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内容
张润平

2010-5-5 15:13
我与民俗学论坛

“千万次庆典”征文
我与民俗学论坛

张润平

民俗学论坛是一块高地,也是一个平台,更是一遍田野。在其上,既建设有庙堂,也搭摆有擂台,更有数不清、辨不明、说不透、理还乱的人类文明遗存。各版块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所发的文章,特别是耿羽老师等的电子书提供了无尽的宝藏,善莫大焉,功莫大焉,给所有希冀有所成就的学人来说,太为重要了。还有众多坛后坛前默默无闻,有时深夜、有时凌晨还在维护网络、发帖的老师们,他们中的好些人,有些就如我们的爷爷、父亲、哥哥、弟弟,有些就如我们的奶奶、妈妈、姐姐、妹妹(特注:我这样称谓,并不是一般性别、年龄概念下的称谓,而是纯粹学术品格意义下的比喻),他们的高度的、广阔的、深远的胸怀、气度、魄力,造就了民俗学论坛的大家气象。
所有的努力形成了合力,组合成了、酝酿成了、促发成了、打造成了眼下旺盛的中国民俗学网的文气、才气、人气。
我相信,中国民俗学网对中国学术的发展影响,随着时光的推移,会越来越昭著,而且不仅仅是民俗学,肯定会波及到相关的所有学科,而且肯定是极其深远的。
我与民俗学论坛结缘,时间很短,仅仅有四个多月,受各位老师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般的厚爱,学到了很多很多知识,在学品上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熏陶,可以说是一次涅槃性的升华。
我感谢民俗学论坛,我热爱民俗学论坛,我还要为建造更为宏大的富丽堂皇的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民俗学论坛呐喊——呐喊。
(本来想写一篇《民俗学论坛赋》,但因近来“任务”繁迫,更由于才力不济,只好以此短文以示支持。)

[ 本帖最后由 张润平 于 2010-5-6 11:05 编辑 ]

查看评分记录

积分 用户名 时间 理由
宝葫芦 +10 木兰山人 2010-5-5 18:59 谢谢参与
+10 木兰山人 2010-5-5 18:59 谢谢参与
宝葫芦 +10 木兰山人 2010-5-26 12:15 剩余的宝葫芦会与明天送出。谢谢老师对本活 ...
宝葫芦 +10 木兰山人 2010-5-26 12:15 剩余的宝葫芦会与明天送出。谢谢老师对本活 ...
宝葫芦 +10 木兰山人 2010-5-26 12:15
宝葫芦 +10 木兰山人 2010-5-26 12:15
宝葫芦 +10 木兰山人 2010-5-26 12:16
宝葫芦 +10 木兰山人 2010-5-26 12:16
宝葫芦 +10 木兰山人 2010-5-26 12:16
宝葫芦 +10 木兰山人 2010-5-26 12:16
宝葫芦 +10 木兰山人 2010-5-26 12:16
宝葫芦 +10 木兰山人 2010-5-26 12:16
宝葫芦 +10 木兰山人 2010-5-26 12:16
宝葫芦 +10 木兰山人 2010-5-26 12:16
宝葫芦 +10 木兰山人 2010-5-26 12:17
宝葫芦 +10 木兰山人 2010-5-27 07:58
宝葫芦 +10 木兰山人 2010-5-27 0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