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内容
唐小样

2013-11-22 21:37
第一分会场——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综述

相较于其他场次的专题研究,关于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专题研究,就显得形单影只,且本来是六位参加者的会场,有三位未到场。但是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专场的气氛却非常热闹,发言者时间和讨论时间的增长,让在场的学者能尽情讨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阿婧斯的《试论蒙古史诗的文学禳灾功能》一文中,古史诗作为口传活态史诗蕴含了蒙古民族千百年来的心灵和生存图景,可谓是一个多元的蒙古文化信息体。通过分析文本并还原其文学生发的文化背景后不难发现蒙古史诗具有禳灾消灾的功能。在文中,这种禳灾功能从:文本和讲唱两个角度展开,意在重新解读蒙古史诗的文本,尽量重塑史诗禳灾功能的环境。评议人冯文开老师对蒙古史诗的研究有一定的心得,认为这篇文章的立意很好,但建议能再多结合实地田野调查,最好将案例和文章结合起来,以更好地达到说明的目的。希望能在关于蒙古史诗的田野调查中,获得更多的发现。
    江帆老师原本提交的论文是《满族说部的类型化叙事》,但因为会场讨论时间有限,遂老师改为《民间文学传承人的概念拓展与田野立论》,一文。文章中提出,近年来,“民间文学传承人”、“传承语境”、“文本生产”等民间文学研究领域经常使用的一些基本概念,在其内涵与外延方面,都呈现出一定的拓展与变化。这些拓展与变化已程度不同地影响到我们对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以及如何实施保护策略的判断。文章以以辽宁省七个进入国家级和省级保护视域的民间文学类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为对象,以一种“田野视角”,结合这类文化遗产在其本体的“生活世界”中相对“自然显现”的样态,探讨这些概念何以会发生拓展与变化。    其中介绍7个项目的情况,根据这个7个项目的传承人看他们的讲述和文本情况,讲故事成为某种遗风,是当下民间文学的现状反应。需要指出的是,“民间文学传承人”本系学术界出于研究和表述的需要而建构出来的概念,“前非遗”时代的故事家们对于事关他们的这一概念并不熟悉,普遍感到陌生和不知所云。讲故事这种被表述的、被建构的文化远不及文化本身的真是面貌。    作为民间故事的传承人,一些人的讲述活动并不是盲目性的,是有一定因素的驱动的,叙事的意义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与意义的彰显。故事文本并不重要,展现自己最重要。从田野中发现,真正讲故事的人都有一种内功,一讲故事就进入了某种文化记忆中,其背后依附着一个巨大的传统。文中还提出应重新思考“民间文学传承人”概念的本质:“传”与“承”,只要“承”属性未变,应允许“传”的形式有别。江帆老师通过多年的田野调查,与传承人的探讨,让我们看到一个民俗学者研究的严谨。为我们展示了有一个老师的新成果。但和这场专题讨论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主题有所偏差。     
    另一位隋丽老师的《浅议生态审美民族性的内涵与表征》中提出,文化的多样性存在导致生态审美具有的差异性形成的主要因素在于民族文化的差异。生态审美的民族性问题的探讨是生态美学和生态主义价值体系走向深入的必然。生态审美的差异性主要体现为生态审美的民族性特质,体现在自然生态美、不同地域的生态文化和不同区域的生态人格美等方面。冯文开老师评隋丽老师文章为我们研究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角度。从生态审美角度出发,对文化生态危机问题给予解答。
    这场关于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专题讨论,我们看到对于少数民族文学的研究虽然不占多数,但是却更显活力,多角度、多视角的研究,让少数民族文学充满了生机。相信会议过后,会有越来越多是力量投入这方面的研究中。

查看评分记录

积分 用户名 时间 理由
宝葫芦 +50 caiseshamo0716 2013-11-22 22:23 原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