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文化:对民族学校校本课程的生存空间调查
□ 赵北扬
校本课程一方面在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价值观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却在可持续发展上面临着诸多困难,呈现出向隐性课程转化的趋向。校本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所处的尴尬地位,与课程所反映出的教育观、文化观息息相关。校本课程的生存空间有多大、以何种方式运行,是在基础教育课程观念转型的大背景下,各种观念博弈的结果。
为保障和满足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2001年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学生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的本土知识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自行编制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当前,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范围涉及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开发过程及应对策略,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建构的理论基础、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等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学校的校本课程已经从开发转向实施阶段,笔者试以辽宁省抚顺市朝鲜族第一中学校本课程实施情况为例,对民族学校校本课程的实施情况进行阐述与分析,对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初步讨论。
校本课程取材于乡土,特色鲜明,反响良好
抚顺市朝鲜族第一中学创建于1950年,是抚顺市唯一一所朝鲜族高级中学。早在1997年,该校就组织编写了《中国朝鲜族民族史》(后改编为《中国朝鲜族简史》)一书,开始了构建校本课程开发体系的尝试。《中国朝鲜族民族史》课程是当地第一个校本课程,做到了课程、教材、师资三落实。自2002年起,学校又组织人员根据现有资源相继编写了3本校本课程教材,分别是《朝鲜族风俗礼节》、《我身边的环保》和《雷锋精神恒久远,太阳光辉永流传——追忆见义勇为英雄2004届毕业生李恒太》。
这些教材内容取材于学校,具有鲜明的特色。其中,《中国朝鲜族简史》和《朝鲜族风俗礼节》反映了民族学校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关注,分别由历史、朝鲜文老师负责编写;《雷锋精神恒久远,太阳光辉永流传》追忆了该校毕业生李恒太见义勇为的英雄事迹,为广大在校生树立了榜样,由班主任担任主编;《我身边的环保》从学生身边的小事讲起,由生物老师主编。在课时的安排上,校本课程安排在高一年级开设。
以《朝鲜族风俗礼节》课程为例,该课课时量保持在一学期10到15节课,由对朝鲜族风俗较为熟悉的朝鲜文老师讲授。除了让学生了解一些传统仪式,教师还经常设计场景,让学生在模拟的场景中进行练习,范围涉及朝鲜族传统节日活动和传统礼节。通过亲身体验,学生不仅对传统知识由不懂到懂,更通过这门课程增强了礼节意识,提高了修养。该课程可以使用的资源也十分丰富,许多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通过一些从电视剧中剪辑出来的片断、当地朝鲜族家庭举办婚礼或寿宴等庆祝活动的录像,来辅助教学,增加学生的亲切感。该课程自2004年全面实施以来,已经有3届学生完成了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反响良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在抚顺市朝鲜族第一中学,对《朝鲜族风俗礼节》课程非常有兴趣或比较有兴趣的学生占到了学生总数的92%。在教学效果上,授课老师表示通过学习,不仅学生的礼节意识得到提高,他们对本民族的感情也进一步增强,毕业的学生纷纷表示这对自己走向社会有很大帮助。
近两年,由于学校并校、教材缺乏等方面的原因,抚顺市朝鲜族第一中学部分校本课程的实施处于停滞状态。在这样一个转折点上,校本课程将如何发展下去?今年年初,抚顺市朝鲜族第一中学被确定为国家级课题“朝鲜族中小学民族文化教育体系构建及有效实施的研究”的子课题实践研究团队之一,承担“中学民族文化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及有效实施的研究”这一子课题的研究任务。根据课程的要求,学校着力构建中学民族文化课程体系,科学合理地安排从民族礼仪到饮食文化、从民俗风情到体育艺术、从地理文化到民族历史等方面的内容,探求有效实施民族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以期达到构建朝鲜族中学民族文化教育课程体系、科学合理安排民族文化教育课程内容、有效实施民族文化教育的总目标。这一课题的推进,为该校校本课程的发展带来了生机。
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有着诸多有利条件,也面临着可持续发展的难题
从整体上看,抚顺市朝鲜族第一中学校本课程实践具有开发动手早,资源丰富,开发教师的主动性强,课程与时代和学生的生活结合紧密,实施效果明显,学生满意度高等鲜明的特点。这些特点从不同层面表明,包含着丰富民族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符合民族学校对多元文化的诉求。对学校而言,学校教育应该反映不同民族的文化,使学生成为一个多元文化社会的有效参与者。抚顺市朝鲜族第一中学在办学思路中明确提出,要“结合我校民族学校的特点,广泛收集有关朝鲜族的资料,力争使校本课程做到融知识性与教育性一体,充分体现我校作为民族学校的办学特色”。对学生而言,作为培养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重要途径,包含民族文化内容的校本课程的实施过程实际上就是让学生认同民族的语言、文字、历史、传统和独特的价值观的过程。这个认同的过程包含了学生感知民族文化的外部特征及其外在联系、思考民族文化的本质属性及其内在规律性联系的认知过程,也包含了学生体验民族文化的情感过程。通过这些心理过程,学生能最终形成稳定的民族认同。
校本课程的启动要有现实需要作为契机。抚顺市朝鲜族第一中学在申报省级示范性高中的过程中,对相关材料的需要,成为该校校本课程建设全面、大规模展开的契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离不开一线教师对学校、学生实际的调查研究。新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强调,对学校进行科研工作的要求与鼓励,既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提供了动力,又有助于满足学校的发展需求。
该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有着诸多有利条件,但是在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困难。
首先,由于印量少,成本高,校本课程教材存在着印刷、修订等方面的问题。校本课程教材的经费来源既涉及政策问题,又存在落实问题。比如,抚顺市朝鲜族第一中学将第一批教材按成本价发给学生,3年以后,教材几乎全部发完。今年,作为新课改样板校,辽宁省需要抚顺市朝鲜族第一中学上交校本课程材料作为示范,学校却无法按要求交纳。校本课程教材存在着大量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单元,这些单元既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也是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幅修订的部分。此外,近年来,随着生源的减少,抚顺市原有的几所朝鲜族初级中学和高中合并成为完全中学,合并后的学校既要保证校本课程在高中继续开设,又要将其普及到初中的教学中,这些都成为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新挑战。
其次,学校的需求和有限的课时存在冲突。自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起,学校课程作为三级课程的一级,被正式纳入课程体系,但高考依然是学校实际工作的重点。虽然一系列能满足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被开发出来,但是在实施过程中,课时紧张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学校采取了将校本课程分化到各个学科中,抽空安排的策略。例如,礼节课安排在朝文课里,朝鲜族民族史课程安排在历史课里,由任课老师插空安排具体上课时间,一般在低年级进行。
第三,校本课程属于新生事物,是各门课程中最为脆弱的部分,其地位容易被削弱。因为校际合并、教材紧缺等一系列问题,近两年,抚顺市朝鲜族第一中学的部分校本课程实施暂时处于停滞状态。新教材的修订、印刷何时可以提上日程?高中原有的课程方案是不是继续保持?初中将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实施校本课程?在访谈的过程中,该校老师表示,初中一年级校本课程教育的重点是礼仪教育,主要由班主任在早自习、班会、新生教育中进行,不单独设课。在初中部和高中部,各设了一个李恒太班,组织学生学习李恒太的事迹。“校本教材是老师的参考书,它使老师知道要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通过活动来渗透。”这个观点可以说代表了一部分老师的看法。
上述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面临的典型困难,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充分调动了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的积极性,反映他们潜在需求的校本课程乃至地方课程,虽然已经和国家课程一样,被放置在显性课程的地位,拥有教材、课时等配备要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出现了向隐性课程转变的趋势。
隐性课程是在课程标准、课程计划中没有体现,但客观上却对学生产生影响的教育经验。在实施出现困难的情况下,抚顺市朝鲜族第一中学校本课程向隐性课程转化的标志有以下几点:一是校本课程宣扬的精神与学校的物质环境建设有机结合。学校在每个楼层的楼道内都布置了系列宣传图片。一楼的主题为民族风情,二楼的主题为小故事大道理,三楼的主题为保护环境,四楼的主题为中华美德,五楼的主题为人生价值。其中,民族风情和保护环境主题是校本课程内容的一种转换形式。二是将礼节教育引入学校的精神环境建设,将礼节教育贯穿在早自习、班会、新生教育之中进行,使之成为学校对学生的日常要求,它是礼节课不能施行时的替代措施。三是设立李恒太班,通过学校的制度建设来保证见义勇为精神的传承。
探索校本课程发展的有效形式,解决好文化传承与人才选拔的矛盾
在人类学的视野中,学校课程被视为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程的设置反映了人们对什么知识有价值、谁的知识有价值的认识。通常,国家课程更多地涉及普世性、利于选拔的知识,而校本课程的内容则更多地涉及乡土性、利于培养学生价值观念的知识。校本课程的实际地位如何,生存空间有多大,取决于国家政策、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对这两个基本问题的认识。
校本课程有着极强的认识导向功能、情感陶冶功能、行为规范功能、精神激励和人格塑造功能,这些都与德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德育始终与隐性课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学者指出,隐性教育因素对学生的影响是随机的、偶发的和零星的,但它是所有德育课程中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范围最广、时间最长、最具有动态性的德育课程,因此,在现代德育课程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此外,校本课程的内容决定了其具有范围的广阔性、作用的潜在性、结果的难量化性等特点,这些特点与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国家课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导致遭遇挑战的校本课程向隐性课程转变。
校本课程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向隐性课程发生了转变,这种变化既是乡土知识面对普世知识、价值观培养面对选拔性培养时所采取的无奈之举,也是校本课程发展的一种新思路。这种变化借助了隐性课程有利于学生道德培养的长处,在操作层面缓和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在资源分配上的冲突,使校本课程的内容通过环境的熏陶、舆论的导向、规章制度的制约、榜样的示范作用等方式影响学生。但是,这种变化也意味着校本课程在显性课程中的弱势地位,它转变为隐性课程将不可避免地受到隐性课程教育效果的非预期性和作用的双重性的影响。显性课程主要通过学生有意识的、特定的心理反应机制来影响学生,隐性课程对学生而言则是一种无意识的教育影响,它主要是通过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机制来发生作用的,给教育者认识、利用、控制隐性课程带来一定的难度。
面对校本课程实施的现状,笔者认为,应加强对巩固校本课程的显性课程地位的对策以及培养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兼具的民族学校精神的方式方法的研究;搭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间的桥梁,挖掘课堂教学中的德育因素;不断探索最适宜学校发展校本课程的有效形式,实现校本课程与科研兴校的良性循环;发展好、利用好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解决好学校的文化传承功能与人才选拔功能的矛盾。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