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内容
朱卿

2014-11-9 13:56
性别失衡下的剩男剩女

2014-11-09 05:39:34 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北京)

  又到每年一度的“双十一”,上至各路电商巨鳄,下到微信代购卖家,线上线下各种虚拟与实体店铺都在大肆鼓吹与宣传各自的商品。不论“光棍节”,是一场商业盛宴与围猎,还是一场单身者自我戏谑时所称的“单身狗”的集体宣泄,作为一个商业运作与大众合力生造出来的节日,“光棍节”如今热闹非凡,成为每年单身者集体狂欢的规定性动作,不能不令人反思其背后深刻的社会基础。光棍抑或单身,是牵扯个人终身大事的个体性困扰,还是适龄未婚者的集体性焦虑?是个人的“无能”,还是社会的问题?

  单身男女:

  谁真正剩下来了


  现如今,“剩男剩女”、“剩斗士”、“单身狗”等等一系列戏谑或自嘲式的标榜适婚年龄的单身男女的词汇,早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各种相亲节目、各种婚恋交友网站、各种相亲大会也因习以为常而不再能吸引我们的眼球。然而,唯独不变的是,结婚,对于很多青年人来说仍然是一个大大的问题。不可否认,性别比例失调一直是我们公认的导致男性单身现象的人口学解释。

  北大社会学系教授李建新表示:剩女是个伪问题,剩男是个大问题。剩女多是主动选择的结果,3000万剩男则更多是条件所限的被动结果。男性适婚人口绝对过剩,他们有旺盛的生理需求却又无法通过正常途径满足。

  按照200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人口发展“十一五”和2020年规划》中指出,到2020年,预计20岁—45岁男性将比女性多3000万人左右。而2013年,我国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17.6:100。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指出,中国出生人口男女比例升高势头得到初步遏制,但仍在高位徘徊。且尤以农村最为严重。

  “老男孩”:

  戳中更多的不是笑点


  按照传统观念,婚姻才是一个男人社会学意义上的“成人礼”。然而,面对大量适婚年龄而单身的“老男孩”现象,却更多地反映出时代与社会变迁加诸于适婚男性的逼仄困境。

  供职于北京某出版机构的孙鹏飞向记者说 :“家里早就在催,去年本来打算结婚的,但前一段时间谈了4年多的女朋友和我分手了。”1984年出生的他,今年已到而立之年,而现在,婚姻对他来说却越发显得遥远了。谈及分手原因,他说:“我在北京工作,女朋友在河南,她不想来北京生活而我又回不去,毕竟拿到了北京户口,不想放弃。”

  和孙鹏飞不同,在某知名党报做编辑的鲍书翰作为光棍却有另一番心曲。“前年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报社做夜班编辑,工作时间基本是黑白颠倒。”同异性交集的狭窄,让他很是苦恼。但更重要的未婚原因却主要是经济问题。“我家经济条件不好,爸妈在东北一个县城教书,不可能有太多积蓄给我在北京买房,相了几次亲,也有朋友给介绍,结果,你懂得。”他笑了笑,对记者说。

  30岁的高先生是武汉一家混合所有制企业的电气工程师,他同样期待结束单身状态,“有合适的对象的话,随时可以结婚”,可是合适的对象并不容易找到。对于择偶要求, “只要两个人谈得来,有共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当然,有共同的爱好和兴趣更好”。他所希望的婚姻状态是,“男主外,女主内;互相包容,多换位思考”, “经济各自独立,家庭开销男方承担”。他表示:“不喜欢把工资卡上交的那种生活。”高先生说,虽然觉得自己找对象比较好,可是“每个人圈子有限,业余时间也有限,活动空间也有限”;他承认相亲效率比较高,但“但总感觉两个人像跳过了谈恋爱这一步似的”“怪怪的”。总之个人条件不错的他,一样被剩了下来。

  “中嫩阶层”:

  “3字头”剩女的优雅与忧伤

  如果说男性光棍是人口学意义的男性的绝对剩余,同样严重的剩女问题重要的原因之一则是现代女性经济独立后择偶观念的变化。日前,在刚刚出炉的《2014年中国光棍调查报告》中显示,城市职业, “11大光棍职业榜” 中除了农民工、记者、律师等职业外,空姐作为纯女性职业也赫然在列。然而,近年来社会一直关注的剩女群体内部出现了变化,一个被称为“中嫩阶层”的大龄适婚却选择单身的女性群体在不断壮大。

  “中嫩阶层”,这个潮词本来是西方社会学家研究西方大龄适婚剩女生活状态的观察所得。它特指年龄在30岁以上的都市单身女性,这一群体的基本特点就是:心智成熟、经济独 立,却追求和享受少女般自由自在的生活;她们爱做菜、爱养宠、爱电影;接受恋爱,却拒绝婚姻。媒体戏称她们是“30岁的智商90后的情商”、 “3字头少女”、“卖萌装嫩”的主。

  “是啊,我就叫‘喵小鱼’是不是感觉萌萌哒。”10月末刚过完自己32岁生日的苗晓雨在接受记者微信采访时,这样自我介绍道。

  生活在上海这样一个现代化的都市,月薪过万的她,绝对算不上女“屌丝”。2011年从国外留学归来后,一直在一家从事金融工作。虽然没有买房,但一个人生活也算衣食无忧。

  “可以谈恋爱,但真的不一定结婚。婚姻不是一个女人唯一的选择和归宿,在传统的观念束缚下痛苦的生活,不是我想要的生活。”面对记者的提问,她坦言自己的婚恋观。

  虽然现在单身,但她并不觉得自己过得孤独。工作之余,她是自己的服装设计师。“我衣柜的衣服,有多一半是自己设计的,之前学过服装设计,目前成了我的业余爱好呢。”

  因此,穿着自己设计的色系青春的衣服在“朋友群”晒照片和“卖萌装嫩”,成了她日常生活内容之一。

  同是“中嫩阶层”中的一员,记者采访到的刘贝贝(化名)也有自己的生活风格。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毕业后,她曾“跳槽”多家公司,目前,在北京一家知名的传媒公司做项目主管。

  “业余生活呢就是听音乐会、看看话剧,锻炼和旅行也是我的最爱。”她说。除此之外,读书和写诗也是她生活中不可割舍的部分。今年已经35岁,可身边的朋友称她为“资深文艺女青年”。

  然而,她告诉记者,尽管自己觉得自己生活很优雅,但优雅的背后也有忧伤。“我最受不了的是每次回老家,亲戚们异样的眼光还有总是每个人都见面就问,‘有对象了没?’‘还没结婚啊。她说。她直言,选择这样的生活需要勇气,“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但关键还是父母的担忧成了我最大的担忧”。

  当记者问她还要继续“中嫩”多久,她说:“只要不结婚,我就永远是个女孩儿。”
                                                                            netease 本文来源:中工网

【本周聚焦】性别失衡下的剩男剩女(图)_网易新闻中心
http://news.163.com/14/1109/05/AAJ9ULIT00014AEE.html

查看评分记录

积分 用户名 时间 理由
宝葫芦 +30 飞花辞树 2014-11-18 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