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内容
karin

2008-11-19 21:35
从民俗看宗教信仰

从民俗看宗教信仰

□ 刘洁

《中国民族报》 2008年11月18日  




  民俗同宗教都是一种社会现象,民俗也具有宗教信仰的成分,如民俗活动中的祭祀现象等。中国学者认为,民俗就是民众生活的约定,或者叫生活的民间约定,是民间为协调和维持生活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们之间各种关系、心理需要和行为规范的约定。民俗作为一种信仰活动,也就具有足够的能力来协调和维持社会底层宗教信仰民众内部的各种关系、心理需要和行为规范。

  首先,民俗的协调功能是保持宗教信仰互动的重要手段。如果说宗教信仰在某种意义上加设了人与人之间的壁垒,那么民俗就是打破这道壁垒,成为增强不同宗教信仰人群交流的工具。民俗具有特定的节日和具体的活动场所,这为不同宗教信仰人群的交流提供了时间和空间上的保证。例如端午节赛龙舟活动的人群,一方面,他们是社会各宗教信仰体系的组成部分,各自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信仰,在端午节这一特定的民俗节日来参加赛龙舟这种特定的民俗活动,说明民俗在发挥着协调各种宗教信仰互动的作用;另一方面,民俗不但拉近了社会各宗教信仰民众之间的位置距离,而且民俗在开展互动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调节了社会各宗教信仰民众之间的心理距离。

  其次,民俗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中国有句俗语“入乡随俗”,民俗不是固定不变的范式,也不是固定群体的独有活动,只要是在不涉及特殊禁忌的前提下,社会不同阶层都可以参与其中。特别是全民性的民俗,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习俗规范。还是以端午节为例,其来源有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最主要的还是以纪念屈原说为主。端午节在完成从单纯禁忌向纪念屈原的转变过程中,形成各种具有不同时代特色和区域特色的习俗规范,比如吃粽子、赛龙舟等。在川西等地流传的“打李子”风俗增加了祛病强身、孕育子女的功能。在这些习俗规范的指导下,宗教信仰活动具有了全民一致性的特点。

  最后,民俗具有极大的变通性,主要表现在民俗参与范围的扩大。社会各宗教信仰单纯地从宗教信仰情感出发,具有关注自身宗教信仰身份的特殊性。社会各宗教信仰民众参与范围的扩大,与民俗的变通性不谋而合。民俗参与对象的扩大,使得活跃在城市街头和乡村基层的僧道巫与命相卜易等人物相结合。以道教为例,道教奉屈原为神,“五月朔,家家悬硃符”,天师府更是“每至端阳,市肆间用尺幅黄纸,盖以硃印,或绘画天师、钟馗之像,或绘画五毒符咒之形,悬而售之,都人士争相购买,粘之中门,以避崇恶。”端午节的变通性扩大了社会各宗教信仰的成员组成,使其在结构和范围上都有所扩展。

查看评分记录

积分 用户名 时间 理由
宝葫芦 +8 竹林遗风 2010-6-2 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