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内容
张勃

2010-5-17 22:47
双赢:当传统节日成为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平台

   摘要:当今,家校协同教育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认可,但还存在着主体地位失衡、教育对象缺位、参与有限、沟通难以深入,沟通内容侧重于智力发展等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将传统节日搭建成为家校协同教育的重要平台,这一做法将不仅有利于基础教育任务和目标的完成和实现,亦将有利于传统节日的发展和复兴。
    引子
  21世纪初,在全球化日益加深、反全球化运动方兴未艾之际,在传统与现代、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重新得到审视之时,曾经遭受贬抑的中国传统节日的价值重新得到评估,与此同时,如何使式微的传统节日走上复兴之路继续传承和发展,成为学者和民众普遍关心的话题,也成为国家政策进行干预的内容之一。众多学者尤其是民俗学者一方面以自己的学术优势积极阐释传统节日的现代价值、尽量营造其复兴的舆论氛围,另一方面积极向政府建言建策,并倡导学校、商家、媒体等各种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而政府也在促进传统节日复兴方面表现出十分积极的态度:先是在2005年6月17号,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充分肯定了传统节日的意义和价值,并号召要在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这一过程中,突出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精心组织重要传统节庆活动,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积极开展传统节日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并切实加强对传统节日活动的管理和引导。接着在2006年,将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七夕、重阳等传统节日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2007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3号)公布了《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又新增清明、端午、中秋作为法定假日,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这改变了传统节日在法定假日中的弱势格局,也是传统节日合法性失而复得的重要标志。与此相应,各种媒体对于传统节日积极意义的宣传和力挺也格外引人注目。总之,当前传统节日正处于十分有利的复兴环境之中。
  然而,有利的复兴环境并不等于复兴本身。传统节日的真正复兴不是单靠学者媒体的呼吁和政府的支持——尽管它们的作用非常重要——所能完成的,而是要靠众多中国人尤其那些本来不把节当节的人习惯周而复始地把节日当作节日来度过,并因而具有较为强烈的不同常日的生活体验。在这一认识下,如何促进传统节日复兴这一问题便转化为如何使社会成员养成过节的习惯。
  由于个体习俗化过程与年龄密切相关,为了促成社会成员过节习惯的养成,需要对社会成员作进一步的划分并采取因人而异的策略。比如对年龄较长因而行动能力较强的社会成员而言,解析宣传传统节日的内涵、价值令其对传统节日产生心理认同、情感认同因而自觉选择按过节的方式过节当是可行之举。而对于年龄较小的社会成员而言,更有效的方式也许在于将其置于节日时空之中,让其通过“过节”习得有关过节的种种知识,自然养成过节的习惯。
  在本文中,笔者关心的社会成员是年龄尚小的少年儿童。之所以特别关心这一部分,乃在于他们是祖国的未来,也是传统节日的未来。但从目前状况来看,尽管少年儿童这一群体也得到了格外关注,比如在2005年《关于运用传统节日弘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的意见》中,就专门有针对青少年的内容,要求“教育行政部门要研究制定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具体措施和办法,把传统节日教育纳入学校教学活动之中,推动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进课堂、进教材。要在思想品德、语文、历史等课程设计和教材中,进一步充实介绍传统节日的内容,加强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知识的普及工作,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理解,让广大青少年更好地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强调通过将传统节日作为教育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来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同和热爱,这显然有异于笔者提倡的通过让学生通过“过节”养成过节的习惯的线路。笔者以为,无论是从传统节日的传承和发展计,还是从学生的健康成长计,仅仅把传统节日作为学校教育的教育内容都是远远不够的,传统节日还应该成为协同教育的重要平台。
  当前中国社会的教育理念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教育过程的认知已经从单纯增进学生知识技能转变为既增进知识技能又促进学生的情感、个性、价值观、人生观的和谐成长,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也转变为“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1]教育理念的转型和新的教育目标、任务的提出,都使得教育必须走出学校教育的狭窄领域,进而开展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参与其中的协同教育。目前,协同教育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认可,许多地方也已经进行了协同教育的可贵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当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了论述的方便,本文将着重于家校协同教育的分析。
  一、 当前家校协同教育的主要平台及存在的问题
  正如前文已经提到的,协同教育在当今社会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认可,许多学校也已经进行了协同教育的可贵探索,并搭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平台。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目前家校协同教育的主要平台仍然种局限于教师与家长两种方式的沟通。其一是家长会、成绩单、书面通知、短信通知、网络联系等形式面向全体家长的沟通;其二是以互访、电话联系或网络联系等方式针对某些孩子出现的具体问题而进行的个别沟通。经过实践证明,这两种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对于双方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生活状况、思想状况并作出相应的教育和指导起了较大的积极作用。然而,无庸讳言,这两种平台也有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协同教育主体地位的失衡。在家校协同教育中,家长和教师都是教育主体。虽然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前者是以个别方式进行的“自我教育”,后者则是以集体方式进行的“给予教育”,但二者都承担着教育孩子的责任,理应处于平等地位。但是在上述方式中,学校往往是活动的中心,教师处于主动、支配地位,家长则总是处于被动和受支配地位。教师可以比较轻易地向家长提出种种要求,并坦言对孩子、家长的意见和建议,而家长出于种种考虑,即便对教师有意见也不愿甚至是不敢说出。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学生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但在教师和家长地位严重失衡的情况下,若要二者不发生分歧是非常困难的,这必然影响到协同教育的效果。
  其次,教育对象的缺位和失语。学生作为受教者,是教师和家长施教的对象。然而教育对象是有其主体性的,他的态度、观点不仅影响对于教育内容并非被动的接受,而是带着主体性的汲取,因而对协同教育的结果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然而在目前的协同教育平台上,沟通主要是在教师和家长之间进行,学生则被抛在一边,处于缺位失语的状态,他们的思想情感观念不能得到表达和关注,这种状态下的沟通不仅容易造成信息的失真,而且容易导致学生形成被排斥感,造成学生与家长、教师之间的对立,进而给学生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再次,参与的有限性和沟通的难以深入。在目前的协同教育平台上,以家长会、书面通知等形式面向全体家长的沟通,一方面往往只能使家长了解到关于同年龄阶段孩子发展的共性信息,而难以获得自己孩子的个性信息,另一方面也无法令教师了解学生在校外的实际状况,因而沟通难以深入,只是处于表层状态,自然也就难以因施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互访、电话联系等方式针对某些孩子所进行的个别沟通,虽然比较深入,但是由于时间和人员精力的限制,往往只是局限于极少数人,而且难以及时。
  最后,沟通内容对智力发展的侧重。从目前的实际状况来看,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仍然更多关注孩子的学习状况,沟通内容也侧重在智力发展方面,对于孩子的品德、情操、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方面的变化发展较少关注,这使得协同教育在促成教育目标任务实现方面本应发挥的重要作用大打折扣。
  以笔者的浅见,一种良好的协同教育平台应该能够促进在不同教师之间、不同家长之间、不同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家长和学生之间以及教师与家长之间形成一种互相信任、互相友好、互相尊重的关系,而且能够切实有助于将学生培养成个性完善、人格健全、“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一教育目标的实现。但从上面的分析来看,目前主要的家校协同教育平台还存在着若干问题,客观上影响了协同教育作用的发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搭建一种更加有效的协同教育平台。满足这种需要固然可能寻得多种方式,而传统节日无疑可以成为其中非常有效的一种。
  二、 传统节日作为家校协同教育重要平台的优越性与可能性
  与目前主要的协同教育平台相比,传统节日作为家校协同教育重要平台具有十分鲜明的优越性。
  第一, 传统节日本来就是一个更新和维护社会关系的时空,将其作为协同教育的平台有助于在三种协同教育参考者(教师、家长、学生)之间及其内部形成平等友好互助的合作关系。当在节日来临之际,无论围绕何种习俗活动展开,只要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其中,就是他们在同一个时空中的共在,就必然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协作。以端午节包粽子为例。包粽子需要糯米、各种馅料、苇叶、丝线,若将其制熟还需要灶具。粽子看似简单,但集体包粽子却是需要集体协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具有和其他所有人用口头和肢体语言进行平等交流的机会和可能性。与此同时,在原有协同教育平台中缺位失语的学生在这里占据了与老师、家长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位置。而老师和家长之间也改变了原有平台中一方主动一方被动、主体地位失衡的状况。他们在互相协作中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平台上,一个人建立的关系不是以自己为一端的单线,而是以自己为结点的网络状分布。这种关系极好地解决了原有平台难以解决的参与有限与地位失衡的问题。
  第二, 每个传统节日都是复合性的文化载体,不仅有着非常丰富的活动内容,而且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审美观和人生追求,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集中表现。[2]周期性地对传统节日活动的不断参与既是对心智、体能的训练,也是对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责任意识、环境意识、爱国主义精神等的养成。相比于原有平台对智能发展的侧重,以传统节日为平台的协同教育将是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教育。这里,只要我们分析一下不同节日的习俗活动和内涵即可看出。
  以下这个表格展示了不同节日的特定内容。


节期


主要节俗活动


节日传说


节日内涵


春节
腊月下旬至正月上旬
祭灶、扫尘、贴对联、吃年夜饭、守夜、拜年、
祭灶、守夜、放鞭炮、贴春联的来历等
除旧迎新、团圆、
尊老爱幼、敦亲睦族
元宵
正月十五
放烟花、挂花灯、猜灯谜、吃元宵、闹社火
吃元宵、挂花灯、猜灯谜的来历等
团圆、狂欢
清明
阳历45日前
扫墓祭祖、踏青、荡秋千、放风筝、吃青团(子推燕)、斗蛋、蹴鞠、插柳、拔河
介之推、秃尾巴老李传说
感恩缅怀、热爱生命、敦亲睦族
端午
五月初五
戴五色丝、龙舟竞渡、戴香包、插艾蒿菖蒲、饮雄黄酒、贴五毒符、斗草
吃粽子、划龙船、插艾的来历,屈原、张天师、钟馗的传说
卫生保健、爱国、尊师、敦亲睦族
七夕
七月初七
穿针、生巧芽、丢巧针、看巧云、请巧姑
牛郎织女、拜魁星的传说
乞巧、乞智、乞美
中元
七月十五
祭祖、放荷灯
目莲救母的传说
感恩缅怀
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
阖家团聚、拜月、赏月、走月、吃月饼、走亲访友、偷青
嫦娥奔月、吴刚伐桂、唐太宗游月宫等传说
团圆、庆丰收、敦亲睦族
重阳
农历九月初九
登高、赏菊、插茱萸、吃重阳糕
重阳节登高、插茱萸、吃糕的来历
保健、尊老、敦亲睦族
  从节俗活动而言,有些是益智活动,比如写对联、猜灯谜,有些是体能活动,比如踏青、拔河、龙舟竞渡,重阳登高等,有些是技能活动,比如放风筝、穿针等。从节日内涵而言,有些是教人尊老爱幼的,比如重阳节是老人节、春节饮酒从年少者开始;有些是教人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比如清明节介之推的传说、端午节屈原的传说;有些是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的,比如七夕节的乞巧、中秋节的赏月、重阳节的赏菊,有些是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比如春节期间的扫尘、端午节期间的饮雄黄酒、贴五毒符;有些是教人有感恩之心的,比如清明节的扫墓、中元节的祭祖;有些是教人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珍爱生命,培养生命意识的,比如元宵节的闹社火、挂花灯、放烟花,清明节的踏青、荡秋千、拔河;有些是培养家庭和谐意识的,比如春节吃年夜饭、中秋节共享月饼以求团圆等等。如果教师、家长、孩子能够按照传统节日的运行规则有序地地参与到传统节日活动中去,必然能在智能、体能和技能方面都得到有益的锻炼,必然会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必然会增强班级、学校乃至民族、国家的认同感,也必然有助于新的教育目标和任务的整体实现。
  第三, 以传统节日为平台的协同教育将是寓教于参与感受和共享乐趣之中的教育方式。与原有平台更多相对枯燥的说教方式进行协同教育不同,以传统节日为平台是让孩子在参与、感受与共享乐趣之中得到潜移默化的进步和提升。从上述第二点的表述中可以看出,所有能够有助于孩子健康、全面、和谐发展的节日内涵都是蕴含在节俗活动或节日传说之中的,孩子们必须通过参与、通过感受来受教。值得庆幸的是,由于节俗活动充满了娱乐性的集体性游戏,参与活动并从中获取感受就不是令人生厌而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事情。尤其当今中国学生,独生子女占了很大比例,他们平时缺少玩伴,很难体会到集体游戏的快乐,兼以平时学习压力较大,难得轻松,一旦他们有机会参与富有娱乐性的集体性活动,便会格外感受到其中的乐趣,也便快乐地、自然而然地接受了这些活动中蕴含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审美情趣。
  将传统节日作为家校协同教育重要平台不仅具有优越性,同时也具有极大的可能性。
  一方面,虽然由于种种原因[3],传统节日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处于迅速衰落的局面,其中有些淡出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总体上看,传统节日仍然是中国人的生活时间,淡出的那一部分也还保存在许多人记忆当中。更重要的是,正如我们前面已经说过的,当下全国正掀起一股复兴传统节日的浪潮。因此,将传统节日作为协同教育的平台,通过让学生参与感受传统节日习俗活动进行多方面的教育,就顺应了这一潮流,必然会受到来自官方、媒体、专家学者、社会力量等多方面的支持和鼓励。
  另一方面,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重要传统节日都成了法定假日,这为学校、家长和学生共同过节提供了时间上的保证。
  总之,只要学校、家长、社会意识到传说节日作为家校协同教育平台的优越性并愿意身体力行,这一平台就一定可以搭建起来。
  三、双赢
  能不能将平台搭建起来,搭建起来的平台能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并不取决于平台本身,而是取决于利用平台的人。笔者以为,要想充分发挥传统节日作为家校协同教育平台的作用,前提是家长、教师与学生对这一平台的认可以及在传统节日中对特定活动的共同参与。在这一前提下,还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 计划性原则。这是指在如何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家校协同教育要有计划地进行,而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在每次活动前都要有详细的工作计划,确定活动时间、活动地点、活动主题、活动方案以及组织者和各项服务的安排等等。以端午节为例。清明节法定休假一天,事实上往往与双休日连在一起,构成三天的小长假。因此活动时间可安排在假期中间。活动主题可以根据节日的文化内涵来确定,或者以爱国为主题,或者以保健卫生、珍爱生命为主题,或者兼而有之。至于活动内容,确定起来更为复杂一些。这一方面是因为传统节日的习俗活动往往很多,而活动时间有限,不可能将所有的传统习俗活动都进行一遍。另一方面也因为有些习俗活动并不适宜于集体性参与。所以确定活动内容时一方面要考虑切合主题,另一方面要考虑是否适合集体性参与、能否引起孩子的参与兴趣等因素。仍以端午节为例,人们可以在一起包粽子、斗百草、讲故事、诗歌朗诵、手工制作(扎制龙船、制作香囊、剪纸)等。择定活动内容以后还要进行详细的方案设计,并对饮食、交通等事项进行妥善安排。
  第二, 连续性原则。这是指要将这一平台长期利用下去,不要仅止于一次活动,而是要按照传统节日的节律周而复始地长期进行。坚持连续性原则可以令学生参与到不同的节日活动中去,并深入理解不同节日所具有的颇具差别又互相补充的文化内涵。
  第三, 协同工作原则。协同工作原则是指校方、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到整个活动的计划、实施和善后过程之中。共同参与活动地点、活动内容、活动主题的讨论和确定,并且有效地利用家长中蕴含的丰富的多种多样的资源,有知识的贡献知识,有车辆的贡献车辆,有技能的贡献技能,形成协同工作的良好氛围。
  第四, 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原则。在利用传统节日搭建家校协同教育新平台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学者的主观能动性,无论教师还是家长都要积极引导并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主题和活动方案的确定之中,并支持学生在传统节日习俗活动外创造新的符合该节日文化精神的活动,从而将搭建平台和参与节日活动的过程转化为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创新的过程。
  笔者相信,如果能在把传统节日作为家校协同教育平台的过程中坚持上述原则作用,一种双赢的局面将会出现:传统节日必然复兴和发展,教育目标和任务也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得以实现和完成。
  [1] 参见《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载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28/info128.htm
  [2] 萧放教授曾经从家庭伦理、社会伦理、历史伦理、自然伦理等角度剖析了传统节日所具有的伦理内涵。参见其论文《中国传统节日资源的开掘与利用》》,《西北民族研究》2009(2),第148-156页。
  [3] 参见张勃在《从传统到当下:官方对传统节日的积极干预》中的相关分析,载《民俗研究》,2005(1)。

查看评分记录

积分 用户名 时间 理由
宝葫芦 +10 木兰山人 2010-5-17 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