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内容
folkman

2010-9-4 23:50
[宋兆麟]为什么要抢救

                                                                                                                              为什么要抢救

                                                                                  □ 宋兆麟


  中国非物质文化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是为广大农民服务的,但是它的价值不限于此。应该说它是中华文化的根源和土壤,其内含是极其丰富的,有些是进行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教材,有些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活化石”,有些可作为创作新文化的借鉴,有些是繁荣中华民族文化的营养,它对旅游事业也有重大意义。外国人到中国最爱看的有两种文化:一是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二是别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其中有许多就是民族民间文化,因此绝大部分民族民间文化都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我们应该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它、保护它、传承它。

  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受到严重冲击,处于濒危状态,主要原因是:首先中国社会正在转型,即从农耕社会向工业化、信息化社会转变,原有的许多文化受到冲击并逐渐失去存在的价值及社会需要。如拖拉机取代了木犁,电动机取代了脚踏旋床、老式织布机,电动的商店灯箱取代了古老的商业招幌,电视、光碟取代了皮影、拉洋片等等。中国社会的转型,严重冲击了我国传统的文化生活。其次,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西方先进文化如潮水倾入,在中西文化对比下,目前我们在科技领域还处于弱势,如过去在商贸中,中国惯用算盘、秤,现在却流行计算机、电子秤,而传统的计量器已成为旧货市场的“旧物件”,这种情况在社会生活其他方面也屡见不鲜。

  此外,还有市场经济的冲击。如果说社会转型、外界文化影响是一种大势所趋,深感无奈,而市场经济却刺激了私欲,追求发财致富是人心所向,有人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盗墓、倒卖文物、走私文物。更可悲的是,还有把自家祖先神灵一样的影像画(祖先画像)、家族的“族谱”、房地契等也拿出来卖掉,这一点在各地旧货市场上处处可见。

  在上述社会背景下,我国传统文化受到的冲击是严重的,大致有3种情况:一种是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如佤族的猎头等;一种是日趋失去社会需要,正在走向消亡,如文面、拉洋片等;还有一种是尚有一定社会需要,还有一定活力,如京戏、昆曲、同仁堂老字号等,不过后一种情况并不多,绝大多数传统文化处于濒危状态。

  怎样对待处于濒危状态的民族民间文化呢?这是有争论的,有人主张放任不管,让其自生自灭,但更多人认为传统文化具有宝贵价值,应该在它没有消失之前抢救下来,即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普查,实行“记忆工程”(文本记录、录像)。其中对于退出或即将退出历史舞台的民族民间文化,除做好“记忆”外,还应该尽量搜集实物,送进博物馆收藏;对于尚有一定活力、健康的,应该给于一定的助力加以保护,使其存在下去;对于有旺盛生命力的传统文化,则应该认真总结,在保存传统文化特点的同时,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改进,使其长期弘扬于世。

  这里所说的抢救,主要是指濒危的民族民间文化。整个保护工作的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所以保护工作不限于此,要尽快立法;进行科学普查;制定保护机制,如三级保护名录、传承人制度;筹建非物质文化博物馆;合理利用,“传承开发”等等。

  (本文作者系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首席顾问)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

查看评分记录

积分 用户名 时间 理由
宝葫芦 +8 张贺 2010-9-6 19:42 我很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