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内容
cfs

2008-10-7 03:51
[李健]藏地留歌:磨盘山头关帝庙

藏地留歌:磨盘山头关帝庙

□ 李健



[attach]134[/attach]



2007年按历史原貌重塑的关帝像




  这是一座孤立的小山包,山包的顶上兀立着一座翘首飞檐、琉璃瓦顶的汉式建筑。这就是著名的拉萨关帝庙。小山包很有名,藏语叫做“帕玛山”,汉语叫做“磨盘山”,据说该山是文殊菩萨的圣山。

  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一个天路霜河、秋声紫雁的季节,大将军福康安等在此修建关帝庙一座,曾有名头:磨盘山头关帝庙。关帝庙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代表之一,多见于汉族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则少见。然而,在西藏拉萨却仍保留下了这一座关帝庙。

  一个时代的建筑

  关帝庙依山势而建,是典型的明清建筑,风格典雅大气,气势恢宏,自成体系。格局符合藏式建筑的特点,处于两个不同的水平层面,坐北朝南,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大门内有一方形庭院,庭院左边立有庙碑。庭院正中是正殿和文殊殿。正殿内有关羽、张飞、周仓的泥塑像,风格为汉藏合璧。主像关羽身材魁梧,手持大刀,十分威武,基本上保留着内地中原汉族塑像风格。

  正殿外立有一块石碑,碑首篆刻4字“万世不朽”;碑的正文记录了当年清军平息廓尔喀人入侵的经过。现存的石碑碑首颓于地上,碑身尚好,由福康安亲撰的碑文大部分仍清晰可辨。有一种怅然的感觉由心头滑过。

  关帝庙正殿原来悬挂有许多匾额来颂扬关羽的英雄业绩,据说共有50多块木匾。但经过那场史无前例的文革动乱后,所存不多,现在多见于山下平常百姓家里的门板上。传统,在此最透彻地洒落民间。

  殿前月台下,立有一石碑,系福康安打败入侵的廓尔喀人,回到拉萨后,为纪念关帝庙落成所立。

  关帝庙内,还铸有一口四钮大铜钟,钟的外表有上下两周铭文。钟身铸有花草、文房四宝及动物图案等。从铭文中可以看出,钦差大臣福康安之所以要修关帝庙,是为了有意识地将传统封建思想与关帝神灵及佛家法轮糅合在一起。

  历史与文化的融合

  拉萨不但有清真寺,还有关帝庙,这说明拉萨这座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和宗教的多元性。就像在浙江富阳,那里是三国孙权的故地,却仍巍然屹立着一座关帝庙。

  拉萨关帝庙建成后,长期居住拉萨的汉、满官员和内地的商人逢年过节,均要到庙里朝拜。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说,小时候父母总带着他到此求签,寺庙的僧人会用藏汉双语解释签上的含义。

  平廓功德碑,静静地立在那里,那是藏汉民族团结抗外的铁证,一直都在启迪教育着后人,具有一种现实的意义。这是汉藏文化交融和结合的产物,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的体现,于是从另一个角度向世人证实,西藏这片热土,从来就不曾远离中华民族大家庭。

来源:《中国民族报》2008年10月7日


查看评分记录

积分 用户名 时间 理由
宝葫芦 +6 木兰山人 2010-5-1 21:39
+6 木兰山人 2010-5-1 2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