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学术传真  
 
陈勤建:当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在华东师范大学的演讲
(演讲时间:2005年10月20日 来源:《解放日报》)

  陈勤建,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国家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评审组专家。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对外汉语学院常务副院长、对外汉语系系主任。华东师大中国现当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已出版专著6部,其中《文艺民俗学导论》获教育部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成果奖中国文学二等奖(专著),《中国鸟信仰》获中国文联优秀成果“山花奖”(学术理论)一等奖。1988年起,应邀赴世界各地进行学术合作研究和交流。2000年受聘为日本名古屋大学研究生院客座教授。

  时下,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正在我国各地蓬勃展开。其规模之大,涉及面之广,学者专家参与的自觉性之高,在我国文化建设史上实属罕见。为什么在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今天,我国会进行大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一个重要和深广的原因,就是为了在现代化进程中寻找守护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内含着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族群文化生命的密码。它是人民生命创造力的高度展现,也是体现世界文化多样性,维护国家独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世界的文化生态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蕴涵民族精神家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猛烈的冲击,有的正面临着消亡。所以,科学地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现代化国家张扬民族精神,独立自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的文化诉求。

  三大特征

  人类的文化是多元的,价值也是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出,矫正了传统文化学术研究中的贵族化的眼光和等级化的偏见。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有何特点?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具体表现为:(a)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b)表演艺术;(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从形态学视阈,对精神文明确立的一个新的文化理念。它的主要特征,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其一,与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注重以人为载体的知识技能的传承。

  其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打破了大传统和小传统的人为屏障,消解了上层文化和下层文化的界线。

  对于文化,我国一部分学者中流行着一种从西方传来的文化分层理论:即上层文化层面的大传统和民间文化层面的小传统。实际上,人类的文化是有层次之分,然而不同层面的文化很难说你大我小,你是精英,我就是低下。如民间文化,作为传承性生活文化,包括了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技艺、口承语言艺术、文化心理模式等在内的庞大内容。它如基石,支撑并衍生出整个文化大厦。你能说它小吗?反过来,我国第一个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艺术,你能说它不够精英吗?人类的文化是多元的,价值也是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出,矫正了传统文化学术研究中的贵族化的眼光和等级化的偏见。

  其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展示了人类现行文化知识体系的学科分类的重新勾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学科民俗学,中国早期学者曾称其为文化考古学。民俗学1846年创立后,随着对于人类知识缕析的深入,民俗的一些知识智慧,被具体细化,归纳演绎成为一门门新的独立的学科。如西方的占梦、图腾、禁忌民俗,经过弗洛伊德的梳理提炼,形成《梦的解析》、《图腾与禁忌》两部著作,并由此构建了西方的心理学。但是,民俗学作为人类知识智慧的母体源地,依然存在,其间尚有大量人民的精华,还没有得到挖掘和提炼。例如几近绝迹、精美绝伦的上海松江顾绣,俗称“画绣”,它们不单单是民间工艺的造诣,而是民间绣娘刺绣的绝技和当时画坛泰斗董其昌等包括宋元杰出文人画的融合。昆曲艺术除了古典文学学科戏剧学的知识外,还融合了音乐、舞蹈等学科知识。人类这些优秀的知识智慧,现有单一的学科分类已不足以概括它,要深入理解。因此,需要打通传统学科之间的分野,实现多学科交叉以及文文相通、文理相通、文工相通的学科整合。

  为何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尽管千姿百态,但它归根结底展现了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特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智慧、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我们今天为什么要提出并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尽管千姿百态,但它归根结底展现了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特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智慧、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

  例如,上海今年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有《黄道婆及手工棉纺织技术》,这是中国手工艺纺织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宋末元初,黄道婆由流落三十余年的崖州返回故里松江府乌泥泾,面对家乡的落后状况,勇于改革创新,融和汉黎两族人民纺织的技艺,革新和传播植棉和手工棉纺织技术。改进了捍、弹、纺、织手工棉纺织技术和工具,发展了我国具有民族性、科技性和文化内涵的手工棉纺织技术及产品,形成了当时世上由碾籽、弹花、纺纱到织布最先进的手工棉纺织技术的工序,比国外领先了数百年,在我国乃至世界科技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历史地位,有力地推动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直接影响了中国600年,同时也促进了世界棉纺业的发展。另外,她的作为也提高了上海妇女的家庭社会地位和社会风尚。黄道婆及手工棉纺织技术,堪称古上海人民自己创造的生存方式、生产智慧,是我国独创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丰富。

  另外,去参观过中国西安秦始皇兵马俑的朋友,不知注意到没有,秦陵的大门是向东开的,而后来的帝皇的宫殿和陵寝的大门基本上是面南的,这是为什么?在四千年前,我们现在所知的“东夷”地区房屋的朝向是东面,朝着太阳,主要是太阳崇拜。秦始皇祖先的部族本就是“东夷”向西迁移的部族,崇东向,也是受其原来的生存信仰影响。那么后来为什么改成朝南了呢?这种改变,是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生活技艺经验积淀的智慧。房门开在南面,生活在北半球的国人,可以享受东南、正南、西南一个大弧度长时间的日照光线。另外,又可以免受东面而来季节风雨的侵扰,居住在我们这片大地上,门朝东居住是不合适的。这是我们先人悟出的一个最适宜自己生存方式的生活技艺和知识智慧,也是一种非物质的文化遗产。

  又如传统节日,它不是哪个先哲拍脑袋瓜想出来的,而是先民在特定的生存环境中,对宇宙生命(天体运行、万物生长)与人体生命节律交织的心灵感悟和文化展演;是地域族群文化生命周期的关节点和民族文化生命———民族精神的重要标识;是人类在不同领域中形成的群体性代代相传的思考原型与行事方式;是民族或族群生存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它具有对后继社会行为起规范化模式和思想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在现实中,它以有形的物化形态和无形的心意表象,通过节日的载体,沟通了代与代之间,一个历史阶段与另外一个历史阶段的连续和同一性,构成了一个社会创造与再创造自己的文化密码,并为人类的有序发展和现代民族凝聚力的增强,提供了基石。因而,一个社会的现代化节庆,不可能完全取代民俗的传统节日,而只能在传统基础上有所选择、有所创造性地改造。

 如何保护

  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我们要从民众生活出发,坚持“生活相”、“生活场”、“生活流”的立场观念和方法,贯彻原真性整体性的原则,防止出现片面的文化碎片式的保护性撕裂。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维护我国独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守护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家园,要让保护对象在一地传统生活文化根基上原真性或原生性地沿袭传承。根据近年来参与多项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体验和国际相关的经验,我深感,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有它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态,但在现实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密切,与民众的生活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我们要从民众生活出发,坚持“生活相”、“生活场”、“生活流”的立场观念和方法,贯彻原真性整体性的原则,防止出现片面的文化碎片式的保护性撕裂。

  (一)坚持“生活相”立场。所谓“生活相”,就是生活的样子或样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上有其独特性,但是就其本质而言,它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一种生存于生活中,不脱离生活的“生活文化”,一种文化型的“生活相”或生活模式。如七夕、中秋、春节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本身又是我们生活的特殊样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现实社会中,不应束之于高阁,藏之于深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首先要立足并恢复它生活样式的本色。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为例来说。昆曲,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花园中的一朵“兰花”。昆山腔早在元末明初之际(14世纪中叶)即产生于江苏昆山一带,昆山腔开始只是流行于民间的清曲、小唱。其流布区域,开始也仅限于苏州一带。到了万历年间,便以苏州为中心扩展到长江以南和钱塘江以北各地,并逐渐流布到福建、江西、广东、湖北、湖南、四川、河南、河北各地,万历末年还流入北京。这样昆山腔便成为明代中叶至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

  据历史文献和专家研究表明,昆曲之所以能够流行,在于它原本是民间小调,与民众生活紧密相连,为当时当地民众生活相的一大景观。在昆曲盛行的明末清初前后150余年期间。每年中秋夜,苏州城内城外万人空巷,赶往虎丘斗曲,成为当地民众生活中一个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独特艺术魅力的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然而,其后经文人雅化,曲高和寡,与民众生活渐行渐远,日趋衰落。这一历史的盛衰经历,值得我们今日保护者三思。

  值得庆幸的是,昆山周庄在开发当地旅游环境中,正在将昆曲的民众生活相逐步恢复起来。譬如政府投入巨资,从娃娃入手,开办昆曲辅导班,在小学生中传唱昆曲;建古戏台,专门相邀民间歌手和苏昆剧团演员定期登台演戏吴歌和昆剧等,使与民众生活隔膜已久的昆剧,逐渐重新回归到民众本来的生活样式之中,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真正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二)坚持“生活场”观念。物理学上,物质存在有两种基本形态:实物和场。实物是指有静止质量的基本粒子所组成的物质。场也叫物理场,即相互作用场,如电磁场、引力场等。场存在于空间区域,实物之间相互作用就是依靠有关的场来实现的。这里借用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兼顾文化遗产生活场的整个空间,兼顾各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一是要注意文化遗产有形和无形的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有它自己独特的内涵和文化表现,但是又与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密切,不是孤立存在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依存、互相作用构成一个整体的空间———生活场。其中非物质文化促生物质文化,而物质文化中包含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不仅仅是口头的和非物质的形态,而是口头与行为,物质与非物质,有形和无形的结合。在保护中,要有科学完整的文化生活场空间理念来指导这些工作。

  二是要注意防止单纯文化碎片的保护。所谓文化碎片,就是指原本是一个整体性的文化结构,成了支离破碎的状态。文化遗产的一大特点,就是文化的不单一性。文化遗产的品种或类型不是单一独立,而是混同一体。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不应是文化的碎片。缺乏文化整体性的理念,人为地把它撕裂开来,单独将其中一部分作为一种类型的文化遗产保护,形式上实现了保护,实际上却破坏了文化固有的整体风貌和遗产的价值。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的传承中,已成了碎片,而我们在保护时,由于缺乏对其整体性的认识,丝毫不考虑到对其失却的完整性的修复,从而形成了碎片式的保护,如同珍稀动物进人造动物园一样。这是当前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中颇为常见的问题。民间文化遗产在这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

  出于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我国各地都有一批民间收藏家。筷子、梳子、算盘等等传统的民间日常器皿以及各种生产的工具,都在他们收藏的视野中。这些东西虽然不大,但从今天的眼光看,它们也是民间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而这些收藏家他们是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先行者。可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他们保护的仅是一些民间文化遗产的碎片。

  当前,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在我国已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各地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各类民间团体纷纷以不同寻常的热情投入其间。在保护和开发过程中,有的民间文化遗产身价陡涨,一些部门和专家在破损的旧建筑中把它们收集起来集中展示,不失为抢救性的保护开发,然而,在做这项工作时,却往往缺少更全面的生活化的文化思考,而使它们大部分沦为器皿、建筑的各种单纯孤立的文化碎片,失去了活力后静态地躺在馆室和仓库里,与它们原来内在固有的生活文化的整体毫无关系。加上一部分文物贩子从中倒卖、破坏,它们应具有的文化遗产属性受到了极大的损害。

  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在市场经济和拜金主义的夹击下,我国一些地区的剪纸、年画、农民画等民间美术的创作脱离了原来的轨道,进行商品化的批量生产,制作缺少了浓郁的生活气息,产品单一粗劣。如有的剪纸名为“剪”纸,实为成批制作的“刻”纸,有其名而无其实,失去了保护的价值。当今民间艺术如何实现真正的保护,需要仔细推敲。

  三是要关注生产技艺秘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而言,既有精细复杂的艺术形式,也包括久远传承的生产生活层面的艺术技巧。它的存在、延续和发展,维系着人类社会生生不息。人类生存技艺智慧,是文化遗产生活场空间的重要内涵,是重要的人类记忆遗产。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对此的认识和保护显然是不够的。

  日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早有自己的见解。他们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两类:有极高艺术和历史价值的传统表演艺术(如音乐、舞蹈、戏剧等)和传统工艺技能(如陶瓷,染织,漆器艺术、金属加工等工艺美术等)。其中的第二类也可称之为非物质民俗文化遗产,包括与人们日常衣食住、职业、信仰、节庆和民俗表演艺术等内容。在国际已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我们也可以发现多项技艺性的遗产:如马达加斯加东南高地上,Zafimaniry部族至今保留着一种曾被祖先广泛使用的木工手艺。

  对技艺性文化遗产的保护,关键是要有对民间自发性传承方式的尊重,要全力挖掘现存生活中尚存的传承地和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技能持有的艺人进行调查、登记,明确需要保护的对象。国家从优先原则给这些艺人发给特别补助金,以提高他们的技能,要求其每年展示技艺,使之得到利用。并要求他们进行技艺的传授,鼓励他们多招收徒弟,传于后代。在学校的课程中也可以加入传统艺术和技能的内容。

  (三)努力恢复“生活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世态”代代相续的生活样式,要从现实社会生活状态出发,恢复和保持其赖于生存的基础———生活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以采取动态的生活化开放式的保护方式,在居民现实生活流中自然流溢。即使是馆藏的形式,也不应排除其生活化的再现,给人有直接的参与和体验。让创造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核心的原住民,在现存社会的生活流中得到实现真正的保护。

  如一些民间美术和工艺品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审美艺术,而是具有民俗文化外衣的生活。它们在与现实社会民众生活的实践功利紧密相连下萌生和发展,是具体生活技艺和日常生活的展现。在我国城乡,如剪纸,一般见诸喜庆时空场景、器物的祈愿性装饰。竹编,大抵是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器皿。木雕常见于民居的桌、椅、门、窗、梁、檐、斗拱等物件的构架。砖雕石刻也多见于民居和传统宫室的门庭、石础等建筑构件。它们本身与民众生活方方面面连在一起,息息相关,是民众生活状貌的鲜活的展现。只有恢复其生存的“生活流”它们才能得到真正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