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内容
王倩

2015-5-24 22:21
【讲座笔记】钟进文:藏边社会“兄弟民族”叙事的价值和意义 ——以保安族叙事为例

藏边社会“兄弟民族”叙事的价值和意义
——以保安族叙事为例

钟进文(中央民族大学)
(录音整理: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杨冰华同学)


  耽误大家时间了。我的话题非常小。这次给大会提交文章,一个是这几年来对藏边社会比较感兴趣,第二个是选了这个题目,这次会议有个议题是有关丝绸之路,当然了丝绸之路现在很热,但对丝绸之路的认识可能还是不太一样。像昨天的德国学者,大面上认识就是说丝绸之路是互惠的,也是非常伟大的,也是阳光灿烂的这样一个工程。但是呢,生活在丝绸之路上的历代的民族其实也是生存着非常之艰辛。所以丝绸之路,每个民族如果不小心走到这条路上,有可能就是死亡之路,“丝路-死路”。所以这条路上有些名字还是很奇怪的,如果你发音稍微不准,你看酒泉啊、安西啊、玉门啊、阳关啊等等。很多东西对族群来说都是非常要命的一些文化元素。那么,所以呢我就从这个角度谈谈这个问题。

  今天我所说的这个题目呢,其实就是想说一个关键历史就是,尽管这个地方曾经其实是发生了很多的冲突,很多民族其实就是在这条路上没有了,消亡了。像我这个姓“钟”,这个“钟”名称其实在汉朝就已经没有了,不过好在我们融进了别的民族里面去了,所以把“冏论”这样一个家族,这样一个名称还给保留下来。但是这个地方的族群能生存到今天的这样一些民族,它在民间发生了一些冲突之后,它还有民间自己的一些修复办法,民间有他自己的一些智慧,原来我在几次会议上讲过,藏边社会的这个英雄祖先,那么还有“脱帽人”(音译)的遗产与身份的相悖等等。这次我就讲兄弟民族,就是以保安族为例,讲一下这个民族能够今天还活在一个独立的民族身份,在民间它是是怎么生存,怎么修复与其他民族的关系。

  我就照着我的说吧。第二,再强调一点就是,我只做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以对其他的一些学科的知识就不怎么介入。我就以文学文本为主,就是在文本里是怎么叙述的。第一就是保安族的这种兄弟民族的叙述内容。在这我就选三个经典的,也算是保安族这样一个没有文字民族的典籍,像昨天徐老师(徐光建)对汉文典籍做了重新阐释,我就以保安族的这个口头典籍来阐述一下兄弟民族的民间叙事。第一个是保安族腰刀,这是他的民族传说,这里头透漏这么一个信息就是,保安族以前有三个庄子,叫保安三庄,有上庄、下庄。这里面住着汉族、藏族、保安族、土族,四个民族。这里面还有一个信息就是,最初保安族人数是最多的。最初来到这里的时候他们像兄弟一样,喝着一道河里的水,吃着一块地里的粮食,就像一家人一样的过着。但是,后来有一个保安族兄弟拿出了一把自己的保安腰刀之后就被财主看到了。因为这把保安保安腰刀就发生了冲突,这场冲突的结果呢,这个财主就是断了保安三庄的水,让这三庄的老百姓都没法活命。那么保安族为了不连累其他族群,就把这个地方留给了其他民族,把自己的保安腰刀也赠了其他民族,然后自己在一个老人的带领下离开了。这样一个表述。这是一个。

  第二个就是“神泉”这样一个故事,这个民间故事在其他民族都会有的,待会儿还会说到。这样一个“神泉”里面有个神马,神马保佑着[保安]三庄。但是有一个贪婪的财主想独占神马,它的结果也带来了灾难。那么在灾难中有三个小伙子幸存下来了,分别娶了回族、蒙古族、藏族[女子]为妻,然后分别居住在庄子里面,后来成了今天的保安三庄。那么这个也透露着兄弟关系。

  第三个就是三联神(音译)这样一个能够说唱的故事。这里头有风眼、穿山眼和万能手三个有绝技本事的三个人。那么他们团结和睦的时候可以战胜河神、瘟神,但是后来他们听了魔鬼的挑拨以后,各奔东西,这样的结果就是一个一个的都死去。但是他们在临死的时候才觉悟过来,就是祝福各自的子孙一定要团结和睦、齐心合力,这样之后他们的子孙们接受了祖先的遗训之后,终于变成了三个繁盛的民族,这就是住在大河家的保安族,住在太子山的东乡族和住在萨尔家的土族。那么这就是我刚才讲的保安族兄弟民族的民间叙事。我想这种保安族兄弟民族的民间叙事价值和意义,可能这样去理解。第一呢,这个民间叙事它深刻地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思想感情,他们对生活的智慧和沉淀于某一时期深层的历史记忆,从显性和隐性这样两个方面都体现了一个民族心灵世界。保安族他原来居住在青海的同仁这个地方,今天的保安族已经离开了这个地方,是居住在甘肃的积石山这一带。他怎么从那个地方走到这儿呢?其实据历史资料显示,他们在哪儿就是和汉族、回族、藏族其他不同民族之间杂居的一个状态,后来也是因为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各种文化不同,发生了持续的大规模的民族之间的抗争。那么在这样的一些对抗当中,保安族实际上是处于一个弱势地位,他们就从这个地方逃出来。逃的过程中也有一些藏族的部落给了帮助,土族的部落也给他们一些帮助。这些事件在保安族的

  因为我在之前讲过,像裕固族、撒拉族他们对历史的叙事是英雄祖先的叙事。因为他们自己很清楚,觉着自己是从土库曼斯坦啊、西域啊等地迁徙过来的。那么所以呢,这三个故事呢在全国各地都有议论、流传,但是保安族在接收或传播这样的一些民间故事时的一个策略就是把自己的祖先曾经经历的这种民族械斗、被迫迁徙的这样一些历史,非常巧妙地移植其中,同时也透露一个信息就是对其他族群的一个友好表示,那么这样一种情况下形成一种指向物来说清楚,一种创造性的民间叙事。这种叙事我们想有这样两个价值和意义,一个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正能量,其他就是我就不说了。有些比如说未来可持续的(?)文学理论,它也是有些阐释的。看似是老百姓平常讲的非常散漫的这样一些故事,但是其实在这些故事的背后有一种积极向上、指向未来的核心价值,那么这三个民间故事,如果将这些东西抛开的话,这几个故事在其他民族都存在的。比如说我做了个对应,“神泉”这个故事如果按民间故事类型分类的话应该属于太阳山系列。所以近代AT分类法来说应该属于无物A型,那么这个故事在全国不同的地方大概有一百多篇,甘肃跟保安族相似的地方就有这样的一些故事。但是这些故事在流传在保安族当中时候,他们在进行民间叙事时做了很大的一些调整,那么三兄弟[故事]也属于AT分类法里面的,属于513型的“超凡的好汉弟兄”或“个性勤劳的群体”故事类型。

  那么弟兄祖先这样一些故事作为本土历史,我觉着它叙事的内容也许不是历史本身,但毕竟作为一个族群从本质而言,他们毕竟希望和睦相处,这个我引用一段王明珂的一段对这故事的阐释吧,不说了。后面我想,这种保安族的民间故事当中,具有的兄弟祖先这样一些的叙事内容,我想它的目的是族群之间的具有一种空间资源与血缘关系进行结合,由此消除一种空间资源的一种紧张关系。这个其实大家很容易理解的,当我们两个人之间发生利益冲突的时候,如果是亲兄弟的话就不会发生这样一种你死我活的斗争局面。那么所以这些族群之间,其实是主动的治愈这样一些内容之后,实际是在空间资源的利用方面相对能够缓和,或者能够将血缘的这种关系植入其中,这是第一个价值和意义。

  第二个就是民间叙事将过去的这种记忆日益遥远,想象的空间越大,这样其实与过去比较可靠的历史产生了冲突,往自己个人的一种心愿方向去发展,我觉着这在人口较少的民族或者没有文字记载的民族当中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而且我觉着也是一个根本性的转变。那么从这种新形势的发展,实际是走向了一个从口传到文本、族群叙事向个体叙事这样一个过程,尤其是傅一勇(音译)的文化多样性这样一个观点深入之后呢。那么现在这种兄弟祖先或者英雄祖先这样一种民间叙事,其实已经传递到了各民族文化精英或文人手中,在他们的文学创作中已经开始将这些东西充分利用起来了,其中保安族女作家马少琴(音译)创作的花儿歌舞剧《桑木尔》(音译),其实他的这个歌舞剧自始至终其实表达的就是前面叙事中兄弟关系。我觉着应该是这种关系。那么这样的一种历史上的民间叙事其实在今天的作家创作当中或者各个民族在缓和紧张民族关系当中也是不断的在利用。是吧。
        
  我这后面就是其实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这首歌,这首歌现在是首藏族歌曲《一个妈妈的女儿》,其实她不是藏族歌曲,就是这两个作词作曲的人创作的一个歌。其中就是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表达,我们之间用血亲关系来缓和我们之间的关系。最近我刚从西藏回来,拉萨市政府政府最近也是花了很大的价钱排演《文成公主》。《文成公主》演出的一张门票差不多500-800块钱,那么它动用了上千名演员来参与,其实也就是为了缓和藏族和汉族,通过历史的叙事来缓和二者之间关系。所以我觉着我今天给大家的汇报,只是一个非常小的一个保安族民间叙事的个案,但是我觉着民族在发生冲突之后呢,民族其实自己在民间也有它自己的修复和一种和好的办法,其实民间的这样一些资源或者说是乡土知识,今天我们作为学者可能还需要积极的去吸收。

[ 本帖最后由 王倩 于 2015-5-24 06:56 编辑 ]

查看评分记录

积分 用户名 时间 理由
宝葫芦 +50 cfngroup 2015-5-24 22:51 精品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