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口头传统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
|
【本网讯】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口头传统研究中心”于9月16日在京隆重成立。这是全国范围内第一个基于各民族口承文化和口头艺术研究的专门性学术机构,同时该所正在建设一个基于保护各民族口头遗产和文化表达的数字化档案库。
口头传统是一个民族世代传承的史诗、歌谣、说唱文学、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口头文本以及与之相关的表达文化和口头艺术,它不仅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遗产的保护和传承面临着更严峻的形势,尤其是随着世界经济、文化全球化趋势的加剧,文化标准化、战争、旅游业、工业化、大众传媒、移民和环境恶化等使世界各个民族的本土文化传统面临日益严重的威胁,许多古老的口头文化传统和优美的口头文学迅速消亡。有鉴于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倡议和推动下,世界各国日益把本民族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保护纳入议事日程。我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各民族的民间口头文化遗产丰富多彩、底蕴深厚,如史诗、藏戏、维吾尔的十二木卡姆、蒙古的好力宝、彝族的克智口头论辩等等,都具有独特的口头艺术魅力,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审美享受,并以多样化的传承方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整体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中国也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面临着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效地保护本土文化传统、延续民族文化血脉的时代课题。尤其是随着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展开,这一工作显得愈加紧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保护口头及非物质遗产的倡议已经得到我国文化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我院作为国家最高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更应高屋建瓴、顺势而上,充分调动本院在民族民间文化研究方面的学术资源,推进我国各民族的口头传统研究。经充分酝酿,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决定成立“口头传统研究中心”
。9月16日,“中心”正式揭牌,并在该院学术中心举行隆重的成立仪式,来自政府部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近百名专家和各级领导、学者、研究生参加了会议。江蓝生副院长积极评价了民族文学研究所这些年来日趋活跃的学术工作,并对口头传统研究和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的文化项目专员埃德蒙·木卡拉(Edmond
Moukala)先生也在会议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
国外的“口头传统”研究肇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迄今已经形成了专门而精深的学术传统,“口头程式理论”被广泛运用到了多达150种语言传统的跨学科研究中,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当代人文学术研究。西方许多国家很早就开始成立专门机构,搜集、保存和研究各种口头样式的文化遗产,例如,美国国会图书馆与芬兰文学学会分别建立了具有世界影响的口头文学资料库和口头传统档案库,尤其是哈佛大学威德纳学院图书馆的“帕里口头文学特藏”更是树立了口头文化搜集、保存、开发、应用和研究的范例。反观我国,我们虽然有五十六个民族,有异常丰富的口头文化传统,但与其他国家相比,国内学界对口头传统的学术研究,乃至口头传统资料库的建立都相对滞后,全国至今没有一个专门从事口头传统研究的学术机构,更没有一个专门收集和保存各民族口头传统的图书馆或档案库,原本从事民间口头文学教学与研究的民间文学专业在大学中也呈萎缩态势。正如国际著名的史诗学者、口头传统研究专家约翰·迈尔斯·弗里教授指出的那样,“……在东方的这一国度中(指中国),活形态的口头传统是一个极为宏富丰赡的宝藏,世代传承在其众多的少数民族中,而在此基础上的口传研究当能取得领先地位。中国同行们正是处于这样的一个有利位置,他们可以做到在世界上其它地方的人们所无法做到的事情:去体验口头传统,去记录口头传统,去研究口头传统。这些传统在范围上具有难以比量的多样性,因而更值得引起学界的关注。”因此,成立“口头传统研究中心”,对中华民族丰富的口头文化传统进行系统深入的调查和收集,建立中国民间口头传统资料库,推动中国口头传统的研究,可谓适得其时。
“口头传统研究中心”的创立宗旨与我院的办院宗旨是一致的。这就是:以“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为自己的神圣使命。本中心力求树立关怀民生、关心民间、关注社会的人文精神和学术传统;通过组织各民族口头传统领域的学术活动,构建与国内外口头传统研究机构和学者相互沟通的桥梁,为国内外口头传统研究者提供学术交流与合作研究的平台,推动中国口头传统研究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将对口头传统的研究和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结合起来,为中国各民族文化传统的维系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中心的工作任务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㈠ 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求实与求是精神,在对中国各民族口头传统和文化多样性的切实调查基础上,厘清中国各民族口承文化遗产的现状和发展态势,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鼓励和推进文化多样性保护和不同族群文化间的沟通与对话。
㈡ 对受全球化冲击而即将消失的口头艺术、濒危语言、文化表达、族群记忆等攸关人类文化多样性和族群认同的口头传统,进行专业性的学术普查,建立“中国少数民族口头文学资料库”,对各民族口头遗产进行鉴别、保存、研究、传播和宣传,在资料信息收集与共享、科研手段的提高、以及田野研究方法的改进等方面发挥示范和协调作用,为我国各民族的文化发展和学术研究提供可靠的资料和信息。
㈢ 为政府的民族文化政策提供学术咨询和文化资料,为国家的文化多样性保护策略提供学理性依据,推动中国各民族蕴藏丰富的口头传统、及其体现的文化多样性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㈣ 组织和协调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共同开展学术研究工作,对口头传统研究领域的学术资源进行整合,积极开展跨地区、跨机构的学术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学术对话,发挥本院民族文学学科的整体优势,加强本中心与民族地区各级学术机构的横向联系,打造强强联合的人文学术精品,推进中国口头传统研究走向世界,为从事各民族口头传统研究的学者创造一个更为广阔的学术空间和一个更有活力的学术平台。
民族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口传中心”主任朝戈金研究员说,“自1982年建所以来,尤其是‘六五’规划以来,我们一直实践着以我国各民族口头传统等无形文化遗产为长线发展的学术路线,从我所学术力量的合理构成、学术视野的国际化与开放性、各民族专家学者在民族地区的长期田野作业和追踪研究、以及我所与相关学术机构和地方学者的协作关系等有利条件而言,都为建立‘口头传统研究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加之近10年来,我所多位学者先后参加了‘世界民俗学者组织’(FFN)的国际高级培训,并在哈佛大学、密苏里大学口头传统研究中心进行了专门研修和访问交流,多次参与了国际性的学术会议,与国际口头传统研究界的专家学者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积极引进和介绍了国外口头传统理论和方法论的同时,我们的学者在田野研究中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学术成果。近年来,我所相继启动了【中国少数民族口传文学研究资料库】(院级重大课题),【中国少数民族口承文学资料丛编】(院级十·五重大项目),【中国民族文学研究论文全文检索档案库】(院级信息化建设推广单位·民族文学研究所子网开发重点课题),【口头传统研究基地】(与西部民族地区联合建设)等科研项目,基于各民族口头传统和文学事象的【多媒体数字化信息档案库】也在同步建设中。国内的同行专家指出,这些立足于本土传统的学术实践不仅引领了国内口承文化的研究,而且标志着中国民俗学和民间文艺学研究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成立‘口传中心’已是当务之急,意义重大,既可为我国向世界展示我国民族文化多样性及时搭建起一个多向互动的学术平台,也是提升我院在国际学界的学术形象和学术地位的一个绝好的契机。我们的工作一直得到院国际合作局的大力支持,也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的高度重视。”
“口传中心”成立之后,将在中国社科院国际合作局的领导下,首先实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托我所的紧急调研项目——“中国西部的文化多样性与族群认同:怎样保护沿丝绸之路的少数民族口头传统”,该项目计划年内完成。鉴于项目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该中心决定于9月22~23日在北京举办为期两天的调查工作讨论会,9月26日在乌鲁木齐市召开专家会议,围绕沿丝绸之路各民族口头传统与文化多样性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研讨,会议形成的专家意见和建议,将直接应用于该紧急项目的组织和实施。10月1日起,民族文学研究所的学者将与新疆地区的部分专家一道分赴各调查点进行实地田野作业。项目最终成果将提交联合国教科文向国际社会和学术组织发布。
(巴莫 刘宗迪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