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向已故民俗学家致敬: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特别环节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Tc3ODM5MTUy/v.swf[/flash]
5月30日,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纪念大会暨学术报告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会堂举行。为期一天的纪念大会,紧紧围绕学科建设与学术发展的主线,就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展开探讨。来自美国、日本、韩国的学者就本国民俗学的发展、民俗学国际交流等问题做了学术报告。来自全国各地的学者和在京大专院校的民俗学专业的学生等近200人参加会议。会议中一个特别的环节是“向已故民俗学家致敬”,这也是清华大学刘晓峰教授在其参会感言中说到的“一个最感动人的瞬间”:
那就是播放那段纪念十周年的视频时候。那段视频中的老人们,几乎都已经不在人世。特别是最后闪过的一张张逝者的头像,像浪头一下下打在与会者的心上。很感谢这段视频的编排者。他们的工作非常认真,有匠心,做得真好。
我感慨在那段视频中跑上跑下的年轻人如铁梁老师、陶立璠老师,面孔是那么年轻。他们如今都是元老级的人物。30年,20年,对于历史只是一瞬间而已。对于一个人很可能就是整个的学术生涯。一次在北京画院齐白石书画展上看到白石老人一幅书法。书写的是马文忠一段话:“丈夫处世,即寿考不过百年,除老稚之日,见于世者,不过三十年。此三十年中,可使死重于泰山,可使死轻于鸿毛,是以君子慎之。”这段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如何重于泰山,如何轻于鸿毛,我们未必多想。但做好自己的研究,把这研究放到一个学科发展的长河中,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学者是重要的。而学问为天下公器。学会的意义,或者就在于为这薪火传递起到加持作用。因为工作关系,我参加中外几个学会的活动。其中日本有的学会已经寿及百年以上。办得好的学会,重要的是都有一批了不起的奉献者认真踏实的工作。
感谢这段视频的编排者,也感谢为大会义务奉献为民俗学网义务奉献的人们。
我们应该说感谢老一辈学者引领我们走到一起,感谢晓峰老师的认可和鼓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