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 页 >>> 田野视线 >>> 观风问俗
 
中国川东北地区的背具运输

——对四川省巴中地区南江县背架、背篼的实地调查报告

 

作者:[韩]金镐杰  庞建春

 
  1999年8月15日至8月20日,我们到四川省南江县,对当地的背具及相关运输习俗进行调查。我们的考察对象除了实物形态的背具外,还包括它们的使用者。六天的调查中.共走访两村一县城,见到三类背具,采访34人,其中背具使用者明人。搜集整理测绘图和照片资料若干、5小时录音资料、20份问卷和若干当地文献资料。

  调查结果表明,南江地区以山地为主,背运是最重要的运输方式,背具比较发达,大体可分为背架和背篼两类,其中背架又可分为草背架子和二架子两种。当地公路倍通以后,这些背具有的逐渐被淘汰,如二架子;有的仍保留至今,如草背架子和背苑。尤其特殊的是,不同时期里,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使用不同背具的职业性运输群体。

 一 南江地区的地理、交通和运输概况

  四川是中国地势起伏最显著的省区之一;巴中地区屑川东盆地北缘;南江县地处巴中地区西北部,为米仓山南坡,古人所谓“蜀道难”,指的就是这里。南江“地势北高南低。地域南北长,东西窄,似‘猪腰子’。”地形复杂,以山地为主,有河流穿插其间。[i]解放前,南江境内没有公路,交通主要是靠一些行旅小道。解放后,特别是70年代中期以来.这一地区的公路建设非常迅速。道路交通的主干线,一直沿南江主流发展,其它通路也多与河谷相关。[ii]历史上,南江一地的人民以“背”为主要运输方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他们的运输方式也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南江地区的运输工具主要可分人力、畜力、机动车辆和船舶四种。其中人力运具又分轿子、滑竿、背架、背篼、扁担和架车六种。轿子和滑竿主要用于载人。扁担仅限于县南部的中低山区农家使用。架车、畜力车和机动车辆,都是在1954年巴南公路侈通后开始使用的。1949年以前,南江贷运全靠人力背或畜力载。1949年以后,这里“货物运输总的形势是:50年代—60年代,陆路以人力、畜力运输为主,机车为辅。从70年代起,逐步以机车运输为主”。[iii]虽然公路建设解决了大批货物长途运输的问题,相应有部分背具,如二架子,逐渐被淘汰,但人们的生产和日常生活,仍离不开某些背具,如草背架子和背篼,特别在边远高山区。

  本文调查地点是上两区上两乡庙垭村和贵民区新立乡新立村。

  上两区地势中部隆起,南、北低下,平均海拔1600米;主要山峰均在海拔2000米以上。区境南端有两溪交汇,此处名上两河口,历来是南江县城通往北部山区的门户。县城到上两的公路修通于1965年;从上两往北去的公路修通于1985年。庙垭村位于该区南缘,临近上两河口。村所在地平均海拔1300米,村内各社之间的海拔跨度约1000-900米。该村有一条位于半山的可行车乡道通往河边的县级公路,叫庙垭路,约2公里,1976年修成。

  贵民区地势北面南低,一般海拔在1200米一1500米之间;主要山峰均在海拔1900米以上。1977年柳(柳垭子)贵(贵民关)县级公路修通,贵民关注境内北、东和东北地区的公路均建于1978年。新立村位于该区西部,所在地一般海拔在1200米-1500米之间,高低海拔相差约1200米。此地山高坡陡,地阔人稀,县级公路和区乡道均狭长崎岖;区乡道与农户家之间,往往要走半小时以上的山路。

二 江南地区的背具

  (一)草背架子

  —草背架子,当地一般称为背架子,与另一种背具——二架子——相区别时,则特称草背架子。这里地形以山地为主,农田与农家之间往往要走半小时到一小时的山路,当地人主要用草背架子运送农作物及其蒿杆,如麦子、稻草、豌豆或蚕豆的杆叶等,当地人称这些东西为“障眼货”,意指体积大,重量轻的东西。草背架子至今仍是当地农村普遍使用的一种农具。


草背架子示意图

      

  (二)二架子

  二架子是较特殊的背具,其立方竖直方向的木头向下一端是弯的,而且还有龙头竹、哨棍、单鞭、披肩于等附件。二架子除在形态结构上与草背架子有明显区别外[iv],用力方式也有不同。草背架子主要用背部和臀部的力。二架子主要用肩和腰的力。用二架子背贷,货物置于贷架上,高出人的肩部,货物的重量有向上的倾向,减轻背负的实际重量,减轻幅度在二十斤到三十斤之间。当地人通常用它把农副产品从山村背往集市或城镇,再往山村背回日常生活用品,包括盐、布、煤、煤油、锅等物品。随着70年代当地交通运输机械化,人力长途货运逐渐淘汰,二架子渐渐稀少,到如年代末,则较罕见。大部分二架子已披农民当柴烧了,部分农家还闲置着二架子,特别是南江东北部和北部的边远高山区。





    

  (三)背篼

  背篼是用竹条编成的筐状背具.当地主要用慈竹编。根据编法和筐眼疏密程度的木同,当地背篼可分四种,一是大蔑丝背篼,用于背谷子等;二是小蔑丝背篼,又名夹背儿,编得非常细密,没有漏眼,可以背米、面等;三是大花篮背篼,又称倒花篮背英用于背猪草、牛草,四是小花篮背篼,用于去集市时装一些小物品。篾丝背篼和花篮背篼的区别在于,前者的筐眼细小些,后者大一些。当地无论县城或农村,背篼一直较为普遍;农村因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背镕的样式和大小比县城里要丰富得多。

  总的来看,背架和背篼这两种背运工具,制作简单、形态多样,使用起来非常灵活,适合于山区不同地形下背运不同性质的物品,大大方便当地群众的生活和生产。

  70年代以来,随着当地公路交通的发展.上述这些背具发生相应变化。草背架子主要用于家庭农业生产,在南江农村一直非常普遍,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个。个别平坝或高山区很少或不使用草背架子,而用大背篼替代。二架子目前在南江农村较为少见.几乎无人使用。以二架子为主的长途货运,转变为长途公路运输和短途背篼运输相结合的方式。现在,南江地区最普通使用的背具就是各种各样的背篼。本文认为.造成这里各类背具盛行或渐逝的原因主要有三点,即地形、交通和地区经济的发展。

  地形因素是南江地区以前盛行各种背具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原因。交通状况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人们生产和生活中对不同背具的需要。公路运输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地区经济发展,加速并增强了当地货物交易的能力,大量的货物通过商贸环节和便利的公路运输,更集中、更快速、更近距离地满足地方需要。人们没有必要再用二架子或大背纪.背大批量的货物进行长距离的运输。但是,交通状况的改善并不能改变山地地形现状,某些短距离的大批货物运输,仍离不开人力背运。

  值得注意的是,从解放以来至今,一直有一部分贫困乡村的人靠出卖劳力,帮人背运货物挣钱。70年代以前是背长途,之后以短距离背运为主。特别是90年代以来,用背篼帮人背运物品,已经成为南江县城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他们作为背具的职业性使用者,赋予这些背具特别的集团文化意义。

三 南江地区的背运者群体

  脚夫行是传统的交通行旅行业之一,出卖人力替人运货,运输方式主要是挑或背。南江地区长期存在的职业性人力背运者,就是脚夫的一种。公路修通前,他们主要用二架子,被人称为“背二哥”或“背老二”。随着公路交通的发展,背篼成为他们的背具,路程也由长途变为短途,当地人就用“背篼”来指称他们。下面分别介绍不同时代背运者集团的组成、主要背运经历和相关习俗。

  (一)“背二哥”

  1.“背二哥”的组织和组成

  南江以陆运为主,民国时全家人力背运,专门从事背运业的人就被称为“背二哥”、“背老二儿”或“背伙计”。1951年,政府出面成立南江县搬运合作社。1955年,改搬运社为县群众运输管理站(简称“群运站”),区设搬运队。1958年.县群运站改为地方国营南江县搬运公司。1962年,单独成立群众运输管理站,搬运公司仍为集体性质的搬运合用社,区仍设搬运队。1966年,搬运站改为交通运输管理站,负责全县机动车辆和场镇专业运输市场的管理工作。[v]从这时起,“背二哥”不再是政府交通运输管理的对象,汽车代替了他们原有的角色。但公路的修通是逐步的,因此,80年代以前,还有大量不通公路的地区,这时虽然没有政府的组织,“背二哥”的活动仍很频繁。

  政府对“背二哥”的管理,主要是组织人力资源.投入到计划性的物资调度运作中去,而不是一种文化或思想上的管理。背运者在搬运过程中、也是自由组合,正好碰上,就结伴而行。即使在有政府组织的时期,也有部分不在组织之列的背二哥,自己找活干。总的来看,背二哥群体没有制度性的组织体系。

  80年代以前.南江地区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农衬里的背二哥非常普遍。除干农活以外,家里有富余劳动力、就参加搬运队。也有人只在农闲期才当背二哥。还有因某种原因不能参加搬运队的,则自已找活干的,从事背运业。[vi]

  2.‘背二哥”的背运生活

  80年代以前,南江地区的物资流通主要靠背二哥。他们的运输活动主要有两种,一是地区间的物资交换,即将农副产品从山村背到城镇,再将生活所需的日用品从城镇背回山村。二是为在当地采矿或建厂的单位服务,背运生产物资和厂矿区所需生活物资。

  背二哥长途往返背运,少则两三天,多则三四天。他们有的自带大米和油炒过的酸菜,到店家煮饭吃.有的就在店家吃饭,当地叫“搭伙”。所交的钱,他们称为“伙钱”。自带者的伙线是搭伙者的三分之一弱。晚上住店,他们称住宿费为“号钱”。一夜的住宿费与一顿饭钱相当。50年代,他们的工钱按里程计算,每里一角三分八。一般走三天的路,可以挣三元钱。除去三天食宿费,[vii]纯收入约为二元五角。

  3.“背二哥”的文学

  从制度体系角度来看,背二哥群体没有组织性,但他们是一个职业性集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当地流传有“背二哥”唱的歌,以及人们讲“背二哥”的故事。

  (l)”背二哥”唱的歌

  背二哥唱的歌,当地人就称为“背二哥”,属南江山歌的一类。歌词一般是七字一句,四句一段。歌里描述背二哥背起弯角的二架于,手拿单鞭,起早贪黑,负重跋山涉水的形象。比如,“弯弯背架一盏弓,我郎背起上汉中。别的啥子[viii]都不买,花色丝线买两对。”“弯弯背架一只船,劝郎背灰莫背盐,日出东方就走起,日落西方又团圆。”[ix]“拐扒子儿[x]二尺八,上坡下坎离不得它,过河踩水探深浅,亲生儿子不如它。”从歌词看,有背二哥的自唱,如。打一杵来唱个歌,人家说我好快乐,何曾有个快乐处,背于重了难爬坡。”也有女孩唱给他们的情歌,有的是对常出远门的背二哥的牵挂和欣赏,如“弯弯牛角声声昂,不知情哥在哪方,才出世的年轻人,走一方来显一方。”有的是心疼背二哥背运的辛苦,如“背二哥来背二哥,哪个叫你背那么多,今晚歇得奴店里,请个堂匠背上坡。”“拐扒子儿撑郎腰,郎背背子妹心焦.不是爹妈管得紧,我给哥儿背‘复捎’。”[xi]

  据调查所知,其实“背二哥”的歌都是背老二们自己唱的。背老二背运时往往成群结队,走在路上休息时,将单鞭往身后的架子上一戳,歇下来,有人“嗨”地吼一声,就开始唱歌。每首歌主要由一人唱,其他人和。歌词都是即兴的,具有对答的性质。其内容大都与男女情事有关,且往往出现隐射“性”的内容。这类歌,由于某些原因,没有搜集成册的资料。这次调查时,我们搜集到两首。它们与前面《南江民歌选·山歌部分》所收录的“背二哥”含义稍有不同。

  一首歌这样唱道,“包谷叶儿四季育,奴的娃儿上了身,多盛情歌你走路,我子辈不忘你的恩。”讲这首歌的张朝远[xii]⑦解释说,这是背二哥在路上遇见一位姑娘,戏弄人而唱的。张说,“那就是唱的,”跟文学作品一样,“过去老百姓唱山歌子,”就像现在的电视剧一样,“没得男的没得女的就不成为一个戏,朝朗代代,他唱的也就是这祥那样的故事、就编成山歌子。”

  另一首歌是由一位老“背老二儿”唱出来的。也叫周怀义[xiii]。他是被众人哄到我们面前的,带着点傻劲,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很愿意唱。他唱时要背上二架子才有感觉、一唱起来,就很投入。唱完了,大伙轰笑。他唱的歌词是这样,”这方看见那方高,看见小妹捡柴烧.从前咋不跟到我,你柴不捡来水不挑。”。背二哥来背二哥,你的没的我的多,我的捡柴来能挑水呀,哪个跟到背时鬼。屋头没得半碗米,出门片死杆子柴[xiv]。”这首歌的内容与前面几首歌中表达女孩对背二哥的欣赏不一样,带有酸楚的意味。

  (2)讲背二哥的故事

  在背二哥长途背运所经地区,特别是他们常住宿的地方,流传着大量有关他们的故事。我们在调查中记录到这样一则。

  “过去的背二哥,一路背,背到这个地方,讲啥故事。这伙背二哥看到一个年轻女娃娃,女娃说啥子,女娃娃给男娃送饭路上,路上撞到这伙背二哥,背二哥要逗一下她,背二哥就说,‘哎,铁罐罐儿送饭,罐罐儿好,不晓得盖子咋样’[xv]?女娃娃手里的铁罐没的盖子, (笑)这个女娃有点计划(即聪明)。背二哥认不得路,问这个路啷走。你在问我路,女娃儿想.本来是这边这条,她指那边那条

  (比划)。背二哥照她指的路走,走过遇到个耕田的,就是那女娃儿男的,走过了,xx的(脏话)走错了,走了这边,走错了。问那耕田的,说的走错了,问哪个给你们说的,说的才将(即刚才)那个送饭的女娃儿。背转来定(即倒回去走),这背(bei阴平)了好多yuan路(即走了绕远的路)。过来又碰到那个送饭的女娃,问你咋乱给我们说。女娃儿说,你们说铁罐好,问我盖子好不好,你要看我盖盖,就给你看,就给你看,等于走过去,那个耕地的男的。(笑)你要问,就喊你去看。(笑)”

  故事的讲述者叫覃发召。据他介绍,年龄在仍岁以上,特别是70岁以上的老人们,能讲不少于100个“背二哥”的故事。这些老年人年经的时候,正是“背二哥”最多、生活最艰苦的时期。那时有专门让背二哥休息的店,罩家就曾开过这样的店。罩发召现年历岁,他从家里的长辈处听过许多有关“背二胃。的故事。他见我很渴望听一则,就讲了一个,但对我说,这样的故事不文明,是黄色的,不愿意我录下,[xvi]这类故事在当地民间故事集成里找不到,原因有二。一是这类故事中“荤”的成分较多;二是这类故事比较短小,像日常聊天时讲的小笑话,屑广义的故事。不被搜集者重视。从根本上讲,应该是搜集者或整理者的偏见作祟。

  联系上面。背二哥”的歌,这些“背二哥”的文学,对于认识背二哥的文化形象,很有价值。不是每个背二哥都会唱“背二哥”,但只有背二哥才会唱。背二哥的生活非常艰辛,但他们的歌很欢乐。当地人提到“背二哥”(歌),都“嘿嘿”一笑,说那是黄色歌曲,马上又解释是背二哥走山路累了,唱着玩,以消除疲劳用的。对于。背二哥”(歌),他们看似不赞许,其实持肯定态度,而且还饶有兴趣。或者可以这样讲,他们用笑表达了对背二哥的理解和某种意义上的认同。从上述那则关于背二哥的故事,可见当地人也开背二哥的玩笑,但并非奚落的态度,而是善意的笑。在背二哥和当地人之间没有绝对的鸿沟。背二哥们,背东西时是“背二哥”,不背时,还是农民。他们特殊的背运经历、形成某些特有的表达生活情感的方式和内容,获得了当地人的认同和欣赏。

  (二)“背篼”

  南江地区,特别是某些贫困乡村的农民,种地的收入远不够支出的需要,于是他们到南江县城,用背篼帮居民、商家或其它单位背物品,这是印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后、当地较普遍的打工方式之一。其中原因有二,一是南江县城能提供的其它短期工作机会,如修建、清洁等,不多,相对而言,对背运的需要量较大;二是外地打工缺乏保障,而且离家远,容易误农活,在县城当“背篼”工作时间比较自由。

  1.‘背篼”的成员组成

  目前南江县城的‘背篼”主要来自下两区、大河区、也有来自长赤区和赶场区的,调查的20个‘背苑“中,下两区的最多,分别来自下两凉水、元潭、长征、 仁和、高桥和平岗诸乡 这些“背篼”中,年龄最大的71岁.最小12岁,以青壮年为主。20岁以下,2人:20岁到30岁,2人;30岁到40岁,7人;40岁以上,9人。从识字程度看,20岁以下的两个孩子、分别只念过小学二年级和三年级。其余“背篼”基本是小学程度。[xvii]

  “背篼”没有明显的组织性。从乡村到县城,他们一投互不邀约,也无固定注返时间。家里农活做好了,有空,自己就到城里当“背篼”;该忙农活了,就离开县城。有的第一次时会跟熟人一起来。在城里干活时、通常是单干、各自背着背第在街上找活。遇到需要较多的人一起搬东西时,在一起干活的,也不一定都认识。他们在城里有相对集中的地方,如车站前、十字路口、贸易货栈前等,因为这些地方容易找到活干,不是有意的集合。

  2、“背篼”的背运生活

  “背篼”在城里一般有三种背运情况,一是帮城内普通居民背物品:二是在建筑工地背建材,如水泥、砖头等;三是带商家背货物。

  “背篼”一般早出晚归、背运无定时、有活就干。每天工作时间在14小时以上。背一背苑东西的基本价是1元。路程长、物品大、重或多时,顾主会视情况加价,多的能给20元,但一般不会超过2元。遇到不讲礼的顾客,也可能分文无获。“背篼”的收人一天平均能有10元,但有时只有2、3元.甚至有不得分文的情况。

  部分“背篼”在城里找房子住下。这些房子一般位于城边比较偏僻和狭小的地方,是专门出租给“背篼”住的。一间房子,少则十几人,多则几十人,睡一个铺。住房条件很差,较脏较乱。近年来,开这种店的人多了,互相之间有竞争,住房条件有所改观,但仍没有厕所和洗澡的地方。这样的住处,一天5角钱。这种住宿情况,他们称为‘写房合住”。也有部分“背篼”露宿街头。将背篼倒放在街道上,头和上半身钻在背篼里,就这样睡觉。部分“背篼”从家里带粮食,自己煮饭吃,有的则在街上买饭吃。自己煮饭,每顿约用1元钱,在街上买饭,每顿约用1元5角钱。

  “背二哥”和“背篼”,是同一地区不同时代专门从事运输业的群体,他们的集团性,均不是靠外来的或自发力量进行制度化组织.而是由职业特性维系起来。这种职业特性即,均为男性劳动力;离开家,靠出卖体力从事运输赚钱。从“背二哥”到“背篼”,可以视为背运业的继续,他们之间有一定的共同性,如生活条件都很差、背运工作都很辛苦等。有的“背篼”就自称为“背老二儿”。但时代和社会变了,他们之间又有很大的不同,特别是从社会地位和社会处境来看。“背二哥”所处时代里,当地整个社会经济都比较落后,背二哥没有受到对立性的歧视;“背篼”所处时代里,县城和乡村经济差别较大,“背篼”从事背运业,离开乡土,来到比自己经济条件好的城里,他们被城里人另眼相看。如何认识这两个群体的认同感,很有意义,但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调查来解释。

  主要参考文献:

  《南江地名录》,南江人民政府.1982年。

  《南江民歌选·山歌部分》,南江文化馆编,1983年。

  《南江县志》,南江县志编委,成都出版社,1992年。

  《四川南江田野作业资料集》,南江小组,1999年。

  [作者简介]金镐杰(1969— ),韩国;庞建春(女), (1974—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博士生。

原载《西北民族研究》2000年第1期  

   --------------------------------------------------------------------------------

  [i]参考《南江地名录》,第351页,第3页,南江人民政府,1982年出版。

  [ii]参考《南江县志》,第308页一第313页,南江县志编委,成都出版社,1992年出版。

  [iii]以上参考《南江县志》,第323页一第325页,第326页一第327页,南江县志编委,成都出版社,1992年出版。
  [iv]当地二架子有多种形态,有的二架子竖立方向的两根木头,端头并不育,与草背架子相似,但二架子都有货架部分,而立有共同的区别于草背架子的用力原理。

  [v]参考《南江县志》,第332页,南江县击编委,成都出版社、1992年。

  [vi]这些农民为生计而出卖劳力,当地叫“卖苦力”或“下苦力”。

  [vii]平均每天一角四分钱或两角钱。

  [viii] “啥子”,四川方言,即“什么”的意思。

  [ix] “就走起”,即就开始走。“团园”,本作“团圆”,此原抄于《南江民歌选·山歌部分》,作改动。

  [x] “拐扒子儿”,即单鞭。

  [xi]以上引自《南江民歌选·山歌部分》,第59页一第60页,南江文化馆编,1983年。

  [xii]信息提供者:张朝远、男,私塾4年,贵民区新立乡区供销社职工,原籍贵民区西清乡。参考《四川南江田野作业资料集》,第22页,南江小组,1999年10月。

  [xiii]周怀义,男.72岁,文言,上两区上两乡庙垭村农民。

  [xiv] “背时鬼”,四川方言,即倒霉的人。“片杆子”,南江当地方言,即说大话的意思。

  [xv]四川隐语中有,称女性为盒盒儿,男性为盖盖儿。

  [xvi]信息提供者:覃发召,男,56岁,小学5年,南江上两区上两乡庙垭村二社农民。参考《四川南江田野作业资料集),第18页,南江小组.1999卑10月。

  [xvii]以上参考《四川南江田野作业资料集》,第27页一第28页,南江小组,1999年10月。