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内容
车前子

2010-11-2 22:11
山西方言中的人名:"栓锁"和“招弟”有特色

山西方言中的人名:"栓锁"和“招弟”有特色

  姓名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语言标志,也是别人用来称说的符号。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中,起名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形形色色的名字,包含着长辈对下一代前途命运的希望和寄托,所以,民间素有“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的说法。

  在山西民间,有两类名字很有特色。一是“栓锁”类,二是“招弟”类。栓锁类多用于男孩子,是“拴住、锁住”宝贝儿子,以求长命的意思,如“栓柱、管柱、保柱、稳柱、安柱、墩柱、定柱、锁柱、锁娃、根锁、金锁、银锁”等。“招弟”类多用于女孩子,希望从此给父母带来能够传递香火的男孩。这一类名字有 “招弟、引弟、改弟、跟弟、来弟、随弟、拉弟、盼弟、亲弟、改男、变男、改样、变样、变变、改改”等。

  有的方言里“男”和“兰”同音,一些叫做“招兰、改兰、引兰、换兰、盼兰、喜兰、变兰”的女孩儿,父母取名时的心理其实是“招男、改男、引男、换男、盼男、喜男、变男”。

  不同的方言构成了不同的人名用字。在“小名”中,方言特色更为凸显。晋南一些地方男孩通称“娃”,小名就常常叫做“X娃”,“娃”前的字,有的是排行或生肖,如“二娃、三娃、虎娃、龙娃、狗娃”;有的反映了长相和性格特征,如“丑娃、黑娃、憨娃、闷娃”;有的是取大名中的一个字,如大名叫治国、建民,小名就可以叫“治娃”或“国娃”,“建娃”或“民娃”。晋中、晋西、晋北一些地方,男孩通称“孩”或“小子”,这些地方男孩的小名就常叫做“X孩”或“X小(子)”,如“二孩、三孩、丑孩、旺孩;二小(子)、三小(子)、干小(子)、贵小(子)”等。

  起小名的依据是五花八门的,有一定的随意性。叫做“五斤、六斤、八斤”的,如鲁迅笔下的“九斤老太”一样,是出生时体重的记录;叫做“初一、清明、冬至、三八、腊八”的,是根据出生时的节日起的;五台县革命烈士英名录中有 “张四十九、王七十一、安八十一”等名字,这些为国捐躯的烈士生前没有大名,只有小名,而这类小名是根据父亲老来得子或爷爷喜得长孙时的年龄随口叫出的。

  在民间,盛行小名起“贱名”“脏名”的习俗。老百姓迷信的说法,孩子的名字越难听,就越能平安成长,因为阎王爷听到这样的名字就会厌恶嫌弃,从而放过这些孩子。在山西农村,叫“狗剩、牛女、马孩、毛蛋、丑女、坏坏、笨笨、臭蛋、臭娃、臭小、狗蛋、狗屎、屎蛋、茅瓮、尿罐”一类名字的小孩比较常见。晋南某村有一户人家,父子四人均有大名,但是除了查户口之外从来不用,平时只称呼脏臭的小名。这家人爹叫盆盆,大儿子叫尿勺,二儿子叫粪筐,小儿子叫屎缸,村里人常开玩笑说,尿勺舀到盆盆里,粪筐倒到屎缸里。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这样的名字已在逐渐减少。

                                                       来源:太原晚报 2010年11月01日

查看评分记录

积分 用户名 时间 理由
宝葫芦 +8 竹林遗风 2010-11-3 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