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内容
英古阿格

2010-9-18 11:51
迫力中加强非遗“养护”

支运波


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官方、民间和学界都意识到非物质文化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急剧消失,人们对其价值和意义的珍视等,掀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现在,俨然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而其中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或者养护)是该“学科”研究的一个主要而现实的问题。因此,思考、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衰落、消失的原因是寻求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不可逾越的一个环节。

现代化进程中的迫力
   
现代化进程改变了孕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结构,人们的生存状态是导致其消失或式微的主要原因。现代化伴随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以及媒介形式的巨变,从内到外颠覆了社会形态。人们走出村庄和家庭步入工厂,由熟人所构成的广场、集市、街头等公共空间被陌生化的剧院、舞台所取代。艺术的游戏特性以及产生艺术韵味的沉浸式体验、享受和欣赏蜕变成以艺术为职业的现代艺人的实验。
技术革新在文化艺术上的集中表现是人们开始聚集在影像世界或电子虚拟空间。在这里,人们基本从未谋面更谈不上熟识,共同的志趣与爱好将人们连接在一起。经济、文化全球化将差异化的世界不端均质化,拥有资本和话语权的文化艺术逐渐占据统治性。这对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带来了多重外部“迫力”。

民俗活动的式微迫力
   
时代变迁改变了民俗活动的样态和功能,时尚文化和经济成分在民俗活动中全面渗透并占有了原先由非物质文化遗产承担的角色和功能。当今社会,人口流动也比历史上的任何时代更频繁,人口流动必然携带异质文化的因子,同时也掺杂进审美趣味中。外界的迫力对那些有可能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也形成阻滞力。在乡间,通过进城打工而富裕起来的人不在少数,而从事民间艺术的人则被认为是“不务正业”。
非物质文化遗产内部没有生成新的特质,从而无法吸引时代变化中的人群,以及传承人缺乏创新则是来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部迫力。不变的艺术特色成了艺术生成和革新的坚硬外壳。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战胜内外的公共迫力而日渐衰败。

多方面加强非遗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蕴涵的意义并非仅仅是保护它免遭灭绝或将其收藏,它还包含对文化价值的弘扬和民族记忆的珍视,以及延续对文化艺术的传承。
重视地方性民俗活动的举办。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俗活动中新的时代功能和群体意识,凸显传统文化艺术的价值。当前,“非遗”热而民俗冷的现状是极为不合理的,反映了避难趋利的功利观。
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的新空间。所有文化艺术史都是一部艺术要素变迁和更替的历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必须在文化变迁的思维下考虑其可行性策略。
利用现有技术建立口述的活态档案和数字化图书馆,鼓励民俗、艺术、文化、人类学等领域的学者参与到研究和抢救中,让他们成为传承人和弘扬者。
地方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应该发挥主要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是地方文化的徽章,它可以在吸引投资、城市建设、旅游开发和地方文化资源的打造上发挥独特作用,而不是停留在名人故里之争、历史遗迹之辩上,也不是在上级领导视察时都将其安排到企业、学校或工地上,地方文化遗产可能要做的文章更多。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

文章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查看评分记录

积分 用户名 时间 理由
宝葫芦 +8 张贺 2010-9-20 11:08 我很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