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学术传真  
 
保护民族民间文化迎难而上(保护中国民族民间文化)

——访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
转自 人民网

  本报记者 刘玉琴

  民族民间文化像一条悠久的历史长河,从远古流到现在,从现在流向未来。长河映射出中华民族几千年风雨烟尘的身影,回荡着炎黄子孙骄傲自豪的声音,刻印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

  近些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与抢救卓有成效,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外来文化的影响,我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发展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文化生态现状堪忧。为改善这一状况,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去年启动,随后,保护工程首批试点工作全面铺开。近日,第二批试点又将公布。我国的文化生态目前究竟如何,怎样才能保护得更有成效,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

  记者:前段时间在贵州召开的文化保护试点工作会议上,您指出“面对全球化趋势和工业化社会的挑战,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保护工作依然形势严峻。”这是否说明我国文化保护工作虽有不错的基础,但依然行程艰难、任重道远?

  周和平:当前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形势严峻,现状堪忧。一是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缺乏民族自觉。许多地方对文化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全民保护的意识不强,缺乏行之有效的规划和措施,甚至遭到不适当的开发,加剧了文化资源的破坏和毁灭。二是文化生态环境恶化,大批有历史、科学和文化价值的村落、村寨遭到破坏,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技艺、习俗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三是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流失状况极为严重,甚至威胁到国家的文化安全。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大多分散存留或流传于民间,由于岁月的流逝和劫难,本来就传世不多。近年来,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机构和个人,通过各种渠道私下收购、倒卖民族民间文化珍品,使这些文化资源大量流失。四是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一些传统技艺面临灭绝。

 近些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保护工作,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文化保护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自觉和全民意识的增强。这个过程会很长,也会异常艰辛,但我们必须迎难而上,不能有丝毫懈怠。

  记者: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是我们的根。越是在社会经济发展转型时期,人们越不应该失去“记忆”。因此,保护现有的历史遗存,留下“祖先的记忆”,文化保护工作在现阶段是不是有着特殊的意义?

  周和平: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在任何时代都是重要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在于拥有了真正体现鲜活民族精神的、在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文化。党的十六大特别提出“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民族民间文化,“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它具有振奋精神、鼓舞人心的功能,是中华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系中华民族精神与情感的纽带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桥梁。它对弘扬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记者:目前我国的文化保护是否以重要文化资源为重点,是否有切实可行的内容和步骤?

  周和平:现阶段我们的文化保护以保护无形文化遗产、也就是国际上所说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这是重点。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继承发展”方针指导下,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长远规划,分步实施,明确职责,形成合力的原则,调动全社会的力量来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我们正在制定保护规划,将建立分级保护制度和保护名录;鼓励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培养、资助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等。同时还将对重要文化资源普查、登记,摸清家底;对民间艺人进行培养和保护;建立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和民族民间文化产品生产基地等。到2020年,我们将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制度和体系,并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民族民间文化的意识。

  记者: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学术性很强的工作,也是群众性很强的一项工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努力和民众的自觉,但它是否尤其需要国家在法律上提供保障?

  周和平:文化部门是政府组成部门,因此,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不是部门行为,而是政府行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法律上的思考和动作几乎和保护工作本身同时开始。最近几年,文化部向全国人大专门汇报过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法律的起草工作,而且还与全国人大于2001年联合召开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与立法国际研讨会。在立法任务相当繁重的情况下,全国人大高度重视《文化保护法》的立法工作,多次召开研讨会,广泛征求各方意见,目前已形成送审稿。随着我国文化法律体系的完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法》的早日出台,必将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提供强大的法律后盾。

  现阶段民族民间文化保护虽有难度,但有新的内涵和扎实的基础。随着第二批试点的即将铺开,文化保护工作将进入一个新里程。经过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用创新的思路和手段推进保护工作,我国民族民间文化生态环境一定会大有改观。
  《人民日报》 (2004年04月02日 第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