看来,在西水坡下葬的虎族领袖就是尧了,那位十二岁左右的少女很可能就是他的女儿。《国语.郑语》说虞、夏、商、周四代相承,虞代之先祖为幕。所谓幕,就是墓,虎族领袖葬在濮阳墓中,在戎族高压下,族人不敢明言,唯以墓来暗示。《天问》中“登为上帝”一事素来不明其义,现在看来是说虎族领袖离世后升天,尧字繁体作堯,正像平冈上起坟之形,音为遥,高的意思,表示崇敬的心情。

  《北山经》有炎帝的小女儿,叫女娃,疑即女娲,故尧就是炎帝。墓室三个龛深度不一,北龛代表领袖,最深;西龛里是他的女儿,第二深;东龛最浅。尧战败之后,吩咐族人往东北去,他深怕女儿落入敌手,将她杀死,所以她头上有刀痕;墓室西龛旁蚌壳散落,“比较乱,不规则,没有一定的形状,里面还杂有一些石片”,尧在女儿遗体边,痛伤不已,再也不能平静了。

  所以濮阳之战便是有名的黄帝打败炎帝的战争。因此戎族的禹就是黄帝。《史记》叙述了这场战争的背景:“神农氏世衰……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我怀疑“教熊罴貔貅貙虎”是从“教熊貙虎”增益而来,“熊”为“龙(龍)”字的假借,而 “貙”可能是“驱”字的假借。《天问》讲“事情萌始建成璜台”(《古史续辨》),璜台即黄台,建在黄土坡(阪)上,可能尧在此营建新都不久,因附近有泉水,所以又可称为阪泉,就在濮阳那里。

  那么,“神农氏世衰”是怎么回事呢?


二、问鼎中原

  《周易.系辞下》论述了中国的上古文明史,“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始作八卦……包牺氏没,神农氏作……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我认为, “氏”字是族群的意思,并不只是代表一个时代。包牺氏即伏羲族,神农氏为神农族,黄帝(禹)和尧舜原不属于同一族群,后来在舜之世得以融合,所以用黄帝尧舜来代表这个族群。

  考古学界有一种假说,“认为华北地区从旧石器时代早期开始,即存在着两个文化系统,二者以不同的石器传统相区别,这两大系统一直延续至新石器时代,分别是新石器时代这一地区不同经济类型的文化产生的基础……”。一个文化系统最早出现在距今180万年前,以西侯度文化为代表。西侯度在山西南部芮城县西北隅的中条山阳坡。这个系统分布范围在山西南部、河南西部和陕西东部。另一个文化系统大概从北京周口店发端,年代最早距今71万年,其分布范围在河北北部、山西北部和辽宁西南部。前一个系统的特征是使用大石片砍砸器,主要以采集为生;后一系统以捕猎为主,特征为使用船头状刮削器。

  前一系统的区域恰与半坡文化覆盖的范围相重叠,使人猜想戎族本是中国境内最早起源的采集族群,“人猿相揖别”,最初也和猿猴一样靠采集生活。他们手持大石片砍砸器,较小的石器难以抵御,形成传统,善于作战,故无妨以戎族呼之。戎禹又称夏禹,而夏文化正始于戎族发源地晋南,我推测是留在晋南的戎族逐渐形成了夏族,到了公元前2000前后的时候,建立了夏朝,他们追根溯源,将戎族最有名的战神禹奉为最早的先祖。我想,夏字有可能也是模拟猛禽的形状,只不过猛禽在山西南部叫做夏-就是鸮-罢了。疑夏后氏可释为鸮后氏或鹳后氏,即鹳族或戎族亦即奉祀大禹之族的后人。大禹治水的传说不可信,这个故事实际上反映了远古从事农业的劳动者世世代代治理水患的艰难和成就。

  后冈一期文化可能由后一系统发展而来。濮阳战败后一部分人迁往辽宁西南部,亦为周口店系统的故地。尧希望族人牢记的发源地也可能是河北北部地区吧。虎为山林猛兽,宜其为有长期捕猎传统的族群所尊奉。伏羲正是捕猎的意思,故虎族的源头便是伏羲族。伏羲族在中国境内率先创造了捕猎文化。大约在5万年前,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狩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许多过去没有人去过的地方,这时也已被广泛占领。至今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远远超过旧石器早期和中期遗址的总和……在华北地区的旧石器晚期遗址甚多,尤以山西为最密集……这时的石器有普遍小型化的趋势(注:狩猎经济的成分普遍增多)……东北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存也发现较多……其总体特征与华北旧石器晚期文化比较接近。”(《通史》,第36页)“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指的就是这个时期吧。

  他们何时开始退出全盛期?“鹅毛口石器遗址位于山西省北部怀仁县境内、桑干河的支流鹅毛口河附近相连的小山包上,山包高出现河床80-100米,山体主要由岩石构成”,年代接近新石器时代,或即新石器时代初期,约当公元前1万年左右。这里发现了大量用于翻土的石锄和少量或用于农业的石镰。或许此地就是神农族与伏羲族、戎族拉锯战的焦点,也是当时伏羲族文化的中心地带,因此“与鹅毛口遗址仅隔一条冲沟的窑子头地点……石器以细石器为主,其形式与旧石器时代晚期及更晚阶段遗址中的细石器(注:伏羲族特征)相近,同时,这里还存在着与鹅毛口遗址相同的粗大石器(注:戎族特征)”。这个小山包不禁使人联想起中国古代帝王的封禅大典。“一寸短,一寸险”,石锄更利于作战。是否附近发生过与濮阳之战类似的大规模战争?神农族胜利后登上这个小山包庆贺他们赢得了天下?

  公元前1万年前后,当神农族兴起之后,伏羲族一度被压缩到河北南部地区(磁山文化)。待到神农氏衰落了,伏羲氏首先扩张至北辛文化所代表的地带。此时,戎族的老官台文化“以关中地区为中心,西至渭河上游的陇东地区,向南越过秦岭一直到达汉中”(《通史》),势力所及还不如久远的过去。所以神农族大约从公元前5800年开始衰败,伏羲族趁势扩展;公元前第五千纪前叶后段(后冈一期),伏羲族继续扩展,此时戎族(半坡)也在壮大,两个族群争夺激烈,至濮阳之战戎族彻底击垮了伏羲族,其王族乃不得已逃往东北。此时约当公元前4500年左右(濮阳西水坡遗址所处年代)。

  那么,神农族来自何方?他们的去向呢?

  湖北房县樟脑洞出土过两千多件石制品,其中边刃刮削器数量最多,发掘者认为很可能代表了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新型文化。我推测这就是神农族曾经活动过的地方。房县在鄂西北,这里有神农架,还相传神农族诞生于随州,都不是空穴来风。

  1977年在河南新郑发现了裴李岗文化,在这类文化中,器物底部常加三足而形成鼎。裴李岗文化的分布区与磁山文化相邻,而年代稍早,很可能就是神农族在河南中部地区的最后据点,因而裴李岗遗址的粮食遗物很少。裴李岗遗址的所有墓葬,遗骨的头向都偏向南方,说明他们来自南边,曾向北进军。而且这类文化的渔猎工具与同时代的其它文化相比,在工具所占的比例最低,因而他们就是从鄂西北向中原挺进的神农族。他们发明了中国境内最早的农业技术,然后在公元前 10000年前后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轮农业化革命,即“包牺氏没,神农氏作”的情景。

  伏羲族北辛文化(公元前5875年以后)墓葬的方向,一律为头东脚西,指明向西前进;而戎族老官台文化(公元前6000年以后)的葬式,均为头西脚东,指明往东发展。西水坡第一组图里的龙虎头部方向正是如此。东西夹击的结果便是神农族势力在中原的衰退。

  但他们在中原还是留下了自己的印迹。在半坡期(公元前第五千年内),“伊洛地区至鄂西北的汉水及丹江流域的陶器多作素面,红顶钵碗较多……本地在此以前存在着一种以鼎为重要因素的遗存……”;在庙底沟期(公元前第四千年中期以前),“伊洛-郑州地区的庙底沟类型的陶器,多作素面”。

  在后冈一期文化中,流行陶鼎,碗、钵流行红顶的装饰。大概口沿外烧出一圈桔红色的钵碗是此时伏羲族文化的特征,鼎和素面陶器是神农族文化的特征,鄂西北的汉水及丹江流域为神农族的大本营,而伊洛地区为他们问鼎中原的中心地带。在濮阳大战之前,伏羲族可能已经与神农族结成亲缘,所以伊洛地区至鄂西北的汉水及丹江流域红顶钵碗较多。濮阳战后,伏羲族败逃,神农族的一部分仍然生活在伊洛地区,但此地文化受到戎族强烈影响,属于庙底沟类型,彰显大禹功绩的《鹳鱼石斧图》亦出现在这个区域之内。

  史诗《天问》“至迟写于战国初”,“以夏、商、周为全部古史体系,和西周《诗》、《书》相同。唯前面加了天地开辟及洪水故事,后面加了些春秋及吴楚事。比《诗》、《书》有了丰富得多的故事,但没有《诗》、《书》中的伯夷、蚩尤。”(《古史续辨》)在此书商代传说部分,讲到“吴获迄古故事”,我推测作者为江淮一带的吴人,吴的源头良渚文化的侵袭是大汶口文化由盛转衰的关键因素(在江苏新沂县花厅村墓地,良渚贵族以大汶口文化的居民殉葬),则吴人必倾向于赞扬伏羲族的对立面戎族。既然把戎族的禹抬得很高,说成天地开辟之后治水的神,就绝不会否定濮阳战后的戎族即蚩尤族,而伯夷二字可能代表大汶口文化以前戎族主导中原的这段时期,伯通霸,夷是戎族对这个地区其它族群的蔑称。


三、往事越千年

  考古研究表明,东北的赵宝沟文化在公元前第五千纪前叶后段到后叶前段这个时候,出现了许多红顶钵。可以相信,伏羲氏的王族从西南面迁到了这一带。赵宝沟文化的主要遗址有内蒙古赤峰敖汉旗的赵宝沟、小山和河北省迁安县安新庄。赵宝沟文化和东北的另一红山文化这时在西拉木伦河以南地区并存发展,村落经常比邻而居,估计后者也是伏羲族的后裔,较早来到这里。尧的遗属从伊洛到了东北,就先投靠亲族,将素面的敛口钵作为礼物送给亲人,自己留用敞口钵。素面是神农族文化的特点,神农族曾经长期占据中原,其文化在当时或许仍然为伏羲族所珍视。

  在小山发现了两座房址,较大的一座屋内留存了两件特殊的器物。一件是精美的斧形石器,其刃部“却十分钝厚”,而且没有使用的痕迹,可见“不是一般实用之斧”。我们记得在西水坡第二组图里,鹿的旁边正有一件制作精致的石斧。小山斧形器的顶端附近用简单的线条刻划了一个人的头部。斧形器整体上呈灰色,杂黑斑,石料中间有一大块红色,在凝重的氛围中显得十分醒目。把红色和人首结合起来,我推想这个斧子就象征着炎帝吧。伏羲族陶器上端的红边沿是否表示对炎帝的崇敬?屈原在《离骚》的开头追溯楚人的先祖叫高阳,也许尧是伏羲族和神农族联姻的后代。《史记》旧注引徐广的话,说尧“号陶唐”,我怀疑陶唐代表神农族,因为神农族陶器的特征为素面,而唐字最初可能有纯色的意思,如其同音字糖一样。尧在壮年作了两族的共主,神农族称他高阳,比拟为高悬天上红色的太阳。高阳死于濮阳,神农族退居汉水,之后逐渐开发南方,融合各原始族群,成为楚国的主体。

  另一件是鸟兽图尊形陶器。尊形器上“纹饰的主体内容是鹿、猪、鸟三个动物的侧视图像……猪具长吻和獠牙……鹿和猪作奔驰状,鸟亦呈振翅之态……猪被画在鹿之前方,但它的部分身躯已为鹿头遮掩”。在西水坡第二组图中,龙的头部摆一蜘蛛图形,或许表示憎恶的心理;正对龙的前方,有一圆球图案,使人想起照妖镜之类的道教法器,大概表示镇魇之意吧。尧希望族群未来的接班人汲取他躁进蛮干的教训,在有为的基础上设置对立面,以无为(鹿)驭有为(虎),率领虎族(伏羲族),不惧惊涛骇浪(龙代表使人震恐的事物),将鹳族(戎族)逐出中原。逃到东北的王族或许将虎上之鹿理解成变虎族为鹿族,将圆球和蜘蛛图形的寓意理解成化龙为猪(后来的玉猪龙及玉鸮不过承袭了他们对戎族的诅咒罢了),以鹿驱猪。他们没有真正领悟尧的深意。

  在沈阳新乐遗址,出土了鸟形木雕, “只有喙与眼略可辨认,其它部位多卷曲缠绕”,由于濮阳一役劫后余生,尧的遗属非常痛恨戎族,雕刻鸟时仅以喙和眼来借代鹳鸟全体,其余部分则尽量使之蜷曲,来表达心中的仇恨。“鸟的尾部延伸成木柄,其长度约占整个木雕的三分之二,木柄尾端渐细,可能曾插在某件物体上”。这个房址面积达95平方米,估计是族人聚会之所。在同一房址,还发现了十二个石珠和一个玉珠,均为圆柱状,玉珠要比石珠大一些。我推测玉珠代表炎帝尧,石珠代表出于尧的十二支派。在遗属定期聚集的时候,他们面对鹳鸟,起誓十二支派同心戮力、彻底消灭戎族。

  《晋语》记载鲧因违反上帝之命被殛后化为黄龙,成为夏族(实为戎族)的宗神,则黄龙暗示了黄帝禹。此书又叙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得姓的十四人,有十二个姓,姬姓为首。《史记》在五帝本纪里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又在夏本纪说禹的后代分封之后,以国为姓,也是十二姓,夏后氏排第一。两部书都把尧所出的十二支派安到了禹身上。依照五行观念,土为黄色,故以黄帝作为五帝之首,将禹冠以黄帝之名,则宗谱色彩浓厚的十二支派就放在禹名下了。对于十二支派的成员,两部书说法不一,那是因为受了周族(姬姓)、夏族王室宗族史观的影响,可能其他人也有所附托,以抬高自己宗族的身份地位。

  今天东北许多地名如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西水泉、蜘蛛山和辽宁长海县广鹿岛小珠山等似乎暗示了伏羲族的迁向东北,这些地方想必都是当年伏羲族的聚居地吧。

  “约自公元前第四千纪前叶后段到第三千纪初前后”,东北地区西南部伏羲族的分布范围比以前大为扩展了。正是在这个阶段的初期,公元前3500年前后,山东和苏北的大汶口文化的主要特征开始逐渐形成。是否留守中原的伏羲族取得进步的消息鼓舞了炎帝遗属的士气?或者在复兴之后中原伏羲族的一部分北进而与昔日的王族会合?

  小河沿文化与红山文化晚期存续的时间大致相当,即公元前第四千纪末到第三千纪初左右。小河沿文化“与本地区以前的赵宝沟文化有一定的继承性……又同红山文化早期有关”,更重要的是,“见于豆座上的三角形镂孔和器座上的八角星彩陶图案,还表明它曾接受过南面大汶口文化的影响。”泥质陶器的表面主要为素面和彩陶,似乎暗示着伏羲族已经融合了神农族和戎族的文化。我推想,小河沿文化区域正是得到振兴的中原伏羲族在东北和尧的后人以及更早到东北西南部求生的族人会合的地方。就在这个时候,“燕山、熊耳山南北的北方古文化都有向南推进的趋势”。那么,从公元前3500年到3000年这五百年里,中原的伏羲族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影响使得他们的故地处处都焕发了青春?

  红山文化的祭祀遗址目前发现了四处:阜新县胡头沟和凌源县城子山,跨凌源、建平两县的牛河梁,喀左县东山嘴,时代都属于红山文化晚期。

  胡头沟和城子山是遗址中规模最小的一类。前者位于临河的圆土丘上(阪泉?),后者坐落在山顶。以胡头沟为例,墓坑挖在丘顶,用石板砌椁,死者四周摆成一个石围圈,围圈入口的石块边立置一排彩陶筒形器,圈内散放大量筒形器的碎片。围圈外还有一座石椁墓,墓中以石板隔出五室,每室约埋一人。若伏羲族十二支派分为两路,每一路由一人统领,则其部属就正好有五人,每一人领一支派。彩陶筒形器可能隐喻戎族人。

  东山嘴遗址的规模比以上两地大,“位于三面环山、一面临河的突起台地上”。这里存在若干个不同时期的方形和圆形基址。“方形基址最大的约有100平方米,圆形基址的直径在2.5-4.1米之间”,则方形面积为圆形面积的8倍(100/3.14*22)左右。“从方形基址到圆形基址的最近距离为15米”,是否方形代表坦荡如砥的中原地带,而圆形代表拱伏无违的八方?这处遗址出土了双龙首璜(注:半璧)形玉饰和绿松石做的鸮,还有一些鹿骨和很多猪骨。鹿、猪代表伏羲族和戎族,鸮代表戎族领袖,故而双龙首应代表伏羲族的领袖。龙过去是伏羲族恐怖的对象,这时竟成为领袖的象征,说明伏羲族已经由退守转为全面振兴;龙首不是一个而是两个,一个肯定是尧,另一个是谁呢?

  在东山嘴和牛河梁都发现了塑像。东山嘴的大型人物像仅剩残块,“呈盘腿端坐之貌”;女神像很小,有一例体高5.8厘米,为一尊“裸体孕妇立像”。如果大型人物像祭奠的是炎帝,微型女神像纪念的就是他的女儿女娲了。娲字的读音与娃字相同,右半边正像一个人体骨架,表示炎帝的女儿横死濮阳。可能王族从西水坡撤走的时候,尧只塑了前两组蚌图,女娲惨死之事当时王族并不知情。在尧身处艰危之际,女娲宁愿与父亲同生共死,也不肯临难苟免。1000多年以后,中原伏羲族寻王族而来,才将女娲的事迹告诉了东北的遗族。女娲殇时,不过十二岁左右,还没有婚配,所以族人塑成孕妇的形象,祝愿她在另一个世界歆享人生的幸福。

  牛河梁的女神庙位于一个缓坡的顶部。女神庙人像最大的将近真人身体的三倍,有一例与真人一般大,“面部施红彩,唇涂朱”。围绕女神庙还分布了一些“积石冢群”。或许人们在返归中原以前,在这里设立了女娲的陵庙,作为对她永久的怀念。陵庙遥对一座高山,高山形如猪首,伏羲族终于复兴,这个不幸的女孩子可以得到告慰了。


四、舜演八卦

  进入公元前第三千纪初以后,东北地区西南部的文化骤然消失,这是因为炎帝遗族的回迁中原。此时正当大汶口文化的鼎盛时期。

  大汶口文化从公元前3500年前后开始,山东泰安、曲阜、邹县、滕县、莒县、诸城、胶县、潍县等地都有大汶口文化的遗址。孔子和孟子就在这个地区成长起来。他们一生“祖述尧舜”(《中庸》),是否因为那时在先辈口耳相传的故事里,尧舜是上古灿烂文明的缔造者?如果说尧在公元前4500年左右离世,那么,舜至迟在公元前3500年前后诞生,两人竟远隔千年。把尧舜放在一起,不仅因为他们同属一族,更因为舜继承了尧的遗志,完成了尧的心愿。

  《孟子.离娄下》讲述舜的生平,“舜生于诸冯(今诸城),迁于负夏(今濮阳),卒于鸣条(今开封境),东夷之人也”。因此诸冯、负夏和鸣条是理解舜一生的三个关键的地方。在大汶口文化中,诸城较偏远,舜想必生于普通人家,所以《孟子.告子下》在“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那段激励过无数人的话之前列举的头一个从寒微中奋起的英雄人物就是舜。负夏,顾名思义,就是输给夏族的意思,在晋南夏族兴起之后,追溯其先祖,戎族也就称为夏族。鸣条,鸟鸣于小枝,小枝柔嫩,鸟鸣啁啾,舜晚年生活在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了这位平民英雄的经历, “舜,冀州之人也。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冀州,或指河北南部(磁山),或指河北北部(周口店),交待了舜族群的来源。《墨子.尚贤中》云,“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没有说寿丘和负夏两地。那么,既然司马迁特意点出寿丘和负夏,很可能这两地与舜平生的主要功绩有关。

  《五帝本纪》里讲了舜小时候家中的情况,“虞舜者,名曰重华。重华父曰瞽叟……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舜……有小过,则受罪。顺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匪有解(懈)”。孔安国说,“舜父有目不能分别好恶,故时人谓之瞽”,他的父亲不识好歹、脾气很坏。在舜的母亲去世后,瞽叟续了弦,后母生了个弟弟叫象。象娇生惯养,很骄横。瞽叟溺爱象,可是舜稍有小过错,他就狠命地责罚。虽然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舜却还是和顺地对待父亲、后母和弟弟,每天都很恭敬谨慎,从无懈怠。

  尽管如此,家里人仍嫌弃舜,甚至想害死他。“使舜穿井。舜穿井,为匿空(孔),旁出。舜既入深,瞽叟与象共下土实井,舜从匿空出,去。”水井出现于龙山时代,在公元前2600年至前2000年之间,舜成长的年代还没有水井。那么舜挖凿的必不是水井,而是陷井。舜在凿陷井的时候,留心在井的侧边挖了一个藏身的洞口,洞口通到外面。等舜下到深井里,瞽叟和象就一块往下填土,舜从事先挖好的洞口逃出了陷井。

  我们试以八卦来解释舜的一生。

  坎卦。象“下土实井”之形。舜生在诸城,少年时被家人厌弃,竟至于要用舜自己挖的陷井来把他活埋。“舜从匿空出,去”,舜侥幸逃脱了性命,从此被迫离开了家门,独自谋生。

  艮卦。象山上窑洞之形。清朝孙星衍《历山虞帝庙碑铭》云:“菏泽县,古济阴郡地,县东北五十里有历山,即舜耕处,亦太甲所葬也。”舜在菏泽鄄城的历山开荒种地。

  震卦和兑卦。象雷霆和沼泽之形。元代罗泌说,“耕渔必不相远”,所以雷泽也在菏泽。舜除了种田以外,有时到雷泽打鱼。

  巽卦。象水柔可掬之态。晋皇甫谧云:“济阴定陶西南陶丘亭是也。”舜在菏泽定陶的河滨制作过陶器。制陶临近河边,用水很方便。

  乾卦。乾,前进,指“作什器于寿丘”之事。寿丘,晋皇甫谧云:“在鲁东门之北。”因而寿丘就在今天的曲阜。唐司马贞说寿丘是黄帝出生之地,黄帝就是戎禹,所以寿丘是禹的故乡。什器,敌得过十个人的器物,即兵器。制造兵器的地方也就是领兵作战的地方。舜率众奋勇前进,攻陷了蚩尤族的圣地寿丘。舜又名夋,也许他战胜戎族之后,各族奉之为夋(鵕),象神鸟俊美洒脱之貌。夋读音近于九,《周易》中阳爻的称呼“九”就是这样来的吧。

  离卦。象火持续燃烧之形;指“迁于负夏”、“就时于负夏”之事。舜从曲阜向西略地,夺取了濮阳。公元前4500年左右尧在濮阳兵败自杀,千年之后舜洗雪了尧的耻辱,伏羲族重现荣光。濮阳相传为颛顼之都,我怀疑颛顼由鲧禹音转而来,鲧禹之族就是戎族,后来讹为古帝的名字,才造出这两个形声字来。因此,《史记》中打败蚩尤的“涿鹿之野”也就是炎帝败亡的“阪泉之野”。舜“邑于涿鹿之阿”,在这里受到各族拥戴,成为中原的领袖。

  坤卦。坤,谦退,指“卒于鸣条”之事。舜定都于开封,待局势稳定了,就让出位子,绝不恋栈,最后他恬然离世。舜的作为与尧的遗命相合,鹿的性情温顺,鹿字读音近于六,《周易》中阴爻的称呼“六”可能由此而来。

  卦的每一画称之为爻,爻的字形象卦画交错重叠,其音与尧字相同,是否八卦的原意是纪念尧?或者八卦的题目就是《尧》?

  1960年代初,在赤峰巴林左旗富河沟门遗址发现了一些卜骨,均为鹿的肩胛骨。遗址的年代在公元前第五千纪后叶后段,当时的人们根据灼烤鹿骨产生的裂纹来作预测。这是中国目前所知最早的卜骨。

  在赤峰翁牛特旗石棚山发现的小河沿文化陶器中,“见到一些刻划或画彩的特殊纹样,可能是表示某种事物的符号”,时当公元前第四千纪末到第三千纪初。

  舜的时代正在以上两者之间,很可能从卜骨兆纹整理出八卦就在这个阶段。是不是舜以八卦总结了自己的一生呢?姑且存疑吧。

  《史记》说黄帝“名曰轩辕”,我认为舜即轩辕二字的合音。轩辕晚出,而舜为初名。轩辕的形旁为车,或许在舜的时代发明了车。《考工记》云,“一器而工聚焉者,车为多。”可见人类社会的分工已经发展到相当细密的程度。张舜徽说,“自有车舆之创造,而后文明日进。稽之载籍,多以事物发明,归功黄帝,夫亦曰自有车之日起,而人类社会乃渐离野蛮而入文明耳”。《史记》常常把舜的功绩记在以禹为原型的黄帝名下,这是需要我们特别予以廓清的。

  禹、尧、舜生活的年代相距这样的遥远,则三人禅让的故事必出于儒家的附会。那么禅让一事完全是编造的吗?恐怕也不见得。《史记》中尧舜的几位有名的大臣禹、皋陶、契、后稷和伯夷,夏、商、周分别以禹、契、后稷为远祖,伯夷传为齐太公姜子牙的先祖,不可能同殿为臣。如果禅让是真事的话,只可能发生在舜和皋陶之间。

  “皋陶为大理,平,民各伏得其实”,在舜领导下皋陶分管的是法律,他断狱公平,人民都很信服。这就像唐代的贤相狄仁杰,“周岁断滞狱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传位于皋陶,舜是放心的。

  舜发扬了尧临终的德治思想,实现了中国境内三个主要的原始族群在中原的第一次大融合。孔子云,“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又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极星),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朱熹说,“为政以德,则无为而天下归之,其象如此。”这便是舜当政时候的气象。《韶》为舜时流传下来的音乐,孔子评论道,“尽美矣,又尽善也。”孟子一生奔走之处,见梁惠王,见齐宣王,见滕文公,等等,都是舜及其族群生活过的地方。舜的更具体的行迹早已湮没而不可考,可是他的精神感人至深,千百年来早已融化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

  司马迁说,“虞舜者,名曰重华。”《谥法》解释“舜”字:“仁圣盛明曰舜”,而孔安国说,“其光文重合于尧”,所以叫“重华”。“舜”和“重华”就像后世中国人的名和字,意义相互关联。舜,木槿的意思。木槿花光彩秀美,有“盛明”的姿态;木槿花开了谢,谢了又开,有无尽的韶华。



  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陕西华县泉护村)的居民已经在陶器上敷展出“高度概括的植物花纹图案”,时当公元前4000年前后。而彩陶-仰韶文化的标志-在公元前3500年以后走向衰落,大汶口文化正从这个时候开始。所以舜一面承接了鲜艳华丽的仰韶文化,一面打开了大汶口文化的大门。舜华,美丽的木槿花,象征着中原华族的初步形成。我们今天的中华文化就是从那个年代肇始,我们今天的中华民族就是在舜的基础上一代一代踵事增华、发扬光大。


五、复论商汤革命

  大约两千年后,在公元前16世纪,“夏桀为虐政淫荒”,以他为首的夏族统治集团残酷剥削人民,人们痛恨地说,“是日何时丧?予与女皆亡!”他们迫切地期望解放。商族的领袖汤在伊尹的辅佐下兴师伐桀,推翻夏政权,建立了商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室世系清楚可信的朝代,因为甲骨文的材料和《史记》的记录几乎完全吻合。从社会形态学说来看,这也是中国第一次进入阶级社会。

  商族的先祖是喾,喾由夔字音转而来。夔可能是舜的小名,《尚书》云,“祗载见瞽瞍(叟),夔夔齐栗,瞽瞍亦允若”,朱熹说“夔夔齐栗”的意思是“敬谨恐惧”的样子,其实只解释了“齐栗”,没有解释“夔夔”。我想,这大概就是舜的小名,他小时候或许是很顽皮的吧。商族好祭祀,于是就用模拟君王祭告上帝时形貌的喾字来将“夔夔”神圣化,以“高远其所从来”。不过,这也说明了商族和华族的继承关系。

  夏之于商,犹如明清之于现代。所以夏代的史迹缈不可寻,地下出土的文物也不甚多,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因为所谓夏代只是舜开创的公社制文明的衰颓阶段而已,不值得我们那样费心去发掘它的陈迹。我们今天爱讲论汉唐,不喜欢明清,是一样的道理。

  商族远溯两千年前缔造公社制文明的舜,也像我们追念两千年前创建地主官僚制文明的秦皇汉武。我们不但追念秦皇汉武,还要回望文武周公;不但回望文武周公,还要像商汤那样,永远铭记舜作为华族奠基者的丰功伟绩。

  商汤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阶级专政的国家,这是远古中华文明在夏代衰谢之后的再出发;二十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不屈,为了建立一个消除阶级压迫的新社会,也是中华文化在明代中叶(对应于路德的宗教改革)逐渐落伍之后的再出发。这再出发,是一场深刻的文化革命和思想革命,这个过程到今天还远未完结。

  1966年6月,毛泽东在南方写道,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
    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
    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他凭阑静听,料想到多少年以后,当昨日的风雨已经消歇,当新的一代成长起来,故国的人民会思忆起他在迟暮之年的再出发,会理解他志士暮年越发雄奇秀丽的英雄豪情。


初稿写于2008年5月22日

来源:国学网  发布日期:2008-05-26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两昊、三苗与微
——尧舜及其族群续考之二



余画洋



  当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3400年之间帝舜兴起的时候(参见《帝舜、〈禹贡〉与玄女》一文),伏羲族和戎族曾经激烈地交战。《山海经·大荒北经》里记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注:怵字的通借)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与之相类似的一段文字见于《史记·五帝本纪》,内中说:“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这里的黄帝即轩辕,指的是帝舜。《尧舜及其族群考论》一文已指出涿鹿在濮阳。把“涿鹿之野”和“冀州之野”对照起来看,《山海经》似乎是暗示伏羲族在濮阳苦战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之后,“宜将剩勇追穷寇”,继续前进,去攻占族群的应许之地-冀州。

  这时,东北的红山文化在时代风潮的激荡下,变得“空前活跃,其分布区域明显超出了红山文化前段的发现范围”(《中国通史》第二卷,白寿彝总主编),以策应青、徐地区大汶口文化向冀州的进军。大汶口文化朝着它的鼎盛阶段迈进,稍晚,在红山文化后段晚期,冀、沇、青、徐四州可能都已牢牢掌握在伏羲族手中,此时“燕山、熊耳山(注:在河北省阳原、宣化之间)南北的北方古文化都有向南推进的趋势”,大汶口文化达到了辉煌的顶点。

  帝舜定都于鸣条,即开封陈留一带。伏羲族在河南控制区域的文化有人称之为大汶口文化颍水类型。颍水类型的分布范围“已达豫西、豫南地区,涵盖黄河以南的商丘、周口、许昌、平顶山、郑州、洛阳、南阳、信阳、驻马店等9个地市”(《20世纪河南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也就是说,已经基本上控驭了豫州。冀州和豫州既已收入囊中,构筑九州攸同的天下体系也就指日可待了。

上篇 光融天下

  中国进入铜石并用时代以后,在青、徐二州的大汶口文化崛兴的同时,荆州的大溪文化也兴盛起来。大溪文化分为南北二支,其北支称为关庙山类型,主要分布在鄂西的长江及其支流沮水、漳水两岸;其南支称为汤家岗类型,主要分布在湘北的洞庭湖沿岸,以澧水流域最密集。

  澧阳平原的居民最早发明了中国的稻作农业。1988年,在澧县彭头山遗址的陶片中见到了制陶时掺和的大量稻谷和稻壳,掺杂的时间大约在9000年前。 1995年,又在距今8000年左右的澧县八十垱遗址西边的古河道淤泥中出土了稻谷和大米1万多粒。此时正当北方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和老官台文化的开端,最先种植小米的神农族逐渐衰落了,我猜它的一部分可能往南发展,于是神农族和最先种水稻的族群之间发生了冲突,那埋藏的稻谷和大米便是斗争的见证。在八十垱还见有环壕和土垣,应是抵御神农族入侵的设施。1996年,澧县城头山发现了世界上目前年代最早的古稻田,还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古代城址,时当公元前 4500年左右。戎族打败伏羲族的濮阳大战也就在这个时候。“在湖北境内的汉水流域及河南境内的淅水沿岸,均零散地分布着一些半坡和庙底沟两类型居民的移民点”(《通史》),我推测戎族在濮阳之战后沿着汉水、淅水追击神农族,将其逼出豫州;神农族不得已而大批南下,和湘北的原始族群相互斗争,汲收他们种植水稻的技术,形成大溪文化的北支。湘北的原始族群曾筑城抵抗,又因受到神农族文化的冲击而形成大溪文化的南支。

  《史记·楚世家》里说:“重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融。”帝喾高辛即帝舜,由此可知重黎与帝舜生活在同一时代。《国语·楚语下》言: “古者民、神不杂……及……民、神杂糅……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这里颛顼不过是帝舜的讹变,绝天地之通不过是神话而已,南正和火正也看不出有什么差别。有意义的是,重和黎一分为二了。《鲁语上》述:“昔烈山氏之有天下也,其子曰柱,能殖百谷百蔬;夏之兴也,周弃继之,故祀以为稷。”神农族的柱和周族的弃先后成了北方的农神。我们注意到,沮-柱,漳-重,澧-黎,都是近音字的组合,于是作出推断,所谓重黎实际上是大溪文化南北两支的合称。《山海经·大荒东经》里讲“帝俊生中容”,我们又有了近音字组合:柱-祝,重-中,融-容,因而所谓祝融是指神农族名为融的人。《大荒南经》又提及炎融,为祝融之异名,祝既然能替换为炎,而炎与融意近,则此人本名必为融。此外,《墨子·非攻下》有“天命融隆火”,《国语·周语上》有“融降于崇山”之句,更证明了融可以单用。《大荒南经》述及炎融之句为“鲧妻士敬,士敬子曰炎融,生驩头”,而《大荒北经》说“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苗民釐姓”,故炎融-驩头-苗民这三者的关系就建立起来了。釐、黎音近,所以湘北的原始族群即苗民,也就是古苗族。苗字顾名思义,就是田里种的庄稼,因此在上古时代,苗字代表了种水稻的族群-苗民。炎融、苗民都清楚了,那么驩头究竟为何意?

  《史记·五帝本纪》中有这样一段:“讙兜进言共工,尧曰不可而试之工师,共工果淫辟。四岳举鲧治鸿水,尧以为不可,岳强请试之,试之而无功,故百姓不便。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于是舜归而言于帝,请流共工于幽陵,以变北狄;放驩兜于崇山,以变南蛮;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殛鲧于羽山,以变东夷:四罪而天下咸服。”共工就是鲧,讙兜或驩兜即驩头。如果“流共工”和“殛鲧”两相对应,那么“放驩兜”和“迁三苗”两者之间似乎也有所关联。“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荆州有炎融和苗民两支,则驩头可能在江淮之间,是三苗的另一支。所以驩头是长江下游种水稻的族群。

  在吴语地区,民间有一种古老的信仰,将马头娘祀为蚕神,又叫马明王菩萨。中国人一般均认嫘祖为养蚕的始祖,吴语地区却供奉马头娘,一定有特殊的原因。在一些蚕区,过去每到清明节前,就有民间艺人挑了担子,担子上放着马明王菩萨的像,到蚕户门口大声喊“蚕将军来哉!”作为迎蚕神的仪式。(《吴越民间信仰民俗》,姜彬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既称“蚕将军”,也许马头娘原本是男性神。马明王菩萨使人联想到马头明王即马头观音,那么很可能马头娘=驩头+观音。前引《山海经》说驩头是鲧或颛顼(实即戎族的代名词)的后代,驩字读音正从鲧字或颛字而来,那么驩头一词暗示当地的原始族群曾与戎族结盟,其头领骁勇善战,以马首所指方位作为部下前驱的导向,为了纪念他,就用驩头来代表其人和这个族群了。太湖流域和杭州湾地区的马家浜文化估计就是这个族群创造的。可能戎族曾经联络驩头,请驩头向北阻击伏羲族,使之徘徊于青、徐地区而陷于失败。

  因此所谓三苗乃是三个种植水稻的族群。其中神农族原来种小米,到了南方改种水稻。三苗之中,《山海经·大荒北经》说苗民在西北,则《山海经》的作者在苗民以东以南,很可能在广州、温州之间。《大荒北经》说驩头生苗民,那么在作者心目中驩头的地位更高,作者的居住地似乎离驩头更近,或许是在温州、泉州之间。《山海经》里有秦汉郡名,则定稿者多半是汉初闽越国人。

  古苗族的城头山遗址在湖南澧县车溪乡南岳村,南岳衡山是南方有名的山峦,我们不妨把苗民称之为南岳系。驩头分布于《禹贡》所叙扬州境内,我们不妨称之为扬州系。神农族早已退出中原,在帝舜的时代也不可能大规模北上争锋,那么,“三苗在江淮、荆州数为乱”是在什么时候?

  在江苏新沂花厅村遗址的墓葬中,“良渚文化的征服者把大汶口文化的居民用来殉葬”(《通史》),良渚文化属于扬州系,其分布区域距离花厅村数百公里之遥,因此扬州系发动战争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此时约当公元前3000年左右,正是大汶口文化前期和中期的分界线,伏羲族盛极而衰,昔日的辉煌已成为明日黄花,竟无法抵挡扬州系的劳师远袭。在这之前,想必神农族及南岳系已经多次从荆州北上,撼动了伏羲族在中原的根基。

  荆州屈家岭文化继承了大溪文化,其碳十四测年一般在公元前3000年至2500年之间。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的特征之一是分间式住房,出现于公元前3500年以后。河南郑州大河村遗址的第三期和第四期都发现了分间房屋,如果和《左传·昭公十七年》的历史记载(“郑,祝融之虚也”)联系起来,就可断定神农族在中原的据点就在大河村附近。大河村第三期距今5300~5100年,第四期距今5100~4900年。第三期两间的房屋有两座,第四期四间的房屋也是两座,说明第四期神农族文化的特色更加明显了。

  第四期住房内除了见到灶台、取暖用的烧火台之外,还见有祷祝用的烧火台。我们知道,融字的本义就是炊气上升;这个时期神农族的巫祝试图借助烧火台来沟通人神、与神融合为一,前引《国语》里重黎绝地天通的传说即体现了人们的这种愿望。所谓火正之职当然也是从烧火台的宗教作用引申而来的;因为南方炎热,重黎来自南方,所以又把火正叫作南正。后世民俗中的灶王爷故事或许即源于此。总而言之,融字反映了这个时期神农族通过烧火台上烟气上升来达到人神融合目的的宗教仪式内容,因此就用它来代表那位首先采取这一做法的神农族领袖。在融字之前加上祝字,就是为了强调他政教合一的职能。在《山海经》里,祝融又讹变为烛龙,炎融亦讹为晏龙,经中还有烛光、宵明之名,正符合前引《史记》“光融天下”的说法。疑今日玩龙灯、打灯笼的风俗便是从烛龙的故事演变而来。

  又想到夏族传说中的始祖启,《山海经·大荒西经》里讲:“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开就是启,《天问》也有“启棘(亟)宾(嫔)商(帝),九辩九歌”之句。 “启亟嫔帝”可能是说启急切地想把女儿献给上帝,上帝感念他的虔诚,就赐给他《九辩》、《九歌》。《九辩》、《九歌》大概是人神交通的歌舞;启的意思是开门,也就是掌握了会通天神的门径,获得了上帝赋予的力量和权柄。所以,公元前3000年前后是一个不寻常的时代,各族都产生了自己沟通人神的特殊方式。夏后启或许就生活在这个年代,这也就是夏文化发端的时代吧。

  1982年,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F411发现了一幅地画。画面上有三个人,西边的一人见有头部和右手握棍状物的痕迹,中间是一膀大腰圆的男性,东边的人胸宽腰细,显然是一女子。在男性和靠西人像下方画了粗黑的框子,框中绘有两只蝼蛄,头向东。我推测西边的人代表上帝,棍状物即其权杖,男性就是启,女子是启的女儿。惊蛰过后,天气回暖,蝼蛄出来活动,比喻戎族蛰伏几百年,终于等到了重整旗鼓的机会。蝼蛄的头朝向东边,是说戎族要向东进发了。为了感谢上帝的恩典,启就把女儿奉献给他。和周围的房子一样,F411也是门朝北,它北面的F901规模宏大,其“正门朝南……从正门进去,迎面有一个大火塘”(《通史》),应是启献燔祭的地方。“火塘后侧有两个对称的顶梁柱……南北墙壁上各有8根扶墙柱”,可能代表戎族分两支统领的十六个部落,或即《五帝本纪》中八恺、八元之由来。F411门外“有两排柱洞,每排六个;柱洞前有一排青石板,也是六个,与柱洞相对应……还有一个露天火塘”,柱洞可能代表伏羲族的十二支派,青石板和火塘用来杀牲后烧死,以诅咒伏羲族。另一座房F405 也很大,规格稍低于F901,估计就是戎族内部的另一支了。地画中蝼蛄有两只,也代表着戎族的两支,因年久传说失真,变成了启“乘两龙”了。

  就在讲到夏后开的同一篇《大荒西经》的开头说:“……水东有幕山。……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殇)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幕就是尧,此段似乎暗示了纪念女娲殇死的牛河梁陵庙遗址。遗址年代测定为距今5500年左右,正在帝舜时代。到了大约5000年前,神农族“光融天下”,夏后氏蠢蠢欲动,驩头为乱江淮,帝舜开创的盛世过去了。




  上图是在山东莒县(属帝舜故乡诸城所在的鲁东南地区)陵阳河遗址出土的大口陶尊。陶尊上刻着太阳、山峰,在山峰与太阳之间以月牙形隔开,表明太阳在天上,隐含了帝舜在泰山祭天的情景。我认为这是伏羲族在追怀帝舜和那个时代的荣光,可以释为昊字。所以太昊、少昊之名标记的首先是时代,然后才是族群内的分支。在此之前的五百年是伏羲族的太昊时代,约从公元前3000年开始即是少昊时代,所以少昊的传说很丰富,而太昊的传说较少。

  在莒县大朱村和安徽蒙城尉迟寺等地也发现了相似的徽记。豫东鹿邑栾台一期与尉迟寺遗址年代相近,也在以尉迟寺为中心的伏羲族文化的分布范围内。尉迟寺类型应该是承袭自前一期的颍水类型。在尉迟寺的墓葬中,儿童的瓮棺葬比例很高,有人说是由瘟疫引起的。刻徽记的大口尊也用作儿童的瓮棺,估计是情急之下的仓促之举。尉迟寺类型的居民在神农族和扬州系的夹缝里生存,境况一定是十分艰困的。


下篇 后羿射日

  西王村类型分布在山西南部和河南西部,可能是夏后启从大地湾东进之后创造的。《左传·襄公四年》说:“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林庚《天问论笺》疑后羿即后益,那么“因夏民以代夏政”是指益在夏后氏的地区夺取了政权。晋南襄汾陶寺遗址(约当公元前2500年~2000年)正在前一阶段西王村类型区域之内,器物特征却颇似龙山文化遗存,很可能就是“穷石”之所在。

  《史记·夏本纪》述:“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后于英、六,或在许。而后举益,任之政。”传说皋陶辅助帝舜主管过司法。皋是泽边洼地的意思,大概皋陶在泽边做过陶工。帝舜年青时“陶河滨”,或许在那里结交了皋陶,后来皋陶成了他最得力的助手。“封皋陶之后于英、六,或在许”反映了皋陶的后代生活的区域,英、六、许很可能与尉迟寺类型分布的地区相重叠。估计益就是伏羲族尉迟寺类型居民的后裔,所以有传说讲益是皋陶的儿子。

  《山海经·海内经》言:“少暤(昊)生般(殷),般(殷)是始为弓矢。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域)。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帝俊即帝舜,在这段话里,帝俊是一个天帝的形象,后羿原本和他在一起。帝舜赐给后羿红弓白箭,命他扶佑下界的人民。后羿这才离开天庭,因为他怜恤人间的多灾多难。羿、殷一声之转,可见殷商之殷源于后羿其人。《天问》说“帝降夷羿,革孽夏民”,夷字从大从弓,与《海内经》后羿形象正相合。

  襄汾在《禹贡》九州之首的冀州,《帝舜、〈禹贡〉与玄女》一文已论证《禹贡》为帝舜所作,冀字从北异声,原与羿字的读音一样,后羿既建都于冀州,扩大了当年帝舜的事业,于是就叫他冀-羿,以彰显他的功绩。《天问》中叙商族历史时说“该秉季德”、“恒秉季德”,看起来季是商族的英雄祖先。季、冀同音,应是从羿转化而来。冀州之冀又音转为挚(试联想伎字,从人支声),《汉书·律历志下》讲帝喾的时候说:“……帝喾……天下号曰高辛氏。帝挚继之……”,帝喾也是帝舜,能继之者当然是后羿了。《逸周书·尝麦》云:“……黄帝……乃命少昊請(靖)司马鸟师,以正五帝之官,故名曰质。” 质、挚同音,说的也是后羿,而靖、冀亦为一声之转。《史记·殷本纪》讲汤的先世:“契卒,子昭明立。昭明卒,子相土立。相土卒,子昌若立。昌若卒,子曹圉立。曹圉卒,子冥立。冥卒,子振立。振卒,子微立。微卒,子报丁立。报丁卒,子报乙立。报乙卒,子报丙立。报丙卒,子主壬立。主壬卒,子主癸立。主癸卒,子天乙立,是为成汤。”振、正音近,而正、质意通,故振指的也是后羿。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中说“《系本》作核”,其实振并非核(或称亥,亦即该),而是后羿。

  既然后羿出于契,而契字的意思是用刀刻,这就使人回想起陵阳河、尉迟寺等地大口尊上的刻符来。那么契必定是指公元前3000年前后伏羲族的领袖了,很可能就居住在尉迟寺那里。契字又有契合之意,那是因为伏羲族想通过刻符来契合上天。所以,融、启、契这三位领袖的命名都不是偶然的,表明在他们生活的年代三个主要的族群都有沟通上帝的强烈愿望,领袖们都在“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从各族领袖与上帝交通的方式来看,在那个时候,伏羲族文明程度最高,神农族次之,而戎族最野蛮。此外,各族心目中的上帝各不相同,伏羲族是帝舜,戎族恐怕是禹,而神农族大概是高阳。

  《山海经·大荒东经》有一段王亥的故事,脱误甚多,兹订正于此:“有困(因,殷字之讹)民国。有人曰王亥,托于有易,河伯(畔)僕(牧)牛。有易〈欲〉杀王亥,取僕、牛〈于〉河,〈王亥〉潜出。为国,名曰摇(殷)民。帝舜生戲(扈),戲(扈)生摇(殷)民。”王亥曾托身于有易氏,帮有易氏在河边放牛,也就是《天问》中发问的“胡终弊(避)于有扈(易),牧夫牛羊”之事。王亥暗中离开有易,因为潜行才逃得了性命,所以又叫他微,亥、微是一人。微以羿(殷)为旗帜团结伏羲族(即有扈氏,昊、扈可通)建国,是为殷族之始。故微是汤的近祖,不可能是后羿的儿子,《史记》里的叙次有误,疑原文为“冥卒,子微立。”

  《左传·哀公元年》里伍子胥引用掌故劝诫夫差:“昔有过浇杀斟灌以伐斟鄩,灭夏后相。后缗方娠,逃出自窦,归于有仍。生少康焉,为仍牧正……逃奔有虞……妻之以二姚……能布其德,而兆其谋,以收夏众,抚其官职,使女艾谍浇,使季杼诱豷。遂灭过、戈……”此段少康和微的故事何其相似,我怀疑《山海经》中一部分语焉不详的情节保存在这里了。杼即予,《史记》记为少康之子,这里似乎是个女间谍;无独有偶,缗恐怕也是微的父亲冥的讹变。“妻之以二姚”似乎暗示有易氏将两个女儿许配给了微。

  在《天问》里,有易又作有狄;相传帝喾之妃简狄出于有娀氏,当即有易氏之讹,所以有易氏是有扈氏的姻亲氏族,微到母亲的氏族去避过难。“该秉季德,厥父是臧,胡终弊(避)于有扈(易),牧夫牛羊?”这两句话看来是说亥牢记祖先后羿的懿德,对父亲冥好生服侍,为什么落得个躲到舅家去放牧牛羊?“干协(戚)时舞,何以怀之?平胁曼肤,何以肥之?有扈牧竖,云何而逢?击床先出,其命何从?”意译如下:战云密布,不得安生,牛羊怎样怀上犊子?牛羊体格瘦弱,肌肉松弛,怎样把它们喂养肥壮?有扈氏牧牛的小子呵,你是怎么在患难中幸运逢上了心爱的姑娘?若不是事先潜出,不在床上,让刺客扑空,你早已命丧他乡!亥不知为何得罪了岳父,岳父派人暗杀他,他只得提前找机会带着妻子财产逃走了。

  “恒秉季德,焉得夫朴(仆)、牛?何往营班禄,不但还来?昏微遵迹,有狄(易)不宁,何繁鸟萃棘,负子肆情?眩弟并淫,危害厥兄,何变化以作诈,后嗣而逢长?”恒应是微的弟弟,负子也应是他的儿子。意译:若说恒也不忘祖先后羿的懿德,为什么贪图哥哥的仆婢、牛羊?为何恒跑来千方百计分这上天的恩赐,微却厚待他,使他不空着手回来?晚年微沿着旧路兴兵,有易氏惊恐不安,为何就在这当口众鸟集于酸枣丛上,那不肖之子趁留守之机恣意寻欢?红了眼觊觎已久的弟弟也违反了伦常,进而一不做,二不休,谋害了哥哥微?为什么恒诡计多端,夺了哥哥的位子,却见他一代代后嗣绵长?(恒字取义于长久。)

  又疑冥是帝舜之父瞽叟的原型(冥、瞽意思相近),恒是舜弟象的原型。冥在恒的撺掇下将亥赶出家门。亥在外有了财产、妻室,回来以后,恒又使诡计害他。亥的两位妻子本不知其名,在舜的故事里却变成了尧的女儿娥皇、女英,这多半是由女娲(娥)一名分化来的。唯掘井活埋一事可能是真的,帝舜如果反抗拔齿、扁头等陋俗,必定会遭到敌视和迫害,但他的父亲不一定那样狠心肠。

  上面引过的《左传·襄公四年》把后羿扯进编造的少康故事中来,书中数落后羿:“恃其射也,不修民事……而用寒浞……以为己相。浞……愚弄其民,而虞(欺哄)羿于田(打猎)……杀而亨(烹)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诸,死于穷门。靡奔有鬲氏。浞因羿室,生浇及豷……使浇用师,灭斟灌及斟寻氏。处浇于过,处豷于戈。靡自有鬲氏收二国之烬以灭浞,而立少康。少康灭浇于过,后杼灭豷于戈,有穷由是遂亡……”,此处冥变成了有夏之臣靡,出奔者也是他。

  《史记·夏本纪》载夏后氏世系:“夏后帝启崩,子帝太康立。帝太康失国,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太康崩,弟中康立,是为帝中康。帝中康时,羲、和湎淫,废时乱日。胤往征之,作《胤征》。中康崩,子帝相立。帝相崩,子帝少康立。帝少康崩,子帝予立……”帝予之前三康中,太康、中康都是昏君,一个失国,一个听任臣子湎淫,那么康字应为贬义词。康为糠之本字,这里是粃穅的意思,故少康中兴一事当属虚构。启、予远隔千年,其间不可能只有四位君主,故三康当为三个恶浊时代之代名词,三康之名估计是商代为了编排夏族而取的。

  孔安国说太康“盘于游田,不恤人事,为羿所逐,不得反国”,大概是真的。把太康的作为挪到驱逐他的后羿身上,就有了后羿“不修民事”的断语。孔安国解释《五子之歌》:“太康五弟与其母待太康于洛水之北,怨其不反,故作歌”,这竟成了《天问》中“射夫河伯,而妻彼雒嫔” (射杀河伯,抢走河伯之妻洛姬)神话的素材。按古人命名习惯,帝相之名不会是随便起的,自必有其特殊含义,和《左传》对照起来便恍然大悟了,原来帝相乃是中康之相,寒浞和浇竟变成了掌管历法的羲、和。浞之与浇,不正是湎淫的意思吗?而《天问》“惟浇在户,何求于嫂”可能是袭用了恒“眩弟并淫”之事。《天问》“冯珧利决,封豨是射”演变成了“生浇及豷(豨)”、“后杼灭豷于戈”,用以证实少康功业远胜后杼,完成少康中兴的虚构。《天问》“献蒸肉之膏,而后帝不若”成了“杀而亨(烹)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诸”情节的来由。《天问》“浞娶纯狐,眩妻爰谋”原先可能是说浞和纯狐夫妻俩设计害死了中康,而后变成了害死的是后羿,“何弈之射革而交吞揆之”,再变成“杀而亨(烹)之”、“浞因羿室”。在流传中纯狐又成了后羿的妻子姮娥,和不死药“不能固臧(藏)” 联系起来,成了嫦娥奔月的神话。此外,“往征”寒浞的胤国之君变成了有鬲、有仍,《天问》中少康欢会、逐犬的故事(“少康逐犬,而颠陨厥首”、“女歧缝裳,而馆同爰止”数句)被完全略掉了,等等。

  以上考证是为了澄清有关后羿的史实,也把汤的近祖微(亥)的事迹作了钩陈。自承夏人之后的周人伪造、串混、删改了许多史迹,现在必须一一予以纠正。三康之事只有太康失国或许是后羿造成的,但这正是后羿的功业之一。《山海经·海外南经》叙:“羿与凿齿战于寿华之野。羿射杀之,在昆仑虚(墟)东。羿持弓矢,凿齿持盾,一曰戈。”凿齿就是逼迫伏羲族拔齿的蚩尤的后代,即夏后氏。所谓“因夏民以代夏政”、“太康失国”所指即此。但鉏、穷石、有穷之名多半是周人为了丑化后羿造出来的。

  其实,后羿不完全是“因夏民以代夏政”,这不过是其功业的次要方面,他的主要功绩乃是“彃日”。《天问》问道:“羿焉彃日?乌焉解羽?”后羿怎样射下那天上的太阳?金乌怎样散开羽毛坠下云霄?前面说过,神农族自认帝高阳之苗裔,故后羿射日的神话隐喻了后羿战胜祝融的势力。也就是《史记》说的“迁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之事。《天问》又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黑水玄趾,三危安在?”黑水在川西,三危在汶川一带,以多发地震,故名。《山海经·海内南经》述“巴蛇吞象”异闻,亦指明“蛇吞象”之事在今四川。

  1995~1999年,成都平原上发现、试掘了一批古城遗址,年代在距今4500~4000年左右,其中新津县宝墩村的古城时代较早,测得数据为距今4405±95年。后羿在公元前2500年~2400年间将神农族之一部分赶到了三危之地。汉扬雄《蜀王本纪》说第一位蜀王叫蚕丛,疑丛是重黎之重的讹变,《山海经·海内经》记:“西南有巴国。大暤(太昊)生咸鸟,咸鸟生乘釐(重黎),乘釐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乘釐即重黎。至于为什么以蚕冠其名,只要联想吴地从驩头到蚕神马头娘的演变,就可知道那是因为古代蚕桑业在两地都是重要产业的缘故。明代曹学铨《蜀中名胜记》说,汶川、灌县一带多有“蚕崖关”、“蚕崖石”、“蚕岩市”等地名,汶川、灌县一带正是三危之所在,则“迁三苗于三危”已可证实是神农族之被驱逐到川西地震带了。而“以变西戎”是指神农族和先来此地的戎族毗邻而居。葛维汉的文章《羌族的习俗与宗教》收录了羌人的传说,内中的GuLa即戎族(鲧),TzuLa即伏羲族(冀、挚),Jung即神农族(荆,沮水、漳水均发源于荆山)。

  后羿定都于山西襄汾,王朝的中心区域在崇山周围的汾、浍河三角洲地带。在后羿的时代,以朝贡贸易为基础的天下体系已经建立,帝舜一千年以前的构想成了现实。在陶寺遗址的大、中型墓葬中,出土了来自各个族群的珍品,有伏羲族龙山文化的,有戎族陕西龙山文化的,有神农族及南岳系屈家岭文化的和扬州系良渚文化的。在一座王者墓(3015 号)里,见到了成束的石镞和骨镞,单石镞就有111件,我推测这就是后羿埋葬的地方。他曾经挟着“彤弓素矰”,雄姿英发、“插羽破天骄”,“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

来源:国学网 发布日期:2008-08-20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TOP

从相土到成汤
——尧舜及其族群续考之三

余画洋




一、禹、予合一

  夏代的史迹由于商代有意的删削,留下来的寥寥无几。《尧舜及其族群考论》和前两篇《续考》已指出:禹在公元前4500年前后战胜了尧;《禹贡》为帝舜所作;启之世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伏羲族的后羿在公元前2500~2400年之间夺得天下,建都于戎族的发祥地晋南。如果太康是因为败给了后羿而失国,戎族就不可能迅速地复国,那时后羿的政权正蒸蒸日上。也就是说,中康不可能是太康的弟弟。中康之相弑君,取而代之,也不可能是什么中康之子。康为糠之本字,既然在商人眼中,太康、中康都是粃穅之属,那么少康也自然不能例外,根本不存在什么少康中兴。三康乃是公元前2500年以后三个昏庸的戎族头领,代表几百年间戎族的混乱和堕落。这当然是商人删改历史造成的结果。那么,夏代的开国君主究竟是谁?

  《鲁语》说夏后氏祭黄帝、颛顼、鲧、禹和杼。杼就是《史记·夏本纪》里记载的予。予是授予的意思,因为此人建立了夏朝,对戎族来说功绩很大,戎族认为是上帝禹赐予了他统治人间的权力,于是就叫他予了。对于整个夏代,《夏本纪》只记了孔甲和桀两个人的故事,但这两人都无德。所以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夏族史中,唯一能够寻出功业痕迹的人物就是予了。

  《尚书》中有一篇《甘誓》,是夏王与有扈氏大战之前的誓师辞,《夏本纪》说是启作《甘誓》,但《墨子·明鬼下》引作《禹誓》。实际上,这位夏王既不可能是启,也不可能是禹,他只能是予。《墨子》把禹和予弄混了。《墨子·兼爱下》还引了一段《禹誓》,是征有苗的誓辞。那么,予的主要事迹就是伐有扈和征有苗了。

  《禹誓》之文如下:

  大战于甘,王乃命左右六人,下听誓于中军,曰:“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有(又)曰:“日中,今予与有扈氏争一日之命,且尔卿大夫庶人,予非尔田野葆土之欲也,予共行(奉行)天之罚也。左不共于左,右不共于右,若不共命;御非尔马之政(正),若不共命。是以赏于祖而僇于社!”

??? 刘起釪说甘之地在今洛阳西南,那么夏予先进攻晋南,摧陷了有扈氏(为伏羲族之后裔)在襄汾陶寺的都城,而后在洛阳附近大战。又有《竹书纪年》记“柏(伯)杼(予)子征于东海”,因而逐步“剿绝”了有扈氏在中原的势力。最后,夏予定都于阳城,在今河南登封。

  《史记·殷本纪》中微以前的殷人世系为:帝舜-契-昭明-相土-昌若-曹圉-冥-振-微。《两昊、三苗与微》已论证振即后羿,现在看来,很可能昭明指的也是后羿,昭明也好,振也好,都是振兴之意。所以正确的世系应是:帝舜-契-后羿-相土-昌若-曹圉-冥-微。《史记集解》引宋忠的注解:“相土就契封于商。《春秋左氏传》曰阏伯居商丘,相土因之。”《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宋州宋城县古阏伯之墟,即商丘也,又云羿所封之地。”契代表了伏羲族文化的尉迟寺类型,后羿亦来自尉迟寺类型,故无论“就契封于商”还是“羿所封之地”的说法都是可信的。阏是水闸的意思,阏伯之名应与治水有关。《礼记》说:“冥勤其官而水死”,则传说中冥的事业也是治水。这样看来,曾经有一个洪水泛滥的时代,这时期治水成了商族的头等大事。

  大概在公元前 2000年左右,有扈氏堵不住茫茫的洪水,又在洛阳阻击战中大败亏输。《诗经·商颂》有两句诗:“相土烈烈,海外有截”,这时,有扈氏的首领决定弃守商丘一带,到海外去开辟新疆土,相土之名正表明了对于新的立足之地的选择。这应该就是辽西夏家店下层文化的由来。

  在洪水肆虐中,璀璨的龙山文化衰落了,石家河文化解体了,良渚文化消失了,远古的中国文明遭到了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于此时建立的夏王朝其文化就不可能不是朴陋的文化。每当我们展卷阅读推崇夏禹(实际上是夏予)的《墨子》一书,便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朴实气息。予既然建起了夏王朝,便要担负起治理水患的责任,大禹(予)治水的传说或许并不是没有根据的。

??? 正像尧以濮阳西水坡摆塑的图形总结了在他之前中国原始时代的精神遗产,帝舜于千年之后开启了中国远古文明的大门,尧承前而舜启后;夏予继承了中原的远古文明,使它在滔天洪水的面前虽受重创而屹立不倒,几百年后,商汤革命创建了一个崭新的文明形态,中国正式进入阶级社会,可以说是予继往而汤开来。

二、汤和伊尹

  尧、舜、契、羿、相土、微和汤,这七个人串起了伏羲族(包括太昊、少昊、有扈氏)的历史,七人中舜、羿和汤功业尤为卓著。微本名亥,是汤的近祖,汤是在微的基础上夺得天下的。

  《天问》讲述了微的生平:“该秉季德,厥父是臧。胡终弊于有扈(易)、牧夫牛羊?……有扈牧竖,云何而逢?击床先出,其命何从?……昏微遵迹,有狄(易)不宁。何繁鸟萃棘,负子肆情?眩弟并淫,危害厥兄。”上一篇《两昊、三苗与微》已根据周人伪造的少康事迹倒推出微托身于有易时的经历,他在那里和有易氏的两位姑娘结了亲。细味“有扈牧竖,云何而逢”(有扈氏放牛的小子啊,你是怎么在逆境里有幸邂逅了那可爱的姑娘?)两句,似乎微对其中一位姑娘格外倾心。郭璞注《山海经·大荒东经》引《竹书》之言“殷王子亥宾于有易而淫焉”,大概指的也是这男女间的情事。但有易氏想杀微却别有原因,是为了“取仆、牛〔于〕河”,侵占他的财产。有易氏打算趁微睡在床上的时候击杀他,他却先“潜出”了。

  微先是被迫从辽西到了易水(在今河北易县),后不得已暗中离开有易氏,此时他必定是率众继续南行,在漳河以北栖身。微及部众就在河北南部“为国,名曰摇(殷)民”,此即殷商的由来。这个地区是周初邶国的所在地,“武王克殷,乃立王子禄父,俾守商祀”(《逸周书·作雒》)的地方。武庚禄父是商纣王的儿子,后来和周武王的两个弟弟管叔、蔡叔起兵反对摄政的周公。周公镇压了叛乱,“王子禄父北奔”,可能辽西的魏营子文化就是这样来的。

  《史记·殷本纪》说“汤始居亳,从先王居”,亳在山东曹县南边,离商丘不远,汤从河北南部回到了相土的故地。《殷本纪》又说“桀败于有娀之虚(墟)”,有娀为有易之讹变;《淮南子》云“有娀在不周之北”,疑不周是由北狄(易)二字音转而来。故汤在伐桀之前,首先就打败北边的有易氏,以除去后顾之忧。《天问》中的“汤谋易旅,何以厚之”(汤谋划出兵伐有易,为什么还要厚赂它?),大概是说汤为了使有易氏丧失警惕,运用了“将欲夺之,必固与之”的计策。《天问》接着问“覆舟斟寻,何道取之”,斟寻即今偃师二里头,是桀的都城。汤必须打下斟寻,才能完成革夏的使命。不料在途中翻了船,那怎么办呢?恐怕只好“释舟陵行”了吧!

  《天问》在讲了舜的故事之后说“吴获迄古,南岳是止。孰其去斯,得两男子?”意思是:我们吴人获知了那远古的故事,故事里舜葬在苍梧,他在南岳一带留下了踪迹。从那以后过去了多少年,伏羲族才又得到了两个惊天动地的男子!这两个奇男子一个是汤,另一个则是伊尹。

  《国语·晋语》述:“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妹喜女焉。妹喜有宠,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施、伊音近,多半妹喜和伊尹是同族人。他们在夏后氏覆亡的过程中都起了很大的作用,“比”并不是说两人有染。《山海经·大荒北经》中传“有毛民之国,依姓”,又《海外南经》说“三苗国在赤水东……一曰三毛国”,那么苗民为依姓,依、伊同音,我推测伊尹是古苗族人,属于上篇续考中所说的南岳一系。《殷本纪》讲“伊尹名阿衡”,南岳即衡山,亦可证此。所以商族当时的胜利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商族和苗族的结盟。正是北方族群和南方族群空前未有的大融合,塑造了商王朝鼎盛的奴隶制文明。

参考文献

《史记》第一册,顾颉刚等标点,中华书局,1959

《古史续辨》,刘起釪,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吴越民间信仰民俗》,姜彬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中国通史》第二卷,白寿彝总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尚书校释译论》第二册,顾颉刚、刘起釪,中华书局,2005

《海岱文化与齐鲁文明》,高广仁、邵望平,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初稿写于2008年8月9日


来源:国学网 发布日期:2008-09-0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