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人类学学术成果巡礼

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人类学学术成果巡礼

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

人类学学术成果巡礼(之一)

来源:王铭铭的博客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2006年5月成立,在过去的短短三年里,立足本国学术传统,展望国际学术前沿,组织大量科研与学术对话活动,获得了可喜成果。

一个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的建立

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通过短期特聘教授和召集国际学术研讨会两个渠道,吸引了一批海外著名学者,大大密切了中心与国际学术界的来往互动。截至2009年3月,围绕中心课题开展的需要,中心共聘请海内外著名学者12人——其中3名是英/美国家院士,为英/美获得最高承认的学术权威;组织国际学术研讨会12场;由海外学者主讲的文化人类学席明纳21次,讲座学者有来自: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巴黎大学、巴黎高等社科学院、荷兰莱顿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巴黎社会科学院、欧洲跨文化研究院、韩国首尔大学、韩国文化研究院,等众多国际知名院校和研究机构。

作为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在有限的资金支持情况下,密集开展高水准的学术交流活动,吸收国际学术前沿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广泛肯定。

构建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是中心投入精力、资源最多、取得成效最明显的部分,为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课题的实施、为民族学人类学青年人才培养及学科建设,起到了关键作用。同时,海外著名学者的来访也表明,他们已充分认识到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科的地位。可以认为,中心通过利用“985工程”经费,积极举办国际学术交流活动,这对于提高中央民族大学的国际知名度,已经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中心召集的国际学术活动,概况如下:


(一)在2007年-2008年期间,中心先后邀请三位英美国家院士级学者、国际学术大师来访,进行大型学术讲座并指导课题,他们分别是:美国人文与自然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院士斯科特(James Scott)教授、英国科学院(British Academy)院士麦克法兰(Alan Macfarlane)教授和美国人文与自然科学院院士萨林斯(Marshall Sahlins)教授。这三位国际一流学者参与中心的学术活动及成果介绍如下:

1. 斯科特教授现为美国耶鲁大学政治学与人类学教授,以对前资本主义乡村社会的研究而著称,其著作《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已经在国内出版;他应邀于2007年12月20日莅临中心讲座,进行题为“文明缘何难上山?”(Why Civilization Can’t Climb Hills)的专题讲演,其讲座全文发表在《中国人类学评论》第6辑上。

2. 麦克法兰教授现为英国剑桥大学社会人类学教授,著名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国内目前已经翻译出版其4本著作:《玻璃的世界》、《绿色的金子:茶叶帝国》、《给莉莉的信:关于世界之道》和《英国个人主义的根源:家庭、财产和社会变迁》。他于2008年7月17日应邀出席中心主办的“东南与西南——寻找中国人类学学术区之间的关联性” 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人类学研习营(福建泉州),并发表主题演讲“说茶”(Speaking of Tea),随后参与海内外学者圆桌研讨会和田野考察活动,与中心青年学者有密切交流。这些活动的纪要已经发表于《中国人类学评论》第8辑,圆桌会议全文已整理完毕,也将编辑发表。

3. 萨林斯教授是当代最为杰出的美国人类学名宿,原为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系教授,现已退休。萨林斯教授最早以波利尼西亚的历史学家和民族志作者而出名,他关于欧洲殖民者与波利尼西亚土著相遇的历史研究激起了当代人类学的重大论争,并一度登上数家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闻杂志栏目,成为国际学术界和新闻界的风云人物。萨林斯还以其对夏威夷人的历史人类学研究闻名于世,一直到晚年仍继续他在本土人群及本土文化方面的探索,并多次在欧洲及亚洲游学讲演。国内翻译出版了他的《历史之岛》、《“土著”如何思考——以库克船长为例》、《文化与实践理性》和《甜蜜的悲哀》等专著;译丛策划和翻译者现均为中心课题组核心成员。目前,他的《石器时代经济学》一书已经翻译完毕,中心将于2008年下半年出版。2008年9月21日、9月23日,萨林斯教授作为中心特聘教授应邀前来作了“秩序与变迁的跨文化关系”(上、下)两场演讲,以及与国内学者进行小型圆桌会谈,他的三篇讲稿已经翻译发表在《中国人类学评论》第9辑上。此外,萨林斯教授特许其新作《人性的西方幻象》中文译稿首发在《中国人类学评论》第8辑上。

(二)从2007年开始,中心以特聘教授的方式先后邀请国际著名学者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王斯福(Stephan Feuchtwang)教授、伦敦大学学院的罗兰(Michael John Rowlands)教授和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戴木德(Frederick H. Damon)教授加入中心课题组,成为团队的核心成员。王斯福教授曾任英国汉学研究协会(British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Studies)会长,是国际著名人类学杂志《人类学批评》(Critique of Anthropology)的核心编委。专业领域涉及人类学理论与中国民间宗教、各文明之比较研究与历史人类学。罗兰教授现任世界考古学会主席(President,World Archaeological Congress)、英国皇家人类学学会学术委员。戴木德教授曾于1991年至2004年受聘于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专攻人类学理论、经济人类学、历史生态学,在社会结构、混沌、民族植物学研究方面有杰出贡献,田野调查地区包括大洋洲、东南亚、美国。他们参与的中心学术活动及成果介绍如下:

1. 在2006年中心刚成立不久时举办的以“人类学与物质文化研究”为主题的第一届人类学研习营活动中,王斯福教授和罗兰教授即欣然应邀自费前来参加讲学,并作专题发言。有关这次研习营活动的纪要和发言全文整理已经刊载于《中国人类学评论》第1辑。出于长久的学术合作考虑,以及王斯福教授与罗兰教授表达了对中心课题的持续关注和兴趣,中心决定邀请他们加入研究团队。

2. 2007年5月21日-27日,两位教授应邀来京开办“文明的人类学探究强化讲习班”,共举办6场演讲,深入探讨了文明、人类学、民族学与物质文化等课题。6篇讲座译稿以及讲座纪要已经发表在《中国人类学评论》第5辑上。两位教授从各自所长介绍了他们对文明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讲稿经过相互讨论和呼应,对指导中心课题开展具有重大意义。

3. 2008年1月2日-8日,戴木德教授应邀来京开办“混沌论、物质论与控制论人类学——第二届人类学强化讲习班”,讲座内容富有新意,涉及广泛的民族志与历史素材,3篇译稿已经发表在《中国人类学评论》第7辑上。戴木德教授的研究具有前沿性、理论性和可操作性,对中心课题进入实地考察和理论提升阶段提供十分及时的借鉴作用。为此,中心邀请他加入研究团队,并邀请他和王斯福教授、罗兰教授一起参与2008年夏季举行的人类学研习营活动。

4. 2008年7月12日—25日,在中心举办的“东南与西南——寻找中国人类学学术区之间的关联性”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人类学研习营(福建泉州)中,两位教授再度莅临并担任主题发言人及圆桌会议主持人。其现场研讨记录“宗教与技术”(Religion and Technology)、“巫术与献祭”(Witchcraft and Sacrifice)近2万字已经全文整理出来,拟编辑出版。在这次研习营活动中,王斯福教授、罗兰教授、戴木德教授与中心主任王铭铭教授及其他课题组成员共同组成田野考察队,考察了福建泉州古城、安溪金榜、大岞、德化等地,对中国文明史过程中东南与西南的田野比较研究有了进一步的讨论和思考,其活动由中心通讯《探讨》追踪报道,活动纪要发表在《中国人类学评论》第8辑上。

由于受到“汶川地震”的影响,中心原计划由三位教授参与组队的“藏彝走廊”穿行调研不得不推迟到2009年。基于之前双方的友好合作和中心已有的大量工作及成果,包括理论探讨、口述史调查、田野工作站的设立等活动,中心将继续和三位教授合作,在2009年上半年开展一系列包括这一实地考察在内的大型学术活动,有力推进中心的课题实施,并使中心这一国际学术平台能够上升到更高层次。

TOP

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

人类学学术成果巡礼(之二)




创办《中国人类学评论》杂志

2007年1月,民族学与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与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合作,筹划并出版了《中国人类学评论》第1辑,原计划每半年出版1辑,但在过去两年中实际是按季刊出版,工作成果也大大超出计划,至今为止已经出版9辑,至2010年将出版到14辑。《中国人类学评论》是国内学术界自西学东渐百余年来第一份以“人类学”命名的杂志,因而,在人类学学科里,极具重要意义。

《中国人类学评论》是兼有评论性、记述性和思想性的学术评论集刊,其定位是做中上水平的中国人类学及相关研究的学术杂志。为协助中心进行青年人才培养的任务,《中国人类学评论》开辟相当篇幅供新生代学者发表其作品,鼓励中心学员多写多投;同时配合中心学术交流活动,及时刊载活动纪要和讲座论文。

《评论》每辑字数在26万字左右,内容包括学术论文;对话、辩论或学者访谈;田野札记或学术随笔;研讨会纪要;讲座;述评;书评7个板块的内容。其学术性强、主题明确,板块设计综合参考了国际学术刊物的标准。经过2年的积累,我们已经培养和吸引了一批有研究兴趣和研究能力的作者队伍,稿件质量正逐渐向上走,刊登了诸如萨林斯(Marshall Sahlins)、罗兰(Michael Rowlands)、王斯福(Stephan Feuchtwang)、戴木德(Frederick Damon)、著名史学理论家及汉学家德里克(Arif Dirlik)等一批国际学者的重要论述。同时,《中国人类学评论》吸引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从第9辑开始学术编委会名单由原来18人扩充为37人,覆盖在京各所知名高校和上海、四川、厦门、云南等地高校及研究机构的诸多著名学者,慕名投稿的新生代作者也不仅是中心团队成员,还包括更多其他地区和院校的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专业研究生。

《中国人类学评论》注重学术自主性。考虑到培养青年人才的现实情况,并不以最高水准定位自身,但是对学术规范和出版规范有着严格要求,力求打好基础,维护好这一块来之不易的学术园地,为更长远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目标做出实际的努力。


(李杨报道)

TOP

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

人类学学术成果巡礼(之三)



民族地区土改与民改抢救性口述史调查

中心成立初期,即设立了一项经验研究的项目“西南民主改革口述史调查”,并在2006年10月1日-10月14日,联合西南民族大学、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北大蒙养山学社共同启动了改调查计划。项目由中心主任王铭铭教授和西南民族大学杨正文教授共同主持,著名民族学家李绍明教授担任总顾问。调研团队以中心创新团队成员为核心,联合北京大学蒙养山学社和西南民族大学人类学专业研究生共同组成。经过二年多的开展,这一口述史计划已经大大拓展了研究面,不仅有实地调查成果,还包括一批目前还在世的老一辈学者口述史,他们大多从事过民族研究工作或与已故民族学人类学者有密切关系。这项工作实际是对史料进行抢救性的收集与保护,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一)从2006年10月开始至今,针对20世纪50年代的土地改革和民主改革口述史调查,中心组织青年学术团队进行了6次田野调研活动,对参与土地改革和民主改革的当事人、亲历者、目击者及研究者等累计58人,调查地域范围覆盖了四川、云南、湖南等地,共形成223万字的访谈全文整理,“民主改革”时期的老照片200多张,影像资料近200多分钟。现将历次调研情况和成果简介如下:

1. 2006年10月1日-10月14日,主要调查地为四川省成都市、阿坝州等地,共采访11人,收集大量珍贵照片与文献,并整理采访录音原始文字资料共45万字;

2. 2006年11月16日-11月26日,主要调查地为四川省凉山州,共采访4人,收集大量珍贵照片与文献,并整理采访录音原始文字资料共15万字;

3. 2007年6月12日-6月25日,主要调查地点为四川省成都市、甘孜藏族自治州各县,以及绵阳市平武县展开,共采访学者、政策执行者、亲历者16名,形成近80万字的录音整理原始素材。

4. 2007年7月11日-7月19日,主要调查地点为四川省雅安市与凉山彝族自治州的甘洛县、西昌市,共采访亲历者、民主上层人士9名,形成近28万字的录音整理原始素材。

5. 2007年8月19日-8月27日,主要调查地点为云南丽江,形成近5万多字的录音资料。

6. 2009年2月-3月,主要调查地点为湘西、鄂西,共采访亲历者、苗族、土家族上层人士18人,形成近50万字的录音资料。


(李杨报道)

TOP

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

人类学学术成果巡礼(之四)





前辈学人口述史调查


1950年代成长起来一代人类学前辈有着丰富复杂的学术经历,这些对于理解中国人类学学科史以至整个社会科学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有鉴于此,民族学与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组织了前辈学人口述史调查。这项工作从2007年开始正式开展,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4个学人口述史个案访谈,正在进行后续访谈的还有1位;共形成约40多万字的原始资料,其中2篇访谈已经发表在《中国人类学评论》上,有1本口述史著作将在年内出版。对在世学者进行口述史调查的目的是要通过对他们生平与学术的回顾,把握他们的经历和心态,为中国人类学民族学乃至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留下珍贵的历史记录,以期后来的研究者能够从中把握学术思想的历史脉络,看到学科发展未来的道路。因此,这项工作既非常基础同时也意义重大。现将其进展和成果介绍如下:

1. 李绍明教授口述史。李绍明先生现年75岁高龄,早年就读于华西大学人类学系,后并入四川大学历史系学习,其后又在西南民族学院“民族问题研究班”学习。作为新中国的第一批民族研究工作者,他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曾多次到凉山地区、阿坝羌族地区和嘉绒藏族地区从事社会历史调查,先后参与了50-60年代的全国性的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并曾担任四川省民族研究所所长、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常委、四川省社科联副主席。李绍明先生作为中国西南研究的代表人物,足迹踏遍西南各省,是新中国民族工作的重要参与者,他的人生经历和思考构成了当代中国社会科学中民族学研究传统的重要一环。中心自2006年10月到2007年6月期间,陆续对李绍明先生访谈13次,现已整理收集了约28万字的录音访谈材料,并将作为中心课题成果在2009年上半年整理出版。

2. 蒋炳钊教授口述史。蒋炳钊先生于1933年出生,1959年毕业于厦大历史系,原任人类学所第二任所长,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秘书长、副会长,现为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会长。他长期以来以中国南方的畲族、汉族和古代百越民族为研究对象,从事其历史与文化的研究,是国内著名的畲族历史与文化、百越民族史研究专家。2007年9月,受中心委托,厦门大学人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对他进行了访谈,现已整理录音文字达26400多字。访谈文章已经发表在《中国人类学评论》第8辑上。

3. 严汝娴先生口述史。严汝娴研究员及其丈夫刘尧汉先生均是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前辈。她在20世纪50年代求学于云南,曾从学于杨堃先生。1954年她从云南大学毕业后,就一直从事民族学的研究工作,后来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严先生是我国最早涉足云南永宁摩梭人研究的专家之一,她参与了民族识别和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这两件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重大事件,对我们理解当时的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中心于2007年9月14日对严汝娴研究员进行了访谈,现已整理录音文字25400多字。访谈文章已经发表在《中国人类学评论》第6辑上。

4. 潘乃谷先生口述史。潘乃谷先生1936年生,为老一辈学者潘光旦先生之女。1985年她随费孝通先生教授到北京大学,先后建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和中国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曾任副所长、所长、研究员,并于1986年-1991年兼任社会学系主任。她主要协助费孝通教授从事学科建设和研究项目组织实施工作,并多次参加边区和民族地区的调查研究,同时参加潘光旦教授遗著的编辑工作。潘乃谷先生作为中国老一辈学者,经历、目睹、参与了中国人类学界的许多大事,因此,对潘乃谷先生的访谈是了解中国民族学人类学历史的重要工作。中心自2007年10月1日-2007年10月26日,共对潘先生进行了两次访谈,现已整理录音资料达72100多字。

5. 王尧教授口述史。王尧先生1928年出生,原就读于南京大学中文系,1951年就读于中央民族学院,曾任奥地利维也那大学、德国波恩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课座教授,现任中央民族大学藏学教授,北京大学兼职教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波恩大学《藏文历史文献》刊编委(1981年起),是享有国际声誉的藏学专家。中心自2008年9月开始与王尧先生联系进行访谈事宜,目前已经完成了初步访谈,准备再进行细节内容的补充,预计年内整理完毕。


(李杨报道)

TOP

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

人类学学术成果巡礼(之五)





中青年学者学术成果的出版


学术作品的出版,是国内人类学界的一个难点。有鉴于培养一个中青年学术写作团队,对于学科理论与方法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民族学人类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筹划了人类学书系,至2008年12月,共推出了以下2套、16部作品:


田野人文丛书(王铭铭主编,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6种)


陈波《生活在香巴拉——对西藏五十年间一个文明化村落的实地研究》,2009年。

杨渝东《永久的漂泊——对一个定居苗寨中苗族迁徙感的人类学研究》,2007年。

祁进玉《群体身份与多元认同——基于三个土族社区的人类学对比研究》,2007年。

海力波《“做”黑衣壮——认同建构与文化表征》,2007年。

吕文江《理性与文化之间——一桩土地纠纷之分析》,2007年。

黄盈盈《身体、性、性感——中国城市年轻女性日常生活的研究》,2007年。


人文田野丛书(王铭铭主编,民族出版社出版,10种)


王铭铭《由此及彼,由彼及此——人类学随笔》,2008年。

王晓毅、渠敬东主编《斯科特与中国乡村——研究与对话》,2009年。

王建民《艺术人类学新论》,2008年。

赵旭东《否定的逻辑——反思中国乡村社会研究》,2008年。

赵丙祥《心有旁骛——历史人类学五论》,2008年。

梁永佳《象征在别处——社会人类学探讨》,2008年。

鲍江《象征的来历——叶青村纳西族东巴教仪式研究》,2008年。

张亚辉《水德配天》,2008年。

张原《在文明与乡野之间——贵州屯堡礼俗生活与历史感的人类学考察》,2008年。

汤芸《以山川为盟——黔中文化接触中的地景、传闻与历史感》,2008年。


(李杨报道)

TOP

以上帖子来源:

王铭铭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wangmingming800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