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内容
曾有幸

2011-1-1 19:33
娄底年俗琐谈

俗话说:“大人梦倒插田,细人唧梦倒过年。”梦倒,娄底方言是盼望的意思;细人唧 ,就是小孩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大人盼望插田 ,因为只有插田了,田里才有收获,人才有饭吃;小孩子盼望过年,则是因为过年有他们的收获,有他们的梦想。过年,也叫做“过新年”,是岁时节令中维持时间最长、节日礼物最丰、感情色彩最浓、生活习惯最讲究的一个重大节日,在娄底,乃至成为人们在生活上、一年之中意义非凡的一件大事。
    过年的历史由来已久,时间大约可追溯到四千余年前的上古时代。那个时候,正是黄帝之孙颛顼帝执政,其“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史记》),乃制作历法,以正月为元,第一日为旦,故那时过年又称为“过元旦”,“元”是“第一”、“开始”的意思;“旦”是“太阳初始”的含义,后来引申为“日”、“一年的开始”,这就是流传数千年的农历纪元,也叫做夏历。到1911年,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提出“行夏历,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推行中西合璧的农历、公历同行制度,1949年9月27日又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表决,始正式规定下来,我国就有了一年之中两次过年的机会——一次是“从西历,所以便统计”的公历一月一日,俗称“过阳历年”;一次是历史传承几千年,“行夏历,所以顺农时”的正月初一日,俗称“过阴历年”。
    其实,过阴历年,在历史传承中,还有一个小过年,其历史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尧舜时代。据古籍《拾遗记》记载,它原是古代先民为驱除疫鬼、祈求新的一年吉祥安康的一种宗教仪式,慢慢地,也就形成为一种有着特定习俗内容的活动。相对而言,一年之尽为除夕,为过大年,推行阳历年后,为与之相区别,遂被称作“过春节”,因为此节正处于二十四节气之首的“立春”前后,而过公历年则称为“元旦”。
    但是,过公历年虽有国家规定放假一天,全国人民都可休息,多少年来,却还是一直不为普通民众所重视,在民国初期,一些老顽固更是对这一重大改革多有抵触情绪,有人还撰有一幅对联云:“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加以讽刺。直到千禧年后,在娄底,也仍然只有单位不办公,挂“欢度元旦”庆贺。
    过阴历年,习俗有很多。关于过阴历年的来历,在娄底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说是在上古时候,人们“穴居而野处”(《周易·系辞下》)、“乘四载,随山刊木”(《尚书·益稷》),而野处有一种非常凶猛的怪兽,只有一条腿,叫做年,经常在一定时间出入于山林,骚扰黎民百姓,弄得人民不能安居乐业,但年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害怕火光和响声。有一天,年又出现了,而人们却因天气寒冷,正偶聚一起,堆集青竹、杉枝燃烧,竟吓退了年,人们便欢声雀跃,认为是意外的大胜利。从此后,为纪念这一个特别的日子,人们便常于该日聚会,慢慢地就成为一个习俗。据《荆楚岁时记》载:“正月初一,鸡鸣而起,燃放爆竹。”爆竹,在远古时期被称作“庭燎”,是指那时燃放的青竹,春秋时专以燃放“庭燎”作为喜庆纪念活动;到三国时期,才由马钧发明,开始将火药注入竹筒,创造了火药爆竹的雏形;直到南宋时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人们才改用纸筒代替竹子,成为今天真正意义上的爆竹、炮竹。
    年节,成为一个岁时节令中最为重大的节日,乃是一个一年一度家人大团圆的日子,凡外出打工的人不论是千山路远,也都必想方设法赶回家,“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句老掉牙的俗话,不知浓缩了多少家人对亲人的期盼,一种外出人员对乡情、亲情的眷恋和思念,因此,每当一年将尽,这些人就大多安不住心,满脑子都是回家过年的念头,尽管国家有规定:留岗人员在假期内可享受双倍或三倍的工资;尽管新年之后,打工人员将面临重找工作的困难,大家也都愿意挤上拥挤的回家路。但真的要回家了,打工的人则又多要尊从一个习俗,叫做“七不出,八不归”,也就是逢七日不外出,逢八日不回家,因为“七”与“凄”同音,认为逢七日出门,会不吉利;“八”与“发”音近,逢八好赚钱,逢八归就是收拾了发财,对往后不利,因此,在近处开店子的人,也多选取二十八日作最后一天生意,二十九日关门,准备回家过年。
    年节,在娄底,俗也常分作年关、新春两部分。年关,通常是指腊月二十三日至除夕,俗常说:“年关在即”、“年关已近”就是,之所以称年前这些日子叫关,确也有“关卡”的意思,民俗常在这些日子,因为是年底了,人们有必要对一年一度的工作作个总结,对一年里的经济状况作个清理,该给人家的,要尽量结给人家,硬是无钱归还的,也应给人家一个交待,形成一个年度的段落。旧时,老百姓生活都很穷,尤其是在万恶的旧社会,许多穷人遭受地主、资本家的残酷剥削和高利贷压迫,好多年的旧帐也归还不起,常被他们逼得走投无路,过不了年,因此,过年也就成了穷人的一个关卡。到年底了,该自己的东西也要讨取回来,改革开放后,一些打工崽也多有在此时期到包工头家结取工钱过年的活动,以便及时采购过年物质。旧时,由于货源较紧张,到年边各种物质都价格趋贵,所以民俗又有言“君子不买年边货”、“年货不用问,是货涨三分”等话。新春佳节,则通常是指大年初一至元宵节,也有延伸到正月全过完的,叫做过“正月”。民俗有说:“正月赚钱早喱,十二月赚钱迟喱。”意思是说正月挣钱尚早,十二月挣钱则迟,因此,在这段时间里,人们多在十二月下半月以讨钱结帐、还帐、完成年底扫尾工作为主,在正月上半月则以游耍、吃喝为主,故俗又称新春佳节是耍新年,成为民众真正意义上的、一年中难得的一段休息日子。十二月上半月还努力找工作做,下半月还在忙碌的现象,俗称作“搞个过年盘缠”。
    正因为年节是一年中所有时令节日活动中维持时间最长久的一个节日,所以民俗讲究也就格外多,而实际上,它也是多数个小节日,譬如祭灶节、小年、尽年十五、除夕节、大年初一、破五节、人日、元宵节等组合在一起的一个大节日,下面分别来谈。   
    祭灶节,也就是腊月二十三日,也叫祭灶日,传说是灶王菩萨上天奏事的动身日。其习俗传承很早,可溯至西周,古籍《礼记·月令》载:“孟春三月,其祀灶,祭先肺。”却是三月祭灶的,又《后汉书·阴兴传》说:“宣帝时,阴子方者,至孝有仁恩。腊日晨炊,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南朝梁人宗懔在他的《荆楚岁时记》中也有记载,说:“其日,并以豚酒祭灶神。”在娄底,不少地方则流传有这样一个传说,说灶王菩萨原本是凡间一个烧火的穷小伙,却因为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的小女儿十仙姑十分善良,爱上了他,也就成了玉皇大帝的满女婿。玉皇大帝十分恼怒,把十仙姑打下了凡间,而王母娘娘却非常疼爱十仙姑,就向玉皇大帝求情,封了小伙子做灶王,称作东厨司命府君,掌管凡间各家的善恶之事,并定于每年十二月的二十三日上天奏呈,好让上天根据灶王的奏呈表彰善人、惩治恶行。而十仙姑是个非常有同情心的人,她见凡人春种夏锄,秋收冬藏,非常辛苦,就经常利用这个机会为凡人到天庭带回一些好东西,并尽量为凡人讲好话。只灶王菩萨却是个十足的老实人,工作诚恳,做起事来认认真真,常在厨房中熏得黑头土脸,也从来不会讲假话,人家有什么善、有什么恶,也不管人家是否是另有苦衷,或事出有因,他都是实话实说。这一年,眼看又到了该上天奏事的日子,十仙姑眼看着凡间不少老百性穷得丁当响,有的连锅盖也揭不开了,就十分同情,决定趁这次机会,回娘家带一些东西回来,好让大家过年。这天夜,两口子连夜上了天庭。玉帝一见问:“小伙子,人间哪个屋里最善?哪个屋里最恶啊?”灶王就直说道:“东边屋里……”十仙姑深知丈夫的为人,知道他要照实说,就连忙插话道:“东边屋里因为死了个老娘,她儿子杀了一条猪,其它都好。”灶王见十仙姑抢去了话头,就知了音,也不再说。玉帝却很不满,就大声喝斥道:“你多么子嘴,回去。”可十仙姑是带着目的来的,哪肯轻易就回去呢?两公婆出了玉帝的大殿,十仙姑就埋怨起丈夫来,道:“这样的事你怎么能乱说呢?东边屋里杀猪是为了孝心啊,差点你就闯了大祸了。你啊,真该用油油住你的嘴。”不想这话让凡人也听到了,从此,第二年起,凡人就真的用起了一块肉,放到灶里烧一下,引点油出来油住了灶王的嘴。后来,十仙姑带着丈夫来到了王母娘娘哪里,吃了一天好的。王母娘娘却见满女婿那样辛苦,心里也疼,就想要玉皇大帝为女婿换一个事做,玉帝却坚决不同意,并要女儿和灶王马上回去。王母娘娘感到面子挂不住,就使出了女人的杀手锏——哭闹,并说:“女儿、女婿好不容易一年才回来一次,你要叫他们走,我就也走,跟他们一起过去。”没办法,玉帝就只好给女婿派了两个童子帮忙,留了下来。于是,灶王就和十仙姑带着两个童子在王母娘娘哪里,二十五打豆腐,二十六牛肉炖萝卜,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杀只鸭,二十九出缸过年酒,然后让搬柴童子、运水郎君两个仙童作两担挑着,四人一路欢欢喜喜的在年三十夜回到了凡间,让凡人过了个快快乐乐的新年。凡人呢,也为了纪念十仙姑,不忘十仙姑的恩德,常亲切地称呼她作灶王奶奶;为了不让灶王上天庭乱说,每年二十三日夜他临行动身之时就要祭灶,并祝“上天呈善事,下地降吉祥”,然后在年三十夜大放爆竹,迎接二位仙神的回归。然而,六十年代后,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祭灶神习俗逐渐被淡薄。八十年代后,又随着灶具的革新,在城镇则基本消除,只在少数山区、少数有老人的家庭流传,年三十夜也不再在灶边迎接灶神,而只在大门口迎接财神。
    腊月二十四日,是为过小年。小年,又称小岁,它是相对于除夕过大年而言的。旧俗作为宗教仪式,之前必净场除秽,故是日,民俗要黎明即起,家家户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处处收拾干净,彻底地搞一次大扫除,以除去“尘旧”(陈旧),包括旧年的各种烦恼、不快和劳累等事,而宗教活动在流传若干年后,则都集中到了年三十夜,《太平御览》卷三十三引徐爱的《家仪》说“惟新小岁之贺,既非大庆,礼止门内”即是。在娄底,腊月二十四,家家也必略备几个菜肴小庆,时间不拘早、中、晚餐。
    过小年,也是春节正式进入的一个标志,凡已婚另立的儿子和已出嫁的女儿都在小年后到大年前,必去父母和丈人家送礼送物,叫做辞年,实际也就是去妥善安排一下老人的过年生活。在旧时,长工、短工做到二十四即为满工,如果地主家来年不再请原来的某人做工,也即在是日请他坐上头,叫做“二十四日坐上头,背起被褥家里头”,是不用主人言明的。现代店铺辞人,也有沿用此俗。乡镇民办工厂、单位、机关也常于此日集合村干部过年,然后始行放假。小年后,各家各户则始正式开始打豆腐、杀猪、捕鱼、烤过年酒、办年货;收帐,还帐,作一年一度的总结。屠户也不再杀猪卖肉,而理发匠、裁衣铺则在这几日多是大忙的工作日,因为人们多在此期内缝制新衣服、剃过年脑壳(理发)。而此后,有人家死了人,也常被暗地里戏谑为“死了家过年猪”。
    腊月二十五,俗称作“尽年二十五”,或“尽年十五”,是日禁说不吉利的话,忌有不吉利的事发生。是日也忌讨帐,不还帐,否则称不懂规矩,固执者常遭人唾骂。
    腊月二十九,月小是二十八,凡已正式进行订婚的未婚男青年,必要去女方家送礼拜年,并接女子回家过年。然后在初二日送女子回家,双双给未来岳父母拜年。
    腊月三十日,月小是二十九日,是为除夕节,俗称作年三十、大年三十、年三十夜、大年夜、过年、大过年、过大年,又称作除日、 除夜、除傩、逐除、大除、岁除、岁暮、岁尽、暮岁、大尽等,是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也是年节活动最高潮的一天。其俗起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即在新年前一天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的宗教活动。而进行此宗教活动,必先打扫干净地场,家家户户清扫门庭,洗洁衣物,正如宋人吴自牧在他的《梦梁录》中所言:“无论大小人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流传若干年后,即成俗,叫做“扫年”。且废物和垃圾要全部清除出外,在初一不能扫地,不能倒垃圾出门;人员也要洗浴清洁,以洗去身上旧年的邋遢和晦气,然后一身轻松欢欢喜喜的过大年,叫做洗过年澡;旧时没有自来水,家庭用水必到水井或河塘边去挑,是日民俗也要把盛水的水缸挑满,初一不能挑水。然后按照旧俗,张贴门神画像,以作为镇宅驱邪的保护神,祈求家庭平安。又贴窗花、挂吊钱。
    贴门神的习俗可追溯到汉代以前,古代是虎、鸡、鸽等吉祥物,那时人们认为百鬼都惧怕这三种动物;汉时即是神荼、郁垒二天神,因为神话传说此二丑恶之神是守卫度朔之山鬼门的神仙,人们便用桃木板绘其图像挂门上;到了唐代,则改用秦琼和尉迟恭二将军,其来历据说是唐太宗有一天患病,常感觉有鬼魅作祟,痛苦不堪,是秦琼、尉迟恭奏请执剑守卫寝宫,方保皇上安宁,后来传为门神。唐玄宗时期则又有贴钟馗的习俗,其来历著名医学名著《本草纲目》上有记载,说是有日唐玄宗偶患脾病,请了许多医生也治不好,晚上唐玄宗睡着后,梦见一小鬼偷窃宫中财物,唐玄宗急得要喊,却见一位相貌魁伟的大丈夫跑上殿来,捉住小鬼,刳目而吃,唐玄宗问他是什么人,其答:“武举不中进士钟馗。”唐玄宗醒来后,第二天病就好了,于是请画圣吴道子依梦境画下了钟馗形貌,挂于宫门之上;到了清代,三国名将关羽的社会地位迅速增高,成为司命禄、佑科举、能治病除灾、驱邪辟恶、巡察冥司、招财进宝的一位大神,关羽、张飞的画像也就被迅速转为门神,成为这种习俗从镇鬼禳灾思想向祈福思想的一种转变。另外,民俗又有在家中处处张帖“福”字的习惯,传说其源出自古代,姜子牙斩将封神后,将其离妻封为穷神,并说“你有福的地方都不能去。”由此,民间为了驱除穷神,就在家中米缸上、仓库上、箱柜上、桌凳上、墙壁上处处张帖大大小小的“福”字,以使穷神霉运无处存身,老百姓百事百顺,没有饥荒。然而,到了清代,传说在恭亲王府却出了一桩祸事,原来以前张贴的“福”字都是正贴的,而因恭亲王府一个家人不识字,误将“福”字贴倒了,恭亲王十分恼怒,要严加惩处这个家人,幸亏大管家心生机智,说:“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福’到(倒)了,实是喜兆。”方使亲王转怒为喜,大赏管家和家人,此后,亦传为民俗。这种贴门神习俗在六、七十年代曾被废除,八十年代后又倒贴“福”字于大门上,悬挂如意结、红灯笼于门楣,然后两边贴对联。
    贴对联习俗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那时称“桃符”或“门贴”,乃用桃木削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板书写消灾祝福词语挂门侧,流传到五代,方演变为在桃符上写对联,《宋史·蜀世家》载:后蜀主“孟昶命学士为题桃符,以其非工,自命题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新春’”此联亦成为历史上现存最早的一幅春联。而据考证,春联得以普及,乃盛于明初,为明太祖朱元璋号令全国公卿士庶、平民人等,为庆贺天下归一、国泰民安所张贴,而成大众所尊行的习俗。
    到了晚上,各家各户即均将炉火烧旺,以兆来年。也有一说,炉火烧旺,是为了招待前来清理帐目者,以不致坐冷板凳。而有欠人家钱又觉得不好意思见人家面者多于是日躲帐,因为除夕是一年的最后一天,俗信过了除夕,民众在新年是不能讨帐的 ,因此,除夕晚上,要帐的人通常也都要得紧,躲帐人则常躲到深夜十二点过后才露面,或回家,民间即又有称年三十晚上躲帐叫“做皇帝”的说法。
    实际上,年三十晚上生旺炉火也便于一家人围炉守岁。守岁是除夕节里非常重要的一个民俗约定,据有关记载,在南北朝以前就有了守岁的习俗,至今已有了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也有说是为了纪念古人驱年胜利的,故俗又称“守岁”为“守年”。直到新年钟声一响,则家家户户大开财门,燃放鞭炮、焰火,以示庆贺,叫做“接新年”,民俗又叫“接财神”、“求财”,有祈求新年人兴财旺的意思。八十年代前,农村多有早于此时送财神画像入家门者,主家常打发颇丰。1982年始,中央电视台推出 “春节联欢晚会”,给全国人民奉献出了一席非常特别的围炉守岁的精神大餐,人们多欢聚一室,共度良宵。
    除夕节的另一重大活动就是吃团年饭。旧俗吃团年饭多是在黄昏时候,由长兄作东在长兄家中吃,其它兄弟带来鱼、肉等赴席,父母、爷爷、奶奶由长兄家亲接。其习俗相当隆重,要焚香化纸、燃放鞭炮,首先敬天地,以感谢天地之德,祈求来年之福,农家有个好收成;再敬祖宗,以颂祖宗之恩泽,并求平安,然后一家人齐集一堂,喝酒呷肉,总结一年的成绩。在旧社会穷人生活艰苦,吃团年饭习俗也保留,只是水平很低,无鱼无肉者多以画形或说名就餐。然后各自回家守岁待年。六十年代,曾倡导“忆苦思甜”,吃“忆苦餐”,仿照旧社会穷人用茼蒿、杂粮、野菜等作早餐,然后中餐才正式过年。七十年代后,则一般先由长兄请吃早餐,然后分家的兄弟轮流请其它兄弟共吃中餐、晚餐。在哪家吃,也都要焚香化纸放鞭炮,敬神敬天地敬祖宗,敬完祖宗后,旧俗第一碗饭要盛给狗吃,传说五谷原是狗从天庭盗取来凡间,人不能忘恩,但八十年代后,娄星区、双峰县内不少青年人已少讲究。对于未来得及赶回家吃团年饭的人,家人也要摆上一副碗筷,但不装饭,只将筷子搁碗上,表示其人同在家中团年。吃饭时,在娄星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双峰县及涟源县东半部,多要敞开大门,有人来家乃认为是添丁的喜兆,即请之入席,来者也领会主家之意,祝“过热闹年”,入座,即使是刚吃过饭,也要象征性的吃一点,故桌上常多摆有一至二副杯筷,以便来客,主家也多祝:“来得好,现碗现筷,今年大发。”喝酒者则常一喝必三碗,俗叫做“酒饮三杯通大道”。在冷水江、新化县,吃团年饭则要在半夜过后,叫做“吃年夜饭”,也叫“年羹饭”,要一边吃,一边天亮才算吉利,象征“日趋光明”,家里则要关门上闩,以防他人前来踩坏年程。在涟源市西半部则要在天亮前吃,叫做“吃年光饭”,也要关门上闩,不能有外人参与。旧时穷人多吃年光饭,是既团了年,又便于外出躲债的一种风俗,说家贫吃得清淡,外人看不到,不会被人讥笑,由此,也足可见旧社会穷人生活的辛酸悲苦。
    过大年时,民俗大人常会告知小孩,今天要过年了,说话要注意,不能讲不吉利的话,不能讲老虫(虎)、豹子、鬼和死等词;做事行动要小心,不能打烂东西,不能哭闹,否则,招待会让他(她)过个好年,意思是要挨打,万一小孩打烂了东西,大人则要连忙讲“打发(达)了,打发(达)了”,以禳灾求吉。旧俗有知识的人家,也常要用一张小红纸写上“孩童之言,百无禁忌”的话贴于壁上,以防小孩不吉之言出口,而求吉祥。年三十晚上,当家人则常根据家底给小孩发红包,叫做“撒压岁钱”,必一一分发,不得遗漏,否则不吉,因为“岁”与“秽”、“祟”同音,取压祟、压秽之意。旧时,给小孩的压岁钱是铜钱(缗钱),大人习惯用绳串起来挂在小孩脖颈上,以避邪祟;解放后,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纸币,多是崭新的大钞,其意义则有所变,成为哄小孩早点去睡,以便大人工作,不致碍手碍脚的手段,并吩咐明日可迟一点起来,不要去捡爆竹玩耍,注意安全,起床要先给父母拜年,然后一起去给爷爷奶奶拜年,因此,压岁钱又变成了“安睡钱”。大人则趁此继续忙于工作,炕腊肉、腊鱼、馇过年豆腐、馇新春佳节好招待客人的馇糕(年糕)、薯片、虾公脚、炆好过年萝卜等,俗话说:“年三十夜,家家冇得块空砧板。”通常,不论是穷人还是富裕人家,过年的生活都是一年最好的,故俗语又云:“叫化子也有个三十初一”,不能亏待。解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日提高,即出现用馇豆腐炆“膀头肉”、“炖猪肚”等美食,以备大年初一食用。
    由于在家中过年实在太繁琐,千禧年后,城镇出现在酒店、饭店吃团年饭的习俗,然后各自行动,取自己喜欢的活动欢度除夕。
    大年初一,也就是新年的头一天,俗也称“年初一”,古代又称元旦、元日、元辰、元正、元春、元朔、正朝、正旦、正元、岁首日、新正、三元,《荆楚岁时记》云:“正月初一是三元的日子也。《春秋》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燥恶鬼。”在娄底,至今仍有在起床开门时要燃放鞭炮的习俗,叫做开财门纳财。然后装香、烧纸、放鞭炮、敬拜祖宗,并找出由邵阳隆回刻印的望星楼“星书”,找出新年出行的最佳时刻与方向四拜出行,谓之“出天行”,然后吃早饭。吃早饭之时,如有邻居前来拜年,则要留坐,喝酒者饮三杯,俗称“吃挂红杯”;不喝酒者,喝茶,茶除放茶叶外,还要加糖,寓新年来到甜甜蜜蜜之意;加红枣,红枣皮红,有红红火火、挂红之意;小孩则抓一把糖瓜和好吃的东西给他(她)。饭后即由当家人率领全家人去给父母拜年。旧俗,晚辈给长辈拜年,必要亲拜,拜法是地上铺红毡,三拜九叩首,即每拜一次要先站起来叩首后再拜,长辈发红包,叫做“叩岁”,解放后则取消,只要人去长辈家中喊一声拜年即可;早餐也多在长辈家吃,长辈年老者,多由伴住的晚辈代办,或先在自己家中吃过。然后是由长辈率领大众,带钱纸、线香、鞭炮去坟山给已故先辈拜年,子孙众多、讲究隆重者多舞龙狮、敲锣打鼓前往,路上碰到熟人则互致祝福,问候“新年好”。给坟山死者拜年,拜法也有讲究,通常是先站立一叩首,然后跪下一连四拜,再平身,然后双手捧握再叩首完成。之后,即以村落为单位互相登门拜年,若遇主人未在家者,称已把年寄在门口,见面告知;在家者,则多茶、酒、烟、饭菜招待。有文化的读书人家,俗多用红纸书“新正发笔,大吉大利”八字贴于墙上或书房中。
    此为亲族中拜年,有年长者,多赞祝词,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长寿一百二十岁”等话,见平辈则互致拱手,喊“拜年”、“恭喜发财”等话,然后到亲戚家串门拜年。亲族中拜年旧俗乃按先长辈后晚辈的秩序,八十年代后,许多后生觉得挺费劲,往往要多跑不少回头路,浪费时间,即改按路程依次拜年,一个屋场一般只尊一位长者;亲戚中拜年则依先至亲后疏亲的规矩。拜年老习俗有几句顺口溜云:“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寄娘。初五初六同年嫂,初七初八伙计娘。拜年拜到十七八,荡寡坛子荡寡    。”荡寡,方言有清洗完毕,引伸为没有了的意思;  ,方言自造字,读塌音,是民间一种专用于盛酒的陶制容器。此顺口溜意为:初一是儿子给父母拜年,初二是女婿给岳父母拜年,初三、初四是干子女给寄父母拜年,拜到十七、八日,则年也拜完了,招待的东西也坛尽   光了。民俗新婚夫妇第一年去岳父母家拜年,要给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和晚辈一一奉发红包,也叫做撒压岁钱,未婚时则年年要给。旧俗亲戚中拜年也必要带人情肉一块、包封一合,说是“不穿双烂草鞋,不好进茬子山”,而该亲戚家主在回礼时,必截下一小节肉或调换一个包封,切忌原物原封不动退回,尤其是新成亲戚的未婚人家,否则,会认为是家主对来客礼品有意见,或对亲戚有意见,闹出不快。八十年代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认为大家这样提来提去,也是个负担,多取消。
    正月初一,家宴俗要吃猪脚、凤爪(鸡爪),叫做“呷拿钱爪”;吃年夜萝卜和菠菜,叫做“吃喜菜”,是旧时穷人无肉、鱼吃,而代替肉和鱼的来历,后来,富裕人家也感觉这样大块煮的年夜萝卜和菠菜很有味,就也照做,乃成为地方传统饮食;吃鱼,在是日则只吃身子,鱼头、鱼尾要留到正月十五日夜元宵节再吃,叫做“有个年头年尾”。而在元宵节吃鱼头鱼尾时,鱼头也要先敬给长辈,鱼尾则夹给能吃了的小孩吃,叫做“有头有尾”;还要吃馇糕、薯片、虾公脚等。馇糕,也叫做年糕,乃用高梁米碾成粉拌少量豆腐渣,加适量辣椒粉、食盐,做成斤多重的一个大粑粑,通过蒸煮熟后,切成片,用油炸过而成,其产品既枯且脆,既咸又辣,实为美食。
    新年吃年糕的习俗起源于东周列国,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传说那时吴王夫差不听忠臣伍子胥的劝谏,执意要攻打齐国,伍子胥料到自己将有杀身之祸,遂暗地里嘱咐亲信说“我死之后,如果国家有难,百姓无粮充饥,可到象门城下挖地三尺,掘取食物。”果然,事如所料,伍子胥被夫差逼迫自杀后,越国攻打吴国,夫差大败,最后连京城也被围困,城内粮尽援绝,大批士兵和百姓被活活饿死。亲信最终想起伍子胥遗嘱,就到象门城下挖掘,果然挖出许多可以食用的糯米砖,原来象门一带的城砖全是用糯米粉蒸煮之后压制而成,从而救了不少人的性命。从此后,人们为纪念伍子胥,常在年节吃年糕,因为“糕”与“高”同音,“粘”与“年”音近,年节吃年糕,有“年年高”和“年高”之意,以希冀健康长寿,生活一年比一年好。后来,因见年糕通过油炸后更似当年的糯米砖,民间又常称油炸为“馇”,故又称“馇糕”,而油炸薯片、虾公脚当是此馇糕的新类。馇红薯片,用鲜红薯或干红薯片油炸而成,其味鲜红薯品甜而爽,干红薯品香而脆;虾公脚用鲜红薯切成丝拌少量米粉以能粘住薯丝,也通过油炸而成,同样为美食。八十年代后,又有人嫌做馇糕麻烦,且高梁米渐少,即改用面包或馍馍切成片油炸。
    新年初一到元宵节,民俗多有游耍活动,龙灯、狮灯一般讲究初一在本灯会范围拜年,叫做“发灯”,也是民俗中春节团拜的一种传统习俗;元宵节也只在本范围耍,叫做“收灯”;收灯后即要到河边或野外水边烧香、化纸,以送龙王或狮王菩萨升天归位,然后打保卦,然后拆龙、狮被,叫做“送灯”。
    正月初五,称为“破五节”,俗妇女不得串门,不得用针缝纫,不得用生米煮饭,男子也忌出工作事,说否则会在来年遇事破败或倒霉。饮食多吃面条、麦扯皮、汤圆等,寓意把祸事扯开、遇事圆通、人员长寿,此俗在七十年代号召过革命化春节、搞开门红时也沿袭。但其俗确是阻碍农业生产的陈风陋俗,八十年代后最终废除,只匠人师傅、店铺不择此日起手开张,打工者不择此日初出外攀财。匠人师傅年初第一次上工,叫做起手,主家必发红包,以挂红;店铺开张,长辈也多发红包,以示生意兴旺。
    正月初七,乃人日,传说是人类诞生的日子,旧俗多用彩纸、金箔剪成人形贴于室内,或戴于发上,以求健康。其俗起源来自古代的女娲传说,据说盘古开辟天地后,创造了日月星辰、山川草木,然而,世上还没有人和动物,于是,人面蛇身的女娲便用泥捏出了各种飞禽、走兽:正月初一捏成了鸡,初二捏成了狗,初三捏出了羊,初四捏成了猪,初五捏成了牛,初六捏出了马,但它们都不会说话,初七日,女娲即捏出了人,会说话,由此,正月初一至初七,即依次定为鸡、狗、羊、牛、马、人的生日,俗信:每年的这七天,哪天天气好就哪种生灵兴旺,如果人日是个大晴天,即是预兆这一年将会人丁发达,健康安泰。此俗实则荒谬,解放后被废除。
    新春佳节自正月初一起至十五日止,民俗活动有很多,有龙灯、狮灯、花灯、车灯等灯会活动,有麻将、扑克、字牌、骨牌、象棋等文化娱乐,有串门、走亲戚、拜坟山等情感交流活动,还有施焰火、放鞭炮、挂门神、剪窗花、贴春联等以增加节日气氛的活动。有些穷人也常在此期间进行送财神、赞土地、送春牛、打龙船卦等,以谋乞糊口,俗称“游春”。新中国成立后,取缔牌赌陋习,家家悬挂毛主席像、张贴年画和“翻身不忘共产党,幸福全靠毛主席”等春联,乡村干部则敲锣打鼓给军、烈属拜年、挂光荣牌。文化大革命时开展“破四旧,立四新”活动,曾一度淡化了春节,亲友相见也仅是道一声礼节性的“新年好”。到七十年代,农村又全面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号召过革命化春节,正月初一、初二,劳动力普遍下地生产,称为“搞开门红”。八十年代,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劳动力自由支配,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春节各种传统的活动又趋兴盛,民间常组织龙灯、狮灯、花灯、小戏班等队伍入市区表演,呈现出一派升平景象,但赌搏陋习仍未与改变,农村龙灯、狮灯活动则有所淡化,即使有也多转变为谋取经济活动。
    正月十五日,俗称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其俗源于远古传说,说太一神即北极神,是天神中最尊贵的一位大神,汉武帝时即每逢正月十五日要对其进行隆重的祭祀,神前供奉灯烛自昏达旦,通宵不灭,故明代《帝京景物略·灯市》乃说:“张灯之始也,汉祀太一,自昏至明。”《物原·乐原》也说:“汉武帝始张上巳灯。”后来,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与其“大放光明”思想相融合,即随佛教的广播,成为全国习俗,有《列灯赋》说:“张灯之始上元,初唐也。”就是对其习俗传播过程的说明,更有《说唐》传上王伯当、秦叔宝、柴嗣昌等众英雄大闹花灯的故事,常使人看之令耳目称快。是日,家家户户必亮灯照明各室,就是猪栏、牛舍也要点灯,或燃香火,既照明,又驱瘟。街镇则多办灯会,制灯谜以猜谜子,俗称“三十夜里的火,元宵夜里的灯”。故清同治八年的《湘乡县志·民俗》有说:“元宵燃灯悬照,乐歌乐舞。”清康熙年间《新化县志》也说:“元宵,市户各张灯于堂,鼓吹相闻,扬灯于市。童子携灯歌唱,遍诣人户送喜,午夜不禁。”
    元宵节是娄底年俗活动的最后一个节日,也是年节之中的另外一个高潮。元宵夜里的灯确是非常壮观,它除了家家户户都必要在室内照亮灯烛之外,民俗活动则热闹有龙灯、狮灯、花灯、车灯等。龙灯、狮灯一般由一家族或一个村落几个村落组织,有排灯供夜间照明,分文舞和武舞两种,在整个娄底都非常普遍。另外,在新化县范围内还有非常独特的傩头狮子、草龙、夜游龙等保存古老的旧活动,涟源县的板凳龙、双峰县的手狮子、娄星区的皮毛狮子等也很有地方特色;花灯,则全由参与者凭着个人喜好用竹篾扎制而成,主要有鲤鱼、虾子、鸡、鸭、鹅、兔、马、大萝卜、大白菜等动植物形象,上有一竹竿供撑举,双峰县的虾子灯、娄星区的鲤鱼灯、双圈竹、涟源县的骨牌灯、新化县的扎故事,也都很有特色。其制作工艺非常简单,也非常精巧,形象栩栩如生,令人观之欢欣鼓舞。这些灯多集中表演,只少数为游村表演,从思想上,强烈地表达了娄底人们渴求新年六畜兴旺、五谷丰登、财源茂盛的愿望;车灯,据艺人介绍,约二百余年前从衡阳一带传入,音乐结合地花鼓、舞蹈结合灯舞后,成为地方特色,蚌壳戏、干龙船是元宵活动中非常显见的二种民俗表演。此外,在新化上梅山、洋溪一带还有放桶花、筒花的习俗,场面亦蔚为壮观;冷水江市铎山、岩口、金竹山一带的舞春牛活动,双峰县的赛高灯等也很有民俗特色。
    俗话说:“呷了元宵酒,功夫上了手。”元宵节,既是春节年俗的最后一个节日,过了这个节日,人们的心理也就全都要转移到生产、工作上了,故是日,酒是大多要喝上一杯的。另外,在娄底民俗还必在是日吃元宵团子。关于吃元宵团子的来历,据说也与汉武帝有关:在汉武帝时,有一个美丽善良的宫女,名叫元宵,她长年幽居深宫,却十分思念家中的亲人,常以不能在父母身前尽孝而终日泪水洗面,幸宫中有位足智多谋的大臣,名叫东方朔,非常同情元宵姑娘的遭遇,乃在汉武帝前谎称:“有火神奉玉皇大帝之命,将于正月十五日夜火烧京城长安。要想逃脱此劫,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元宵姑娘做一锅火神爱吃的团子张灯供奉。”武帝信以为真,就准奏,从而使元宵姑娘得以与家人相见。其后即传为民俗,此日也即命名为元宵节。
    元宵节,在新化还保留有两个为大人所欣慰、使少女最难忘的意义非凡的独特的习俗,那就是要“敬茅厕婆”和 “接兰姑娘”。凡十三、四岁的女孩子都必在是日到猪栏、厕所内挂一个扯猪草用的篮子,以示长大成人,还要做一双大小适合一岁内婴儿穿的小花鞋,做小花鞋时,由母亲教作,有了月经初潮的姑娘则必做。此习俗,娄底其它县市均已在解放后绝迹。
    元宵节既是宗教发源,又随宗教传播,也就多有与宗教信仰相关的活动,在娄底,至今仍在不少农村流传有白天驱虫蝗的习俗。大清早起,家主来到田间,先点燃一把稻草,但不明火燃烧,以有烟,然后点燃一小节鞭炮,同向空中抛去,并大喊“烧起虫蛇蚂蚁上天去啊,唔呵!”以此祈求农田丰收,五谷丰登。

查看评分记录

积分 用户名 时间 理由
宝葫芦 +8 竹林遗风 2011-1-1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