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是一个生活在我国南方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山地民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的广西、湖南、广东、云南、贵州、江西等省(自治区)相毗连的山区,北起湖南辰溪,南达广西防城,东及江西全南,西至云南勐腊,总体分布形式呈现出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其中以横亘绵延于湘、桂、粤之间的南岭地区最为集中,自东而西分布有乳源、连南、江华、富川、恭城5个瑶族自治县等十余个瑶族较为集中聚居的县,历史上就有“南岭无山不有瑶”的说法。在广西中、西部的金秀、都安、巴马、大化,以及贵州的荔波,云南的河口、金平、富宁、勐腊等县(自治县)也是瑶族聚居或分布较多的地方。此外,全国还有60余个市、县(区)的山区、农场和丘陵地带散居着瑶族。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国瑶族人口有263.74万人。
瑶族主要是古代南蛮中蛮族的后人,历史非常悠久,可追溯至几千年前的远古时代,先秦以前,就有 “蛮”、“荆蛮”等关于瑶族先民的零星记载。秦汉时期,有关瑶族先民“武溪蛮”、“武陵蛮”、“长沙蛮”的记载更是经常见于各种史籍文献之中。及至隋唐时期,“莫徭”、“徭人”等族称始见于相关史籍之中。关于瑶族的族源,学术界尚有其他诸多见解,从一定意义上反映出瑶族形成和发展的多元性。
瑶族有多种本民族语言,历史上民间多习用汉字。瑶族语言情况比较复杂,按语言谱系分类,有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的,有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的,有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的,还有属汉语方言的。本民族内部根据语言系属的区别,可大致分为四个不同的族系:即操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诸方言的“勉”族系,操苗瑶语族苗语支语言的“布努”族系,操壮侗语族侗水语支语言的“拉伽”族系和操汉语方言的平地瑶族系。不同族系的瑶族在历史文化上有较大的差异,因此,瑶族内部的民族称谓也有较大的区别,自称有近百种,而他称则多达400余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瑶族文化的丰富多样性。
大部分瑶族族系经历过长期频繁的迁徙游耕过程,不同地区的瑶族社会发展进程和社会形态也不尽一致,山区刀耕火种农耕经济结构在历史上较为明显,与传统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形态比较复杂,不同地区或族系中曾经盛行过“油锅组织”、“目老组织”、“瑶老制”、“社老制”、“石牌制度”等形态多样社会组织。这种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状况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得到了改善和消除。
在漫长的历史时空中,从洞庭彭澧之滨到岭外峤南之地,从逶迤绵延的五岭到彩云之南的云贵高原,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生活地域、不同族系和不同文化环境下的瑶族,筚路蓝缕,在开发经营着南中国广袤山地的同时,也创造了本民族灿烂多彩的文化。而且瑶族自古以来与我国南方各民族人民有着密切的文化接触和频繁的文化交流,在长期的接触和交流中,瑶族文化中既吸收萃取了汉族和南方其他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因素,也在诸如湖南、两广等区域的一些汉族民系和少数民族中产生过一些积极的文化影响。
瑶族民间的宗教信仰在历史上经历了从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信仰到民间巫教与道教等人为宗教交融发展的漫长过程。对瑶族民间信仰影响深远的本民族神祗中,备受推崇的盘瓠和密洛陀尤为突出。盘瓠崇拜在占瑶族人口70%以上的操苗瑶语族瑶语支语言的“勉”族系以及主要是由“勉”族系发展而成的平地瑶族系中广为传承。“盘瓠”瑶语称“Bienh hungh”(瑶文记音),瑶语本义解为“盘王”,实际上是一个集原始氏族权威于一身的图腾与氏族首领的二元统一的神。[①]在瑶族民间关于“盘瓠”的神话和信仰习俗中,早期图腾崇拜的影子依稀可见:一只与瑶人“根骨”、“出身”联系在一起的“身长三尺,毛色斑黄”的“龙犬”,以其神勇助平(评)王打败高王,得与平王的三公主结婚,生下六男六女,互为婚配,繁衍为天下瑶人。[②]这一古老神话及其历史上的民间演绎,成为瑶族文化中的典型表征,深刻烙印在瑶族的文化和生活习俗之中。密洛陀的崇拜则主要流传在广西西部操苗瑶语族苗语支语言的“布努”族系中,在“布努”瑶族民间,这一古老的创始女神通过口传身授的史诗《密洛陀》和民间的祝著节或婚丧仪式代代传颂。作为一个山地民族,瑶族历史上还较多地保存着自然崇拜,如民间打猎要祭山神、伐木要祭林神、捕鱼要祭水神、种田要祭谷神等。在瑶族的宗教信仰中,原始巫教与道教交相辉映,其中道教的成分非常明显。瑶族民间的道公、师公既是瑶族社会中主要的宗教法事主持者,也是瑶族宗教等文化传统的重要传承者。
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分布广远的迁徙环境以及长期频繁的文化交流,形成了瑶族自由的民族性灵,开放的民族文化系统和强烈的民族亲和力,历史积淀下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这些瑶族的文化遗产,有的以物质的形式保存下来,有的以非物质的形式传承至今,无论内容和形式,都显示出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特征。(原载《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集粹》,云南教育出版社,2006年)[/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