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内容
Robot

2014-9-20 16:18
让思想深入田间地头

  2014-09-11 李永杰 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为农村社会变迁的观察者、记录者和见证者,我自己也被乡村所孕育滋养,对乡土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谈及学术生涯,出生于湘南农村的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潭深情地说,乡土关怀是他无法忘却的学术眷恋。其著作《治理的秩序》更是扎根乡村基层、进驻田间地头七年之久的结晶。

  从“田间地头”到“街头巷尾”

  对社会学者来说,乡土中国是一个复杂的研究对象。陈潭表示,“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非均衡性、非同质性的乡土社会既是一笔宝贵的学术财富,又是不同学科、不同时期、不同学者持久探索的学术资源。”同时,在新时期,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壁垒也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虽然许多发达地区开启了城乡一体化进程,但仍无法遮蔽城乡差距扩大的事实,其中农村公共服务不充分、不对等、不便利等问题尤为突出。”他表示,社科研究者要为解决这些问题贡献智慧。在湖南师范大学、中南大学任教期间,陈潭对湘南乡村治理进行过重点研究,其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农村建设中公共服务供给体制研究”、主编的“新农村建设丛书”等均深入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中各领域面临的难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改革开放的先行效应、对农民工吸纳的聚集效应持续发酵。陈潭说,作为特大城市,广州鲜活的基层治理实践为地方治理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学术素材,也进一步拓展了他的学术视野与想象力,调研空间亦由“田间地头”逐渐扩展到“街头巷尾”。“客观真实地反映变革时代的乡土现实,是当下社会科学学者的使命和责任。”陈潭强调。

  做学问离不开问题意识

  有学者表示,为什么人做学问,是学者的人生定位、价值取向的集中表现。在陈潭看来,社科工作者首先应明确并坚定“为人民做学问”的基本方向。“我的立场是:为社会服务,为现实说话,关注底层,关怀民生。”他说,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各种问题层出不穷,客观上需要社科研究者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跟踪、总结、分析、预判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中国叙事”。

  在陈潭看来,贴近人民大众、接近生活实践、理解当代社会、解决实际问题,即是“为人民做学问”的具体体现。“问题意识始终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前提。”他举例说,户籍制度和人事档案制度是影响人口流动的两大制度性因素,十年前,他针对人事档案制度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展开系统研究,继而写成《单位身份的松动》一书;此后,鉴于现行人事档案制度存在的弊端,他又提出从身份走向契约、从管制走向服务、从评价走向信用的改革路向以及逐步实现人事档案制度的契约化、法制化、电子化和社会化的改革路径。“如今户籍制度改革已开始,人事档案制度也应提上改革议程了。”陈潭表示。

  “以问题为导向的大都市治理研究将成为我们学术研究的重点。”谈及未来研究方向,陈潭仍强调问题意识的重要性,“没有问题意识,社科研究便成了空洞无味的‘纸上谈兵’。”

  为学术交流搭建多样平台

  除了潜心做学问,陈潭还积极致力于思想建设、学术推广和人才培养等工作。2004年,在岳麓书院旁,他与志同道合的青年学人创办了草根学术部落“斯为盛学社”,旨在为青年教师和研究生搭建一个零壁垒交流平台,汇报阅读心得、碰撞思想火花,每周一小会、每月一大会,深受师生欢迎。2007年,他在中南大学创办了电子刊物《斯为盛学报》、《斯为盛评论》,在学术界反响很好。2011年后,陈潭在广州大学创办了“南国讲堂”和“南国读书会”,并主编《广州公共管理评论》、《南国公共管理文库》,为学术研究再添新平台。“大学既是人才聚集高地,也是思想交流场所,我们要做的就是回归学术。”陈潭表示,作为一名大学教师,读书、教书、写书系天职所在,而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才是其最根本的任务。

  在陈潭看来,思想或许是影响社会最好的介质,思想或学术的生产、传播和创造,可引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学术乃天下之公器。学术是高贵的,但它并不妨碍自身的改良;学术是世俗的,但它并不远离真理。学而有术,学而为术,学而为述,经世致用,让学术服务社会,让知识造福人类。”陈潭认为,让思想运转起来,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逐,学术接地气、研究真问题,纸上的学问和真实的现实方可有效连接起来。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 李永杰

查看评分记录

积分 用户名 时间 理由
宝葫芦 +30 飞花辞树 2014-9-24 13:11 谢谢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