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转载】灾难与人类学学术研讨会纪要

【转载】灾难与人类学学术研讨会纪要

灾难与人类学学术研讨会纪要5•12汶川大地震是一场举世震惊的大灾难,在这次大地震中,逾8万同胞丧生,上千万人民的家园受损,灾区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生态失衡,民族文化遗产受到严重威胁。2008年8月9日-11日,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中国西部人类学研究中心以“灾难与人类学”为主题,在四川省大邑县安仁镇召集了一次学术研讨会,并举行了第三次中国人类学夏令营的开营仪式。这次会议是西南民族大学继5•12汶川大地震后陆续启动的系列学术活动之一,由杨正文教授、蒋彬教授共同召集主持,参会的专家学者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贵州民族学院、安顺学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国家历史》杂志社、美国卡尔顿学院、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西南民族大学等学术研究机构。会议围绕“灾难与人类学”的主题,从人类学的人文关怀与学理思考出发,对这次地震灾难引发的各种文化与社会问题,以及相关的文化保护和灾区重建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震后的救灾及重建问题不仅是人类学的一项特别值得研究的课题,也是自然科学、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重要研究任务。为此,会议特别邀请了具有社会学、历史学、经济学等学科背景的专家和学者参会,希望大家能在跨学科的互动交流与深入讨论之中,获得多元视角来认识、理解灾难,并有效解决灾难引发的各种社会文化问题。


对“灾难人类学”的学理思考是与会学者较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在本次会议的“主题发言”部分,美国卡尔顿学院亚洲研究和人类学教授纳日碧力戈博士首先以“何谓灾难人类学”为题,分别从灾难人类学的特点、研究现状,以及研究角度这三个方面进行了人类学学理上的综述。纳日教授强调,灾难人类学的研究必须以文化为视角,并突出社会与人文关怀。他介绍到,人类学的灾难研究自上世纪80年代在西方学界兴起以来,其研究均较为强调灾难的社会属性,并认为,政治经济因素和政治生态因素是人类学研究灾难时不可忽视的方面。由于面对灾难的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无生命的系统制度,所以西方学者的研究强调面临灾难时人的角色,及其能动作用。纳日教授还简要地介绍了灾难人类学现有的四种研究取向:(1)考古和历史取向;(2)政治-生态取向;(3)应用取向;(4)社会-文化及行为取向。他归纳道,尽管不同的人类学者对灾难的研究取不同的视角,但学者们都认为灾难是一个过程;同时他还提出应引入“体化”(embodiment,又译“体验”)这一重要的概念来理解灾难中的人。纳日教授最后总结说:灾难人类学虽属于较年轻的学科分支,但其理论和应用价值却很高,它将会而且已经在人类学领域中变得举足轻重。以“灾难与史学研究”为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李帆教授从史学角度对灾难研究进行了细致精辟的梳理。他指出,灾难往往是历史记录中的一项主要内容,得到是比日常生活更为丰富的文字记录,这说明灾难尽管是人类历史进程中的非常态,但却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对象,而且对于灾难的研究,史学界主要关注的是“变”与“常”的关系。李帆教授认为,虽然灾难常常被理解为一种变故,但更需要研究一些“常”的方面,即探讨灾难中的一些延续性的与生活常态的问题。并且以往关于灾难的历史记录是受到精英历史观之影响的,所以充满了宏大叙事,而常态中的历史却常被遗忘或被记录者所忽视,因此史学对灾难的研究应更多地关注“常态”的历史过程与灾难中的“微观”的生活体验。西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的郑长德教授则从经济学的视角,进行了题为“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发展性重建的几点思考”的发言。他对灾后的经济重建模式进行了细致的分类,并认为地震极重灾区发展性的重建急需建立起现代环境产权制度,如此灾后的经济重建才可能更好地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补偿与生态资源的资本化。最后指出,构建巨灾风险分担机制也是灾区发展性重建的重要问题。围绕着震后恢复重建中的民族文化重建工作进程与震后羌族地区恢复重建中的问题,著名民族学家李绍明研究员进行了题为“5.12汶川大地震的人类学思考”的发言。李先生特别指出,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脉所系,与灾区经济重建具有同等重要意义,从某种意义而言,它甚至越过了经济重建。对于将来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羌族物质以及非物质文化抢救和重建工作之规划,他认为要及早推进国家级“羌族文化保护区”的建设,而保护羌族文化特有的存在环境,需要坚持“就近安置、集中安置”的原则,这符合人类学民族学对于文化保护的一般看法。此外,他也就灾后重建中的主体问题、移民外迁与就地安置问题,以及羌族整个性和羌区整体性问题进行了分析。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的石硕教授在“灾后重建中的一些思考”的发言中,首先总结了震中地区岷江上游区域的历史人文背景及民族特点,在此基础上,石硕教授对灾后重建中如何保护羌文化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特别指出了重建中的过渡干预与过渡规划这样两个值得学界关注的问题。


上述5位主题发言人讲演完毕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亚洲研究所的彭文斌教授围绕着灾难与人类学之主题对上午的发言进行了评议。他首先提出对灾难的分类需要有一定的思考,西方学者将灾难分为自然的、技术的、社会性的三种灾难,而实际上无论自然的、技术的、还有社会性的灾难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所以在思考灾难与人类学时,或应认识到灾难发生的成因、过程和地点影响了灾难的分类,也决定了灾难的性质和人们对其的反应与应对。其次,灾难作为一个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它是一种超越人类常规的、日常生活的一个现象,人类学研究灾难其实是在考察一种“变”,考察一种与当地常规的生态关系和人文关系所不同的变异,因此可引入特纳(Victor Turner)的仪式理论来思考灾难中文化现象与社会问题。彭教授认为,与人类学要以一种超越日常生活,注重“变”的态度不同,历史学的灾难研究则将问题落实在“常”的层面上,当灾难之“变”成为一种宏大的叙事之后,怎样在灾难中去切入一种微观的叙事,这成为了历史学家向人类学家提出的问题。因此如何在研究中调和变与不变、宏大视角与微观过程是人类学与历史学需要共同交流合作才能更好解决的问题,而且在关于灾难的记录中,历史书写里面的政治与历史观也值得我们去进一步地讨论。关于灾后重建,彭教授指出不同学者的关注角度有所不同,如经济学家更为关怀的是发展模式的问题,而李绍明研究员等学者则以一种实践性的叙述,从学术性和政策性的多种角度来思考和讨论人与文化,以及在灾后重建中出现的需要人类学及整个社会科学来思考的问题。总结各位主题发言人的观点后,彭教授提出对于如何保护羌族文化,人类学者的研究和观点无疑带了许多基层性的关怀,这也使得我们要更深入地思考什么是羌族文化,而认识和理解岷江上游的人文历史背景是我们把什么当作羌族文化的核心,以及推进羌族文化保护工作的前提。最后,彭教授指出,灾后重建中羌族的主体性这一问题是所有发言人都提及和关注的,这说明不同的学科在进行研究之前均具有一种站在他者立场上思考的态度,这正是这次会议最有意义的一个共识。


在“圆桌会议”上,四川师范大学王川教授首先从史学角度出发阐述了边疆地区救灾中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互动关系,他指出在历史上的国家力量较为强势之时,救灾工作进行的相对有效,反之则会暴露许多问题。四川省社科院徐学初研究员围绕着建立互动式救灾的机制,进一步提出了救灾时刻国家力量如何与地方组织进行双向互动的问题;贵州民族学院孙兆霞教授则阐述了民间力量在应对灾难时自发、自觉、自组的能力,她认为民间的这种内生性组织能力与社会自身的成长、多元价值观、制度安排相关,如果自组织机制发育较好,在灾难面前民间的社会力量能发挥较大的作用;厦门大学易林教授以灾难中的媒体宣传为例,阐述了国家与地方、政府与民众间的互动关系,并强调通过对这种多元声音的阐释,我们能进一步思考灾难对于国家、社会、民众而言有何意义。几位学者的发言开启了与会学者共同关心的两个问题,即“大政府与弱社会”在灾难面前可能引发的利弊,以及如何平衡政府与民间、国家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关系。蒋彬教授和张原博士则在讨论中指出,反思灾后重建中政府与民间的关系时,不应将视角放在二者的对立关系上,而要看到在地方民间与国家政府之外还有一种中间力量,而关注中国历史上的绅权和绅士阶层如何在灾难之中黏合整个社会,以及他们如何沟通国家与民间,这也是我们所需要考察的问题之一。此外,现代社会中意见、声音和组织渠道的多元总是暴露出某些国家与地方、政府与民间的紧张,这是否同我们忽视了社会重建的主体可能是超越政府与民间的第三种力量相关。围绕着灾后重建项目的评估与文化重建中的文化定型化现象,安顺学院吕燕平等教授分别从自己的研究个案出发对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与会的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杨正文教授在会议总结中指出,此次“灾难与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虽然筹备时间较短,会议时间紧凑,但经过主题发言和圆桌会议的讨论互动,成果显著。首先,就参会学者来自的科研机构之所在地而言,这次会议体现了跨区域的学者间交流对话的目的;其次,从与会专家的学科背景与学术兴趣来看,此次研讨会实现了不同学科的互动合作,体现了多学科的互动特点。尽管这是一个人类学的会议,但在研讨中能听到了多元的声音,特别是从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家的精彩发言中,我们对灾难的认识获得了更加丰富全面的视角和启发。本次研讨会所开启讨论的问题大致为三个方面:一、从学理上,特别是从学科建设和理论思考上深入探讨了灾难人类学的学术意义与研究取向。二、围绕具体问题,如灾后重建的文化保护、经济恢复发展、灾难救援机制、社会组织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三、提出了灾后重建中谁是主体的问题。最后,杨正文教授强调说,这次会议是我们关注灾难问题、展开相关研究的一个良好开端,是对西南民族大学在今后围绕地震所带来的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的一个有力推动。


会议期间,参会的部分专家学者与西南民族大学的民族学、民俗学、民族政策、民族史等专业的研究生一起举行了“中国人类学第三届夏令营”的开营仪式。此次夏令营活动围绕“灾难与人类学”主题展开,在学术会议结束后,由西南民族大学两位年轻教师汤芸、张原带领参加夏令营的硕士研究生赴地震重灾区进行“民情”调研。


这次学术研讨活动深入而激烈,在组织安排上的紧凑有序,在内容设计上的丰富活泼,均给此次与会的专家学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于参会的同学而言,这次会议也丰富了他们对于灾难人类学的认识,特别在与各位专家学者的交流互动中更是受益匪浅。


原文刊于《他山通讯》创刊号

转载自人类学在线论坛
欢迎关注“中国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可通过查找“中国民俗学论坛”或“folklore-forum”添加

微信公众号投稿邮箱:folklore_forum@126.com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